“两只老虎”出柙 台湾“兔子”不保?
台湾岛内业者期盼尽早开放8英寸晶圆厂赴大陆投资,然而,由于台湾当局“台独”意识作祟,将经贸议题泛政治化,拖延至今且阻力日大,“陆委会主委”蔡英文更以“两只老虎”论比喻开放台积电及联电8英寸晶圆赴大陆投资,难道真的是—
自去年8月台湾“经发会”落幕,确定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建构稳健的两岸经贸政策后,许多人便围绕开放8英寸晶圆厂赴大陆投资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随着岛内业者普遍期盼尽早开放的呼声日高,台湾当局也信誓旦旦地表示3月底前完成8英寸晶圆厂“登陆”政策的制定。而近期,在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士炒作下,这一单纯的经济议题逐渐泛政治化,被上纲上线。
只开不放 裹足不前
自1994年建成运作岛内第一座8英寸晶圆厂后,台湾目前共有23座8英寸晶圆厂。其中,13座用于晶圆代工业务、7座用于DRAM生产,另外几座用于其它自有品牌产品的生产。
8英寸晶圆厂在台湾半导体业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高峰时期曾创下76%的年增长率,占整体晶圆厂产量的比重也高达73%。但目前,岛内8英寸晶圆市场已处于饱和状态,设备生产能力过剩逾三分之一。
面对未来12英寸晶圆厂之世代交替,未来台湾半导体制造业技术的重点将从8英寸转移至12英寸。而此时,大陆如此广阔的市场只有两个8英寸晶圆厂。而且据预测,到2005年,大陆半导体市场将以年均35%的高速增长,芯片需求总量将达170亿片。
岛内本身市场饱和、产业升级,以及大陆巨大的供需空间、经济全球化布局考量等,都使台湾8英寸晶圆厂商认为转移大陆将大有可为。
2001年8月,台湾当局邀请众多人士召开“经发会”,为疲弱的经济寻找药方。在岛内各界强烈要求开放业者赴大陆投资的情况下,会上终于得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政策的结论。
然而此后,对于岛内业者最为关心的8英寸晶圆厂赴大陆投资案,台湾当局先是“只开不放”,裹足不前,后又要业者自行“研拟管理机制”,去年底,“经济部大陆投资产官学专案小组”对业者提出的投资建议讨论无果,开放议题因此搁置。
今年2月1日,台湾新一届“行政院”开始运作后,8英寸晶圆开放日程表成为新“部会”官员们要面对的首要课题。2月19日,新任“经济部长”宗才怡首次表示,3月底前会有决策出台。
然而,由于台湾当局决策者缺乏魄力,无法排除行政体系内的“石头”,拖延至今且阻力日大。先是“陆委会主委”蔡英文以荒唐走板、不伦不类的“两只老虎”论比喻开放台积电及联电8英寸晶圆赴大陆投资“有如放虎出柙”,声言不仅未吃掉大陆的“兔子”,还会回过头来反噬台湾的“兔子”。此后,一直鼓吹分裂意识和所谓“本土化”的“台湾团结联盟”联合“台湾教授协会”等,以政治意识干扰经济决策,将经济议题无限泛政治化,并走上街头以游行抗议来向当局施压,要求阻碍8英寸晶圆赴大陆投资。
“登陆”建厂 大势所趋
据台湾媒体报道,归纳反对8英寸晶圆厂赴大陆投资者的理由,主要为“开放将使台湾半导体产业产值大幅下降,失业增加,产业空洞化,大量资金外移,核心技术流失;尤其是半导体产业的群聚效应,一旦移往大陆,将使台湾半导体产业失去竞争优势,最终拖垮台湾经济”。对此,台湾半导体业者表示,“希望他们能懂半导体业再说话”。
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秘书长陈文咸说,台湾的晶圆厂必须降低成本以提高竞争力,目前台湾许多半导体制造公司已在兴建或规划兴建12英寸厂,12英寸厂完工营运后,8英寸厂要如何吸引订单增加产量是个问题,而大陆的电子产品对于8英寸晶圆需求巨大,如果台湾的8英寸晶圆厂不能登陆,则现在台湾这么多的8英寸厂未来何去何从?
其次,陈文咸指出,8英寸晶圆技术并非台湾独有,美国、韩国、日本都可以在大陆投资,而且大陆也拥有0·25微米以上8英寸晶圆的技术,并不是什么机密。台湾如果不利用语言相通、文化相同的优势及早进入,待其它国家投资设厂后,台湾再去反而会失去好机会。
而台北市电脑公会理事长黄崇仁希望有关人士能就事论事,不要把8英寸晶圆厂的问题演变成另一个“核四风暴”,让科技业者蒙受巨大损失。他说,12英寸晶圆技术台湾已掌握,也是未来半导体的趋势与主流,全球不会再有厂商建造新的8英寸晶圆厂,岛内半导体厂设备利用率不到70%,超过30%的设备未加利用,将其移往大陆投资,是有效利用闲置设备来争取新商机。
针对所谓加重失业的说法,黄崇仁认为,台湾失业问题并非一天两天造成的,主要是来自于基层的劳工无法配合产业转型调整,并非来自于少数高科技厂商的外移。8英寸晶圆厂“登陆”短期看是资金在外移,但是台湾和大陆贸易往来密切是因为投资而带动的。去年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新高,就是过去投资带来的优势,对台湾来说是好事。而且伴随着12英寸晶圆厂的递补,由于12英寸晶圆厂的生产效能为8英寸晶圆厂的8·86倍,所需员工比8英寸晶圆厂高出50%。台湾半导体产值为何会降低?如何会空洞化?怎会增加失业?
除业界以企业家身份考量希望开放赴大陆投资外,台湾许多经济学家也从经济学角度认为全球整合、国际经贸交流日趋密切,台湾必须活用产业发展策略,尊重企业选择,才能吸引企业根留台湾。
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吴中书说,世界各国产业发展分级愈来愈清晰,竞争淘汰也很激烈,几年前尖端的技术时至今日已经不再尖端;过去,8英寸晶圆对台湾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现在已不是尖端科技。以台积电为例,现在它最大的优势是12英寸晶圆厂,而对它来讲已不是尖端技术的8英寸晶圆移至大陆,既符合经济效益,又可以集中资源发展更高新科技。
针对“大陆威胁论”,台湾政治大学经济系教授林祖嘉认为,任何一种产业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有竞争,没有对手,对这个产业并非好事,而且现在两岸已先后加入WTO,这种限制投资的方法根本不可能避免竞争和威胁。
他认为,阻碍业者全球化布局考量,不只会在抢占大陆市场中丧失先机,更会影响业者在台湾继续发展的意愿,后果极为严重。
发展经济 时不我待
面对8英寸晶圆开放一事遇到的政治角力,台湾工商界多位重量级人物已分别于近日对两岸经贸问题抛出重话,表示对台湾经济时不我待的高度忧虑,显示台湾多数厂商对于积极开放已一向有志。
台湾工商协进会理事长辜濂松说,对8英寸晶圆赴大陆投资他不是专家,但站在企业家的角度看,面对全球化的竞争时代,台湾要发展经济,大陆市场不能不要,台湾需要大陆的市场,大陆也需要台湾的专门技术。如果再晚两年去,大陆市场被外国人抢光,台商去也没什么用了。
而台湾著名“红顶商人”尹衍梁更是说,现在台湾优势已逐渐消失,时间已不在台湾一边,在开放赴大陆投资上再犹豫不决,台湾不仅要失去优势,连两岸分工的角色都将无法扮演。
工商协进会名誉理事长辜振甫说,是否开放最好交由产官学界小组讨论,尽速开会定案,不要把问题复杂化。他说,台湾经济前途寄望于全球布局、新技术发展与新市场开发,最好交由产官学三方面有代表性的人讨论。他认为,当局既然已有开放意向,在此原则下,如何有效管理才最为重要。
3月8日,台湾“行政院”提出了开放8英寸晶圆的四大原则,其中包括总量管制、相对投资、根留台湾及0·25微米以下技术管制。虽然有业者对其中的限制原则多有不满,但也认为毕竟这是在朝开放的方向定调。
据悉,为使争议早日尘埃落定,台湾“行政院”一名“副院长”也表示可能会较原定的3月底更早作出政策决定。近期内会先由“产官学界小组”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送交“行政院”。
对此,台湾力晶半导体董事长黄崇仁表示,希望政府不要再被政治因素干扰,摇摆不定。早日订定合理管理机制,不仅有利于业界,也有利于台湾长远经济发展。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