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弧线”碰撞“邪恶轴心”美欧战略冲突愈演愈烈
【比利时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网站2月21日文章】题:从“动荡弧线”到“邪恶轴心”
‘邪恶轴心’说蛮横霸道
如果美国把“邪恶轴心”作为口号的话,那么欧盟相应的口号便是其东部和南部边界上的“动荡弧线”。这两种比喻,以及它们所暗示的政策机制,是十分不同的。一个是张狂和武断的,另一个却是忧虑和谨慎的。那么当它们发生交叉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它们能互相协调吗?或者,设想一种可怕的情况:对“邪恶轴心”的打击会灾难性地折断“动荡弧线”吗?
如今美国的形象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超级大国。不管是摧毁“邪恶轴心”,还是使它丧失能力,美国都可以安然入睡。作为太平洋和大西洋中的巨大岛屿,美国能完全躲入自己的堡垒中,而未来在五角大楼得到了所需的装备后,这种情况会变本加厉。
“动荡弧线”论强调合作
欧盟的形象则大相径庭——尽管它是一个人口规模、政治价值观和经济状况与美国相近的实体。欧盟绝不是一个岛屿。它的邻居们构成了一个“动荡弧线”。这些国家是前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残余,存在着大量的混乱。处在欧洲核心地区边缘的这些国家日益贫穷和缺乏秩序。更有甚者,一些国家充斥着暴力。此外,紧张和冲突把这些处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之间的巨大文明断层连结在一起。移民遍及整个欧洲,使欧洲核心地区无法独善其身。警察可以尽力锁住罪犯和恐怖分子,但这不是战略,真正的战略只有“社会趋同”过程的加深。
欧盟有一整套基础牢固的战略概念,以及正在逐渐成形的行动机制。借助于战略伙伴关系,冲突逐渐让位于合作的地区主义。
事实上,围绕欧盟—美国—俄罗斯三角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去年有了发展,并在“9·11”后由于普京总统的领导而出现了加速。就合作的地区主义而言,进展和障碍兼而有之。
随着靠近欧洲核心地区的冲突日益得到解决,没有解决的冲突的新疆界进一步伸向东方。在此过程中,欧洲模式的推进远远超越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分歧,巴尔干、塞浦路斯、土耳其和高加索等地区都实现了至少是政治的世俗化。
中东问题分歧明显
阿富汗问题最终成功地超出了所有预期。无所不能的超级大国确实摧毁了邪恶,和平多少得到了恢复。
对于欧洲人来说,伊朗是一个半空半满的杯子,其内部显然存在着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激烈斗争。欧洲人担心对伊朗的打击会使伊朗的现代化事业倒退许多年,也许同时还会影响中东其他地方、甚至沙特阿拉伯的稳定。关于伊拉克这个已经盖棺定论的“无赖国家”,美国与欧盟的意见分歧要比与俄罗斯少些。
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一天天蜕变成一场严重的事实上的战争。2001年1月的塔巴会谈最终在和解的基本问题上有所进展。巴勒斯坦方面现在明确要求实施这一方案,而沙龙政府则毫无理由地希望“重返塔巴”。让欧盟感到失望的是,美国与沙龙一样对和平协议的实质内容只字不提。欧盟明确支持恢复1967年以前的边界,并讨论如何恢复巴勒斯坦领导机构的合法性。但是美国甚至不谈诸如以色列占领西岸和加沙地带以及持续建立定居点等引起暴力的原因。在这几个事例中,美国政策被欧洲认为是危险的,近乎在加深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分歧。如何对这些警告作出反应是有待讨论的议程。
欧洲合力制约美国
在短期内,外交人士会希望通过对话使美国和欧盟在一些关键问题的立场重新趋于一致。一个变通的形式将是形成更加积极的美国—欧盟—俄罗斯三驾马车。这一设想会有利于三方之间达成共识和开展互相协调的外交。有时三方中有两方会比较接近,视第三方为异己。在目前的情况下,也许是欧盟和俄罗斯在忧虑美国政策的某些特征方面存在一致。
从中期看来,欧盟的一个理论上的选择是缩小与美国的军事差距,重新大规模武装自己的军队。不过几乎没有迹象表明欧盟有兴趣以缩小与美国差距的力度增加军事开支。
更为合理的情形是欧盟提高自己使范围更大的欧洲实现稳定及一体化的能力。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如果不是永远的话,其最有力的武器———加入欧盟的奖励对“动荡弧线”的外层仍然派不上用场。与此同时,欧盟无疑需要加强外交的集体组织工作,使军事和非军事快速反应部队具备真正的能力和信誉,持续提高援助计划的效率,所有这些都要服从加强共同安排的前提。
作为一支更为有力的外交政策力量,有了在整个欧洲的特殊优势,欧盟将发现能够更加容易地与美国和俄罗斯结成可操作的联盟。事实上,一个成熟的欧盟—美国—俄罗斯三角可以成为制约美国政策的重要手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