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认为中美关系升温但分歧尚存
【美国《新闻周刊》2月18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题:中国的最新面貌(记者 梅林达·刘 保罗·穆尼)
上周,现任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在出席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午餐会之前回忆说,他是在他下榻的饭店里浏览《圣经》的,他还能援引《圣经》中的某些语句。
为何像李肇星那种意志坚定的共产党人还要援引《圣经》言论呢?中国当局认为,定于2月21日和22日访华的布什总统对《圣经》已经到了有点入迷的程度。去年4月美国一架迫降的EP—3侦察机的机组人员在中国被拘留之后,布什曾担心这些被拘的美国人是否能够读到《圣经》。如果援引《圣经》语录可以使人变得和蔼可亲的话,那就该这样做。美国前驻北京大使李洁明说:“这是北京魅力攻势的一部分。恐吓和说教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两国关系正处于上升势头。”
就在10个月前,中国领导人还在谴责美国的“霸道行径”。中美两国飞机在海南岛上空相撞之后,两国关系显得尤为紧张。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9·11”事件以及美国作出的军事反应势必产生了令人清醒的影响。江泽民是第一批向布什打电话表示慰问的外国领导人之一。自“9·11”事件以来,布什至少四次主动与中国领导人通电话,其中的一次通话是在华盛顿宣布将放弃与俄罗斯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之前。中国对美国作出的这项决定表示不悦,但至少感到高兴的是,布什进行了磋商。中国外交部一名高级官员说:“某些美国人过去经常说,中国是他们的敌人。但是,他们现在已经明白……真正的敌人是恐怖主义。”
接近政府的人士对本刊记者说,北京与华盛顿在情报领域恢复了合作。其合作程度是它们在冷战期间联手对付苏联以来所不曾有过的。本刊获悉,“9·11”事件之后,中国当局将其两个电子“监听站”从靠近台湾的沿海地区迁移到其西北部的中国—阿富汗边境地区。此举显然是为了与美国共享情报。这些监听站是用来截获短波和无线电通讯的,可以监听到边境地区“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谈话。
甚至在“9·11”事件之前,北京就奉行着亲和西方的方针,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努力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它最终于去年12月正式加入了该组织)。为了实现上述两项目标,中国必须有良好的表现,而且为了获得真正的好处而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如果中国领导人现在产生排外思想,举办奥运会的失败以及外资的大量流失可能会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不过,中国奉行的却是一项与此截然不同的方针。例如,中国拥抱了阿富汗临时政府领导人卡尔扎伊。卡尔扎伊的中国之行是他上任后对外国所作的首批访问之一。
中美两国关系不断升温并不意味着两国之间的分歧已经消除。美国驻华大使雷德说,尤其是中国在武器扩散问题上模棱两可的态度已经成为中美两国关系中的一个“或成或败的问题”。一名汉学家把中美关系比作在嶙峋巨石上奔腾的一条急流。他说:“这些巨石就是两国之间存在的根本分歧,如台湾问题、武器扩散和人权问题等。‘9·11’事件之后,水位的高度已经淹没了石头。最终水位将再度下降。”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