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荣誉”背后的父亲
“最高荣誉”背后的父亲
记者儿子采访获奖父亲,这样的记者招待会恐怕在诺贝尔奖百年历史上尚无前例。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野依良治的儿子是日本《读卖新闻》记者野依英治,他自幼了解父亲那近乎顽固的执着追求,也终于盼来这一天,能够自豪地谈一谈———
【日本《中央公论》12月号文章】题:近乎顽固的执着——我的父亲野依良治(作者 《读卖新闻》中部总社社会部记者野依英治)
毕生难忘的一笑
也许是有预感。10月10日这天下午,我有种从未有过的紧张感。为了等待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出现,我来到名古屋大学。
我等待的人就是我的父亲、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理学研究所教授野依良治。
我担任记者已有5年。按照每年的惯例,我提前来到记者休息室里。屋外突然骚动起来。招待会现场顿时被淹没在欢呼和叫喊声中。这一切发生在父亲接到瑞典皇家科学院打来电话的一瞬间。电话说决定授予他诺贝尔化学奖,而父亲只是简短地回答:“这是我人生的最高荣誉。”
当时各报社记者都慌忙行动起来,只有我像是被椅子紧紧吸住似的,一动不动地呆坐在那里。
大约20分钟后,父亲出现在记者招待会现场。还真是很久没有见到父亲西装革履的样子。平日一副严厉的导师形象、被学生们暗地里戏称“魔鬼军官”的父亲,那天却一改往日的严肃,开始一字一句地表达他获奖的喜悦。
接下来是记者们的提问时间。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站起来向父亲说道:“首先恭喜您获奖。我是《读卖新闻》记者野依。请问,您如何看待这次获奖的意义?”显然,由于紧张,提问时我的声音和表情都很僵硬,握着麦克风的手在发抖。记者儿子采访获奖父亲,这样的“记者招待会”恐怕在诺贝尔百年历史上尚无前例,会场上顿时有人笑出声来。此时我注意到父亲也情不自禁地微微一笑,刚才说话的表情也因为这一笑而改变。父亲当时的笑容让我毕生难忘,那不是一个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笑容,而是地地道道的一个父亲的笑容。
令我怀念的背影
虽然我现在从事的社会部记者的工作与化学相去甚远,但小时候我经常光顾父亲的实验室,甚至常常影响父亲的工作。对于我来说,父亲的实验室是一个塞满神秘玩具的游乐场。
当时,父亲总是忙于工作,身边堆满了研究论文和学生的实验报告,在父亲进行英文论文写作时,我常常在他的背后,听着打字机发出的咔哒咔哒声,那情形至今还令我怀念不已。长久以来,我心目中的“学者”形象就定格在父亲的背影上,总是难以改变。
在父亲的实验室里,小时候顽皮的我不是随意摆弄分子的立体模型,像玩智力魔方那样把它弄坏,就是玩弄课堂讲解用的幻灯片,肮脏的小手在幻灯片上留下许多指纹。有时父亲一离开打字机前的座位,我就偷偷跑去乱敲键盘,或者用油笔在当时还比较稀罕的白色硬质纤维板上胡抹乱画。顽皮之余,通过实验室里幻灯片的投影,清楚地看到化学分子式鲜明的六角形几何图案时,也会对神秘的化学世界感到惊讶。用父亲的口头禅来说,“化学很美,很有趣”。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相扑架式的美感
不仅在化学研究中,即使在日常生活中,父亲也是个执着得近乎顽固的人。
从神户滩高中毕业时,父亲曾以“东西人”的笔名在其文集中写下一篇《相扑架式偶感》的文章。其中一节这样写道:
“最能在比赛场上集中体现男子汉气魄和积蓄力量的就是相扑。一个人在使出全身力量的时刻是最美的瞬间。相扑赛场上最美的就是力士摆好迎战架式的那一瞬间。”
父亲对充满了传统美感的相扑运动非常喜欢。著名的横纲?锦关虽然身材矮小,但他却能够以高昂斗志克服身体劣势,以精湛的技术打败身躯魁梧的对手。父亲似乎特别佩服?锦关。
小时候,父亲常常领我去看每年7月在名古屋举行的相扑比赛,或是到赛场前面有相扑训练场的一座寺庙中去,在那里父亲就给我讲解各种相扑招数。父亲总是对相扑力士的动作、姿势等进行尖刻的评论:“哪个力士迎战的姿势有漏洞”、“这个招数用得太勉强,没有美感”,等等。
小学时,我非常崇拜的横纲北湖关有段时间曾连遭败绩。他每次落败,我都要大哭一场。父亲于是对我说:“北湖关失败的原因在于立足不稳,在紧要关头露出了破绽。”父亲的话有如上天的启示,我马上给北湖关写了一封克服缺点的建议信,不知其本人是否收到。无论如何,父亲给予的关怀使我心里感到非常高兴。
一丝不苟的生活
对于生活用品,父亲也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特殊感性认识。很难想像,这份执拗竟然长期伴随并支持着父亲的研究生活。
有一次父亲紧紧盯着一张由1毫米见方的格子组成的方格纸,皱起眉头。显然父亲对什么感到不高兴了。母亲问为什么,父亲说:“这张纸很奇怪,不正常。”用尺子一量,原来每20厘米中有一毫米的偏差。父亲对纸张的正反面也非常介意,有时不小心将论文打在了纸张的背面也会一个人在那里生气。在我们看起来没有任何异样的纸张,父亲一触摸似乎就能区分出正反面。还有,父亲对效率手册也非常挑剔。因为父亲经常要到国外演讲,为了提早定下日程安排,每年到9月前后,他就需要有来年的效率手册。父亲一向用蓝色封皮、同样类型的,如果不是,他就感觉心里不踏实。
一旦这种效率手册进货晚,迟迟没有摆上商店的货柜,父亲就着急,不断地催促母亲说:“不是那种可不行啊!怎么还没有上市吗?再不上市,就来不及安排明年的日程了。”所以每逢初秋时节,母亲就要为购买父亲的效率手册而跑遍各家书店,这成了我们家每年必定要做的一件事。
此外,父亲定下了我们家用餐时的一个规矩,就是吃饭时必须关掉电视。用父亲的话说,如果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就不能很好地享受食物的色、香、味。如果吃饭仅仅是为了摄取营养,那么只须服用营养胶囊就可以了。
“魔鬼爸爸”的柔弱
外人看来,父亲是个非常严厉的教授,通常都称他“魔鬼军官”、“魔鬼野依”。其实在家中,父亲却给人不同的感觉。相比之下,母亲更像一个“魔鬼”。母亲常常命令我“把身体洗干净才能到浴缸里泡澡”。有时我只穿着内裤在家中晃来晃去,母亲见了就会加以斥责,因此对比起来,父亲并没有那么可怕。
父亲偶尔还会显示出其柔弱的一面。中学时代的柔道训练造就了父亲强健的体魄。除了在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担任助手时因实验发生爆炸而休息了几天,25年来父亲从来没有缺过勤。但偶尔有点小感冒,父亲也会一反常态,变得十分“娇气”。父亲用蚊子般微弱的声音呻吟:“哎哟……我不行了,看来要去见上帝了。”这时,家里的人都不禁笑出声来,我们一笑,父亲便立刻发起怒来,厉声说道:“笑什么笑!我要是见了上帝,你们就要流落街头了。”
但我也见识过一次“魔鬼爸爸”。那件事至今历历在目。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个星期天的午后2点左右,我在家里和附近的一个小朋友交换各自搜集的邮票。也许是为了炫耀吧,我竟然将祖父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外国珍贵邮票毫不吝惜地转让给了那个小朋友。
父亲知道后大发雷霆,母亲怎么劝也不行。他冲着我乱骂一通:“马上给我向人道歉,然后把邮票要回来。你把爷爷给你的心意当成什么了!”尽管脑子一片空白,我还是到朋友家去一再道歉,把邮票要了回来。
父亲的少年时代是在食不果腹的状况下度过的,他也许是对自己孩子不懂得珍惜东西和别人的一片心意感到生气。父亲的人生哲学由此可见一斑。
题图: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奖章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