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在非洲骑自行车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12-13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在非洲骑自行车 在非洲骑自行车 本报驻内罗毕特约记者 范晓军 9月,内罗毕高大的兰胶树开花了,一簇簇盛开的花挤满枝头,远远望去如同紫烟罩城。清晨,满地'...

在非洲骑自行车


在非洲骑自行车
本报驻内罗毕特约记者 范晓军

9月,内罗毕高大的兰胶树开花了,一簇簇盛开的花挤满枝头,远远望去如同紫烟罩城。清晨,满地落英,一条幽兰花街就在你的车轮下延伸。当你经过“下雨树”时,清凉的水珠会和着微风落在你的脸上和肩头。
之所以能够告诉你这些美景,是因为我有过一段在肯尼亚骑车上学的经历。骑自行车,在国内是再平常不过了,但在非洲国家肯尼亚,骑自行车的
人并不多。
还没上路就被敲竹杠,给车打一次气竟要50先令
当初我向朋友借来一辆全新的凤凰28自行车时,单是给车打气就很是费了一番工夫。朋友和我开车拉着自行车,转了几条街才找到了一个修车摊。黑人小伙子笑眯眯地帮我们把车抬下来,充了气,然后依旧笑眯眯地对我说:“50先令。”
这相当于人民币5元,在国内定属敲竹杠,但在这里,我们只能接受这种“外宾待遇”。
骑车上学的日子倍感新鲜。路两边是整齐的绿篱墙,墙头开满各色的三叶梅,白墙红瓦的一栋栋洋房掩映其间。动听的赞美诗不时飞出教堂的尖顶,路边新剪的草坪散发着沁人的芳香,卖水果的“姆在”(当地语中老人的意思)、烤玉米的小贩、卖糖果的妇女会热情地向你问好……
中午,黑人们躺在草地上,听着身边小收音机里播放的音乐,悠闲地享受午后的阳光。日子久了,修车的皮特也不再收我的钱了(本来打气就是免费的)。一见我来,他就放下手中简单的午饭,帮我给车打气,而我觉得过意不去,每次也还是会放下10先令。这一切都是你坐在匆匆行驶的汽车里
感受不到的。
修车人扶着我的自行车羡慕地说:“中国车,好车!”
由于自己骑车,我也就关心起黑人的自行车来。在肯尼亚,自行车对于一般人来说可算是一个大件,一般售价为5000—6000先令,好的山地车则要上万先令。
在这里见得最多的是印度产的双梁宽后架的加重车。当地人主要用它载货。常常看见他们的车后架上捆着装有牛奶和面包的几个塑料筐或者高高的一捆木柴。他们的车子虽然破旧,但也都精心地装扮过。车上有后视镜、车灯,后挡板上还有若干个灯。就连公路自行车比赛,选手用的也都是这种加重车,只不过把挡泥板和车后架等拆掉了。
我骑的这种轻型自行车在肯尼亚非常少见,每次我去打气,皮特总是扶着我的车羡慕地说:“中国车,好车!”在学校,还有同学问我学期结束是否可以转让自行车。
10月中旬,肯尼亚的雨季来临,我骑车的好日子也随之结束了。一连几天大雨,社区内的路被冲得面目全非,这里社区内的路基本是各家修各家的,没有钱的人家前面就是破旧的土路。有的地方积水成潭,必须绕着走,有的地方雨水冲走了泥土,下面就是大大小小的石头,车骑上去抖得就像打摆子,碰上烂泥地,就只能下来推着走,车和人都弄得满是泥水,就像刚参加完一场越野赛,样子甚是狼狈,全然没有了当初边骑车边赏景的雅兴。
在马路上骑车,你要时刻提防“马路杀手”的威胁
时间长了,觉得实在没法忍受,于是决定闯一闯“天堂路”——马路。肯尼亚的马路没有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只有为汽车修的双向单车道,且全市只有几个红绿灯,环岛特别多。每每过路口,都要先往右看再往左看,和国内正好相反,特别不习惯。
远远看到有车来了,你最好站着别动,因为转眼车就从你面前冲过去了。当地人开车和他们干活正相反,一般是能开多快就开多快。另外,这里的汽车大多是二手车,路况又不好,所以每天在报纸上都能看到几起车祸的报道。有一则笑话说,上帝最感谢的是黑人司机,因为他们使每个乘客上车之后就会不自觉地祈求上帝的保佑。
雨后的马路上泛着微光,一辆辆汽车擦身而过,留下股股黑烟,就像一只只墨斗鱼。我骑着自行车紧贴着马路边走,全身的神经都紧绷着,突然对面的一辆汽车为躲一个大坑,未减速一下就冲到我这边,我连忙双手捏闸一个急停。对面的来车倒好,一打方向盘驶回了原道,扬长而去,我却吓出一身冷汗。
在肯尼亚的路上,最“勇猛”的大概就数“马它突”(类似于国内的小公共)了,这种车百分之百超载超速,只要路边有人招手,它就靠边停,不打转向灯,有的甚至没有刹车灯。遇到这种车停车,我也只好捏闸停车,绝对没有勇气从其外侧超车,因为后面的车已经高速冲上来超车了。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黑人的自行车上又是后视镜又是灯,装备如此齐全。看着黑人载着重货在车流中穿梭,我真是佩服。
现在我的求学生涯结束了,坐在汽车里尽管有些怀念骑车时的那份悠然自得,但又庆幸终于可以不用再受那些马路杀手的威胁了。(摄影 刘晓燕)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