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成龙莫非江郎才尽?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09-18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成龙莫非江郎才尽? 【香港《亚洲周刊》9月16日一期文章】题:成龙影片应有新模式(作者 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 成龙的新片《火拚时速Ⅱ》(又译《尖峰时刻Ⅱ》'...

成龙莫非江郎才尽?


【香港《亚洲周刊》9月16日一期文章】题:成龙影片应有新模式(作者 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
成龙的新片《火拚时速Ⅱ》(又译《尖峰时刻Ⅱ》,Rush Hour2)在美国和香港都卖座不错,甚至有不少人认为续集比第一集还拍得好。我也是个成龙迷,返港后当然不落人后,先睹为快。看完后颇觉清爽,好像吃了一餐尚好的华洋杂碎快餐,两个钟头以后早已忘记片中大部分剧情,也记不得有什么精彩场景,只记得片中那位黑人演员的几句“搞笑”对白,仅此而已。
莫非成龙也面对江郎才尽的危机?
作为一个成龙迷,我至今还记得《A计划》及其续集中的几场打斗场面,甚至还买了光碟在家仔细欣赏,百看不厌,把它和《英雄本色》三集并列,视为香港电影经典之作。
我的这个影迷看法,至少也得到一位香港电影理论家的默许。记得多年前在洛杉矶美国加州大学的一次电影讨论会中,尚未故世的林年同教授特别推荐《A计划》续集作为会中观赏及讨论的影片之一,并推崇该片中一系列的打斗镜头,作为狭窄空间运用的典范。刚好我在会上提出的论文中也提到成龙的喜剧才华,认为他的武打动作和李小龙恰好相反:李小龙一上场就怒气冲天,表情和动作完全一致,犹如火山爆发;成龙则在表情和动作之间构成张力,以夸张的喜剧表情来反讽其动作的严肃性和职业水准。
《A计划》中有一场戏:成龙被丢在一个大石头锅中,里面还放了油,他爬来爬去,最后才挣扎出来,喜剧效果可谓港片中一枝独秀。动作喜剧片的传统,在好莱坞早经卓别林等人发扬光大,但这些喜剧巨匠不会武功。反观中国影片中各武功高手——从姜大卫、李小龙,到李连杰,都不会插科打诨,只有成龙,从《醉拳》开始,为中国片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成龙的近期影片,则又跨出中文片的另一大步——国际化,甚至全球化,非但把香港和台湾与大陆接轨,而且以香港为基地,进军亚洲其他各国,如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甚至扩展到澳大利亚、中东、非洲、东欧、俄国和美国,这当然是市场经济的考虑,但即便如此,成龙也势必对各种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略作浏览,多以幽默的态度处理,玩笑开得适可而止。当中尤以对美国文化的用心甚勤。他似乎早已料到种族政治在美国多元文化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从《红番区》开始,就从一个少数民族的立场讽刺白人文化,并借机颂扬一番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成龙影片也脱离了好莱坞影片的窠臼——把华人放在唐人街或把黑人放在穷人区,而成龙影片则以场景的突出为依归,没有时空的限制。
此外,成龙深懂近期好莱坞电影中“老友记”的模式是票房的妙药,所以在《火拚时速》中就和黑人明星搭档,甚至不吝自居次位,让这位美国喜剧演员出尽风头。由于成龙不是白人,所以他可以专以黄黑种族搭档来讽刺白人的笨拙,在《火拚时速》续集中表现尤甚。譬如黑人主角说:白人遇乱时惊惶失措、大吵大闹(嘲笑的当然是好莱坞的恐怖片和灾难片),只有黑人处变不惊,于是成龙乘机又加上一句:华人当然更冷静。片中甚至还有黑人娶华人为妇、说广东话、用功夫过招的场面,以此强调民族的团结,也争取黑人观众。
然而,这一切皆是为了讨好美国观众的票房考虑,对于美国以外的市场和文化又当何论?所以当这个黑人警察到了香港胡闹的时候,就显得笨拙无知了,而且也使得香港文化比美国文化更肤浅。
成龙影片卖座成功,和“007”片集一样,得益于其固有的模式:插科打诨的武功、惊心动魄的场景调度、故事背景的国际化,都成了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这种模式也有先天的缺点:故事不够完整,往往虎头蛇尾;角色的个性没有深度,而对于文化和种族的差异,也缺乏真正的了解。所以,当观众所盼望的打斗场面本身也变成了无新意的俗套以后,内容和形式上都乏善可陈了。我建议成龙在赚足美金以后,休假一年,重新潜修出几种新招式和一点儿文化功夫。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