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苏联领导人出访趣闻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09-10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苏联领导人出访趣闻 【俄罗斯《独立报》文章】题:苏联领导人出访趣闻(作者 弗·卡京)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东、非洲和亚洲都乐意与苏联合作,正是在那段时间'...

苏联领导人出访趣闻


【俄罗斯《独立报》文章】题:苏联领导人出访趣闻(作者 弗·卡京)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东、非洲和亚洲都乐意与苏联合作,正是在那段时间里,苏联领导人出访了其中的许多国家。
发音不准的赫鲁晓夫
这是一次乘坐豪华游轮沿地中海周游阿拉伯友好国家的休闲性出访。访问一切按常规进行,但也有“突发事件”。赫鲁晓夫未同政治局商量就突然自作主张地授予阿联(埃及)总统纳赛尔及其副手阿密尔苏联英雄称号。更糟的是,赫鲁晓夫喜欢发表即兴讲话。
赫鲁晓夫一次在向由苏联援建的阿斯旺水坝建设者发表讲话时激动万分。他先是热情地号召加强兄弟情谊,在建造“阿斯旺水坝”中提高劳动生产率。接下来话锋一转,他谈起了政治:“人民应当主宰自己的命运。你们,埃及人民把原来的国王法鲁克赶走了……你们做得对!可是,另一个国王却呆在排水沟里发大财……”
翻译不解地问:“谁呆在‘排水沟’里?”
“谁?当然是那个呆在排水沟里靠人民的钱发大财的人!”
真是让人弄不明白。赫鲁晓夫奇怪地反问:“怎么不明白。就是那个国王,靠石油在排水沟里发大财!排水沟的人民也该像埃及人民一样把他赶走。”
这下总算弄明白了,原来“排水沟”是指科威特。这是因为这两个词的俄语发音非常相近,赫鲁晓夫把科威特念成了“排水沟”。随行人员这时吓得脸都变了色。苏联刚同科威特建交不久,赫鲁晓夫居然号召推翻科威特国埃米尔。当时还有外国记者在场,他们最喜欢捕捉冷门消息。后来总算平息了这场风波。苏联向科威特解释说,是翻译曲解了赫鲁晓夫的原意,译错了。
比喻不当的米高扬
米高扬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只有一年时间(从1964年至1965年)。短短一年内,他为加强各族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几乎周游了世界各国。他从非常炎热的国家(刚果、几内亚和加纳)到达位于北非气候温和的摩洛哥时,一下飞机就做了一次深呼吸,颇有感慨地说:“总算到天堂了,贵国是真正的天堂!”
当时摩洛哥的左派正同当局积极斗争,争取增加工资、改善社会保障和自由,反对警察暴行。米高扬的这句话被直译后登上了报纸,引起了社会党的强烈不满。结果苏联代表团不得不举行记者招待会,说明苏联领导人此话指的只是摩洛
哥的天气好。
爱说笑话的外贸部长
帕托利切夫连任过将近50年的苏维埃代表和多年的苏联外贸部长。
60年代末期,帕托利切夫率领政府代表团访问叙利亚。在一次正式午宴上,部长得知有一道菜是野禽肝时说了一个笑话:“有人问一个乌克兰人:‘你喜欢什么样的野禽?’对方答:‘对我来说,没有比香肠味道更好的野禽!’”
我译完后,军人们互相看了一眼,但是谁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他们怎么不笑?你译得不对吧?”
于是我问:“先生们,你们怎么不笑?”
他们摊开双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我不得不详细介绍乌克兰人爱吃肉食的特点。他们脸上总算勉强挤出笑容。
吃甜食时,部长问一位军事首长有没有孩子,对方答有一个18岁的女儿。
“你把她送到我们的建筑学院学习。只要一考完材料力学课,她就可以结婚了。”
部长感觉到我不知道“材料力学”阿拉伯语怎么说,特意问我是怎么译的。我承认只是意译为:二年级后可以结婚,因为那时候不会轻易退学了。
晚上总结时,部长提到翻译一定要抓住语言的细微差别,翻译时连语气都应表达出来。
图片:
赫鲁晓夫访问埃及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