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妄图先制打击 梦想“有效吓阻” 台湾导弹战略暗藏祸心(台军武力面面观之一)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09-04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妄图先制打击 梦想“有效吓阻” 台湾导弹战略暗藏祸心(台军武力面面观之一) 【台湾《全球防卫杂志》8月号文章】题:台湾国防武力面面观系列之一:建构台'...

妄图先制打击 梦想“有效吓阻” 台湾导弹战略暗藏祸心(台军武力面面观之一)


【台湾《全球防卫杂志》8月号文章】题:台湾国防武力面面观系列之一:建构台湾导弹战略(作者 舒孝煌)
中共的弹道导弹使得台湾在军备及地理上的优势完全丧失。导弹可以飞越地理的限制,并突破国防上的重重阻绝,渗透敌人境内打击重要目标,造成民心士气的极大恐慌,不但效果远较运用传统武力巨大,而且成本相对低廉,风险也较小。
中共导弹战略
根据今年的《Militar y Balance》介绍,中共目前约有20枚东风5型远程洲际弹道导弹;中程弹道导弹包括东风4型20枚、东风3A型30枚以上,东风21型50枚以上;短程弹道导弹如东风15型(M—9)200枚以上,东风11型(M—11)40枚以上。另外,据信到2005年时,中共部署在沿海的导弹可达500枚以上,加上未来准备部署的远程巡航导弹,对台湾的国防形成极为严重的威胁。
中共导弹武力虽然不能与美俄两大强权相比,但在面对台湾时却拥有绝对优势,仅以中共沿海部署的战术导弹,便足以攻击台湾大多数重要政治及军事目标。台湾不仅距离中国大陆过近,地方狭小,缺乏战略纵深,而且没有相对有效的防御措施,在面对中共的导弹威胁时,防卫上的脆弱性立即可见。而且由1996年导弹危机可以得见,导弹威胁比传统武力更能对台湾产生心理层面及实质的影响。
台湾反制措施 
由于中共对台湾的导弹威胁日趋严重,台湾近年来积极建构导弹防御武力。1996年台湾自美国引进曾在波斯湾战争中大出风头的爱国者防空导弹,今年6月20日首度在台湾的九鹏基地进行试射。另外,媒体也先后披露台湾正秘密部署短程攻击导弹,代号“天戟”,并且发展代号“逖靖”的中程导弹,以及远程的雄二E攻陆巡航导弹等。也许假以时日,台湾将完成攻守兼备的完整导弹武力。
台湾到底有没有发展远程导弹,外界实难知悉,虽然有时媒体会提供一些片断的讯息,不过国防部立场是一概否认。然而近年来,政治人物会有意无意地透露相关讯息,例如在1995年,前国防部长蒋仲苓曾表示拟恢复研发天马导弹反制中共导弹,1999年,当时的副总统连战在一次演说中指出以发展远程地对地导弹反制中共威胁,或许,这些高层人士在多嘴之余也透露了一点玄机。
台湾的导弹发展重镇是中山科学院,该院已累积多年的研发基础,包括空对空导弹、地对空导弹、反舰导弹以及地对地导弹。报纸披露台湾准备发展的中程导弹,可能是以多年前曾经发展过的天马计划为基础。天马计划是台湾国防发展上的最高机密,过去不为人所知。但是在1996年时,一位前中科院系发展中心副主任在接受某报专访时,曾经证实台湾确实进行过远程导弹的研发计划。这位弹道专家,主持过1976—1980年的青蜂计划、1981—1982年的天马计划及1982—1993年的天剑一及天剑二计划,被尊称为台湾的弹道导弹之父。
根据当时的报道,作为天马计划的前身,短程的青蜂导弹发展十分顺利,曾在屏东九鹏基地成功完成七次试射。青蜂计划射程仅100余公里,天马计划则大得多,但弹体实际大小外界无从得知。有一种说法是与美国的MX洲际弹道导弹相当,弹径2米,高约20米,射程约5000公里至12000公里;另一种说法是射程1000公里,完成后再发展一个更远程的陆威计划,射程5600公里。
建构导弹战略
台湾一向以“防御固守,有效吓阻”作为国防战略上的8字真诀,后来顺序变成“有效吓阻、防御固守”,不论实际的军事作为如何,这8个字一直是台湾国防战略上的最高指导原则。
台湾放弃以武力反攻大陆后,常喜欢强调自己的军事措施都是防御性的,美国也常以武器的防御性作为出售与否的依据。因此,在传出中科院秘密发展地对地导弹后,台湾高层经常也以防御上的必要措施作为应该发展这类武器的理由。不过,讨论导弹到底是攻击性还是防御性武器,在这个科技长足发展的时代,似乎是个好笑的问题,因为即使是纯守势的国防战略,也有可能以先制打击作为防御手段,同样地,也正是因为我方具有以导弹先制攻击的能力,才能吓阻敌人的攻击。
●吓阻战略?
虽然台湾高层拟逐步将“有效吓阻”提升为国防战略的优先指导原则,但是严格地说,除非台湾具有远程打击能力,以确定在中共发动第一次攻击后,仍能施以报复,因此台湾其实并不具备“有效吓阻”的能力。
简单地说,吓阻的意义是给敌人一个清晰的讯号,让敌人了解如果若向我方发动攻击,最好考虑清楚,因为我有能力且一定还击,造成的伤害会让敌人感到得不偿失,从而打消发动攻击的念头。因此双方都具有第一次攻击能力,而且能够承受敌人的第一击,并发动令对手无法忍受的报复性还击,是吓阻成立的基础,这又被称为恐怖平衡或相互保证毁灭。另一种理论认为,确保第二击能力是安定吓阻的基础,由于我方可以承受敌人的第二次攻击而不会丧失报复的能力,敌人担心遭到报复,因而不敢率先发动攻击。
台湾如果打算建构吓阻能力,必须注意一些问题。首先,台湾是打算以威胁准备打第一击摧毁中共导弹武力,阻止中共的军事冒险,还是以能承受第二击之后仍有发射导弹施加报复的能力,达成所谓“防御性吓阻”?
其二,台湾的重要军事目标是否足够隐匿或分散,或者受到严密的保护,或是受到有效的导弹防御系统保护,以确保自己万一遭受到第一击,仍能大部分存活并发动报复攻击?
其三,中国大陆幅员广袤,战略纵深极大,台湾则无此优势,要打到让中共无法承受并不容易。要打哪些目标,摧毁多少,才能使中共感受到难以承受损失,从而减少对台湾的威胁?由于两岸军事态势相当不平衡,恐怕很难有客观的标准,计算得准备多少枚导弹或弹头,才足以吓阻对手。
其四,在两岸缺乏适当联系管道的情况下,如何传递清晰的讯息给中共,表明台湾的确有发动第一击或者如果遭受第一击时必将报复的决心,以建立吓阻的可信度,并充分了解台湾不会率先发动攻击破坏平衡?如果敌对双方因为沟通不良,将因互相猜测对手反应,不但吓阻不成,反使对峙情势螺旋形升高至战争的危险。
●先制打击?
主张以先制打击摧毁中共犯台兵力的人也大有人在,先前陈水扁一席“决战境外”言论让人以为台湾国防战略将改弦易辙。靠导弹来完成先制打击,不但成本相对低廉许多,更重要的是可大幅减少人员的伤亡。
但是若以导弹执行先制攻击任务,问题也不会比运用传统武力简单。首先,攻击总得预选攻击目标吧,有多少目标是必需在冲突发生时需立即予以摧毁的?导弹阵地显然会是优先目标,然后是大陆沿海军港、机场、前进指挥所等。即使是建立“防御性吓阻”,也是以有能力攻击对手为前提,不论是以第二击报复能力吓阻攻击,或者实施预防性攻击,都必须具有侦测并标定重要高价值目标的能力,才可能实施精确攻击。
第二,导弹不会识别目标,在实施攻击之前,得事先分辨出伪装良好或者高机动性的军事目标,如M族系导弹的MAZ—543机动发射车,将诱饵或平民建筑物如医院或学校等筛选,以免伤及无辜,避免浪费弹药。
第三,传统弹头的破坏力有限,一枚导弹充其量仅能攻击一个碉堡或一具导弹发射车,台湾政策也不允许配备及使用核生化武器,传统弹头对目标区能够造成的破坏力有限得多,除非提高精确度、减少误差以提高打击力,这对缺乏远程侦测能力的台湾是个严重挑战。
第四,采行先制打击战略会被敌人认为要发动战争。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发动攻击?在危机发生时,紧张及压力会使决策者无法冷静判断情势,而受到诸多不确定讯息干扰,将一些次要讯息如演习或部队调动误判为敌人攻势的前兆,因而做下无法挽回的决定,因此决策者更应谨慎。
●升起天神之盾
台湾同时具备导弹攻击及反导弹能力后,将增加吓阻的复杂性。吓阻成功的基础是双方都具有安定的第二击报复能力。假定有一方拥有无法摧毁的防护盾,它会不会率先发动攻击?失去吓阻力的一方会不会担心反被对手威胁而急着发动突袭?
如果台湾终能部署完整的导弹防御系统,包括爱国者PAC—3、海基TMD或陆基的TMD系统,姑且不讨论其效能是否可靠,这不啻是在台海上空伸起一面无形的导弹保护盾,台湾不但不必担心中共的导弹攻击,也不怕中共发动第二击报复。
台湾虽然将拥有攻守兼备的完整导弹武力,但对应战略却发展甚晚,面对中共威胁时难免手忙脚乱。导弹战略并非台湾熟悉的领域,台湾的战备环境与其他国家也大不相同,国防部似应未雨绸缪,除了规划全盘战略外,也要考虑建立相应措施,以免在紧张情势下匆忙反应,造成无法避免的后果。
图片:
1、天剑二
2、爱国者
3、雄二E
4、天弓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