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王家英文章 两岸问题在“一国”而非“两制”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08-14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王家英文章 两岸问题在“一国”而非“两制” 【香港《新报》8月11日文章】题:两岸问题在“一国”而非“两制”(作者 中大香港亚太研究所研究统筹员王'...

王家英文章 两岸问题在“一国”而非“两制”


【香港《新报》8月11日文章】题:两岸问题在“一国”而非“两制”(作者 中大香港亚太研究所研究统筹员王家英)
7月中钱其琛在北京接见台湾新党大陆委员会访问团时具体提出“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七项内容,包括:1、继续使用台币;2、继续保有军队;3、单独关税区;4、继续保持政府架构;5、不拿台湾一分钱,不会调动台湾资金;6、台湾人民、企业家保有原有财产;7、人事自主,不派任何官员到台湾。
对于上述的“钱七项”,台湾总统陈水扁迅速作出回应,认为“一国两制”是要将台湾“香港化”,对台湾人民而言是“匪夷所思”。
笔者不知道陈氏有否仔细了解过“钱七项”的内容,但将其视为“一国两制”香港模式的翻版并不完全公允。起码在“一国两制”香港模式中,香港并不拥有军队,而是北京直接驻军香港。此外,北京也有在港设立官方机构和派驻官员,如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和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
尽管在“钱七项”的构思中,“一国两制”香港模式和台湾模式有所不同,但这并没有真正搔到台湾的痛处。原因是,一直以来,台湾方面对“一国两制”的关注与疑虑,并非“两制”的区别,而是“一国”的性质。更清楚地说,台北始终认为,台湾与香港最大的差异,是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从来就是一个中央政权,而过去的香港殖民政府,却只是一个地方政权。因此,两岸的统一,并不能如香港回归中国大陆一样,只是从英国的一个地方殖民政权转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辖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而是两岸两个不同的中央政府的合并。
就这一角度而言,虽然“钱七项”已较北京1979年发表的“叶九条”稍有进步,刻意隐去了“叶九条”理所当然地以北京中央自居的用语与心态,但毕竟没有正面触及如何化解两岸两个中央政府的问题。对北京中央的模糊化,固然可为将来政策的进一步调整预留空间,但明显地无法消除台湾方面长久以来关于一旦接受“一国两制”中华民国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吞并的疑虑。
事实上,从陆委会的民意调查可以看出,只要调查明确向被访者指出,“一国两制”将台湾看作地方政府,接受大陆统治,中华民国政府此后不再存在,接受“一国两制”的台湾民众过去一年来只徘徊在一成半左右。相反,根据新党立委冯沪祥的民意调查结果,当调查向被访者提出“一国两制”的一国国号并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也非中华民国,而是一个新国号“中国”的话,接受“一国两制”的台湾民众可以高达四成七。
明显地,陆委会的调查直接指出在“一国两制”下台湾民众“被吞并”的疑虑,台湾民众对这种“一国两制”的支持度不高,无疑是必然的结果。相反,冯沪祥的调查较强调“一国两制”中两岸两个中央政府合并的对等性,故此较多台湾民众接受有关的“一国两制”主张,自然也合情合理。
然而,两岸两个中央政府的合并,不仅是冯沪祥所提出的国号问题,而且同时是合并后实质的国家权力分配问题。台湾要求的对等,从台湾的角度看,自是理所当然;但对北京来说,如果在两岸合并后的新中国中,只有2300万人口、土地面积不及中国大陆1%的台湾,竟可与人口高达13亿的中国大陆平分国家权力,对大陆人民而言又如何称得上公允?
两岸统一最大的困难,正是在处理“一国”的问题上,在两岸政权对等的原则和两岸人民平等的原则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与落差。【注:】【注:】【注:】【注:】【注:】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