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舞蹈的季节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1-08-13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舞蹈的季节 【《日本风情》月刊文章】题:日本人为何爱在夏季跳舞? 夏季是日本最热闹的季节,其中典型的表现就是“盂兰盆舞”。在日本各地,阴历7月15日的“'...

舞蹈的季节


【《日本风情》月刊文章】题:日本人为何爱在夏季跳舞?
夏季是日本最热闹的季节,其中典型的表现就是“盂兰盆舞”。在日本各地,阴历7月15日的“盂兰盆会”节的夜晚是“盂兰盆舞”的高潮。日本在1873年引进了阳历历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日益发展,于是,日本各地“盂兰盆会”节的日期开始错开,或在阴历7月15日前后,或在阳历8月15日前后。虽然日期有所变化,但“盂兰盆会”始终还是夏季的一个节日。
据说在7世纪的宫廷文献中有关于“盂兰盆会”的记载,后来,镰仓时代(13世纪)广泛流传的念佛舞与“盂兰盆会”节融合在一起,到中世纪后期(15—16世纪)发展成为“盂兰盆舞”。
“盂兰盆会”是为祖灵及其他亡灵做佛事的民间教仪式,人们把祖先的亡灵迎到家里加以祭祀。“盂兰盆舞”就是安魂的舞蹈,人们围成一个圆圈起舞,那是因为亡灵在圈子的中间。因此,也许是为了不让亡灵受到惊吓或骚扰,人们的舞步庄严肃穆,唱着佛歌围着圈子走。现在,在伊那地区(长野县)和伊势地方(三重县中部)仍能看到那种体现悲哀感的“盂兰盆舞”。
“盂兰盆舞”早先是没有特定动作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到近代“盂兰盆舞”也开始走向艺术化。将双手举过头顶并摇摆双手,这一动作是出于中世纪的念佛舞,如今仍然是“盂兰盆舞”的主要动作。同时,“盂兰盆舞”受到“伊势音头”的强烈影响。所谓“伊势音头”是领唱者站在高台上作为首领而唱的调子,舞蹈者则用谐韵的应词来作答,唱与答反复持续。今天仍能经常看到这种形式的歌舞。
由于不断的艺术化,出现了身姿或手势动作奔放的“盂兰盆舞”,例如阿波舞、亚撒舞、桑撒舞等等。
艺术化现象在城市地区特别显著,不仅是“盂兰盆舞”,其他各种节庆活动也都如此。也许是因为市民对自己居住的这块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土地的那种执着感较弱,也就是说他们继承“迎灵祭灵”这种民间传统的意识较弱,而把民间风俗纯粹看作是一种娱乐。其结果,“盂兰盆会”原本的意义淡薄了,而渐渐带上了浓厚的夏季节庆的色彩,城市地区的“盂兰盆舞”一年比一年喧闹。
不过,即使过去在山区农村,年轻人也常把“盂兰盆舞”作为一种娱乐。在平时,年轻男女的交谈是不被容许的,因此,“盂兰盆舞”便成了年轻男女约会的场合。
“风的盂兰盆”,是从300年前流传下来的八尾町的传统节日。富山县妇负郡八尾町,是个位于山脚下的小城镇,每年9月1日至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会使这里热闹非凡。当地的青年男女们身穿和式浴衣,跳着民谣舞缓缓地行进在街道上。三弦、大鼓、胡琴的舒扬音乐和舞蹈的优雅动作交织成一种独特的情调,它成为日本具有代表性的盂兰盆舞之一。
“风的盂兰盆”始于江户时代,最初只是一个跳舞的节日,人们身着各自喜爱的服饰欢乐起舞。但后来,因为9月1日是个遭受台风的不祥之日,人们便把这个节日作为祈求免遭台风的日子,并将舞蹈取名为“风的盂兰盆”,其动作和音乐都十分优美。
为跳好“风的盂兰盆”舞,城里的年轻人向老一辈人学舞,整个身姿包括手指的动作都需要反复练习,可以说,年轻人每天都在为这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作准备。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说“风的盂兰盆”是八尾町的“年终结算”。
夜深了,来观赏“风的盂兰盆”的观光客们离去了,但小城的人们依然唱着,跳着,直到天亮。
图片:
1、所谓NEBUTA是点着灯笼的彩车。人们在行进中的彩车周围跳起NEBUTA舞。
2、高元寺阿波舞。
3、女子有节奏地翩翩起舞。
4、女性舞蹈者限于15岁至25岁的未婚者,白天跳舞不戴草笠。
5、阿波舞。男子们头顶手巾,女子们头戴“鸟追笠”,边舞边行进在街道上。
6、西马内盂兰盆舞。跳舞时用黑布蒙面,强烈地表现出“祭祀祖灵”这一原始气氛。
7、男性的舞蹈动作舒展并刚劲有力,舞蹈表现的是农作,也称为“稻草人”舞。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