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三年,黎巴嫩度过了更加动荡的一年。
阿明·杰马耶勒上台以后,规定了拯救黎巴嫩的三项任务:一切外国军队撤出黎巴嫩,实现全国和解,重建被战争严重摧残的经济。一年过去了,这三项任务完成得怎样呢?
关于撤军问题。一年来,黎政府的全部政治、外交活动几乎都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黎军弱小,国内又四分五裂,不可能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来收复国土,只能依靠外交谈判。在美国的撮合下,经过四个半月的艰苦谈判,搞成了一个在很多方面有损黎主权的黎以协议。黎以协议之后,美国同以色列在换文中加上了一条叙利亚同时撤军作为以撤军的条件。很明显,美国的用意是想压叙撤军,为下一步的中东和谈创造条件。苏联和叙利亚都明白美国的用意,因此,对黎以协议采取了坚决反对的立场,致使协议成了一纸空文。与此同时,黎国内各派矛盾激化,最后演变成一场内战。
激烈动荡的政治和治安形势,使重建经济的计划被完全搁置下来。
一九八三年,美苏在中东的争夺,集中地表现在黎巴嫩问题上,从三条战线展开:
第一,美国继续大力武装以色列,保持以在军事上的战略优势,作为阻遏苏影响扩大的突击力量;苏联针锋相对支持叙利亚,不仅弥补了叙在战争中的全部损失,而且增运了许多先进武器,企图实现叙以在力量对比上的大致平衡。
第二,美国企图把黎巴嫩当成实施里根方案的一个突破口,在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亲西方的政府,同以色列签订和约。为此,美努力推动实现一切外国军队撤出黎巴嫩的目标,使黎摆脱叙利亚的影响。苏联针锋相对,指使叙利亚坚决反对黎以协议,并组织了黎国内的反对派,迫使美国不得不默认黎以协议被冻结的现状。
第三,苏联在大力武装叙利亚的同时,以派遣七千名军事顾问的形式,构成了苏在叙的军事存在。美国则在多国部队名义的合法掩护下,实际上把黎变成了没有条约的军事基地。
格里菲思教授说,这个地区在逐渐变成世界事务的重点;中国作为两个超级大国关系中的重要的第三种力量,其重要性日益增长
【联邦德国《总汇报》十二月十九日文章】题:欧洲正在成为美国的“微电子殖民地”吗?太平洋地区及其未来的支配地位——外交部的一次学术讨论会的课题(原编者按:来自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教授所作的一小时报告中,没有出现“欧洲”这个词。他(上周在外交部计划司的学术讨论会上)向德国的议员、外交官、专家和新闻工作者勾划出了太平洋地区形势的一幅激动人心的,但却是确切的图景,这个地区在逐渐地变成世界事务的一个重点。格里菲思教授是世界上有名望的专家,他谈到了太平洋地区战略和经济意义发生的变化,美国和日本的技术竞争,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说这场革命已成为地缘政治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回答关于欧洲的地位的问题时他说:“正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现在已经依赖于新加坡一样,欧洲很快会成为美国的一块微电子殖民地。”)
从报告人的讲话以及讨论中可以看到,以下这些重大发展导致了格里菲思称为太平洋的“全球化”的东西:
——中近东对美国和日本的意义,海上重要生命线受莫斯科舰队的威胁以及它同越南的军事同盟。
——苏联通过其也是针对着亚洲的SS—20军备,通过其对阿富汗的干涉,还通过其失败的对日外交,推行了以及正在推行着“自我包围政策”。
——作为反应:日本同中国进行有长期安排的合作,现在开始的这个岛国的重新武装,它同时对美国在安全政策上的更大的依赖,以及美国在太平洋所作的以冲绳、关岛、菲律宾、印度洋南部的迪戈加西亚为基地的巨大的军事努力。
——美国内部由于政治经济重心从东部转移到西部和南部,而出现新的、其结果还无法预料的趋势。
——中国作为独立的世界政治与世界经济伙伴以及作为两个超级大国关系中的重要的第三种力量,其重要性起了变化,并且在日益增长。
——美国和日本在发展未来技术方面的无情竞争,这种竞争(在局部范围进行密切合作的同时)把“第三次工业革命”迅速地推向前进,并且把亚洲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和有着便宜而熟练的巨大劳动力潜力的伙伴。
这次学术讨论会如实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这个国家和欧洲还几乎没有看清和理解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意义。“这场革命正在成为地缘政治的中心”,格里菲思这么说道。
他说,在现代史上,民用和军事技术的水平总是比纯数学比例和自然资源具有更大的重要性。前者是力量的主要来源,它对地缘战略的影响还将增强。
【美联社东京十二月二十四日电】(记者:野田)圣诞节前夕,一位中国钢琴家和一位台湾小提琴家在这里举行了一次“梦想变成现实”的联合演出,演奏了从贝多芬到披头士音乐的许多乐曲,使挤得满满的观众为之陶醉。他俩演奏得如此协调,以致组织者们说这种协调足以克服任何政治壁垒。
两千名观众在昭和女子学院聚精会神地倾听了李坚和林昭亮的节目,其中包括四首欧洲古典名曲、两首中国作曲家的曲子和一首披头士的戏剧性演奏。早稻田大学乐队在井上道义指挥下为他们伴奏。
日本著名电影制片人兼评论家羽仁进在中间休息时对美联社记者发表谈话说:“这必定是为这两个内心充满激情的人专门安排的一场戏。我希望能够再有机会听他们一起演奏。”
演奏一开始,乐队奏起白辽士的一首进行曲的明快曲调,接着林昭亮拉起了海顿的C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加入了乐队。李坚独奏了肖邦的第四十九部作品——G小调幻想曲,每一个音符都弹得那么精确动人。
他俩在他们的第一个二重奏——贝多芬C小调小提琴奏鸣曲中,调合得很美妙,特别是慢板的第二乐章,琴声融和,浑然一体。林的小提琴曲调充满活力,李则用钢琴弹出悦耳的共鸣,特别是在基调上的共鸣。
尽管他俩仅在一起排练了三天,但林昭亮说,他觉得他们就好象一起演奏了多年似的。“这不仅是因为我们共同的音乐爱好,而且是因为我们都是中国血统。”在中国乐曲《两人幻想曲》中,李坚在琴键上弹出的雄浑有力、精确细腻的声音同林昭亮的琴弦发出的忧郁抒情的曲调,形成了美妙的对比,合奏效果最好的要算这支乐曲了。
在他俩合奏约翰·连侬的一支披头士乐曲时,爆发出二重奏的活力。“虽然他们也许要分离,但他们仍有机会再见面”。这支曲子结束了这场轰动东京的演出。如果不是有这场演出的话,东京的圣诞节前夜本来会是平平静静的。
【法新社斯德哥尔摩十二月二十四日电】在瑞典正式宣布没收一个月前从南非经瑞典运往莫斯科的美国计算机高级技术产品仅仅三天之后,三名俄国人被驱逐,其中有一个是中校,一个是领事,一个是海运事务工作人员。
外交部说,这三人是苏联大使馆副武官彼得·斯基罗基、苏联驻哥德堡领事尤里·阿韦林以及苏联一家海运公司派驻哥德堡的代表阿纳托利·科切夫。
瑞典政府指责这三个人搞间谍活动,但是没有把他们同计算机事件联系起来。
【合众国际社斯德哥尔摩十二月二十三日电】一名苏联外交官今天称瑞典方面指控三名苏联公民(其中有两名外交官)从事间谍活动是“没有根据”的。
瑞典外交部昨天说,这三个人已被要求离开这个国家,因为他们从事了情报活动。
【美联社纽约十二月二十三日电】据美联社对主编们进行的一次国际性测验,欧洲的核导弹、黎巴嫩不断发展的冲突和击落一架朝鲜客机事件,在一九八三年最重要的新闻中名列前茅。
一九八三年的十大新闻按重要性大小排列如下:
1、在核导弹问题上的争执。2、黎巴嫩问题,以及美国和法国军事基地发生的爆炸事件。3、苏联击落南朝鲜客机事件。4、格林纳达和美国的干涉。5、阿基诺遇刺。6、两伊战争突然加剧。7、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内部的分裂和危机。8、瓦文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9、缅甸发生爆炸事件,炸死南朝鲜官员。10、中美洲继续发生冲突。
其它受到高度重视的新闻包括:阿根廷恢复文官统治,苏联领导人的地位,里根的对外政策,塞浦路斯土族宣布独立,拉丁美洲债务危机和贝京辞职。
【日本《产经新闻》十二月二十四日报道】题:通过音乐使中国、台湾的“心统一起来”
由于政治隔阂而被割裂的一对中国、台湾的年轻音乐家今天(二十四日)晚上将在东京举行有史以来第一次音乐会。同台演出的台北小提琴手林昭亮和上海钢琴演奏者李坚二十三日在东京银座山叶会馆会见记者时谈述了他们内心的喜悦。
在会见时,代表大陆的通信社——新华社和台湾最大通信社——中央社等中台记者团破例地坐在一起,对台湾从大陆中国分割以后,三十四年来第一次“音乐统一”的尝试表示关心。
两人于二十日来到日本后,立即进入排演,林昭亮在会见记者时说:“在我们的胸中回荡着同民族的心声。”在一旁的李坚深深地表示赞同,并说:“我们两人身上流动的是同民族的血液,没有任何隔阂。”简直象一对一起成长的兄弟般的好朋友。
两人没有政治性的发言,林昭亮说:“双方共同合作起来组织一个优秀的音乐团体,我也想参加这个组织到全世界去演奏。”李坚说:“音乐中没有国籍。”
最后在回答法国国营电视台记者提出“你们是否认为音乐会把不同政治体制培育的心统一起来?”两人立即回答,表示“完全同意”,这时,看到新华社和中央社的记者也在点头。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