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社维也纳二月二十四日电】妇女地位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今天在这里举行,联合国社会发展和人类事务委员会副秘书长萨亚尼在会上说,各种根深蒂固的歧视妇女的活动,正在毁灭妇女运动近年来取得的成就,促使反对男女平等的偏见卷土重来。
这次会议是为一九八五年举行的第一次世界妇女地位代表大会而召开的筹备性会议。
萨亚尼指出,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将检查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五年期间的妇女工作成就,并确定妇女运动的总战略。
这位女官员强调说,妇女地位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领导人所采取的措施,同时取决于使妇女参加社会计划的程度。
【塔斯社莫斯科三月二日和三日电】在苏联人口中,妇女占百分之五十三,这是苏联中央统计局在纪念国际「三八」妇女节而发行的材料汇编中所说的。
在苏联,妇女在老年人中略多于男人。人口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了两千万人。
据中央统计局资料,在苏联职工总人数中,妇女占百分之五十一。去年,她们在商业和公共饮食业、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国民教育、文化设施中已占了多数。
在苏联经济部门工作的,受过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的专家中,妇女占了百分之五十九。同一九四○年相比,女专家人数增加了十九倍。
大学生中,女的比男的多百分之二。在工业、建筑业、运输和通讯等高等学校中,女的占百分之四十二,在经济和法律等高等学校中占百分之六十八,在教育、艺术和电影高等学校中占百分之六十九。
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中,有四百八十七名妇女,几乎占代表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在地方苏维埃中占百分之五十。
在苏联共产党的组织中,妇女有四百七十多万人,占党员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七。
在科学工作者当中,有五十六万多名妇女,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在这些女科学工作者中,三千多人有科学院院士、通讯院士和教授的学衔。
在各种专业的医生中,妇女占百分之六十八。
【在巴黎出版的《青年非洲》周刊文章】题:妇女和高工资
今天,越来越多的法国妇女参加了工作。但是,挣多少钱呢?从所统计的大多数职工来看,男职工月薪在六千法郎以下的有百分之六十五,而妇女却是百分之八十四。他们是不熟练的工人、办公室和商业部门的职员。
工资级别越高,男女工资的差别也就越大。男人月薪在六至七千五百法郎的有百分之十五,而妇女只有百分之九。妇女月薪超过一万二千法郎的仅有百分之一,而男人是百分之六。
新一代女工程师主要在信息和研究部门工作。也有一些妇女担任技术干部,但她们不管生产,只管销售。在私营部门、司法部门、销售和公共事业部门工作的妇女相对来说多一些。也有极少的妇女当上新闻单位的负责人,月薪为一万五千法郎。
这同负有重大责任的护士形成了鲜明对照,护士们的月薪很少超过六千或七千法郎。
【法新社北京三月四日电】题:北京妇女的绣花衬衫
本星期在北京开幕的时装展览会表明,绣花的女衬衫和配之以贝雷帽的卷领羊毛套衫是目前妇女衣着的最新式样。
这次展销会也许是一九四九年共产党政权建立以来在中国举办的这类展销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共展出了两千多种不同式样的男女和儿童服装。
新华社说这是新式的妇女服装(同蓝色或灰色的上衣—长裤的传统服装完全决裂),从展销的头一天起,它们就吸引了无数的顾客。
例如,有二十五件式样完全新颖独特的绣花女衬衫,展销开始后二十分钟内就一抢而光。
新华社说,一九八三年春夏服装展销会另一种最受欢迎的服装是配有彩色贝雷帽的卷领羊毛套衫。
针织的羊毛贝雷帽(扁平的无边软帽),现在最受北京姑娘们的欢迎。它的形状象大口的钟一样,可以有很多种颜色,但是人们最喜欢的颜色似乎是紫色。
一套贝雷帽一卷领羊毛套衫价值十五元七角(约合八美元),而一件绣花女衬衫价值十三元(约合六点五美元)。
【合众国际社联合国二月五日消息】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局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尽管大家谈论男女平等,但是在工资收人方面还是妇女吃亏。
这份报告是根据十九个国家的制造业的资料作出分析的。报告对一九七七年和一九八一年妇女的收入跟男子的收入进行了比较。
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局在这篇报告中说,在有些国家里,男女在同一部门工作,男人的收入要比妇女高出一倍多。例如,一九八一年,南朝鲜妇女从事非农业劳动所得的平均工资为男人所得的百分之四十四点八。在澳大利亚则为百分之八十六点二。在制造业方面,日本妇女所得平均工资为男人所得的百分之四十三点四。在瑞典则为百分之九十点一。
报告说,在一九七七年到一九八一年的五年中,妇女和男人工资差距在以下七个国家中略有增加:英国、捷克斯洛伐克、丹麦、日本、卢森堡、荷兰和西德。在日本,妇女所得工资与男人相比,从百分之五十五点八减少到百分之五十三点三。在英国,则从百分之七十一点九减少到百分之六十九点五。
说她们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是生儿育女,料理家务。女性中十分之七的人是文盲。 多数国家没有男女同工同酬的法律规定,仍把女性看作二等公民
【据泰国《沙炎叻报》报道】在阿拉伯世界的总人口中女性占九千零五十五万。如今,她们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是生儿育女,料理家务。
阿拉伯世界各国的女性中十分之七的人是文盲。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最新数字,一九七○年男性中百分之六十点五是文盲,女性为百分之八十五。尽管各国都在努力发展教育,但是重点在男性中进行。女性不能读书的原因是她们常常因为年纪很小就结婚而中途退学或者是因为经济困难。
由于女性很少读书,所以她们除从事农业外,没有机会去从事其它工作。在叙利亚,在外工作的女性只占百分之六,北也门只占百分之四。一些受过教育的女性大多当护士和教员。除这两种职业外,几乎看不到她们从事其它工作。
在阿拉伯世界各国,多数国家没有男女同工同酬的法律规定。妇女要在外边寻找工作,就要遇到儿女无人照管的困难。因为这些国家没有或没有计划建立托儿所和幼儿园。
在阿拉伯世界各国中,只有突尼斯和南也门要修改法律,以便给予女性同等的权利,而多数国家仍把女性看作二等公民。例如,丈夫可以毫无道理地抛弃妻子,法律允许多妻制。重男轻女的法律仍在施行。丈夫可以杀死被指控与他人通奸的妻子,而不受法律的制裁。在财产继承问题上,法律规定男性是获得大多数财产的当然继承者。至于女性,如果运气好,可以分到一点点。
下面是几个阿拉伯国家妇女的简况:
约旦:百分之四十五点七的女性是文盲,实行多妻制,女性要离婚比男性要难得多。
北也门:百分之九十八点三的女性是文盲,只有百分之八点九的女性参加工作,取得工薪。如果不算从事农业的女性,只剩百分之四。普遍实行多妻制。妇女得穿黑色长袍和蒙黑色面罩。
沙特阿拉伯:百分之九十八的女性是文盲,百分之一的女性参加工作。全国大学生中女性只占百分之七。普遍实行多妻制。女人不能同男人一起工作。大多数女性穿长袍、蒙面罩。不准女性驾驶车辆。她们可以从事的职业只有两三种。
叙利亚:百分之七十六的女性不识字,百分之十四的女性参加工作,拿取工薪。如不算从事农业的,只有百分之六。女性在高中学生中占百分之十九。女性出国前要得到丈夫或男性保护人的书面许可。女性要参加工作,首先要接受主管智力部门的考试。
伊拉克:百分之八十三的女性不识字,百分之五点三的女性参加工作。女性只占高中学生的百分之二十四。实行多妻制。农村妇女还要穿长袍。女性出国要得到丈夫或男性保护人的准许。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百分之十的女性参加工作。女性必须穿长袍,蒙面罩。实行多妻制。
卡特尔:女性必须蒙面罩,她们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一定的地方。
黎巴嫩:做流产手术的妇女要坐监牢。
阿曼:百分之九十八的女性是文盲。
这位七十八岁才成名的画家,她的画风格朴实无华,批评家在她的作品中看到了空间感,观众从她画面上的东西感受到了一种战胜农村贫困、贫苦农民为生存而苦苦挣扎时的力量
【香港《南华早报》文章】艺术上取得成功的乡村妇女
人们曾经作过多次尝试,来回答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美术家?”人们常常举出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毕加索的名字来,然后就把妇女中没有此类伟大的美术家作为妇女智力、情感、创造力低下的证据。
如果谁不怕麻烦去问一下妇女,她们可能会回答说,妇女缺乏的不是想象力,而是时间,因为去掉为丈夫和孩子操劳的时间之后,能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就不多了。
有一个女美术家,她的事例十分有力地证明了一个女人如果不再从事那些操劳家务的活计之后,将会做出许多大的业绩来。这位妇女叫安娜·摩西。摩西奶奶这个称呼更为人们熟悉。
她出生在纽约州格林威治附近的一个贫困家庭。十二岁时,她到一个家境优裕的家庭当仆人,聊以维持生计。二十七岁时,她嫁给了一个名叫托马斯·摩西的农业工人,搬到了弗吉尼亚居住,在那儿建立了一个小农场,开始了四十年左右的典型的辛勤劳动的农妇生活:生儿育女、烧饭做菜、洗涮打扫、下地干活,整天忙于家务。她干这些并不是为了证明她是个持家能手,而是因为家务缠身。后来丈夫死了,孩子大了,她终于有了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
第一次作画,她用的是买来刷房的颜料和用来修补打谷机罩用的一块旧帆布。长年累月的细心家务活计教会她如何能够临时凑合。她在卧室作画,用的是一张旧的厨房用桌,上面吊着一个电灯。
她把自己的画放在当地一家杂货铺出售。接着,有一位在当地休假的纽约美术品收藏家,到这家杂货铺买别的东西,他看到这些画,就把它们全部买了下来。他问起作画的人,人们告诉他,这是邻近农场一位妇女画的。人们能够想象得出,当收藏家拜访了这位当时已七十八岁的寡妇,说她的作品会引起世界注意时,将会出现何等激动的场面。一九四○年,当摩西奶奶的画作展出的时候,她立即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当时她已八十岁了。
摩西奶奶与大多数男性美术家不同,她不画那些善与恶、上帝与魔鬼斗争的重大题材,而是描绘那些童年时代朴实和熟悉的场景,但是批评家在她的作品中看到了空间感,看到了天地万物之间合乎要求的关系。
这位画家以其朴实无华的风格、主题和她个人经历的魅力,使作品变得那么引人入胜、充满情趣,那么为大家容易接受,到了一九四三年,市场开始大量需要她的作品了。观众通过她捕捉到画面上的东西感受到了一种战胜农村贫困、贫苦农民和他们的妻子为生存而苦苦挣扎时的力量。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