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事研究》月刊杂志第十期文章】题:前途多难的东南亚形势,苏联企图“直接控制印度支那”(作者:国际形势研究家山崎太喜男)
东南亚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这是因为苏联已正式开始谋求对印度支那实行“直接控制”。
黎笋总书记在今年三月举行的越南共产党代表大会上吹捧苏联是最强大的牢固的盟国,声称“促进同苏联的团结和全面合作,是我国外交的基础。”
苏联本来的目的并不是要加强越南,而恰恰相反,是想让它同中国和中国所支持的柬埔寨的波尔布特军队战斗,来“削弱”它。其理由是,越南人的独立性本来很强,不希望置于包括苏联在内的外民族的控制之下。所以,要想控制这样的越南人,就必需彻底削弱越南。为削弱越南,使越南和中国相互克制是为上策。这样一来,越南越是被削弱就越要得到苏联的援助。这样就会加深越南对苏联的依靠程度,结果只能对苏联唯命是从。
换句话说,苏联是为了“直接控制”越南而让它同中国和波尔布特军队战斗的。苏联的最终目的是要完全控制越南,并把岘港、金兰湾等军事基地据为己有,一旦拿到既得权就永远不撒手。也就是说,越南变成苏联的属国,纳入苏联的战略之中。
美国还没有医治好越南战争失败的后遗症,在亚洲地区尚拿不出有效的办法的时候,苏联对印度支那却已经一步二步地完成了战略性渗透。
苏联开辟从远东的基地去岘港的定期航班,使十几艘舰船集结到南支那海,开始使用金兰湾巨大的海空基地正是在这个时候。
换句话说,苏联一方面让越南陷入对柬埔寨和中国进行“两个正面作战”从而图谋“削弱”它,一方面不断加强苏联本身的军事存在。可以说,这就是苏联的目标
——“直接控制”印支三国。
苏联首先在越南把使用岘港、金兰湾基地永久化,连越南军人也禁止进入。
另一方面,逼越南偿还越南战争以来欠下的据说有二、三百亿美元的债务。
因此,河内政权每年不得不偿还本利共计三十亿到四十亿美元的年利高达百分之十的欠债。
第二,在柬埔寨,苏联管理磅逊港,安插许多苏联人。
从今年年初起,又开始在其东南方的云壤港建设海军基地。
第三,在老挝,去年苏联大大扩建了万象南方的森坤空军基地,使该基地的米格战斗机由二十架至少增加到了六十四架。去年,苏联还在老挝部署了属于陆军情报部的几千名治安部队人员。
苏联如此不断“削弱”越南企图“直接控制”印度支那的目的何在?
那是为了:一、加强对中国的包围体制;二、遏制越南期望实现的“印支联邦化”;三、在印度支那造成对不得不依靠海上通道的自由世界,特别是对日本造成强大威胁的“苏联势力范围”。
苏联的目的是让中越对抗来“直接控制”印度支那。
总而言之,如果不自觉地认识到苏联正在巧妙地把在柬埔寨问题上的中越两国的“互相对抗”纳入到它的战略轨道,就找不到解决柬埔寨问题的眉目。
【路透社白沙瓦十二月二十日电】(记者:威廉斯)来自同苏联接壤的阿富汗北部几省的旅客今天在这里说,自十二月初以来,苏联已经向阿富汗派遣了大量新的部队,运送了大量装备。
阿富汗游击队人士还报道,上周有一批坦克和苏阿两国政府军部队,已抵达同巴基斯坦接壤的库纳尔省省会阿萨达巴德。
这些游击队人士说,战场上的情况和喀布尔电台昨晚的一则广播说,阿富汗主席卡尔迈勒和其他高级官员已被邀去莫斯科看来是苏联新领导发出的明显的信号,,表明苏联不打算立即改变支持阿富汗共产党政府的态度。
这些人士说,他们对阿富汗战斗的战线正慢慢接近巴基斯坦这种情况也感到担心。他们赞成美国国务院作出的一个估计,那就是说,苏联共产党报纸《真理报》上周发表的一一篇社论暗示,苏联认为它有权“穷追”到巴基斯坦境内去。
路透社记者在这里采访的旅客是来自阿富汗昆都士和萨曼甘这样一些省份的商人。他们说,从十二月一日开始,从苏联边界到喀布尔的公路上挤满了大量军车。一些车队朝北面边界方向驶去,它们显然载着驻防期限已满的苏联军队。然而,这种车队的数目少于载着新坦克、装甲输送车、火炮、装甲车和苏联军队经过海拉坦一座连结两国的新桥梁进入阿富汗境内的一列列车队。
一些新的装备卸在基拉盖,基拉盖是喀布尔到边界中途的一个大型的苏联维修基地。
这些旅客说,这些坦克和其他车辆看起来似乎全是新的,他们说,这些坦克的轨距看来与现在在阿富汗境内使用的苏联坦克不同。
这些旅客无法确切地估计这些新部队和装备的数量,但是他们说数量是“相当大”的。
在到十二月十二日为止的两周中间,直升飞机每次都在游击队常常进行伏击的地方沿着这条公路飞来飞去,上下巡弋。
游击队人士说,十二月十四日,大约三百辆崭新的坦克、卡车和其他车辆从南格哈尔省会贾拉拉巴德出发,驶向阿萨达巴德。
【路透社伊斯兰堡十二月二十二日电】据巴基斯坦电台今天报道,阿富汗国防部的一位高级官员已经叛逃到了巴基斯坦,并且说,有许多阿富汗军人叛逃,加入了反政府的游击队或者在打他们时被打死。这家电台说,他是国防部办公厅主任阿卜杜勒·曼南工兵准将。
据报道,他说,现在,阿富汗军队的人数从一九七八年马克思主义者接管以前的大约八万人减少到了二万人。
据这家电台说,曼南准将说,现在,阿富汗的苏联军队已经认识到,他们是在打一场“无目的之仗”,因为,阿富汗人决心进行抵抗。
【法新社开罗十二月二十四日电】埃及《金字塔报》报道,埃及一位名叫霍桑.海拉的上校最近发现一种制造炸药的主要原料。这位军官曾在军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因为这种原料特别多,所以他的发现将使埃及军队大大减少制造火药的费用。报纸没有透露这个发现的任何细节,报纸说,初步试验的结果令人满意。爆炸物的威力将会大大增强。
【法新社新德里十二月二十四日电】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印度东部一个国营煤矿延续了若干年的地下大火已被扑灭。印度焦煤矿有限公司宣布,由于这场在地下九十米深处的大火已被控制,因此能够运出被封锁在地下的一千四百万吨宝贵的焦煤。这场世界上最大、破坏性最严重的大火是经过大约两年才扑灭的,花费了一亿一千万卢比。
这场大火是一九一六年以来贾里煤田发生的七十次大火之一,烧掉的焦煤达三千七百万吨以上。
【英国《每日电讯报》十二月二十日报道】题:阿富汗战争“让俄国耗费了十亿英镑”
一些西方分析家说,自从俄国于三年前的这一周入侵阿富汗以来,驻阿富汗的应征入伍的俄国占领军已有一万二千至一万五千人被打死打伤。他们估计,在阿富汗这样一个以地形极其复杂、气候极其恶劣著称的国家里,由于生活条件不适而住进医院的苏军人数为上述死伤人数的六倍。
外交界人士估计苏军损失的飞机和直升飞机有“数百架”,但是,这些人士说,无法估计在战争中损失的装甲战车和薄外壳军车的数目。
俄国去年向阿富汗提供的直接军事援助的费用估计约为十亿英镑。这个数字同向古巴和越南提供的军用物资的数字差不多。
对阿富汗的军事援助不象给古巴和越南的军事援助,不是“无偿的”,而且装备的质量也要差一点——这主要是因为莫斯科认识到,武器和其他物资很快就会落到阿富汗抵抗运动手中。
一些西方人士说,俄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的开支大概相当于俄国全年国防开支的百分之一不到一点。
俄国人自一九四五年以来第一次在华沙条约范围以外进行的这场军事干涉所付出的政治代价、尤其是在不结盟运动方面付出的政治代价,使莫斯科极为担心。
西方观察家们说,尽管在勃列日涅夫主席上个月逝世以后人们对俄国可能撤出阿富汗普遍感到乐观,但是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莫斯科准备考虑早日撤出阿富汗或达成一项折衷的解决办法。
科尔上台以来经济上困难重重,回旋余地不大;但在外交上则十分活跃。他力图在国内外人士中留下深刻印象,为明年三月大选中多得选票创造有利条件
西德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和自由民主党自今年十月一日组成以科尔为总理的新的联合政府以来,在经济上面临重重困难,回旋余地不大,而在外交上则十分活跃。科尔上台后,风尘仆仆,多方奔走,与欧美国家领导人接触频繁,互相磋商,协调政策,增进关系,烘托气氛;对苏联、东欧集团表示出“向东方伸出手”的种种姿态。他通过各种场合来阐述新政府对外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以安定盟国和左邻右舍,并显示自己的政治风度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力图在国内外人士中留下深刻印象,为他在明年三月的联邦大选中多得选票创造有利条件。
巩固和加强同美国的关系,是科尔政府对外政策的基石。不论科尔在十一月中旬访美期间,或访美前后,他在谈到西德同美国关系时,都特别强调德美友谊,美国对西德的保护作用和双方的共同利益。
由于德美各自的处境和利益不同,在施密特执政期间,双方常有争吵,甚至互相公开指责,不和和紧张的阴影不时在德美关系中出现。施密特有时以“教师爷”的口吻教训美国总统,更使美国反感。科尔上台后,两国的气氛有较大改善,显得比以前“融洽和亲近”,但分歧依然存在。
总的来看,德美之间的同大于异。对付苏联对西欧的军事优势,是美国和西欧盟国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要。西德处于北约的前沿。华约有九十多个师部署在东西德之间的边界附近,在十多分钟内就可飞临边界上空的华约飞机有四千多架。西德需要美国军事力量的保护。而美国也不能失去西德这个举足轻重的盟国。因此,两国间的利害冲突通常情况下不会演变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密切和深化德法关系,是科尔政府在加强西欧联盟努力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十月四日,波恩新的联合政府刚刚宣誓就职,科尔当晚就飞往巴黎,同法总统密特朗会晤,从而迈出他就任总理后的第一步外交行动。到十二月十日为止,科尔和密特朗在两个多月内就进行了四次会晤。这在德法关系史上是非寻常之举。德法双方会晤的内容涉及到双边关系和协调它们的对外政策。
德、法两国是西欧两个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最强的国家。它们之间的合作和联合,不论是对付苏联的威胁,还是抵制美国的压力,或是解决西欧共同的经济和政治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军事合作而言,法国的核力量和西德的常规武器可以使它们取长补短,互为补充。据透露,法国准备生产射程为三百五十公里的哈得斯导弹,它的防卫范围包括西德的国土。
科尔上台后在对外政策声明中一再表示:继续推行缓和和合作政策,发展同华沙条约组织国家的关系,特别要为改善两个德国的关系而努力。
由于西德的地位和处境,科尔刚刚上台,新的波恩政府对苏联暂时不会采取大的动作,更不会过早同苏联进行最高级的接触,而是设法推动美苏首脑会晤,以便在美苏关系缓和的气氛中更好地维护西德本身的利益。明年一月,苏外长葛罗米柯将应邀访问西德。双方将通过这一接触互相摸底,为今后发展双边关系和部署新的外交行动准备条件。
同时,西德把重点放在改善两个德国的关系方面。近来,两个德国间的官方接触和来往已有增加,双方都作出相应的友好表示。两个德国之间的松动有助于它改善同整个苏联和东欧集团之间的关系。西德同苏联、东欧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是息息相关的。西德需要苏联的原料和能源供应,苏联需要西德的工业设备和技术。随着美国取消对苏联、西欧煤气钢管交易的禁运政策,德苏经济贸易关系将会进一步发展。
概括来说,西德现政府和前政府的外交政策并无根本区别,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科尔政府由于上台不久,又属过渡性质,它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对第三世界的政策,还未全面展开。所以,它的强点和弱点还未充分显露出来。从现在到明年三月大选,时间也很短。在这期间,波恩新政府外交上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仍将继续进行它的积极而谨慎的外交活动。(新华社记者朱敏信发自波恩)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