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2年11月15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2-11-15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舒尔茨对美报记者谈美苏关系 '...

    【美国《华盛顿邮报》十一月十三日报道】题:苏联新领导人明确知道美国希望他们做些什么(该报记者:温特劳布)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昨天说,苏联新领导班子已经知道,里根政府认为,要同美国改善关系,就必须采取些什么行动的明确情况,现在他们“必须作出他们自己的答复,说明他们究竟要走什么道路”。
    在莫斯科宣布安德罗波夫接替勃列日涅夫为共产党总书记之后几小时,舒尔茨说,在今秋早些时候,当过渡时期显然正在来临时,里根政府非常小心地为苏联规定了明确的路标。
    舒尔茨昨天在同《华盛顿邮报》编辑和记者共进早餐时第一次公开说明了这些路标。这些路标要求苏联新领导人在一些他们可能发现难以采取行动的领域内采取重要步骤。
    虽然昨天的讨论大部分集中于美国对克里姆林宫的领导班子的更迭作出估计,舒尔茨还说:
    他打算在明年初访问中国。国务院官员表明,舒尔茨希望到中国去,但是时间尚未确定。由于中苏最近举行会谈,两大共产党国家在会上同意继续就它们长期关系进行谈判,因此这次访问就更为重要了。
    舒尔茨表明,莫斯科不一定为了改善关系起见,非得在美国所列各方面采取行动,但是他指出,克里姆林宫应在下列方面采取行动:苏联撤出阿富汗,使波兰局势缓和,越南撤出柬埔寨,在目前正在进行的三个裁减军备谈判的任何一个谈判中取得进展。
    象里根总统在正式的唁函和星期四晚上的记者招待会上所说的一样,舒尔茨也强调美国希望改善同苏联的关系。他说,两国关系目前是“紧张的”,“大有改善的余地。”
    舒尔茨提到的莫斯科能采取的行动有一长串,但是他也一再提到美国可能相应采取的两个步骤:一是共同裁减武器,二是贸易也可能增加。
    舒尔茨说:“我认为,当一个国家换了领导人的时候,有一种可能性永远是有的……一个新的人有机会审视一下局势,看看过去有没有什么方针以改变一下为宜。”他说:“在这个意义上说,让苏联新领导清楚地知道美国的政策是什么,对美国可以期望些什么,这一点十分重要。” R0H品论天涯网


    【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十一月十二日——十八日一期报道】题:丛林使节
    当西哈努克亲王以民柬联合政府主席的身份第二次返回柬埔寨(可能在下月初)时,预料他将接受至少两位外国使节的国书。据泰国政府官员说,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打算同西哈努克的设在丛林里的政府建立全面外交关系。谁也不认为大使们会在丛林里定居,但是,据悉(民柬)联合政府急于利用它最近在联合国取得的成功,与同情它的国家建立正式关系
    ——这一招比联合政府在军事方面反抗河内的行动更能使越南慌乱不安。 R0H品论天涯网


    【卡塔尔通讯社巴黎十一月十一日电】埃及总理毛希丁宣布,眼下,正通过书信、会晤和接触进行各种级别的埃及一阿拉伯对话。他说,有些事情将公开,还有一些则不会公开,但是,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阿拉伯总的利益。
    他在《未来》杂志后天将发表的他的一篇谈话中说,在下一阶段,埃及一阿拉伯关系方面将出现一些重要的事态发展。
    他称同美国的关系是一种友好、互相尊重和平等的关系,但他强调埃及同美国并不是盟国,在埃及也没有美国的基地。他提到,埃及每年得到二十四亿美元的美援,其中十四亿美元是军援,十亿是非军事援助。
    同时,他称同苏联的关系一般,指出在下一段时期内,一批苏联专家将抵达埃及。 R0H品论天涯网


    【卡塔尔通讯社沙迦十一月十二日电】今天这里出版的《海湾报》在一则发自突尼斯的消息中说,在突尼斯出现了美国—巴勒斯坦接触的迹象。
    该报援引消息灵通人士的话说,在这些接触开始时,美国驻突尼斯大使将非正式地会见巴解组织的官员。《海湾报》援引这些人士的话说,美国总统已写信给一些阿拉伯领导人,表示可以在美国政府同巴解组织间进行象这样的非正式接触。 R0H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波恩十一月十三日电】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预言,苏联新领导人将发动一场和平攻势,以使苏联的对外政策在勃列日涅夫主席逝世后能开始进入一个平静阶段。
    基辛格对西德《星期日世界报》记者说,他认为,苏联新领导班子会利用那个平静阶段着手进行内部改变或维持国内秩序。
    这位前国务卿说,苏联可能会在波兰改变策略,但决不会同意削弱共产党在那里的统治地位。
    他说,苏联会认真地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
    他说,勃列日涅夫所犯的最大政治错误是向安哥拉派遣古巴部队。 R0H品论天涯网


    【日本《读卖新闻》十一月十二日报道】(特派记者国政发自莫斯科)苏联第一副总理、党中央委员阿尔希波夫,十二日傍晚在克里姆林宫会见出席日苏新闻工作者会议的日本方面代表团,阐明了苏联今后的内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在安德罗波夫于当天被选为新的总书记以后,苏联要人会见外国记者,这是首次。
    第一副总理阿尔希波夫首先确认,党政治局今后将实行集体领导体制,强调说:“我可以向你们宣布,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都不会离开勃列日涅夫路线一步。”他还说,为了建立同日本的经济关系,苏联准备接受日本的合作。
    在国内经济方面,他确认,为了把重点放在振兴农业上,将倾注最大的努力在“农工综合体”上。
    第一副总理还就选举安德罗波夫担任总书记一事说:“我是中央委员,今天刚刚参加了选举新的总书记的工作。党对这次选举是充分负责的。安德罗波夫同志过去在党的领导机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我特别要强调的是,我们始终重视党的领导机关同全体党员和群众的联系。今后也将实行集体性的领导,我们对党的路线是怀有信心的。”
    还有,关于政策的方向,第一副总理再次表示党的政策不会变化。他说:“在内政、外交两方面,将完全继承历来的路线。这是极其明确的决定。我们下了决心,要一步也不离开这条路线。” R0H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莫斯科十一月十三日电】东欧人士今天在这里说,苏共中央委员会将于十一月二十二日召开全体会议,以便挑选一个人来接替勃列日涅夫生前担任的国家元首职务。
    这些人士说,这次中央全会(十天内的第二次中央全会)还可能讨论一九八三年计划。 R0H品论天涯网


    【日本《读卖新闻》十一月十三日报道】题:采访苏共中央委员、苏联新闻社社长托尔库诺夫,迅速决定后任的背景,不允许世界的政治出现空白
    特派记者国政莫斯科十三日电:对于意外顺利地决定了安德罗波夫接任突然死去的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职务一事,读卖新闻社特派记者国政十二日傍晚向党中央委员、苏联新闻社社长托尔库诺夫询问了它的背景、新领导体制的性质等。
    托尔库诺夫社长说,迅速地决定接班人,是考虑了国际形势的结果;并且表明了这样的见解:苏联的政治过去就已经建立集体领导体制,今后也不允许搞个人独裁。
    一问一答的内容如下:
    ——我们的印象是意外快地决定了接班人,这是出于什么样的情况?
    “现在,苏联所面对的世界形势是严峻的。在按班人问题上发生纠葛,会很不利。党中央明确判断,即使从对外来说,也还是不出现政治上的空白为好。”
    ——勃列日涅夫总书记没有指定接班人吗?
    “在已故勃列日涅夫总书记患病期间,政治局会议由安德罗波夫同志和契尔年科同志代理主持。在他们两人中,契尔年科同志推荐安德罗波夫同志担任总书记。因此,决定他担任是理所当然的。”
    ——新政权说要实行集体领导制,它的背景是什么?
    “现在的行政变得非常复杂了,无论谁来干,一个人不可能把一切都办完。需要听取大家的意见。而且,重要的政策是党决定的,而在党中央委员会里聚集了各共和国的第一书记等实力人物,无视这些人的意向就搞不成政治。”
    ——听说,在勃列日涅夫政权的末期,总书记不太参与决定政策,给了党的各个负责人自由裁量的余地。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我们过去有相当广泛的裁量权。这一点,今后也将继续下去。”
    ——但是,新政权建立之初,总是说采取集体领导制,等到权力集中到掌权者手里以后,集体领导就有名无实了。过去多次有过这样的事例。这次没有这种可能性吗?
    “的确,即使在苏联,也不能说过去没有这种事例。但是,今后,我不认为凭一个人的意志就能够那么简单地左右党。举例说,即使是最高的国家意志的战争吧,那也已经不可能按一个掌权者的意志来决定了。反倒是美国方面,总统个人的意志为极少数助理的想法所左右的可能性大。”
    ——勃列日涅夫路线不会大大改变吗?
    “党代表大会已经决定了到一九八五年为止的路线。至少,现在的路线将继续到那时候为止。” R0H品论天涯网


    【日本《读卖新闻》十一月十四日报道】题:以一票之差选出新总书记(该报记者木村十三日发自莫斯科)
    据这里的西方外交人士以及一些苏联人士的消息说,十一日选出安德罗波夫担任新总书记的政治局会议的出席者,仅仅是在莫斯科的七人,在地方上的三人被搁在一边;表决结果是四比三,成了很危险的一票之差。
    据说,支持安德罗波夫的是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莫斯科市党第一书记格里申。契尔年科派是总理吉洪诺夫以及书记戈尔巴乔夫。
    十一日是举行政治局例会的星期四,为什么平常由地方上来莫斯科的三位政治局委员没有出席,不清楚。这三位是乌克兰共和国党第一书记谢尔比茨基、列宁格勒州党第一书记罗曼诺夫、哈萨克共和国党第一书记库纳耶夫。据说,会议在选出安德罗波夫以后,向缺席的三人发出事后通知说:「由于事态紧急,所以仅仅由在莫斯科的政治局委员决定了。」 R0H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