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2年10月31日参考消息第3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2-10-3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日本两家公司如何培养尖端技术人员 '...

    日报说日本企业开发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在尖端领域都感到技术人员不足。日本电气公司和小西六照相器材工业公司开展综合技术研修和基础技术研修活动,以应付尖端技术的进步。这两家公司教育目标明确,不急不躁,办学扎实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十月四日报道】题:日本电气公司和小西六照相器材工业公司的研修制度,独自培养尖端技术人员
    企业的技术开发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甚至不惜以明天的存亡为赌注。技术力量的基础是人、物和钱。特别是,确保优秀的人材,据认为是决定企业未来的关键,但是,在尖端领域,无论是哪里,都对技术人员不足感到头疼,这就是现状。在这种情况下,再新培训现有的人材,设法独自培养专门技术人员的企业内部的研修活动变得活跃起来了。各家公司都在进行各种努力,以促进技术人员发挥积极性,应付尖端技术日新月异的动向。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日本电气公司和小西六照相器材工业公司的情况。
    今天,尖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之快甚至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的。为了应付这种急剧的发展,这两家公司从三年前就以“‘从基础到最尖端技术进行连续注入”为目标,开展综合技术研修和基础技术研修两项学习活动。在公司内通称为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参加研修井非容易综合技术研修,以一年为期,开设有通信、信息处理等五门课程。每门课程的学员定员为四十人,所以共有二百名,每周去位于玉川的研修所学习一次。该公司,在入单位的两年期间首先充分地熟练地掌握业务。因此,受训资格是工龄在三年以上的,但实际上是包括主任级的干部在内的五至十年工龄的人占去了大部分。这部分人对于在大学学到的技术逐渐地开始感到不安。学员是从有前途的人中间选拔,先由事业部长推荐。而每年入公司的大学毕业生有七、八百人,因此,“进入研究生院”的道路是狭窄的,三个多人中才能选上一个。
    在这里可以学到广泛的有关技术,而且,通过研修还可以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内容,受训者彼此之间以及受训者同讲师之间也可以加深关系。
    另一方面,关于基础技术研修,题目是经过严格挑选的,目标是学习尖端领域中的最尖端的技术。每门课程的研修人员为十人,一共是八到十门课程,由于学习内容关系到经营战略,因此对外公司是绝对保密。在以骨干部长为主休的讲师们的指导下,包括在公司工作七到八年以上的课长在内的高级技术人员,以研究班的形式进行讨论。一年分为前半期和后半期,在结束了为期半年的讨论之后,后半期的时间用来写论文。抓电算机技术教育在进行这种技术研修的同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这就是各事业部单位的在职培训。在职培训是要设法通过工作提高实际业务方面的技术能力,八十多个事业部和事业组大都在搞这种培训。对象、时间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不少地方,有时一天开好几门课。
    一方面,通过研修所的专门教育预测未来,另一方面,通过扎扎实实的在职培训提高单位的工作水平。可以说,通过这两者的有机配合,正在形成支撑整个公司的技术力量的动力。
    小西六照相器材工业公司于今年四月在八王子工厂的一角开设了电子学学校。它的性质同日本电气工业公司的情况略有不同。
    它是向不懂电子设备的公司内的技术人员传授基础知识,使其成为能够独立工作的人。
    教育对象是不懂电气和电子的年轻技术人员,即主要是教育那些具有化学、物理和机械等中专水平以上基础知识的人,定员为二十人,是从一百多名有前途的人中挑选出来的。平均年龄为二十七岁左右。培养“多面手技术人员”“重点放在学习公司内最需要的实际业务知识上,而不是放在学习过于尖端的技术领域”,根据这种指导思想规定了七门课程。每门课程用一个半月的时间,通过学习掌握数字式电路、模拟电路以及微型电子计算机的程序设计系统等适用内容。每周学习两次,每次半天。前半期以讲义为中心,后半期实习操作电子计算机。
    对于这种研修,实际上还有另一种期待,即培养掌握两种专业的“多面手技术人员”。预计尖端技术的界线混杂的领域今后将会获得飞跃的发展。因此,从现在起就要培养具有两方面技术的专家,以便机敏地应付时代的动向。
    小西六照相器材工业公司的电子学校刚刚开始办学。如何有效地利用第一年的经验,恐怕要等到以后才能正式看出来。
    随着谋求提高技术的愿望的日益迫切,企业的技术研修的作用也进一步发挥。虽然作法多种多样,但是,这两家公司的共同之点是,教育的目标明确,而且态度认真,不急不躁,办学扎实。如果急于硬灌知识,追求眼前的效果,那么,好容易搞起来的研修很可能是徒有虚名。 ob4品论天涯网


    【希腊《每日新闻》十月六日报道】题:使用核能对富国来说也显得过于昂贵
    最近,来自五十二个国家的一千五百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维也纳举行会议,讨论关于三十年来全世界原子能发展情况这一重大课题。由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召开的这次会议历时一周,科学家们在会上就和平利用核能的成本和安全等问题发表了二百三十篇学术报告,这些报告还涉及如何储存核电站所产生的“核废料”以及环境保护问题。
    自一九五○年以来,全世界商用能源的消费量增加了三倍。不过,与一九五○年相比,今天世界能源的成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三十年前,世界能源的百分之六十依靠煤炭,而石油的比重不足,仅占百分之三十。
    今天,煤炭在能源中的比重已降至百分之三十,石油的比重已上升至百分之四十五,而天然气在能源中的比重已从一九五○年的百分之十上升至今天的百分之二十一。科学家们还预料,到一九九二年,全世界的核电站将由现在的二百七十二座增加到四百座。
    在会议期间,科学家们还强调,原子能是明天的能源,它将最终代替石油、煤和天然气。没有核能,人类就不能前进。正如法国科学家贝克尔在会上所说的那样,在一九七三年石油价格突然上涨之后,人们主要是用原子能来回答世界经济中普遍存在的‘‘能源挑战”的。
    不过,贝克尔在讲话中还讲到了在使用核电站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即由于建造核电站费用昂贵,只有那些富裕的和工业水平高的国家才能建造核电站。
    贝克尔的观点是,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先使用石油能源,后建立核电站将比较有利。因为建立核电站需要具备一种完整的工业基础体系和从事耗费颇大的长期的研究工作,这不是所有国家所能办到的。这位法国教授说,事实证明,第三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状况使它们不可能建造象现在已经运转发电的那种核电站。
    贝克尔指出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很久以来,在发达国家使用核能却越来越成问题了。自一九七○年至一九七五年“经济回升”之后,这些国家取消了关于建立核电站的许多订货。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没有放慢发展核能的计划。这三个国家是:苏联、法国和日本。 ob4品论天涯网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九月六日报道】题:苏联推销“加氯”节能效率显著的水泥新制造法
    据有关人士透露,苏联研究成功飞跃提高水泥生产效率的新的水泥制造法,是近传说苏联方面准备向日本的大型水泥制造厂提供技术。新制造法是在原料里加入氯化钙,制成“加氯水泥”。据说,已有的工厂设备无需改装。生产效率最大能提高到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在围绕着自由主义阵营国家的产业技术对苏流出,不断有各种各样议论的今天,苏联方面反而做起出口技术的生意,这种情况是罕见的。
    除日本之外,水泥技术先进国家的法国制造厂,对这一制造方式也表示关心,但各个制造厂对技术引进都采取慎重态度,认为“搞清技术上有争议之处是先决条件”。
    苏联研制的新的水泥制造法,是在含有过去作为硅酸盐水泥的原料硅酸三石灰、硅酸二石灰、铝酸三石灰、铁铝酸四石灰等钙、铁、铝、二氧化硅成份的矿物里加入氯化钙。利用氯的作用生成新的矿物ALLenite。
    如果采用这种方式,熟料(水泥半成品)的烧结温度比硅酸盐水泥大约低三百度,即摄氏一千一百五十度到一千二百度即可。加工粉碎所使用的电力减少一半,燃料和电力能节省百分之三十。另外,通过改变氯化钙的配合比例,速硬、迟硬的变化也能自由调节。至于最终强度,过去的水泥最大是一平方厘米五百五十公斤,而新制造法能够将其提高到六百到八百公斤。
    据说,苏联已在乌兹别克共和国的阿汉加兰建厂,作为新制造法的示范厂,以年产十万吨的体制开始生产加氯水泥。
    苏联通过贸易公司渠道,对日本水泥等国内大型制造厂做出口这项技术的工作。但是,国内制造厂对目前引进技术的可能性是消极的,认为“要慎重研究”。原因是:(1)原料的氯化钙国内不能廉价大量供给;(2)由于混入盐,制造设备和构筑物的钢筋有受到腐蚀的可能性;(8)没有确立防止腐蚀的脱氯技术。 ob4品论天涯网


    【合众国际社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十月二十日电】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今天说,自从哈雷彗星上次在一九一○年从地球旁边疾飞而过以来,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它。
    天文学家丹尼尔森和研究生朱厄特用圣迭戈附近的帕洛马山上二百英寸的巨大哈尔望远镜搜寻了天空一年多,终于在十五日晚上发现了这颗彗星。
    丹尼尔森说:「十八日晚上我们重新观察了这个区域,以证实哈雷彗星还在那里,结果它还在那里。」
    丹尼尔森说,这颗彗星每七十六年从地球的近旁飞过,近得可以看见。它现在离太阳和地球大约十一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是大约九百三十亿英里,为太阳离地球的平均距离。哈雷彗星一九八六年处于最近点时,离地球大约一点五天文单位。它处于轨道的最远点时,离地球大约四十天文单位。 ob4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巴黎十月十二日电】来自核发电厂的成千上万吨放射性废物是人类的一大健康威胁,正在造成处理问题,尤其是在西欧。
    上月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原子会议估计,到一九八一年底,西欧的核发电厂可能共生产了三千五百七十五吨放射性废物;而到一九九○年,这个总量将会猛增到二万三千吨。
    但是在美国——世界核电的最大用户,它的七十九座反应堆已经产生了八千吨放射性废物。在找到安全处理问题的解决办法之前,其中大部分是储存在发电厂里。
    这种核废物具有很长的“寿命”,在日本、苏联及共产党集团,也已经成了一个问题。
    如何来处理这些废物,使之不再构成任何影响健康的问题,是今天的科学家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最合乎逻辑的解决办法看来将是对这种放射性物质进行后处理,从而收回贵重的裂变物质,如铀235和钚。
    但是,这并不那么简单。例如,法国的拉阿格发电厂的后处理工厂进行了一次极为精细的操作,技术人员称这种操作为核燃料的循环。
    处理的这些产品对健康极为有害,因此在后处理操作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
    由于这种处理最初看上去是:“不实际的”,美国的一家后处理厂甚至不得不关闭。尽管存在这些实际困难,甚至失败,但是已从核废物中回收了几千吨天然铀和一千吨浓缩铀。
    第一批后处理核废物的工厂,是四十年前为军事目的收回钚而建造的。只是在一九六○年以后,这些后处理厂才处理民用事务。
    今天,有五座后处理厂在从事工业活动。
    美国的世界第一座民用核后处理厂由于技术、财务和政治原因终于在一九七二年关闭了。苏联为整个共产党集团后处理核废物,在另外一些国家如西德和意大利,有十几座试验性处理厂。巴基斯坦预定要建造一座。
    处理放射性废物的另一个解决办法是永久储存下去,但是危险依然存在,而且花钱太多。因此在全世界找到永久性的解决办法之前,只能是暂时地储存。
    国际原子能机构最近的一份报告说,到二○○○年,全世界放射性核废物的总量将达到二十万吨。 ob4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