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2年10月5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2-10-05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哈希评论:《当中东危机冷却时,联盟中的摩擦增加》 '...

说没有欧洲盟国合作,里根的对苏制裁措施不起作用,反而进一步加剧了美同盟国的分歧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月一日评论】题:当中东危机冷却下来时……,联盟中的摩擦增加了(记者:哈希)
    在世界事务中,过去一周的报纸头号新闻谈的仍然主要是中东问题。然而那里的紧迫的危机的顶点显然已经过去,现在有可能看一看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另外一些问题了。
    其中主要问题是北约联盟的难以对付的局面。英国外交大臣皮姆就此发表了一种令人吃惊的看法,他在离开伦敦前往纽约和华盛顿时说:“我们必须保证波兰的灾难不致成为西方的灾难。”
    皮姆抵达纽约时说,西欧盟友同华盛顿讨论通往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管道这个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是没有用的,因为尚未解决的分歧是非常严重的。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会见了皮姆,并分别会见了法国和西德的高级官员,他们竟然没有讨论管道问题。事情完全陷入了僵局。
    里根总统在这个问题上显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肯放弃对苏联的制裁,其中包括阻止建造管道的尝试,尽管华盛顿的众议院就在舒尔茨作为国务卿第一次坐下来与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进行会晤的那一天,几乎通过了一项取消制裁的法案。
    看来,这项法案最终可能会被通过。这一法案得到了共和党的强有力的支持,这些支持主要来自中西部,而制裁政策可能会使中西部的一些提供天然气管道设备和机械的有利可图的合同中止执行。制裁行动加重了整个美国中西部的已经很严重的失业情况。
    舒尔茨一葛罗米柯会晤在两个方面来说是重要的。它恢复了华盛顿与莫斯科之间的对话。两个超级大国的外长仍能进行会晤,并一起谈上三个小时。但是,舒尔茨先生与葛罗米柯先生会谈三个小时这一事实,主要向我们说明华盛顿受到来自北约盟国的压力,而不是说明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进行有益的交易的可能性。
    举行这次会晤并不是因为里根先生准备或愿意与苏联人认真地搞交易,而是因为北约盟国对美苏关系中的紧张状况感到不快。
    在上面所有这些情况的背后有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欧洲盟国想恢复东西方缓和,它们自己在实行缓和的政策,而里根则仍然设法以实行制裁的办法向莫斯科施加压力,要它放松对波兰和阿富汗的控制。
    没有欧洲盟国的合作,制裁是不可能有效的。盟国不支持这个政策。因此,制裁措施对莫斯科来说是不起作用的,但却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和盟国之间的分歧。 pfM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喀土穆十月三日电】官方的苏丹通讯社今天报道,苏丹决定派兵去同目前正在进行最新一一场战斗的伊拉克部队并肩作战。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战争已经打了两年了。
    该通讯社说,苏丹总统兼国防部长尼迈里今天同他的高级军事助手举行了一次紧急会议,讨论打算派往伊拉克的部队人数和携带的武器问题。
    该通讯社又说:“苏丹要派兵到姐妹国伊拉克去是由于伊朗最近对伊拉克领土发动侵略。” pfM品论天涯网


批评施密特政府忽视同美的关系,支持北约在西德部署导弹的计划
    【合众国际社波恩十月三日电】科尔总理今天说,他将坚持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协定,但是他的政府决不会再允许德国卷入同美国的这样一种争执。
    科尔在接见电视台记者时发表的一篇内容广泛的谈话中批评了施密特政府听任同美国发生“摩擦”,并且过于靠拢苏联。
    他说,他将坚持在社会民主党执政的十三年中根据“东方政策”同苏联集团签订的各项协议,但是,他宣称,他将是一个持批评态度的伙伴,他将要求东德共产党政权停止枪击企图逃向西方的难民。
    科尔指责施密特政府忽视同美国的关系,并举出有争议的天然气管道协定作为例子。
    但是,科尔又说,由于已经签订了西德提供设备的合法合同,所以,西德还是要履行这些合同的。
    他说:“但是,我们从这件事上首先应当汲取这样的教训:西方,我们欧洲经济共同体,在作出这样的决定之前应当同我们的美国朋友进行具有约束力的会谈。”
    科尔说,在对美国和对东方集团的关系方面,他与施密特的大多数看法是一致的,但他暗示,他认为,施密特成了社会民主党主席、前总理勃兰特以及该党左翼的俘虏。
    他说,社会民主党政府常常采取中立立场,“同莫斯科和华盛顿保持等距离”。
    他说:“我们应当让美国人知道,这里有他们的忠实朋友。”
    【法新社波恩十月三日电】西德新总理科尔今天特别提到欧洲的团结和同美国改善关系是他的政府的“主要任务”。
    十月一日取代施密特担任了总理的科尔在这里接见电视台记者时说,他将努力唤起“实现欧洲团结的新的热情”,努力“同美国重新建立友好与合作的关系”。
    科尔说,他支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一九八三年年底之前在西德部署“欧洲导弹”的计划。 pfM品论天涯网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十月二日报道】题:对苏联是一个打击(记者江头发自莫斯科)
    苏联对于西德诞生中道右派联合政权一事并不隐讳它的惊慌,认为事态仍然是动荡的,打算至迟在明年三月举行大选之前,同新“临时政权”慎重地进行接触。估计十月科斯坦多夫副总理访问西德将会见科尔新首相,探询新政权的对苏政策。
    对苏联来说,西德社会民主党下台肯定是一个打击。勃兰特前总理推行“东方外交”以来,近十三年中,该党不仅是苏联开展对西方外交的帮手,而且是目前同美国拉关系的斡旋人,苏联对西德抱有很大的期望。正因为认为党的首领勃兰特和前总理施密特同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个人关系很好,所以,苏联对该政权的下台是不会死心的。 pfM品论天涯网


说这是苏对波恩政治变化深表不安的第一个迹象
    【路透社莫斯科十月三日电】苏联共产党报纸《真理报》今天对西德中间偏右的新政府是否合法表示怀疑,并且对它的社会和经济计划进行了尖锐批评。
    《真理报》的报道是苏联关于西德领导改组的第一篇详细报道。它说,甚至在新执政党的支持者之中。也对他们是如何上台的表示怀疑。
    《真理报》说,这是因为在政府改组以前不到一星期,黑森州的选举已经表明西德人“对组成波恩新联合政府的政党采取消极态度”。
    《真理报》详细援引了施密特在波恩议会的告别讲话,但是只用几行的篇幅报道了基督教民主联盟新总理的讲话。
    苏联官员对波恩的政治变化深表不安,但是《真理报》的文章是表明克里姆林宫不安的第一个公开迹象。
    苏联把西德看成它在西方最可靠的朋友,但是官员们表明,克里姆林宫预计同这个新的中间偏右政府的关系将要冷淡得多。
    【美联社莫斯科十月三日电】苏联共产党报纸强调必须保持缓和,这是今天它对保守派领导人科尔当选为西德总理作出的第一次反应。
    《真理报》没有就施密特及其社会民主党人下台和他们一日在议会选举中为科尔保守一开明的联合政府所取代一事,直接发表评论。
    但是《真理报》强调苏联支持缓和,它赞许地援引了施密特关于东西方关系的最后讲话,把它称之为这位社会民主党领袖的“遗产”。 pfM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十月三日电】(原电无发报地点)德黑兰电台说,霍梅尼今天拒绝与伊拉克实行停战,今天是伊朗对阿拉伯邻国伊拉克发起的第二次军事攻势的第三天。
    联合国安理会十月一日同意了伊拉克提出的举行一次讨论这场战争问题的特别会议的要求,并定于四日举行讨论会。霍梅尼在他在伊朗北部的住宅对伊朗军事学院的学生发表的一次讲话中说,「即使安理会下了命令,我们也不讲和。即使全世界都这样要求,我们也绝不讲和」。 pfM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安曼十月三日电】据此间报道,约旦国王侯赛因今天说,他的政府准备支持伊拉克同伊朗作战,并认为,保卫伊拉克领土同保卫约旦领土同样重要。
    侯赛因国王今天同他的内阁举行特别会议,讨论伊朗星期五对伊拉克发动的新攻势以及阿拉伯世界的事态发展。
    他说,伊朗的这次攻势将考验阿拉伯国家是否愿意贯彻前不久在摩洛哥非斯举行的阿拉伯首脑会议通过的有关支持伊拉克保卫本国领土的决议。
    侯赛因国王说,约旦对伊拉克可以起到重要作用,那就是,尽一切可能支持它。 pfM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吉达十月三日电】沙特阿拉伯宫廷今天宣布,沙特阿拉伯已呼吁伊拉克和伊朗结束它们打了两年之久的战争,谈判一项和平解决办法。
    沙特阿拉伯政府在对伊朗对伊拉克发动的最新攻势表示“深感遗憾的同时,敦促它们两国停止这场浪费(海湾)地区的潜力、造成极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的战争”。
    今天发表的宫廷声明强调了伊拉克总统侯赛因想要结束战争的愿望。声明要求霍梅尼的德黑兰政府对侯赛因的这种愿望作出赞同的反应。
    声明还敦促伊斯兰调解委员会重新进行旨在结束这场战争的努力。
    声明还说,沙特阿拉伯是以伊斯兰会议组织主席的身份发出上述呼吁的。伊拉克和伊朗都是该组织成员。
    【美联社吉达十月三日电】沙特阿拉伯国家电台今天呼吁“所有阿拉伯国家认真迅速地采取行动”帮助伊拉克抵御伊朗的进攻,“免得为时太晚”。
    这是自伊朗和伊拉克之间于一九八○年九月爆发海湾战争以来,这里第一次发出这样的呼吁。
    这家电台的主要政治评论更进一步警告伊朗,说它可能面临一场同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战争,这样一场战争可能导致对海湾地区的外部干涉。
    这家电台说,上周在摩洛哥开会的阿拉伯领导人已决定,一旦伊朗对伊拉克发动进一步进攻,他们就将按照阿拉伯联合防务宪章行事。 pfM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