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8年10月14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8-10-14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报报道:《中国正在迅速发展旅游业》 '...

    【本刊讯】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十月五日刊登该报驻香港记者爱德华·吴写的一篇报道,标题是《中国正在迅速发展旅游业》,摘要如下:
    由于必须赚取更多的硬通货来大规模进口外国先进技术,中国正在迅速发展长期被忽略的旅游业,其发展规模之大,热情之高,都是一年以前难以想象的。近来,旅游向导使大家牢记,中国的旅游业除了想得到外汇以外,通过参观访问促进友好交往以及加深相互了解也是目的之一,中国的旅游业在不久以前实际上几乎是不存在的。
    今年年初开始向外国旅游者打开了大门,到今年年中,已经有大约三十万游客去中国旅行,预料今年下半年去的人数会更多。
    在三十万人中间,五万人是外国游客,其余都是港澳侨胞,世界各地的华侨以及少数旅居国外的台湾人。
    较方便地发签证,开放愈来愈多的游客感兴趣的游览地(现在是一百多个),逐渐改善旅游业条件,简化出入境手续以及海关检查手续,这些都是整个新政策的重要部分。
    最近我带全家去中国探亲友时,在从这里乘火车一小时就可以到达的中国口岸城市深圳,我们马上就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变化。
    过去,香港的华侨办理入境证总要花两三个小时,此外,常常还有时间很长和态度粗卤的海关检查。现在等的时间大大缩短了,海关人员也不那么不讲礼貌了,但是在拥挤不堪的移民和海关大楼里还是相当混乱。
    为了接应每天到来的数以千计游客,正在修建一幢更大的现代化大楼。中国当局还打算不久以后给香港和澳门的侨胞发有效期为一年可多次入境的证件。目前,入境证只能旅行一次,在深圳提出申请和发给入境证,这就需要花时间。
    对外国人就不一样。外国人走的是另一个门,入境检查比较简单,时间也短,而且有礼貌。海外华侨也受到同样的优待。
    与我前几次旅行形成对照的是,我这次发现旅游局的工作人员比较友好,比较愿意接受要求了。态度的改变是官方对他们过去的服务态度普遍不好提出批评的结果。
    据世界水平,中国的旅游条件和劳务还是十分落后。舒适的旅行条件还有待创造。向导还缺少现代化旅游业的必要训练,翻译人员也不够。另外饭馆也少。膳宿是个严重问题。
    这种情况几年以后可能改变。几个饭店经理代表团最近来香港,学习这里现代化饭店的经营管理。中国的建筑师观看了这里的饭店,因为中国准备修建许多供游客住的饭店。中国在饭店这一行也要求得到国外的钱和外国技术。为了缩短香港到广州的旅程,本地的一家中国公司已经得到批准,可以经营气垫渡船业务,这样可以缩短两小时时间,原来乘火车加上口岸手续要花六小时。
    中国航空公司也准备开辟香港到广州的航线。本地的旅行机构认为中国在旅游业方面有很大潜力。最吸引人的是新近对外国游客开放的将近一百个新的具有历史和考古意义以及风景优美的地方。譬如,在河南省,游客们可以任意参观作为中国文化发源地的十个城市或名胜古迹。我们参观了郑州以南一个东汉时期的贵族的地下墓穴,我们是被接待的第二批游客,我们作为第五批游客参观了同一地区的圣地嵩山的有名的中岳庙。这两个古迹在前几个星期刚刚对外国游客开放。
    最近差不多每个游客从中国回去时都有这样的印象,即中国终将开放。 6Fh品论天涯网


美国农业大体稳定在一家一户的大规模经营上美国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平均每年有二十多万农户破产。破产农民很惨,土地被资本家没收,房子被推土机推倒。一九五三年,美国有六百万户农民,现在有二百万农户。过去,美国每平方英里有四户农户,每农户占四分之一平方英里,合九百六十亩。现在,每平方英里平均只有一户农户。因为农业机械越来越大,一套机器可以种四千市亩。但太大的农业公司,大规模种地,因不便管理,不成功,雇工没有积极性,也宣告破产。现在,美国农业大体稳定在一家一户的大规模经营上。美国有些经济学家说,这种经营是最经济的办法:每户经营四千亩,投资一百万美元,二、三个劳力(父子、夫妇、兄弟),经营现代化农业,也可以养猪、养鸡。大规模养猪,养几千头可以,几万头就不成功。大规模养牛已成功,一户养三十万头。大规模养鸡也成功了。我的一个邻居,四口人,夫妇和两个儿子,借了贷款一百万美元,种三千亩地,妻子在家做饭,业余养两万只肉鸡,鸡饲料由饲料公司供应,也掺点自己种的玉米。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我估计,到二○○○年将会提高一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玉米亩产一千斤很稀罕,现在就很平常。将来到二○○○年,亩产三千斤恐怕也会很平常。过去的农业机械,八十马力就算是大马力,现在,一百五十马力还是小马力。
    现在美国在推广免耕法。我是最早搞免耕法的人中的一个。免耕法已推广了十年。现在,美国搞免耕法的只占百分之五,我估计,十年以后,将达百分之三十。对免耕法,美国科学界有争论。我认为,翻地不好,会损失表土,水土流失,使肥料流到大西洋去。美国政府鼓励免耕,农民购买免耕机械,政府可以补贴一部分费用。
    美国政府奖励免耕,也奖励买各种农业机器。谁买机器,谁就可以少缴所得税。当然,这不是“帮助”农民买,而是帮助资本家卖。西欧有些国家也奖励农民买机器,甚至对进口农机不收税,他们的目的是发展农业,同美国竞争。有些国家还有粮食补贴。
    美国每个县都有五、六个人搞技术推广。农民遇到技术问题,打电话给他们,他们就来进行技术指导。这是政府办的,不收钱。
    美国的农业大学是最重要的大学。农民有事也可以找农业大学。比如,我要买某种农具,就问农业大学机械系,哪一家公司出的农具好?他就把各家公司的农具的特点一一介绍。他们怕得罪资本家,不敢说哪一家的最好。美国有各种各样为农业服务的企业
    在美国,有许多为农业服务的企业。如种子公司、化肥公司、农药公司、燃料公司、油料公司、饲料公司,以及盖房子、盖仓库、挖渠道的公司。有搞土壤化验的,还有搞经营管理的,你不知道该种什么,就问他,他告诉你,你的土地种什么最合适,怎样种。还有给牲畜治病的,还有专门运输大牲畜的公司。畜牧业过去包括在农业中,后来一个一个地独立起来。还有专门搞维修的公司。各大公司在许多地方都设有仓库,储备各种零件。去年,我的烘干机坏了,下午两点钟我向一千多里路以外的芝加哥打电话,第二天他们就把零件空运送来了。过去不行,现在有了电子计算机,很快就能查出什么地方的仓库里有什么零件,效率才能这样高。
    你们能不能办公司?这个问题很复杂。你们会有人说,这是修正主义。列宁讲过,社会主义可以利用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我同意列宁的话。但这个问题很复杂。如果你们办了种子公司,又变成行政机构,那有什么用处?
    我想,各地区、各省,都应有各种公司来解决本地区、本省的问题。不必什么小事都请北京批准。如果全国的种子都集中在一个公司,问题就大了。
    优良的品种,要卖高价。美国玉米种子的价格,比一般玉米贵十六倍。搞玉米种子要有严格的隔离层。你们现在玉米品种不纯,主要是隔离不严。
    一九七○年到七七年,美国很多东西价格上涨,但粮价下降。农民把拖拉机开到白宫示威。美国的剪刀差很严重。但我认为中国的剪刀差更严重。因为美国农民的文化、教育、卫生水平同工人差不多,居住条件比工人好。农民的收入比工人高,劳动生产率比工人高。按照每个劳动力计算,农民投资是六万美元,工人投资是四万美元。我在中国看到一个大队,百分之十一的劳力搞工业,做水泥和锯子,都是些女孩子,收入占百分之七十。百分之八十九的劳力搞农业,收入只占百分之三十。我想,这反映中国的工农产品的价格,有问题。我不是经济学家。我想,在中国,降低工业品价格,可能比提高农产品价格更有意义。美国农业方面的科研项目,有生物固氮、遗传基因、灭草剂等。在中国,我看还有一个研究课题:怎样减少官僚主义。(完) 6Fh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十月十日刊载贝恩特·康拉德撰写的一篇报道,题为《方毅强调北京对波恩的巨大兴趣》,摘要如下:
    中国副总理方毅昨天在同本报记者的一次谈话中说,“党主席华国锋十分重视发展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关系。”
    方毅在德国为期十一天的逗留在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这次访问昨天随着关于科学技术合作的政府协定的签字而达到高潮。迄今来自北京的这位官衔最高的访问者说,“协定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德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
    德国方面由联邦外长根舍和研究部长豪夫签字的协议强调了要促进科学和技术合作的共同愿望,并使几年前开始的交流有了国际法的基础。将首先发展能源、原料和基础研究(不是实用的研究)方面的合作。
    迄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只同法国签署过这样的协定。照方毅的话说,现在同联邦共和国的合作已正式化,这一点表明北京对德国特别感兴趣。一位北京外交官昨天在一次招待会上用下面的例子来支持这一说法:“今年已有约一百个代表团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来到联邦共和国。从这里您可以看到我们的目光所向。”
    但中国方面也同样留心地注意到,苏联人对于德中更紧密合作的前景作出了神经过敏的反应。方毅指出,“我根本不理解,苏联对我们同波恩合作有什么可反对的”。“对不久前签订的日中条约也一样。虽然该条约也不是针对苏联的,但是俄国人尖锐地批评它”。
    中国外交官对于以下这件事并不是没有看到:即联邦政府中一些有影响的政治家在努力于照顾苏联的这种敏感情绪和不要太有力地扩大同中国的合作。
    虽然这一点没有具体地体现在同方毅的会谈中。“但却存在于气氛之中”,这是来自北京的一个观察家说的。在“中央之国”显然有着如下印象:如果双方有坚决的意志,德中关系可以得到更大的加强。
    正因为如此,北京在为建立一种广泛的交流基础而努力。 6Fh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