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8年8月25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8-08-25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英报报道《南打算对中国出售军火将激怒俄国》 '...

    【本刊讯】英国《金融时报》八月二十三日刊登保罗·伦德维二十二日发自贝尔格莱德的一篇报道,题为《南斯拉夫打算对中国出售军火将激怒俄国》,全文如下:
    南斯拉夫可能对中国出售军火,此举肯定会使苏联恼火。
    在华主席访问南斯拉夫期间,双方商谈了出售军火的问题。中国最近一直在努力使其军队现代化。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有两个军事代表团来此访问,表面上是研究南斯拉夫的防务系统。
    据苏联集团观察家说,如果出售军火,苏联将认为是一个“不友好的行动”。中国领导人受到的热烈欢迎早已使苏联不安。这样苏联就可能减少或中断对南斯拉夫的武器供应。
    在这种背景情况下,有消息说,铁托下月可能去莫斯科同苏联领导人会谈,虽然不清楚是他自己要去的,还是克里姆林宫请他去的。
    南斯拉夫人士强调,对中国将只出售防御性武器。他们又说,南斯拉夫的现代军火工业非常发达,中国的巨大市场吸引着南斯拉夫,那是“很自然的”。
    估计南斯拉夫的武器百分之八十是它自己制造的,但必须依靠苏联提供战斗机和其他装备,苏联限制或减少装备和零件的供应,会使南斯拉夫的武装部队受到严重打击。
    苏联最近对中国“干涉”巴尔干事务进行了一系列攻击。之后,南罗两国观察家认为,不能再排斥苏联要对这两个国家进行某种报复。今天,当华主席和铁托总统乘敞篷汽车经过贝尔格莱德的时候,他们受到了大约四十万人的热烈欢迎。
    沿途,欢迎的人群挥舞着中南两国国旗,举着欢迎中国领导人和赞扬南中友谊的横幅标语。一位苏联外交官气愤地说:“这种接待是一次政治示威。当我们的勃列日涅夫两年前来这里的时候,没有大批欢迎人群,也没有他的肖像。谁会想到乘敞篷汽车经过这个城市呢?”
    据了解,中国人对南斯拉夫人给他们的接待和这次访问产生的国际影响很高兴。 Wp7品论天涯网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八月十三日电】据今天发表的一份中央情报局报告说,天然气的出口将很快成为苏联的主要贸易商品,它将甚至代替石油作为苏联获得价值几十亿美元的它非常需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货币的来源。
    中央情报局说,在一九八○年以前,天然气还不会跟石油一样作为获得硬通货的来源,但它很可能在一九八五年以前将成为苏联的主要贸易商品,它可能会获得总量达二十亿美元的硬通货。
    这份题为《苏联:发展天然气工业》的报告说,苏联天然气的蕴藏量有二十八万亿立方米(一立方米等于三十五立方英尺),可能是世界上蕴藏量最多的国家,如果按照一九七七年的生产水平,每年生产三千四百六十亿立方米的话,那可以生产八十多年。
    对比之下,美国天然气的蕴藏量估计仅有六万二千亿立方米,如果按照一九七七年的生产水平,每年生产五千六百六十亿立方米的话,最多大约只够再生产十一年。 Wp7品论天涯网


    【蒙通社乌兰巴托八月二十二日电】以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黄良为首的代表团今日到达这里。 Wp7品论天涯网


    双方对我进行攻击,苏表示「坚决支持越南」;路透社说双方联合声明还含蓄地指责了罗、南
    【塔斯社莫斯科八月二十三日电】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今天在克里米亚会见了到达苏联休养的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第一书记、蒙古人民共和国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主席泽登巴尔。
    勃列日涅夫和泽登巴尔就苏蒙合作的基本方面交换了意见。他们指出,两国在各个领域中的配合正在继续加深。
    两个兄弟党和兄弟国家的领导人讨论了迫切的国际问题。他们关切地指出,最近,远东和东南亚局势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消极因素,这首先是怀有谋求霸权主义强烈欲望的中国领导奉行的路线引起的。
    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坚决支持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他们过去声援、现在声援,将来仍要声援英雄的越南人民。
    【路透社莫斯科八月二十三日电】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蒙古主席泽登巴尔今天指责中国通过制造紧张局势、使外国互相不和来争夺世界霸权。
    这种指责是在勃列日涅夫和泽登巴尔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提出的。
    这项声明是苏联在北京领导人华国锋上周到达布加勒斯特访问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之后就中国目前政策所发表的第一个最高级声明。
    这项声明没有直接谈到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外国分析家相信,罗南两国让北京在东欧有机会阐述观点的作法已经激怒了克里姆林宫。人们认为,这个文件的用词含蓄地指责了这两个有独立意志的共产党国家。 Wp7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华盛顿八月十五日电】世界银行今天公布的一份报告说,如果目前的人口趋势仍然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在下一个世纪的某个时候,印度将超过中国而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到二一五○年,印度的人口将达到将近十六亿的高峰。
    世界银行关于世界发展情况的第一个年度报告,估计了二十世纪剩下的时间内和在此之后的人口数字,它估计,整个世界人口在今后二百年内将增长到大约一百亿的“最高数量”,比目前总人口四十亿增长百分之一百五十。
    到二○○○年,预料美国在人口方面将继续占第四位,低于中国、印度和苏联。到本世纪末,美国的人口预料会从二亿一千五百万增加到二亿五千四百万。
    这个研究报告在估计到二○○○年人口增长情况时认为,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将超过十亿,继续占世界第一位。
    关于到二○○○年时其他一些情况是:
    墨西哥的人口将增加一倍以上,从六千二百万增加到一亿二千六百万,但仍占第十位,而巴基斯坦的人口将接近增加一倍,从七千一百万增加到一亿三千五百万,继续占第九位。
    中国现有人口八亿二千六百万,到二○○○年将达十四亿,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的人口将从六亿二千万增加到九亿五千八百万,仍占第二位,苏联的人口将从二亿五千七百万增加到三亿二千万,继续占第三位。
    印度尼西亚,现在占第五位,目前人口为一亿三千五百万,到二○○○年将增加到一亿九千八百万,而退居第六位。巴西将超过它,巴西现有人口一亿一千万,它将增加到二亿零五百万。
    尼日利亚,现有人口七千七百万,将增加一倍,达到一亿五千四百万,它将超过现在占第七位的、人口为八千万的孟加拉国。
    据世界银行预计,在今后二百年期间,所有国家的人口将达到一个“固定”的水平——出生和死亡比率为一比一。 Wp7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八月三日译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登的一篇文章,题为《美国头等情报机构——国家安全局》,全文如下:
    美国的国家安全局在识破外国密码、窃听克里姆林宫等方面,作用越来越大,它甚至已替代了中央情报局的地位,一跃成为美国头等情报搜集机构。
    通过遍设窃听站于全世界,包括在太空、陆、海、空等范围,国家安全局不仅可以监视其他政府的通讯,而且,还可以搜集和分析敌方舰只、飞机和陆上电台的雷达通讯,从而获得重要的情报,供总统参考。开支超过中央情报局从任何标准来说,国家安全局都是一个规模庞大的机构。它每年获拨款十三亿美元,供每天广泛活动开支用途。这个数字,超过了中央情报局所得,而且,占全国情报预算开支费用几乎三分之一。总部雇员近二万它目前在马里兰州米德堡的九层高总部内,共雇佣近二万名人员,而遍布各地的窃听站,还雇佣了数以千计的人员,搜集各方面的情报。不过,由于电脑的广泛使用,它在过去十年来已削减了半数员工。
    它曾经被形容为一个“大型电子吸尘器”,专门用以窃听各种无线和有线通讯,然后,把有关资料倾进华盛顿以北十五英里的米德堡总部多部电脑,进行分析。
    情报资料来源有多方面,包括窃听电话,使用各种电子窃听仪器,或甚至采用耗资庞大的可供监视别国导弹试验时所发出测远讯号的间谍卫星。飞机、舰只和潜水艇,也经常窃听别国的通讯和雷达讯号。地面电台的技术人员,也协助搜集类似的情报资料。
    有趣的是,国家安全局也窃听了苏联在美国所截听到的一些对话。苏联人曾使用他们在华盛顿的大使馆、在旧金山的领事馆和在纽约的两家办事处,截听美国人利用从商行租来线路所进行的微波通讯。当这些截听的材料被传送回苏联,国家安全局则静悄悄地窃听,因此,美国人在本国一些对话的材料,也被记录于有关档案中。几项“成功之作”
    有关国家安全局几次“成功之作”的秘闻,已被泄露出来:
    五十年代中期,中央情报局在东、西柏林边境下边,挖掘了一条秘密隧道,窃听共配有一百五十八个线路的三条地底通讯电缆。国家安全局曾窃听苏联驻东德军事总部与莫斯科数个月的对话。
    国家安全局曾预先获悉一个有关恐怖主义者发动大规模袭击的情报消息,并通知联邦调查局,及时制止了那次行动。
    有人曾试图暗杀一名在外国的美国知名人士,由于被国家安全局截获有关情报资料,才及时予以制止。
    一九七三年阿拉伯与以色列发生战争之前,国家安全局曾接获一项有关阿拉伯人准备发动袭击行动的情报消息,不过,由于这样一次袭击行动不具有什么军事意义,因此,没有受到重视。
    国家安全局曾窃听到苏联在第一次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所持底牌的情报资料,因此,使美国谈判代表当时处于较有利的地位。
    多年来,国家安全局曾窃听赫鲁晓夫和其他苏联领导人利用他们汽车上无线电话与克里姆林宫的对话。
    尽管是为白宫、国务院、中央情报局和其他政府机构服务,国家安全局目前仍然隶属于国防部,而它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军事情报方面。 Wp7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