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8年7月27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8-07-27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台湾附近南海海底发生七级地震 '...

    【合众国际社香港七月二十四日电】昨晚台湾附近的南海海底发生了大地震。
    眼下没有关于伤亡的消息。
    【路透社香港七月二十三日电】这里的皇家天文台测到一次估计是里氏震级七级的强烈地震。
    这次地震是当地时间二十二点四十四分(格林威治时间十四点四十四分)测到的。天文台的一位发言人说,震中是在台湾南部东海岸不远的太平洋,在香港以东七百八十公里。
    这次地震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该地震带的一部分经过日本、琉球群岛、台湾和菲律宾。 YHV品论天涯网


    【德新社汉堡七月一日电】西德地震学界人士承认,最近在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造成大破坏的难以驾驭的地震改变了对地震可以预报的乐观心情。他们承认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并且说海啸的预报也是如此。
    近至两年前,科学家们曾深信,成功预报地震已近在眼前。
    诸如中国人成功预报一九七五年海城大地震,从而挽救千千万万人的生命之类的突破,已经在一年之后被唐山大地震引人注目地推翻了。
    一九七七年底以来所记载的未预报的中震到大震完全证明这个普遍存在的危险和急需一个可行的能够做出预报的系统。
    两周之内,拉丁美洲、伊朗和爱琴海上的伊兹密尔(土耳其)发生了地震,随后在圣诞节前伊朗又发生了一次地震。
    一月十五日,东京以东的伊豆半岛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接着,在其后的四个月内,苏联、意大利、南非接连不断地发生了地震。六月,日本西北部海下又发生了一次地震,随后希腊、匈牙利,后来又在南斯拉夫东部发生了一系列地震。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地震学家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可以得到的中震到大震的前兆资料,使得对地球物理学现象的分析变得很困难。
    作为求其次,研究人员们集中精力于研究他们称为的较小规模的地震“群”,如在一九七八年六月二十一日大地震发生前后,希腊发生的那一系列地震。
    甚至日本也没有预报出一月份的那次毁灭性的七级地震,尽管震前记录到了一系列异常现象。日本的监测网水平与中国、苏联和美国的不相上下。
    德国地震学家们认为,要是能够得到比目前的记载更长期的地震资料的话,日本伊豆半岛地震和其他几次灾难性地震本来可能有作出预报的较大可能性。
    研究人员们说,当时得到的短时间的、只有二十秒钟之久的突发波资料,并不反映即将发生的一次地震的全部潜在力量,至少要有一分钟的,最好是一百秒钟的资料才可能提供答案。
    由于地震和海啸预报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研究人员们也对从事所谓“长期”地震资料研究极感兴趣。他们指出,大地震——为人们所接受的海啸的基本成因,常常触发同一海洋对岸的巨大的反跳波。 YHV品论天涯网


    【共同社东京五月十四日电】地理研究所的两位专家发现了关于一九二三年关东大地震发生前东京以南三浦半岛附近地壳异常收缩的古老记载。
    一九二三年九月一日发生的这场灾难使横滨的绝大部分和东京的很大一部分被夷为平地,造成十万多人死亡。据估计,这次地震的震级为后来发明的里氏震级表的八点三级。
    该研究所的一位发言人说,这将是第一个从科学上阐述一次大地震发生前的地壳变化。
    这两位专家在该研究所的档案中发现了明治时代(一八六八——一九一二年)政府所作的中间相隔十六年的两次关于关东南部地区的大地测量调查报告之后开始了他们的研究。他们在比较这两次调查纪录过程中注意到,在那次大地震发生前二十多年的两次调查之间,该半岛底部在西北方向每公里收缩了三厘米多。该研究所的这位发言人说,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预报一些地震学家预料在东京西南的静冈县附近海内将发生的一次大地震。
    【法新社东京五月十八日电】地震与地球释放出的氦、氩和氮的密度变化有密切关系。
    名古屋大学科学院副教授杉村今天在日本地震学会在这里举行的会议上报告了这一发现。这位地球化学家在报告中说,自去年三月以来他一直在测量日本中部的爱知县的一条隧道里的气体密度。据杉村说,在今年一月十四日前的大约一个半月内,氦与氩的比率达到最高峰,一月十四日在爱知与东京之间的静冈县伊豆半岛发生了一次大地震。
    【塔斯社基什尼奥夫四月十八日电】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地震分区和耐震建筑委员会主席索洛维耶夫说,苏联专家根据多年的研究确定出了国内最活跃的地震地区并编制成图。
    这些研究的准确性近些年来在中亚、堪察加、摩尔达维亚和格鲁吉亚完全得到了证实,多年以来一直在根据这些研究进行耐震施工。地震没有毁坏新住房。 YHV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六月八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要重新研究流域下水道计划》,摘要如下:
    理应使环境净化的下水道,相反却进一步污染了海湾和河川……。现在各地正在发展着的流域下水道是用来一齐排除和处理流域内家庭污水和工厂废水的。根据现在的法制和行政,如果这个流域下水道计划进展下去的话,东京湾将变成死海,所以横滨律师会向神奈川县知事和县下各市长提议,为了保护水质,设法将家庭污水和工厂废水分开单独处理。
    今年的红潮较历年出现的早。恐怕可以说这是海湾和湖泊的富营养化正在发展的证据之一吧!
    在首都范围内,从东京湾口到神奈川县真鹤岬一带,由于覆盖在海面的红潮的影响,致使鱼类绝迹,渔民和渔店都受到了很大打击。在近畿地方一千三百万人饮料水源的琵琶湖,鳟鱼大量死亡,鲇鱼的渔获量也急剧减少,“跟着普及下水道而来的是逐年严重污秽的红潮……”这就是渔民们指出的原因。城市的利己主义理应是净化环境的下水道(即使在普及了下水道的市街已经变好),对海湾和河流的污染可以说是正在扩展。这种情况下的所谓下水道,也许可以说,实际上就是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那种顽固的城市利己主义的表现。虽然把自己周围弄干净了,但是,却把需要善后处理的东西,都强行推到海与河里去了。
    下水道的结构有三种,那就是公共下水道、城市下水道和流域下水道。
    公共下水道是将排水区域内的城市下水(雨水和污水)在终端处理场处理掉。污水里包含有粪便;可是工厂废水里则不包含粪便。城市下水道只排放市街内的雨水。流域下水道是把流域内二个以上的市町村的雨水、家庭污水和工厂废水广泛地汇集起来,在终端处理场一并进行处理。
    那么,横滨律师会为什么把流域下水道认为是“使东京湾成为死海”的问题,而向自治体当局要求停止执行计划的呢?理由与相模滩和琵琶湖的渔民所说的相同。根本原因据说是在于流域下水道把生活污水和工厂废水一同处理的缘故。问题的三个焦点第一,监视的问题。“如果工厂废水流入下水道,即使对工厂废水有限制,但指望对企业本身的测定等进行监视,也是困难的。因为从暗沟下水道的构造来发现居民和行政方面违反规定的行为是有困难的,所以将有毒废水排入下水道要比直接排入河川的可能性更大。”
    第二,处理的问题。“用现在的终端处理技术还不能排除重金属、氮和磷。因此,从结果上来说,就是要由行政上负责来把有毒污水排放到海湾和河流里。”
    第三,限制的问题。现行的水质污浊防止法对浓度虽有限制,但即使工厂将不符合浓度限制的废水排出,一旦和下水道里的生活污水混合起来,就被冲淡而排放出去。
    横滨律师会的意见也是有科学的证实材料的。东京大学城市工学科内设置的下水道问题联络委员会整理的材料中说,把生活污水和工厂废水一齐处理,会降低终端处理场的处理能力。
    此外,下水道问题联络会议指出,如果用现在的这种方法,即把生活污水和工厂废水一齐用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会把污泥弄浑,它的处理和处置就困难了。
    如果转变为其它下水道建设的方向,居民和企业者都不会感到困难。如工厂象从前一样,依照严格的规定直接向河川排放,事情就解决了。 YHV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四月一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住房用隔热材料,因节省能源而引人注目》,摘要如下:
    住房使用隔热材料建筑就能提高冷暖设备的效果,这已是常识。
    热和水一样具有从高处向低处流的性质。隔热材料的作用就是要制止这种现象。冬天,室内的暖空气要向寒冷的室外跑。相反,夏天,蒸人的热空气就要进入温度低的室内。古时候,人们防止这种现象的办法是修建稻草葺房顶和泥灰墙的仓库。但是,现代的房屋就不能采用这些办法了。
    于是,人们考虑用下面各种隔热材料建造住宅,即:用玻璃纤维作原料制成的玻璃棉,用高温把矿渣和火成岩等熔化后如同做棉花糖一样制成的纤维石棉,用木材和纤维屑加工成的绝缘板,以及以石油为原料制成泡沫塑料类的各种制品等。
    用采色锌瓦、水泥瓦、合成板和铝制窗框等新建筑材料构筑的房子多起来了。这种构造虽然可以防止贼风,但容易传热。为了弥补这一缺点,在天花板、墙壁和地板中间加进隔热材料,以降低传热性能和提高冷暖设备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节省能源。 YHV品论天涯网


    【塔斯社莫斯科四月十三日电】苏联工程师认为,在建筑工地上利用气球进行安装效率要比普通吊车高。气球可以迅速装配,能在风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工作。
    吊车自重大,难以运输和安装。而气球的气囊则可以放到汽车里运输。
    气球承担安装工的工作是极简单的。气囊充以氦,然后用卷扬机将气球系住,使它的位置能沿水平和垂直方向调整。
    悬于其上的负荷随着气球的移动而移动。一种负荷能力为三吨的气球——安装工的试验已准备就绪。但是,工程师们认为将来气球将可以把重达一百吨的负荷升到空中。超级吊车仅限于八吨,上升的高度在一百米以下。 YHV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