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8年5月11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8-05-1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报记者特里惠特文章:《万斯--布热津斯基之间的激烈斗'...

    【本刊讯】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五月七日刊登该报华盛顿分社外事记者特里惠特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万斯—布热津斯基之间的激烈斗争》,摘要如下:
    关于卡特政府在对外政策方面所发生的内部斗争,我们了解的情况不很多,但是已足以令人非常感兴趣。
    在卡特周围,在增进公众对事情的了解的努力中存在两个集团。一个集团据说是温和路线派,以国务院的万斯国务卿为首。另一个集团由强硬路线派组成,围绕在白宫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的周围。
    据那些对苏联抱有最大的猜疑情绪的人们说,第一派过于唯心地容忍苏联的诡骗,倾向于反对发展必要的武器而主张实行军备控制。对那些断定必须使缓和存在下去的人们说来,第二派受到已经过时的力量观念的束缚。
    万斯和布热津斯基不时在策略方面发生相当大的分歧意见。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在目的方面存在分歧。如果说摩擦引起真正的激烈情绪的话,看来这是由于这两个人手下的激烈对立的助理人员造成的,而不是头目人物造成的。
    布热津斯基是一个理论家和分析家,总是认识到表面上似乎毫无关联的问题和事件之间的联系。他比万斯来得反复无常。有些密切注视他的人说,他的最大弱点在于,他难以根据具体情况实行政策和运用理论。
    另一方面,人们认为万斯是个谨严的律师,主张有条不紊地办事。他不象布热津斯基那样有时热情迸发,而是提出各种办法,提出建议,并期望有理性的人们根据这些办法和建议的优缺点来加以处理。据一些同他共事的人们说,他的最大缺点是他倾向于孤立地处理问题,未能把这些问题放在一个更大的格局内加以考虑。
    两个这样的人在具体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他们对苏联渗入非洲一事的态度,就是一个明显的实例。他们两个人都认为,在莫斯科扶植下的古巴军队在安哥拉和非洲大陆的军事上处于左右一切的地位,这是对美国意志的考验。
    在布热津斯基看来,对这种挑衅行动需要在有限的人力物力的范围内作出最大限度的反应。他认为,必须使苏联明白,在全球称雄是代价巨大的。同时也必须使美国公众对这种挑战有所了解,并使他们动员起来应付超级大国关系中今后将会出现的冷淡的时日。然而,苏联必须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是从来不曾清楚地讲明的。
    万斯也认识到这种挑战,虽然他不是从这样紧迫的角度来看待这种挑战。但是他也知道,以美国人目前的心情而论是绝对不会同意在非洲冒风险的。他在一种几乎一定会被人称为恐吓的行动中只是看到危险。他在设法通过外交活动防止危险扩大到那些卷入在罗得西亚发生的冲突的国家的同时,主张采取慎重的作法。
    这种分歧意见产生的一个结果是发出一系列使人思想混乱的信号。在卡特几个星期前在韦克福雷斯特大学就美苏关系发表一次咄咄逼人的讲话的时候,布热津斯基在旁着重指出这次讲话的强硬态度。但是在过后不久万斯去莫斯科重新恢复武器控制的谈判的时候,他的态度决不是咄咄逼人的。他这次谈判的一个明显的结果实际是,双方默许或者明白表示一致同意降低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进行的公开辩论的激烈语气。 cqN品论天涯网


    【合众国际社罗马五月九日电】莫罗的尸体被发现时,天主教民主党领导人正在召开紧急会议,来决定是否有可能采取某种象征性的“宽大行动”,使得这帮歹徒感到满足,从而帮助他们释放莫罗而不丢面子。
    电视台新闻广播员在一项特别广播节目中宣布莫罗的死亡时哭了。
    众所周知是对恐怖分子采取强硬路线的内政部长科西嘉呜咽地对记者说:“红色旅想要制造内战状态。但是,我们将取胜,民主将取胜。”
    警察在莫罗的家的周围布置了警戒线,那里隐居着莫罗夫人和孩子。
    【安莎社罗马五月九日电】意大利国家元首利昂纳就莫罗遭暗杀一事向全国发表声明如下:
    “每一个意大利人都知道,不管他对国家的政治条件持什么看法,他对恐怖分子和国家之间的斗争是决不能持消极旁观的态度的。
    “因为每一个公民都是国家的一部分、民主制的一部分。恐怖分子破坏民主制,也就是破坏你们作为公民的权利,破坏你们的工作、你们的愿望和你们子女的愿望。
    “应当而且必须把他们孤立起来,因为他们反对的不是压迫性政权,他们要摧毁的是世界上最有自由的民主制。”
    利昂纳还对莫罗的家属和基督教民主党表示慰问。
    【美联社罗马五月九日电】今天在罗马闹市区的一条街上停的汽车中发现了手脚被铐的前总理莫罗的血污尸体,他是五十五天以前被红色旅绑架的。警方说,他们在这辆汽车上发现了五个弹壳,这辆车是红色的雷诺牌,罗马市的牌照,后来断定这辆车是偷来的。
    这辆车是在十三点三十分(格林威治时间十二点三十分)在一条狭窄的鹅卵石街道上发现的,这条街与共产党总部平行,离天民党总部一箭之遥。
    莫罗的尸体用兰大衣覆盖着,用红毯子果着,放在汽车后坐前面。
    安德雷奥蒂总理的高级助手埃万杰利斯蒂首先正式证明这是莫罗的尸体。
    数以百计的老百姓集合在莫罗住宅外面。
    前总统萨拉盖特说,“莫罗的尸体是现已死亡的第一共和国的尸体。” cqN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西柏林《柏林晨邮报》五月六日报道:
    这几天,苏联通过空中桥梁,把大约十万士兵从苏联的军营运往“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与过去一样,只有苏联航空公司的飞机飞这条航线。这些飞机在军人的监视之下,在苏联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军用机场降落。
    北约总司令部指出,通过航空来换防,有力地表明苏联战略范围的运输能力。
    大型军事运输机队作为后方的储备力量,这是有着深远意义的。 cqN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华盛顿州斯波坎五月六日电】卡特总统在结束他的为期三天的西海岸之行时强烈地谴责苏联在非洲进行军事干涉,并指责它以“固有的种族主义”态度对待黑人。
    总统在他的科罗拉多州、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之行结束时的心情是富有战斗性的,这表明他决心争取提高人民对他的政府的信心,抵销民意测验中表明他威望下降的情况。
    卡特先生在他的讲话中透露,他曾向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发出好几封秘密信件,提出这样的警告:俄国和古巴在埃塞俄比亚和其他地方的活动危害了缓和。
    【美联社华盛顿州斯波坎五月五日电】卡特总统今天说,苏联存在一种反对黑人的“固有的种族主义”,他并且说,俄国人通过出售武器在非洲制造战争。
    卡特在这里举行的一次“市镇会议”上,还为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政策辩护,他说,美国强调人的自由和宗教的价值观念,最终将会取得超过苏联的影响。
    卡特是在有人问起美国对于俄国人干涉第三世界国家的行动采取什么政策时说这番话的。
    卡特然后猛烈抨击苏联对非洲的政策。
    他说,“在许多情况下,他们进入一个政府正在变动中的国家的时候,他们主要输入的东西就是武器,而且向他们购买武器要比向我们购买来得容易得多。”
    卡特预言美国政策将会取得成功,谈到苏联人,他是这样讲的:“我认为他们弄错了。他们不知道在非洲存在一股强烈的民族主义的情绪。”他接着说,在一个民族政府借助苏联的武器成立之后,“那个国家的人民几乎毫无例外地要苏联人滚出去而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 cqN品论天涯网


    【塔斯社莫斯科五月八日电】题:违背事实
    塔斯社评论员彼得罗夫写道:
    美国总统卡特最近在华盛顿州斯波坎讲话时粗暴地歪曲了苏联的非洲政策。例如,他硬说似乎是苏联在挑起非洲的战争,尽管众所周知,苏联坚决力争在互相尊重主权、领土完整、边界不可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发生的冲突。
    我国无论在非洲,还是在世界其他地区都不为自己寻找好处和特权。我国政策的宗旨是同一切国家人民建立和平友好关系,帮助他们胜利地走他们自己选择的民族独立与进步的道路。非洲和其他洲的年轻国家高度评价苏维埃国家在建立独立经济的基础、培养本国专家干部方面给予的无私援助。如果某个独立国家遭受外来的进犯,忠于自己原则立场的苏联,正如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贯所做的那样,站在侵略的受害者的一边。
    正是那些现在试图诬蔑苏联的人,实质上在非洲和近东扮演着纵容侵略者的角色。
    非洲、近东,还有世界其他地区切身感到,帝国主义垄断集团,首先是美国垄断集团正在积极利用加剧冲突、互相提出领土要求、唆使一些国家反对另一些国家的政策,以便在有石油和其他宝贵原料的地方,在有重要海上航线通过的地方加强自己的控制。
    如果说至今近东问题尚未得到无所不包的和平解决,则对此应负责任的既是美国,也是自己的侵略行动得到了华盛顿支持的以色列。如果说纳米比亚、津巴布韦问题在南部非洲尚未得到公正的解决,则美国的作用在这里也是非常明显的:美国竭力在这些地区加强其垄断集团的地位、把新殖民主义强加给它们。如果说,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之间尽管已经停火,可是两国关系尚未得到和平解决的话,那么在这方面也有美国助理国务卿穆斯不久前摩加迪沙之行的影响,他并不掩饰,他的使命的目的就是利用索埃冲突保证美国在索马里的影响。美国总统指责苏联“挑起战争”,这种做法看来至少是一个粗暴的手法。为美国总统起草讲话稿的人们显然缺少客观精神,没有说出非洲的真相。
    不由得会产生一个问题:美国总统为什么要歪曲苏联的非洲政策并硬说苏联“对黑人有种族主义成见”呢?答案是明显的:为了加紧打入非洲并拯救非洲现有的种族主义政权,美国很想给苏联在世界这个地区的政策抹黑,而把自己装扮成非洲人民的“朋友”。 cqN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