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匈美关系的改善应部分地归功于卡达尔的政治技巧,同时也是美对东欧的新政策的产物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四月二十九日刊登多布斯发自布达佩斯的一篇专稿,题为《在东西方缓和变冷时,匈美联系蓬勃发展》,摘要如下:
    美国和匈牙利的关系,一度曾是冷战的阴郁敌对气氛的一个表现,现在却被赞扬是缓和的成就之一。
    多年内,两国互相猜疑,这种状况的象征就是一个顽强的人物、已故的红衣主教明曾蒂,在一九五六年苏联军队镇压了匈牙利起义以后,明曾蒂到了美国驻布达佩斯大使馆避难。他在美国大使馆住了十五年,活生生地体现了极权主义和民主制度之间的冲突。
    今天,美匈关系的状况,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象征。圣伊斯特万王冠,许多匈牙利人认为它是他们立国千年的体现,在美国的诺克斯堡仓库里锁了二十年以后,现在又在布达佩斯国家博物馆展出了。
    在归还王冠后不久,华盛顿宣布准备向匈牙利提供最惠国贸易待遇。二十七日,众议院筹款委员会通过了政府的建议。迄今为止,美国提供了最惠国待遇的共产党国家只有罗马尼亚和波兰。
    美匈两国友谊的蓬勃发展,是发生在整个东西方关系的一个困难时期,因而就更加引人注目了。东西方关系的困难时期,反映在人权问题上的论战,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前途未卜,以及美国对苏联插手非洲的不安。
    在美苏关系逐渐恶化的同时,美匈关系居然可以逐渐改善,这应当部分地归功于匈牙利领导人、共产党首脑卡达尔的政治技巧。这也是美国对东欧的新政策的一个产物,这一新政策的目的是鼓励苏联集团内那些比较开明和独立的政府。
    卡达尔使社会主义具有比较能令人接受的面貌,其办法的基础是逐渐放松中央对于知识界生活、出国旅行和经济状况的管制。自从一九六八年未加张扬地实行了所谓新经济体制以来,各个工厂已经按照市场的需求、而不是按照中央计划的命令来安排生产了。
    卡达尔获得成功,这中间的一大因素是他能够说服克里姆林宫相信:他的自由化纲领不仅最符合匈牙利的利益,而且也最符合苏联的利益。
    在布达佩斯,人们认为美国对东欧的新政策是在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的影响下形成的,是根据他的“政治多元论”制订的。人们认为,美国政府现在是同华沙条约的各个国家单独培植关系,而不是越过它们同莫斯科谈判。
    布热津斯基出生于波兰,对东欧事务有强烈兴趣。他显然认为,象匈牙利和波兰这样的国家,应当根据它们鲜明的民族特征来对待它们,而不仅仅只把它们看成是铁板一块的苏联集团的成员国而已。因此,可以看得出来,在检查一九七五年赫尔辛基宣言执行情况的贝尔格莱德会议上,匈牙利几乎没有遭到美国的批评,而匈牙利的持比较强硬路线的邻国捷克斯洛伐克却遭到激烈攻击。
    就最惠国待遇问题举行的谈判显示了匈牙利新近获得的在苏联集团内部的行动自由。多年内,匈牙利人曾不得不追随莫斯科,拒绝正式保证按照美国贸易法杰克逊修正案的要求允许自由移居。当时的论点是,这种做法等于企图干涉内政。
    然而现在他们有足够的信心来同意达成一种措辞笼统的妥协,保证按照赫尔辛基的精神来灵活地处理移居问题。看来莫斯科没有表示反对。
    匈牙利官员认为,由于享受最惠国待遇,美国进口关税减少百分之五十之多,这将使贸易大为增加。匈牙利的繁荣取决于能否出口。
    在由于华盛顿和布达佩斯的关系得到改善而出现了所有这些欢快情绪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不吉祥的迹象。虽然东西方关系在恶化,美匈两国之间的蜜月迄今还是维持了下来,但是匈牙利几乎没有哪位政治家相信可以永远这样地维持下去。
    他们对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前途未卜尤其感到不安。这里认为,如果苏联感到它的安全受到不管是那种形式的挑战,它将立即谋求将铁板一块的正统之道重新强加于东欧。
    外电认为,他这次访问成果有限,在裁军和柏林等问题上没有取得进展,在中子弹问题上没有达成协议
    【塔斯社莫斯科五月七日电】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统谢尔和联邦总理施密特的邀请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之后于五月七日回到了莫斯科。
    【合众国际社波恩五月六日电】苏联主席勃列日涅夫和施密特总理在今天结束的三天会谈中未能打破他们在柏林问题上的僵局,也未能在裁军问题上取得任何具体进展。
    但是他们签署了二十五年的经济合作协定,根据这个协定,西德工业将帮助开发俄国的资源,使工厂现代化,并提供技术援助。
    虽然他们在棘手的柏林问题上没有取得进展,在古巴干涉非洲的问题上有分歧,并且只是一般地表示了裁军愿望,但二人称他们的会谈是“必要的、有益的和内容丰富的”。
    在西柏林问题上,勃列日涅夫重申了苏联的立场:西德无权在西柏林进行政治活动。而施密特则再次认为,西德与西柏林的联系是合法的。
    声明没有提中子弹,他们在中子弹问题上没有达成协议。
    【路透社波恩五月六日电】勃列日涅夫今晚在西德电视台发表讲话时说,他对会谈完全感到满意。但是西德的一般舆论认为勃列日涅夫的访问成果有限。
    在勃列日涅夫访问期间所引起的强烈抗议,是创苏联在这方面的纪录的。
    往南斯拉夫前,我们有两点顾虑,由于香港到过南斯拉夫的人不多,南国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怎样,不甚了了。在人生路不熟的情况下,恐怕完成不了我们的采访计划;其次担心言语不通,出现鸡同鸭讲的现象,盖因南斯拉夫人大多说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一般人会英文的不多。“你们,中国人?北京?”这些顾虑和担心在到达贝尔格莱德后不久,便全都抛到九霄云外了,因为南斯拉夫联邦新闻委员会为我们作的安排实在很周到,每次采访都派出译员陪同,他们的热情有些时候倒使我们感到不好意思。
    对于我们来说,南斯拉夫是第一次访问的国家,但在整个行程中,我们却感到很亲切。新闻委员会的朋友以及我们访问的对象自然一下子便熟落起来,无话不谈;即是跟我们不认识的人,往往也表示友好的态度。我们到公司购物,在酒店进餐,坐公共汽车浏览市容以至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游逛,经常有这样的经验:南斯拉夫朋友趋前问我们:“坚拿KIИA(中国)?”我们点头称是,他们立即展露友好的微笑,有的竖起拇指,有的跟我们握手。一天下午,我们在萨格勒布参观市内的古建筑,路过克罗地亚共和国的外交部大楼,当时正值下班时间,一位从外交部大楼出来的南斯拉夫朋友看到我们,跑过来向我们招呼,用简单的英语问我们:“你们,中国人?北京?”当知悉我们是中国人后,他非常高兴,通过译员问我们此行的行程,分手时,他还跟我们站在街头合照一幅留念。希望促进两国贸易发展在参观访问过程中,稍为深入地留意,就发觉南斯拉夫人民中间,普遍有一种希望了解中国的热情。在亚得里亚海滨的度假胜地杜布罗夫尼克,我们的导游伊华老先生说:“杜布罗夫尼克的古城墙分别建于公元七世纪和十二世纪,你们的长城要比它伟大得多。我真渴望有一天到中国去,看看万里的长城。”
    在工厂和农工联合企业参观,主人家不约而同地表示了和中国建立贸易关系的良好愿望。在北方诺维萨特培育良种基地的比查农工联合企业,企业总经理米洛夫维奇说:“据我了解,中国通过朝鲜,正在使用和研究我们培育的良种。为了双方的利益,希望中国今后直接采用我们的良种。目前,我们从美国进口大豆,希望今后转从中国进口。”
    在萨格勒布,南国全国最大的汽油化工厂奇罗莫斯的宣传负责人塞葛达先生向我们介绍,中国向南斯拉夫购买的船只上所髹的汽油,均是该厂生产的。他们希望向中国推荐产品,准备在今年秋或明年春季在北京举办的南斯拉夫展览会上,展出该厂的汽油产品。此外,明年,该厂又计划在北京举办一个汽油展览,向中国用户介绍。中南人民是十分友好的对于中国和南斯拉夫两国和两党关系的日益密切,南斯拉夫朋友十分高兴。伏伊伏丁那自治省首府的诺维萨特大学校长斯丹诺夫维奇向我们说:“我们对中国人民是十分友好的。如今,两国在政治和其他方面的关系,出现了新的趋势。相信彼此间的合作给我们两国带来更好的未来。”再见,南斯拉夫四月七日下午,我们乘飞机离开贝尔格莱德返港。飞机越过贝尔格莱德市区上空。越过兰色的多瑙河和萨瓦河,越过南国南部的群山,向希腊的方向飞去。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语是挺难学的,我们只学会“迪维辛尼亚(再见)”一词。“迪维辛尼亚”含有强烈再相见的意思。凝视着机仓外逐渐隐没在茫茫云海中的南国河山,我们心中在说:“迪维辛尼亚,贝尔格莱德,迪维辛尼亚,南斯拉夫!”(完)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