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8年5月7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8-05-07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德新处报道:《波恩外交界谈勃列日涅夫的访问》 '...

    【德新处波恩五月三日电】题:波恩外交界人士谈勃列日涅夫的访问勃列日涅夫此行的意义和目的联邦政府认为同苏联领导保持接触是政治上的理智和政治上的必要性的问题。……联邦政府将向苏联领导表示自己对于同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继续奉行缓和政策十分感兴趣。
    我们认为,这次访问的目的在于消除双方之间存在的不信任并且作到减少干扰因素。在这方面总结一下迄今为止的事态发展,可以肯定地指出,双边关系显然是令人满意的,而且最近几年里这种关系有了实质性的进展。遗憾的是这一点没有体现在柏林问题上。双方会谈的议题在这方面突出的是以下三大方面的内容:
    第一,继续在欧洲奉行以莫斯科条约和赫尔辛基(欧安会)最后文件为基础的缓和政策。
    决定性的是,我们要强调我们的期望,即以均衡的方式对赫尔辛基最后文件中所有各项规定予以考虑。
    缓和政策这个词也应当包括下列问题,即如何进一步扩大双边的政治方面的合作,苏联作为四大国(柏林)协定的签字国如何看待澄清与柏林有关的悬而未决的问题的可能性。
    第二,经济合作:在过去几年当中,德—苏之间的商品交换总的来说情况发展良好。
    第三,裁军和限制军备谈判:联邦政府认为,这方面重要的是使西方的通过实现一种均衡、同等的力量对比来保障和平的方案得以讨论,西方这一方案在中欧共同均衡裁军谈判中也表现在对等这个概念上。
    在所有这些会谈中,重要的不在于谈判本身,而在于交换意见,阐明各自的立场。在裁军和限制军备政策领域里,不存在德—苏双边性的问题。联邦政府同苏联讨论这方面的问题是自然而然和理所当然的事,因为不管怎么说,我们是近在咫尺,直接地感受到了苏联的军备实力。
    第四,联邦政府将向苏联会谈伙伴说明自己对核裁军和常规裁军十分关心,正如我们也将在纽约(裁军特别联大)表明这一点一样。我们将指出,防止核扩散条约也应当包括核武器国家有核裁军的义务……
    最后,听一听苏联方面关于限制战略武器谈判进展情况的想法将是有趣的事情。其他可能讨论的议题是:南北对话问题、共同关心的联合国范围内的问题以及近东和非洲问题。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五月五日发表一篇社论,题为《勃列日涅夫的闷胡芦》,摘要如下:
    患病的勃列日涅夫主席昨天开始对波恩进行四天国事访问。象勃列日涅夫这样的人体现的苏联政府的成员,有两个主要讨厌之处。第一、他们是根深蒂固的撒谎者。第二、俄国的军事力量大为加强,以致于全世界必须密切注意俄国领导人所说的话,包括他们的谎言。
    四年半以来,西方一直在维也纳同俄国举行关于在欧洲“共同均衡地”减少军队的会谈。俄国同意举行这个会谈,是为了换取西方同意举行赫尔辛基欧洲安全会议。勃列日涅夫特别需要欧安会,为的是把俄国对东欧的占领肯定下来。西方设法在赫尔辛基协议中写进了“人权”条款,这样一来,俄国被这些条款弄得有点头痛了。而维也纳裁军会谈的情况如何呢?一点进展也没有。
    施密特总理和西德公众对勃列日涅夫此行的目的是不会抱任何幻想的。此行目的是为了弄到更多的技术和贷款、弹奏反中子弹老调以及削弱西德对北约的信心。但是,他的声誉不佳,是不会收到很大效果的。 6rc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五月四日以《尼克松眼中的世界名人》为题报道:
    《尼克松回忆录》即将出版,在这本书中,他曾评介了当代各国的一些领导者。
    对勃列日涅夫,他写道:“一九七二年五月的美苏高峰会谈中,当话题转到越南战争时,勃列日涅夫神情大变。顿时,他使人想起杰基尔医生和海德尔先生(注:杰基尔医生和海德尔先生是西方一本奇情小说的主角,书名《鬼医》,描写温文敦厚的杰基尔医生服食某种药物后,变成卑鄙丑恶的海德尔先生,他昼夜过着截然不同的两重生活,具有双重性格)。当时,他正同我满脸笑容地说笑,突然间怒声叫嚷起来。可怕的嗓子,吸引人的魅力,讲话激烈,但当理亏时,又能巧妙地回避问题。不愧为苏联共产党最高权力的主宰。
    “柯西金总理属于深藏不露,不易表露情感的类型,总之是共产主义社会的贵族。最高苏维埃主席波德戈尔内则犹如美国中西部的参议院议员太卜。
    关于已故主席毛泽东,尼克松说他同勃列日涅夫不同,“见到他,就知道是极为敏锐的人。”尼克松对于会见时,由于毛主席健康的原因不能久叙,深感遗憾。并说对毛主席抱有敬畏之心。
    关于已故周恩来总理,书中赞不绝口地写道:“才气横溢,干练而坚毅,是当今世上罕有的。”他感叹说,“历史浅薄的美国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人”。
    比较起中苏领导人,尼克松在书中说:“勃列日涅夫对于亚洲、非洲、中南美洲的小国,几乎绝少谈及。甚至古巴也少谈。反之,中国领导者们对小国的事情十分了解,如数家珍。”
    在尼克松执政期间直接执行外交政策的基辛格,尼克松对他的评论说,“他想完成超人的伟业”,结果是“主角还是他自己”。基辛格在越南谈判搁浅时,曾屡次暗示要辞职,尼克松冷冷地写道:“亨利应该忘掉辞职之事,因为他做的事并非为他自己一个人。”七四年在前往中东访问途中,基辛格提出要辞职,尼克松写道:“他辞职的恐吓,不过是放空炮。”
    关于在中东访问时见到的萨达特总统,尼克松说,“相当漂亮,比照片高大、英俊。”
    在写到一九七一年十二月的印巴战争时,尼克松指责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道:“一面说没有进攻巴基斯坦,一面却在进攻,是两面三刀的伪善者。”而对于在越南问题巴黎会谈中的北越特别顾问黎德寿,他引用基辛格的感想:“如果说谈判,中国比苏联容易相处,但是比起北越,苏联相形见绌。”
    谈到衷心尊敬的人物中,尼克松指出他的恩师艾森豪威尔和欧洲的巨人、已故戴高乐将军。
    在谈到一九六九年四月戴高乐引退时,尼克松写道:“现在的世界,恐怕只剩下第二流的领袖了。” 6rc品论天涯网


    【塔斯社莫斯科五月四日电】题:《消息报》评北京在东南亚的阴谋
    《消息报》指出,“北京的大国野心同美国及其盟国的新殖民主义战略一起,毒化着东南亚的政治气氛,阻挠着独立国家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问题。”
    该报在揭露北京在东南亚的阴谋时写道,中国首领同南方邻国增加接触时,喋喋不休地谈论尊重它们的主权,对东南亚国家联盟赞扬不已。但是这些保证很少有人信以为真。
    这篇文章指出,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亲毛派分子的武装袭击不断发生。
    既然中国首领在不久前的出国访问时,以相当明确的措词告诉华盛顿,他们反对美国军队撤出亚洲,那还谈得上什么北京声援解放斗争呢?该报写道,毛的现继承人绝对没有放弃实现“伟大舵手”大国野心的希望。事实证明,他们为此准备动用武力,准备借助侨居国外的华侨组成的“第五纵队”。 6rc品论天涯网


三个人中有一民兵全民防御,着眼点在人民,只有全国人民起来,才能对抗外来侵略,才能赢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这是南斯拉夫在反德、意侵略的解放战争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在贝尔格莱德,联邦工会联合会高级顾问赖辛莫维奇告诉我们:“南斯拉夫除正规部队外,经常有七百万至八百万的民兵,他们大多数是工人。在我们的工厂企业中,所有的工人都经过军训,只要有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一家普通的工厂,会立即变成一坐坚强的军事堡垒。”
    南斯拉夫全国人口二千一百多万,换言之,三个人之中,便有一个经过军训的民兵,怪不得南斯拉夫被称为巴尔干半岛上的“铁刺猬”了。南斯拉夫朋友对“铁刺猬”这称呼也很欣赏。他们说:“如有必要,南斯拉夫会张开所有的针刺,每个城镇、村庄、房屋,每个窗口都会向敌人开枪。”苏军入捷引起警觉南斯拉夫在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在欧洲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一直是超级大国觊觎的对象。铁托总统曾经指出,南斯拉夫“处在使许多人垂涎三尺的地理位置上”。对此,南斯拉夫人民一直提高警惕。一九六八年,苏联悍然挥军入侵捷克,更加强南斯拉夫人民的警觉,进一步加强全民防御。一九七四年,南国通过了“国防法”,使全民防御的理论进一步完善。美丽安谧的国家南斯拉夫朋友告诉我们,今天,全民防御体系已落实到工矿企业、机关及基层单位。在斯洛文尼亚,从基层到共和国都建立了全民防御委员会指挥部、地方防御部队和民防队。经过训练和演习,每个指挥部的民兵在四小时内就能集中到指定地点,各级全民防御组织,可以在十二小时内动员起来。去年四月,克罗地亚有二百五十万人,参加了民防的军事演习。这些概括的介绍,使我们得出一个印象:南斯拉夫的整个全民防御系统颇为紧密和有效,已达到如肘使臂、如臂使指的地步。若有谁敢动南国一分毫毛,她遍布全国的全民防御体系,就象刺猬的利刺,毫不留情地刺向对方。
    南斯拉夫是美丽、安谧的国家,在参观时,我们既感到自由和安详,同时亦察觉南斯拉夫人民中潜藏的那种威武不屈的精神。在马其顿共和国海拔一千多公尺的山城科索沃市长自豪地告诉我们,在土耳其人的残酷统治下,山城的人民于一九○三年爆发了闻名的伊灵顿起义,三千名起义市民将土耳其军赶跑,成立了科索沃共和国。共和国虽然存在仅仅十天,就被十倍的土耳其军所攻破,全市人民遭屠杀,但凶残的征服者事后也感到震惊,他们震惊于只有区区三千之数的市民,竟可抗拒数万装备精良的军队,震惊于人民争取自由的勇气的至死不渝的决心。在共和国首府斯科普里,我们到反抗土耳其统治而英勇牺牲的杜尔顿烈士墓前凭吊。杜尔顿是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以石头迎击土耳其侵略军,最后牺牲在战场的。南斯拉夫朋友向我们介绍过去先辈的英勇业绩时,表示了对今后不惜以任何代价,保卫祖国独立自由的决心。 6rc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