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8年5月6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8-05-0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新闻周刊》:《北约的北部前线》 '...

    【本刊讯】美国《新闻周刊》五月八日(提前出版)刊登一篇题为《北约的北部前线》的文章,摘要如下:
    在接近地球的北极,距离俄国人近来迫降南朝鲜一架客机地点大约二百英里的地方,苏联和挪威的边境委员会委员举行了定期交换情况的一次会议。会议气氛比一往轻松。伦德上校的助手和克格勃的雅戈德金上校的助手在这个冰冻的湖上开了一个洞,军官们可以捉鱼。这种愉快看来是真实的,但是这掩盖了某些很实在的问题。这个边境地区对挪威、北约和苏联都是极为重要的。这是一块伸向北冰洋的冰冻的土地,它是苏联在世界上实际同北约国家有共同边界的两个地方之一,苏联最近增加了在这个地区的军事力量。苏联四分之三的战略导弹舰队在科拉半岛附近巡航,该地区布满了飞机场、萨姆导弹场和海军设施。在科拉地区活动的还有苏联的两个陆军师和一个两栖作战旅。
    挪威和北约官员都认为苏联加强北边的军事力量是它反对欧洲的新战略的一部分。作为苏联的图谋的一个证据,他们举了如下事例:发展SSX—20导弹,在波罗的海配备了带有核导弹的潜水艇,在科拉地区有两栖作战旅,苏联对航空母舰产生了新的兴趣。北约的北欧司令怀特利将军说,这种战略取决于这样的信念:“美国有朝一日可能成为孤立主义者,或者会同它的某些盟国闹翻。”类似的问题显然也使挪威人感到不安。付国防大臣霍尔斯特说:“挪威海和巴伦支海正在成为苏联的重要部署地区。我们了解关于限制美国海军作用的讨论情况,我们关心使美国海军保持强大,以便维护西方进入挪威海的通道。”
    挪威很想保持它所说的“北欧的平衡”——实现以苏联为一方,以北约为另一方和以中立的瑞典和芬兰夹在中间的一种靠不住的对称。由于苏联加强军事力量看来要打破这种平衡,因此挪威在政策方面作了某些重要的改变。虽然挪威人拒绝北约在他们国家驻军,但是他们已同意让这个西方联盟在他们国家贮存非核武器。他们还同意让北约在挪威北部特罗姆塞附近增加军事演习。据霍尔斯特说,到目前为止,俄国人是不声不响地进行观察。他说:“他们不喜欢这个,但是他们不想大肆喧哗。在这里附近,反苏情绪是很高的。”
    谁也不希望发生严重的边界麻烦。而且,挪威对苏联这个邻国感到十分不安,因此要继续保持它对北约的义务。霍尔斯特说:“即使联盟陷于混乱,挪威也不会离开。”挪威人现在为捕鱼权、沿海石油和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矿物资源问题经常同俄国人吵架。挪威有时认为,世界紧张局势同苏挪事务没有多大关系。 cgs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波恩五月四日电】走路缓慢、显出年迈样子的苏联主席勃列日涅夫今天到达这里就缓和与贸易进行四天的会谈,这是他在将近一年来对西方的第一次访问。
    由一百五十人的代表团陪同来访的七十一岁的勃列日涅夫在波恩—科隆机场受到谢尔总统、施密特总理以及苏联和西德显要的欢迎。
    西德人士说,当局出动了约一万名警察来保障这次访问的安全。
    西德官员对记者们说,预料这次访问不会产生任何重大结果。
    这次访问格外受到注意,因为它是在北约的华盛顿和布鲁塞尔举行高级会议以及联合国在纽约举行裁军会议以前进行的。
    勃列日涅夫由一名军事助手扶着他的左臂,蹒跚地走下舷梯接受施密特和谢尔的欢迎。
    【路透社波恩五月四日电】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今晚要求国际上禁止生产中子弹,作为共产党国家和西方为限制军备竞赛的新努力的一部分。
    勃列日涅夫在他准备在西德谢尔总统为他举行的宴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敦促采取实际步骤减少全世界特别是中欧的武装部队和武器。
    西德政府发言人伯林后来对记者说,勃列日涅夫和施密特在他们的第一轮会谈中讨论了双边问题。
    他说,只简短地提到柏林问题。
    【法新社波恩五月四日电】在苏联领导人到达之前,大约二千名人权抗议者开始举行和平示威反对他的访问。
    这些示威者举行了一次通过波恩的默不作声的游行,纪念苏联侵犯人权行动的受害者。示威者当中包括苏联元帅和战斗英雄彼得·格里戈连科,他最近由于支持克里米亚鞑靼人的事业被取消了国籍。
    【合众国际社波恩五月四日电】共产党在抗议苏联主席勃列日涅夫访问方面同反共的人权团体联合行动了。
    西德四个共产党中反苏色采最浓的德国共产党在首都张贴标语,谴责勃列日涅夫政权是“法西斯的战争狂的”政权,并要求公民们参加它在波恩和汉堡(这个苏联领导人将访问这两个城市)组织的抗议集会。 cgs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五月四日报道:
    本港报纸已在刊载《尼克松回忆录》的中文译文。这本书的售价相当高,在美国,平装本售美金十九元九角五分。至于精装本,售价则为美金五十元。据出版公司的总裁哈洛·罗夫解释:“实际上这本书的售价一点也不贵,它厚达一千二百页,全书五十万言,内容丰富而逼真,翻看每一页,都足以使你屏息静气
    ……”
    《回忆录》的外国版权,据悉也已分别售给十个国家的出版商,《纽约时报》则买到了连载权。除此之外,在美国,另有一种由尼克松亲笔签名的特种精装本,每本售价为美金二百五十元。
    据说:当年尼克松因水门案挂冠之际,有数百人写信到圣克利门蒂向他表示同情及慰藉,尼克松一一看了这些信,小心地保存起来。现在,当他的《回忆录》出版时,他通知出版商对上述的热心支持者每人去了一封信,给予他们购买特种精装本的权利,而那是“书摊上绝对买不到的”。只因为:“你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支持了他”。
    五十美元一本的精装本,书店里也是买不到的,必须向出版商邮购,所以每本要另加邮费五美元、精装本的第一页上,有尼克松的亲笔签名。
    二百五十美元一本的特种精装本,又名“呈送本”,每本书前的空白页上除了尼克松的亲笔签名外,还有编号。封面真皮烫金字,还附有出版商编号的“真本证书”,印上购书人的姓名。说明此书经尼克松亲自签名奉上。由于特种精装本只印了数百本,拥有者将成为为数希少的收藏家,因此,购买者听说相当踊跃。 cgs品论天涯网


重视各民族和睦相处在伏伊伏丁那自治省,我们获赠一份很有意义的纪念品,那是自治省的民族关系委员会主席兼省首府诺维萨特电台、电视台总经理格罗斯丹诺送给我们的。
    纪念品是六枚电视台的纪念章,每枚一种颜色。格罗斯丹诺向我们解释,红色代表自治省内的塞尔维亚族,兰色是匈牙利族,绿色是罗马尼亚族……每种颜色代表一个民族。
    这些纪念章代表的,只是南斯拉夫国内三十多个民族中的一部分,我们事前怎样也想不到,南斯拉夫二千一百万人口中,竟有这么多民族。
    从北方多瑙河平原,到南部的亚得里亚海海滨,我们注意到,南斯拉夫各地十分重视各民族的和睦相处,每个民族的文化受到保护和提倡,从演出的民族歌舞,展出的绘画和雕刻作品,以至人们的生活习惯,在在体现了这点。
    伏伊伏丁那自治省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的民族有: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匈牙利族、斯洛文尼亚族、罗马尼亚族、黑山族、小俄罗斯族和马其顿族。为贯彻民族平等友爱的精神,自治省的官方公布及一些主要报章和刊物,同时采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黑山等五种语言编印,电台、电视台亦以五种语言广播。宪法规定民族一律平等解放前,南斯拉夫走过的道路有很多方面跟旧中国相似,民族问题是其中之一。在过去了的年代,在南斯拉夫这块土地上,外来侵略者你来我往,烧杀抢掠,造成人民的极大灾难;另一方面,侵略者刻意挑起各民族间的仇隙,以至各民族之间互相攻伐。跟旧中国的大汉族主义一样,南斯拉夫过去也有大塞尔维亚主义,只有塞尔维亚人才有权利占有土地。解放后,南斯拉夫开始重视这问题。
    格罗斯丹诺说:“一九一九年,南共成立后,在对待民族问题上,还没有正确的方法,因为要有一段时间去重新认识。一九三七年,铁托总统成为党的领袖后,才明确提出一个原则:南斯拉夫国内所有民族一律平等。一九七四年通过的宪法明确规定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加强联邦制度。”
    在实现民族平等的努力上,南斯拉夫的措施跟我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主要是实现各民族的政治和经济上的平等。格罗斯丹诺表示,南斯拉夫联邦政府中有来自各地的民族代表。社会上各个层面的组织中,包括企业中的工人委员会、共和国和自治省的议会,都按人口比例,选有各民族的代表。各民族有权利学习、掌握和运用他们本身的民族语言。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格罗斯丹诺说:“我们很注意各民族在经济上的平等。如果经济不平等,则政治上平等只是一句口号。”
    由于历史原因,南斯拉夫六个加盟共和国和两个自治省在经济发展上有先有后,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是比较富裕的地区,但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黑山等地区比较后进,因此,地区间的收入存有差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不同。为逐步解决这个不平衡问题,南斯拉夫设立一基金,每一个共和国和自治省每年将其全年生产总产值的百分之二点五捐出,作为基金费用。然后将这笔基金用以资助那些后进的地区。联邦之下的各个地区,也按照其实际情况,订定一些计划,援助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希望尽量使地区和企业间的经济情况不致相差太远,逐步消除各地区民族间在经济上的差别。热情奔放勤劳乐观在萨格勒布,新闻委员会邀请我们观看“勒卢民族歌舞团”的演出。舞艺精湛的艺术家为我们演出了精采的民族舞蹈,有塞尔维亚的、克罗地亚的、马其顿的……我们发现,每个民族虽然服饰不同,但舞蹈语言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热情奔放,勤劳乐观,强调团结。在现实的参观过程中,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稳定团结,是南斯拉夫各民族的愿望。 cgs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