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8年3月16日参考消息第3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8-03-1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巴基斯坦政府将布托夫人软禁 '...

    【路透社拉合尔三月十二日电】据可靠人士说,巴基斯坦军人政府已从今天起把前总理布托的夫人软禁十五天。
    可靠人士说,政府指责努斯拉特·布托夫人组织示威游行。
    预计本周要审理一桩谋杀案件,布托是这桩案子的主要被告。
    上周,这位前总理的数百名支持者被拘留,看来,军人统治者齐亚·哈克将军是想使布托的支持者在判决宣布之后无法采取暴力行动。
    布托夫人早些时候在一次讲话中说过,逮捕布托的支持者表明要对她的丈夫做出不利的判决。
    她说,她认为军人政权可能会把这桩案子从拉合尔高等法院转交军事法庭审理,如果这样,有可能被判处死刑的布托就被剥夺了向最高法院上诉的权利
    。
    软禁令指责布托夫人发表了一次可能会鼓动某些政治团体上街游行示威的扇动性讲话。
    这项软禁令还指责她组织游行示威。
    【德新社伊斯兰堡三月十二日电】努斯拉特
    ·布托夫人今天呼吁世界舆论在她的丈夫、被推翻的巴基斯坦总理布托万一在一桩谋杀案审判中被判处死刑时拯救他的性命。
    布托夫人呼吁她的同胞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本着良心帮助她的丈夫。
    布托夫人担心,一旦布托被判处死刑,可能在几小时之内执行。 yvF品论天涯网


    【合众国际社纽约三月十四日电】据纽约收到的权威性消息,以色列今晚出动大批武装部队进入黎巴嫩南部,对巴勒斯坦游击队进行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惩罚性袭击。
    这次袭击是在黄昏时候开始的。
    三小时以后还在继续进行。
    这次袭击是对阿拉伯游击队袭击行动的报复。
    一些人士说,这次夜袭是由装甲兵和步兵进行的,在开始阶段空军没有参加。
    【法新社南黎巴嫩赛义达三月十五日电】以色列的飞机从午夜后不久开始每隔一定时间飞越黎巴嫩南部的上空。
    这些飞机四架一组地飞越黎巴嫩沿海地区。它们似乎是在掩护以色列军队越境进入黎巴嫩的蒂尔和赛义达地区的行动。
    【合众国际社联合国三月十四日电】联合国在三月十四日说,它在黎巴嫩南部的“几乎所有”观察部队都报告在那一地区有“以色列的猛烈空袭”。
    联合国的一个发言人说,目前没有关于伤亡和损失、军队调动或遇到袭击的确切地点的详细情况。 yvF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三月三日以《去年青少年自杀七百八十四人》为题报道:
    十三至十九岁的青少年自杀现象成为很大的社会问题。警察厅于二日发表了一九七七年青少年自杀的统计数字。据统计,自杀的总人数为七百八十四人。一九七三年自杀总人数为九百零九人,是最高纪录。总的说来,一九七七年的自杀人数略微趋于减少。但是,一九七七年自杀的小学生有十三人,其中四人还不满十岁,这创造了最高纪录。据说,十三至十九岁青少年的自杀率,从世界范围来看日本是最高的。这次公布的材料表明,这种倾向越来越强了。
    此次公布的一九七七年的统计数字,是警察厅命令全国各警察本部重新调查后整理出来的。在七百八十四名自杀总人数中,男性为五百二十九人,女性为二百五十五人,男性与女性相比基本上是二比一。
    从学校和职业来看,高中生为二百四十二人,占全体的百分之三十点九,已参加工作的青少年为一百七十一人,没参加工作的青少年为一百五十九人,中学生为一百零三人,大学生为六十人,小学生为十三人,中专生为三人,其它为三十三人。最近特别是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自杀事件越来越多。小学生的自杀人数第一次达到两位数。在自杀的十三名小学生当中,八人是男生,五人是女生。另外,从年令来看,十九岁的是二百一十二人,人数最多,十八和十九岁的在自杀的总人数中占一半以上。
    在小学生中,十二岁的两人,十一岁的四人,十岁的三人,九岁的四人。据厚生省一九七○年以后的人口统计,九岁自杀的一九七二年为最多(有三人),一九七七年超过了一九七二年的数字,九岁自杀的竟有四人。其中有一人是小学四年级的女孩,其他三人都是因一些小事受到父母斥责而上吊自杀的。
    不过,从自杀的原因和动机来看,因“学业问题”而自杀的为数最多,达二百一十九人;因“异性问题”而自杀的为一百零七人;因“家庭问题”而自杀的为九十五人;因“病痛”而自杀的为六十八人;因“工作关系和生活问题”而自杀的为二十九人。在学业问题上,因“成绩不好”而自杀的为数最多,达八十六人。由此可以看到强迫“连胜”的“考试地狱”的一个侧面。
    女性因“学业问题”和“异性问题”而自杀的人数同样多。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三月三日发表的一篇述评说:根据一九七三年的资料(尽管这些材料有点过时),同瑞典、西德、法国、加拿大、美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先进国家进行比较,每十万人当中少年自杀的比例,从五岁到十四岁的日本是零点六人,西德是零点七人,日本仅次于西德,属于高水平。从十五岁到二十四岁的青少年自杀所占的比例,日本是十六点五人,超过了瑞典(十五人)和西德(十四点二人),创造了可悲的世界纪录。 yvF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一月二十五日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百分之七十二》为题报道:
    文部省二十四日发表了“大学和短期大学等学生毕业后的情况调查”(截至一九七七年五月一日)。这个调查表明,在这十年中,大学毕业生增加了百分之八十,但是,就业率却是新制大学成立以来的第二个不好纪录,有待解决。而且,在找到职业的人中,百分之五十六是“从事事务工作”和“经商”的灰领工人。另外,能顺利读完大学四年的毕业生逐年减少,目前,有十分之三的人留学,十分之一的人中途退学。文部省的调查描绘出了大学大众化时代的大学毕业生挣扎于肖条中的现状。
    在大学毕业生中,就业者为二十四万四千四百人,就业率为百分之七十二,在每十个大学毕业生中就有一个多一点的人为“无业”者。 yvF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三月十二日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即使在非洲之角进行的战争结束,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不会结束》,摘要如下:
    索马里上周决定把它的军队撤出埃塞俄比亚,并设法通过谈判解决有争议的欧加登地区的问题。这一决定使得卡特政府产生了希望,认为苏联在军事上卷入非洲之角的做法可能很快结束。这也开辟了道路,使卡特总统可以再次建议超级大国就在印度洋的军事力量达成协议。
    然而到今年初,政府的非军事化计划显然失败了。苏联卷入非洲之角以及美国越来越担心石油供应的安全,这就使得印度洋成了超级大国关系紧张的新焦点。这些事态发展还没有使苏联和美国海军在这个地区的部署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但是莫斯科在非洲之角的活动造成了新的威胁。
    非洲之角的两边就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红海和亚丁湾,它的战略价值远远超过它的资源和人口。
    虽然官员们继续就苏联卷入这个地区会产生的最后结果争论不休,但是即使是莫斯科也许能够利用这场冲突在这个地区建立一个永久性桥头堡的很小的可能性、也在象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这样保守的石油生产国以及西欧的石油消费国引起普遍的担心。国防部也没有忽视、埃索发生冲突的地点同产油区和运输线很接近、它一直在汇集对可能危及西方石油供应的情况迅速作出反应的各种应急计划。
    但是,即使索马里的撤退的确使得俄国人和古巴人不再呆在非洲之角,对将来共产党卷入非洲其他地方的可能性所提出的一些令人烦恼的问题仍然存在。最大的可能性是史密斯总理在罗得西亚的所谓的内部解决,可能导致莫桑比克和其他国家要求苏联和古巴增加支持,以援助没有被包括在这项安排之内的那些民族主义组织。
    可笑的是,尽管有这些担心,但是从政府过去作出的努力来看,苏联在印度洋地区的力量减少和同它的力量增加,一样使印度洋武器控制问题复杂化。虽然卡特谈论非军事化,但是当谈判代表去年春季第一次举行会议讨论那个地区的方案时,美国官员却提出了一个使该地区的基地、舰只和飞机“保持稳定”的建议。事实上,美国要冻结军事现状。这就意味着双方可以继续保持它们现有的舰只和军事活动方式。尤其是,这意味着美国海军将能保持它在迪戈加西亚的基地,这个基地最近进行了扩建,现在可以供一支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和远程巡逻机使用。作为交换条件,允许苏联海军继续使用索马里伯贝拉港的设施,包括一个空军基地、浮动干船坞和一个导弹贮存场。
    莫斯科在非洲之角的冲突中要加紧支持埃塞俄比亚的决定,使索马里总统西亚德·巴雷在去年十一月月中把俄国海军赶出伯贝拉。虽然苏联领导人可能认为,鉴于同较大的和人口较多的埃塞俄比亚加强关系会带来的政治利益,付出这一代价是可以忍受的,但是苏联丧失伯贝拉基地却给印度洋会谈造成了障碍。
    引起的麻烦是,莫斯科刚刚失掉了它在这个地区的主要基地,它对冻结目前局面的安排就没有什么兴趣了。一位官员解释说:“俄国人基本上是这样对我们说的,如果要达成协议,我们必须帮助他们找到另一个基地。”
    虽然莫斯科可能得到另一个海军军港
    ——这次是在南也门的亚丁,但是,由于苏联继续卷入非洲之角的事务,因此美国政府已把印度洋武器控制问题暂时搁起来了。虽然军备控制和裁军署署长沃恩克上个月率领一个代表团去瑞士的伯尔尼继续进行会谈,但是他的主要任务是去告诉莫斯科,谈判是否能取得进展将与苏联在非洲之角的行动联系起来。
    随着武器会谈暂时停顿下来,五角大楼正在建立一支由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组成的有十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它不是为了对付非洲之角的战争,而是万一苏联干预波斯湾的事务时可能派到那里去。目前,武器控制对苏联和美国对那个地区的想法都不再合拍了。 yvF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