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马耳他瓦莱塔十一月十五日电】明托夫总理今天说,中国将为在马耳他的一个新的港口中建造一个长达一千一百四十米的防浪堤提供技术援助。
    他在向议会汇报他最近访问北京的情况时还说,根据中马贷款协定,还将建造两个工厂。
    明托夫还说,苏联驻北京大使在一次正式宴会上退席一事,反映了马耳他同苏联之间的关系不好。
    【路透社瓦莱塔十一月十五日电】马耳他这个一千一百四十米长的防浪堤将由中国人设计,建造在这里东南方向的马萨什洛克湾。
    在一九七二年,中国就提供给马耳他一千六百万英镑(二千九百二十万美元)的无息贷款,并已在这个岛上建造了一些工厂。
    在中国人的帮助下,还正在瓦莱塔的大港口上建造一个三十万吨级的干船坞。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十一月十六日刊登文章,题为《中国人将在马耳他搞工程项目》,摘要如下:
    中国明年初将派一个研究小组到马耳他,为在本岛建设一个长约一万二千码的防浪堤进行详细的设计。
    马耳他政府将支付这项工程的全部费用,并支付中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工资。
    明托夫总理十四日对议会说,中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将建设两个工厂,一个工厂制造螺母和螺栓,另一个生产电焊条。
    这些工程项目将由中国提供的一千七百万镑贷款资助,这笔贷款是明托夫一九七二年在北京签署的,由马耳他用对中国的出口来偿还。
    明托夫在讲话中追述,苏联驻华大使和东方集团的外交官退出了中国人在北京为他举行的宴会。
    明托夫说,他的中国东道主感到惊奇,“因为在我的讲话中没有一句是与事实不符的”。他又说:“中国人对我开玩笑说,马耳他代表团很荣幸,成为第一个把苏联人从宴会上吓跑的客人。”
    明托夫证实,他拒绝了苏联为了在马耳他开设大使馆而提出的各种建议。
    不允许苏联设立大使馆,除非它是真正搞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否则,大使馆只会为对别人进行侦察活动服务,为搞秘密活动服务。
    住在伦敦的苏联驻马耳他大使隆科夫已放弃对马耳他进行一年一次的访问。在苏联塔斯社驻马耳他记者的居住签证在他回俄国休假期间被撤销后,明托夫不准塔斯社另派一名常驻记者。
    【本刊讯】美国《洛杉矶时报》十一月五日刊登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在西西里以南五十八海里的这个地中海小岛,是中国的友好国家群星中最新的明星之一。
    在过去五年中,中国政府悄悄地在欧洲的这个后门获得了立脚点,用四千五百万美元在马耳他建造一个最大的船坞和五家大工厂。
    与此同时,中国的技术人员还在监督建造和装备大型玻璃厂、地毯厂、藤具厂、纺织厂和巧克力厂。
    自一九七一年以来一直执政的工党副领袖、三十三岁的布林卡特(他是一位议员)解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向马耳他提供了无息贷款,贷款可以在一九九○年以后用这里生产的商品来偿还。”
    布林卡特坚持说:“没有附加条件,没有共产党的宣传或任何其它东西。”
    布林卡特说,那时有许多马耳他人担心中国人会来这个岛并呆下去。他说:“但是他们一完成建设,就把钥匙交给我们而离去了。”
    布林卡特说,中国人在马耳他逗留期间一直是很谨慎的。他说:“他们总是自己呆在一起,不和我们的人混在一起。他们的行为是无可指责的。他们监督建造工厂、安装机器和培训我们的人员。”
    【法新社蒙罗维亚十一月十日电】中国大使在与利比里亚总统威廉·托尔伯特举行会谈后说,中国将在此间建筑一间可容三万群众的体育馆。该馆将在一九七九年非洲组织在此间举行最高会议前建成。中国又将在蒙罗维亚郊区建筑一个游泳池。在整个建筑系统内亦包括可容一百运动员住的宿舍。
    托尔伯特总统在昨天会议上向这位中国大使致谢。(转载香港《大公报》)
    【合众国际社罗马十一月十二日电】(记者:萨克勒)一个联合国机构今天开始举行为期二十天的会议。会议告诫人们,在这个星球得以摆脱“无情的饥饿和悲惨的贫困之前,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这个有一百三十六个成员国的粮农组织在它的总部开始其第十九次两年一度的会议的时候,选举了印度尼西亚的农业部长哈迪维查亚为它的主席。这次会议将于十二月一日结束。
    粮农组织总干事萨乌马在会上说:“我们还要走很长一段路、还要做很多事情,然后,我们才能说,我们在解决粮食和农业发展的问题——用具体的话来说,就是在减少遭受无情的饥饿和悲惨的贫困的折磨的人数方面已有很大的进展。”
    他说,世界富人和穷人之间的鸿沟正在稳步扩大。萨乌马说,根据世界银行去年的估计,近年来,在较穷的国家中,有十亿以上的人按人口计算的收入只增加两块美元,而在发达国家,增长额为这个数字的六十五倍。
    萨乌马说,发展中国家的婴儿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八倍。在贫穷的国家,人的寿命比发达国家短三分之一。
    萨乌马说,中国是一个国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取得多么大的成就的范例。萨乌马说:“如果世界上有任何集会在毛泽东主席逝世一周年之际对他的功绩表示钦佩的话,那就是我们这次会议。”
    【法新社罗马十一月十二日电】印度尼西亚农业部长哈迪维查亚今天对粮食及农业组织两年举行一次的会议说,全世界有四亿多人营养不良。
    哈迪维查亚当选为大会主席之后,在开幕辞中说,自从七十年代开始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仅增长百分之二点六。
    粮食及农业组织会议总干事萨乌马,在会议开幕时号召第三世界国家依靠自己的资源来获得粮食供应,并以中国作为这方面的范例。
    【德新社巴黎十一月十五日电】据今天在这里发表的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农业委员会准备的报告预测,今年国际上良好的小麦收成将大大有助于制止明年肉价的迅速上涨。
    报告预测,今年的(小麦)收成将达到三亿九千五百万吨,而去年大丰收的收成为四亿一千七百万吨。
    经合组织说,今年杂粮的收成也许能达到七亿二千六百万吨,比去年增产约百分之一点五。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十一月十日载文,题为《亚洲粮产不够吃》,全文如下:
    亚洲开发银行(共四十二个加盟国)最近发表了一个关于亚洲农业现状的调查报告,警告亚洲的粮食危机正在接近。由于中国不是亚洲开发银行的成员,中国的农业情况未列在内。
    这份报告用英文书写,长五百页,从去年六月起由英、美、印度、菲律宾等七国二十一位专家用半年时间在亚洲(除中国外)全区进行农业调查,在工作中得到各地当局的帮助,并在菲律宾整理完稿,十月中旬发表。
    报告对亚洲的农业前景描绘得很暗淡。它说,亚洲已经为粮食不足而烦恼。到八年后即一九八五年将遭遇深刻的粮食危机。推行“绿色革命”(即改良稻谷品种)可以缓和缺粮的程度,但是如果弄得不好,八年之后亚洲可能每年缺粮四千五百万吨。
    这个报告推翻了十年前亚洲开发银行第一次进行的亚洲农业调查,那时“绿色革命”在大规模进行,在菲律宾和墨西哥使用改良的稻、麦新品种比原有的品种增产四成到五成,那时的看法非常乐观,宣布“亚洲将不再发生粮食危机”。可是,同样由亚洲开发银行主持的十年来两次农业调查,第二次(即目前这一次)却一反上次的乐观看法,对前景甚表悲观。这是为什么呢?
    报告说,各国粮食产量确实因为“绿色革命”而增加了,有些国家增产达一·五倍。问题是消费速度大于粮食增产速度。许多亚洲国家十年来仍然以年率百分之二·二
    ——三的人口增长率保持人口稳步的增长,抵消了“绿色革命”的增产,依然不能解决粮食问题。
    报告把亚洲国家分为三个类型。一种是尼泊尔—阿富汗型。人口增长率比生产增加的速度快,这一类国家粮食困难严重,妨碍了经济的开发。以尼泊尔为例,从一九五二年到一九七二年,粮食生产每年平均增长只有百分之○·一,人口增长率却达百分之一·八,国内粮食需要增长率达百分之二·一。一望而知问题是严重的。再以孟加拉为例,生产增长率为百分之一·六,人口增长率却达百分之三·五,必然入不敷出。
    第二个类型是缅甸—印度,这类国家生产增加率大致跟得上人口增加,但是粮食增产赶不上国内对粮食需要率的上升,也发生了粮食危机。如印度粮食增长率每年百分之二·四,人口增长率百分之二·一,国内粮食需要的增长率达百分之三·三,印度人口达六亿,造成年年粮荒。
    第三类是粮食增产超过国内的需要增长,即出现了盈余的国家,以泰国和南朝鲜为代表。泰国的粮食增长率为百分之五·三,人口增长率三·一,国内需要增长率百分之四
    ·六。泰国人口不多,粮食增产的绝对数字大,所以即使国内的粮食需要率增长,还是有盈余。
    改良品种当然是解决粮食的好办法,但自从石油危机发生后,化肥价格上涨了两倍到三倍。“绿色革命”的推广离不开化肥,亚洲国家多数还没有建立农村金融制度,农民想购买化肥得不到资金,只好再采用原来的旧品种,收获量立刻下降。这是“绿色革命”遭遇困难的主要原因。
    在接受调查的国家中,有十国从一九七○年起连续五年每年缺粮总数八百万吨。八年之后,如果计算到可能的天灾因素,可能缺粮二千八百万吨,倘若再加上其他因素,可能缺粮四千五百万吨。
    粮情最坏的是印尼,本国气候等条件虽好,仍然缺粮一千四百万吨。
    为了解决这样严重的粮食危机,报告建议多种植杂粮,将改良品种推广到豆、玉米等类,同时还要开发“代用粮食”,从多种蕃薯到人造蛋白等
    。
    另一方面,报告要求各国注意改革农产品价格补偿制度,建立农业金融和成立亚洲国际农业机构等,共同解决日益紧迫的亚洲粮食问题。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