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7年10月22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7-10-22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前美中友塄主席韩丁应邀在港发表的演讲:《中国农业现'...

    说中国农业在某些方面可望于一九八O年前达到高度的机械化,但在农业操作方面则较难达到一定的水平;中国农业机械化有很多有利的条件,但还有若干尚待克服的困难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十月四日刊登前美中友协主席韩丁应香港专上学联中国周筹委会的邀请在香港理工学院发表的讲演,题目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前景》,摘转如下:
    我们讨论中国农业现代化,主要是谈机械化。固然现代化比机械化的涵义更广,但是机械化却是今日中国农业的关键问题。
    我在中国所到之处,人们纷纷在讨论这个问题,制订计划,认真实施。我们到处询问,中国是否真正能在一九八○年实现农业机械化呢?人们强调说是能够基本实现。他们对基本实现机械化这个问题有比较广阔的看法,包括了在村一级进行农作物的加工处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机械化,交通运输,最后还包括田间作业的机械化。这就是中国在一九八○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大略计划。
    目前水平的估计现在,这个计划的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在农作物的加工方面,磨粉、脱粒等,全国已能实行机械化,因此解放了不少劳动力。当然如果和现代化的磨坊相比,中国的生产率还是较低的。但农村大队集体化决定了这种小规模的加工方式普遍化。
    在水利灌溉方面,一般已利用电力或柴油水泵,用手泵的例子已不多见。从这方面看来,在水利灌溉和谷物加工两方面,在一九八○年基本实现机械化是不成问题的。
    在农田基本建设方面,一方面既随时可以看到人们拿着原始的工具,例如篮子、担挑、水桶、手推车等在路上走,同时,人们又在进行机械建设。
    一些良好的机器已建成,例如推土机等。许多新机器已设计成功,可用来挖掘沟渠、推土、平整土地等。
    农田基本建设这种工程目前仍以人力为主,但人们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到一九八○年,起码有七成人力以机器代替。
    在交通运输方面,机械化比前几年有很大进步。柴油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都被广泛地运用于一般运输上,取代了牛、马、骡等作为拖拉的工具。
    到一九八○年,相信百分之七十的运输都会被这些拖拉机和货车替代。
    田间作业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但一般相信到一九八○年,农活可以实现百分之七十机械化操作。但这个机械化的标准如何?据我所知中国到一九八○年的目标是希望达到美国一九四○年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他们承认这是一个较低的目标。
    问题是中国还没有足够的农业器械供拖拉机用,所以现在部分的拖拉机应用在运输方面。美国的情况恰好相反。在拖拉机还未面世前,农业器械已有相当的发展。而中国的情况却是农具生产追不上拖拉机的生产。
    在中国,拖拉机到一九八○年将达到一定的数目,但农业器械仍是不够的。所以到那时候,我们不能用拖拉机的数量作为衡量农产量的标准,而要看每人每日的生产量是多少作为评估的准则。
    我曾在山西停留数月,那里的生产大队的指标是每人每日生产十斤谷。这生产率是十分低的,因为当地仍用锄头作为主要的工具。拖拉机只不过用来作翻土用。
    在北京情况是比较好的,他们用拖拉机翻土,种植,生产量每人每日增至三十斤,比山西增加了三倍。
    在东北哈尔滨的地方,由于耕地广大、平坦,拖拉机容易操作,每人每日的生产量更升到四十斤。
    在中苏边境的北大荒,农业机械广泛地运用,使生产量跃升至每人每日三百斤。
    我本人在美国的农田,每天产量一万斤,而这个产量仍不算是全美国最好的。所以中国仍要赶上三十倍,才能够达到美国的产量。这里想指出的是中国要赶上仍有一段距离。具备的有利条件不过中国农机化也有很多有利的条件。第一,农业集体化是令人鼓舞的。中国的农民先组织有相当规模的生产单位,归入这个生产单位管理下的耕地面积都相当大,可以有计划和有系统地推行机械化。同时在集腋成裘的原则下,这个生产单位可以收集足够的基金,去购买各类的农业机械。
    第二,现在中国各地的农村都有不少专业人材。他们都擅长于烧焊,装配,制造金属用具。基本上他们可以做出他们需要的机械。很多公社都有机械制造间,他们甚至可以自己造发电机,而差不多每个村子都拥有自己工艺精湛的电器工人。
    同时各地的工业都给予农业机械化很大的帮助。各地的公社如果要修理、设计或制造某类农械,他们可以到附近的工厂去求助。他们绝对不是孤立的小村落。尚待克服的困难有一定的工业化水平,有一定的科研,又能够给予基层农民支持,因此我认为一个大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解放了二十多年,为什么机械化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呢?是什么拖了机械化的后腿呢?
    这里有几个问题:第一是中国的人口很多,劳动力便宜,因此对机械的需求并不感到迫切,不需要机器解决问题。一旦机械出了毛病,很容易便可以用劳动力来代替,因此改良机械的压力也不大。
    第二个矛盾是灌溉与机械化的矛盾。中国灌溉的传统方法要求每一片田地都要平整,然后用小田埂围绕着。如果用拖拉机来犁田,就会使田埂搞乱。把土地重新平整使它适合灌溉可能还要更长时间。所以人们就宁愿不用拖拉机犁田,这就把机械化拖住了。因此最近设计一种新的绕圈喷水式系统,不必再筑小堤、小道,这就解决了机械化和灌溉之间几乎所有的矛盾。
    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机械化和耕作制度间的矛盾。全中国的作物都是每年种两造或三造以及套种、间作,这一切却使机械化十分困难。不只是间种,而且还有多造种植,以致收割和种植的时间紧迫。往往小麦未干透便要收割,而世界上就没有一具机械能收割未干透的小麦的。这些问题在世界其它地方是尚未碰到过的。譬如,在美国,我们并无雨季,我们让小麦在田上干透,然后才把它们收割下来。由于集体化及农民本身的科技水平提高,使耕作制度一年接一年地变化,这使得设计机械非常困难。整个农业正处于非常活跃的发展阶段,要尝试制造适合这种状况的机械实在很不容易,因此这也拖慢了机械化。
    还有其他领导上的问题,一些很先进的机构院校,在我看来,还未同普通群众有足够的联系,还未下到基层去,把机械拿出来,或者帮助农民制造他们需要的机械;理论和实践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有很多非常先进的机构,却同周围的农业缺乏足够的联系。另一方面,交流亦不足够,乡村的农民不知道有什么机械。譬如,在张庄的时候,农民要造一部脱粒机,他们问我懂不懂。我给他们一些图片看,他们决定要制造一部。后来我到了太原,进入一间研究院的农业机械陈列室参观,那里就有一部类似的脱粒机。张庄的人不知道那里有脱粒机,而研究机构里的人也不知道他们有这个需要。
    这正说明他们需要更多的沟通,好使各地人民了解当前中国什么机械已能自制和有供应。中国已有一个很大的消息传播系统,这系统也在迅速发展,但仍是不够的。
    最后的难题是钢铁的缺乏。中国虽然可以制造多种机械,但缺乏足够钢材去制造。这个难题又为四人帮所激化。钢铁工业和交通运输,过去几年所受的干扰是严重的,这也是造成机械化步伐迟缓的背景。
    这只是目前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粗略图景。概括说来,在某些方面,中国可望于一九八○年前达到高度的机械化,但在农业操作方面,则较难达到一定的水平。 eZe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佛罗里达州坦帕十月十三日电】中国足球队一行二十八人星期三(十二日)抵达坦帕,跟当地的坦帕湾队上演一场表演赛。
    【美联社佛罗里达州坦帕十月十四日电】中国足球协会副秘书、中国足球队副领队杨秀武今天在此间说,坦帕湾队技术很好,可惜失去许多良好的入球机会
    。
    “中国足球队的后防球员合作得很好,做到尽量减少错误。”杨秀武是于昨晚坦帕湾队在坦帕球场以一比二负于中国队后对记者说的。
    这位二十八人的中国足球队副领队通过翻译员对记者说:“我们认为坦帕湾队现在并非最佳水准,这是因为它有些球员不在队中,操练受到影响。”
    他接着说:“由于我们在此战之前没有取胜过,因此我们不会怀疑坦帕湾队的球技是低于我们的。”
    中国队对坦帕湾队的上半场双方都没有记录,坦帕湾队在下半场首先射入一球以一比○领先。但两分钟后,迟尚斌顶入,中国队扳成一比一平。在还剩十五分钟就要完场之际,中国队刚换上的前锋沈祥福射入一球,使中国队以二比一反败为胜。
    此战是中国足球队到美国后的第四场比赛,也是中国队在这次旅程中的第一场胜仗。在过去的比赛中,中国队曾与纽约宇宙队打成平手,后来输给了美国国家队一比二。
    【美联社旧金山十月十七日电】访问美国的中国足球队第五仗昨天在旧金山举行,三度对抗美国国家队,临场观众一万七千五百人,结果中国队以一比二见负。
    两队上半场均无建树。下半场开赛后一分半钟内,主队连下两城;临完场前十二分半钟美国队球门前兵荒马乱,主队球员救球心切,竟把球儿送向网窝,客队不费吹灰之力扳回一球。
    中国队结束在美国的访问后,前往牙买加和墨西哥。(以上均转载香港《新晚报》)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十月十八日报道:
    综合外电报道:中国队访问美国第五仗十七日在旧金山上演,美国国家队胜中国队二比一。三球均是美国队球员射入。
    这战在加萨球场上演,一万七千五百人观战。中国队射门次数比主队多,共有二十一次,但主队门将勇救十五球,保持不败,而美国队射门次数只有十次,但机会把握得好,两射中的,中国队门将李富胜亦救了三个险球。 eZe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巴西巴西利亚十月十二日电】最近退出纽约宇宙队的球王比利,已获授予巴西最高的勋章“体育荣誉十字章”,因为“他对巴西社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颁赠仪式将于比利返回巴西时举行。他现正周游欧洲,进行一次推销美国汽水的旅程。
    比利经过二十二年生涯后,于本月初退休。(转载香港《大公报》) eZe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