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7年10月17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7-10-17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日报报道:《自民党在日中条约问题上的对立将走向激化'...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十月十五日刊登一条消息,题为《自民党内在日中条约问题上的对立将走向激化,促进派和反对派出现分别集结的动向》,摘要如下:
    以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问题为轴心,自民党内的促进派和反对派开始出现分别集结势力的动向。党内对立必将激化,这一动向的发展,也将同福田首相对缔约作出决断发生微妙的关系。
    过去访问过中国的自民党国会议员团的团长和副团长等人十四日在众院第一议员会馆集会,从促进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立场出发,就“政府、自民党首脑应迅速采取达成协议的手段”问题进行了协商。这次集会是川崎秀二议员等人发起的。代表最近将会晤首相,就上述问题提出建议。
    二十日准备呼吁日中议员联盟中的自民党全体议员参加,举行扩大集会以壮大声势。
    另一方面,以中尾荣一、江藤隆美、佐藤隆、林大干等青岚会的成员为中心的众参两院议员约四十人在党内呼吁组织“自由政治评议会”(暂称),十四日在众院第一议员会馆召开了联络人会议。预定于十八日在党本部举行组成仪式。
    建立这个组织的直接动机是缔结日中条约的动向和伴随撤走驻韩美军而产生的朝鲜半岛的形势等。尤其是在党内,围绕改善日朝间关系问题,议员活动很活跃,其中在日中条约问题上的活动也很明显,因此,谋求集结与之对抗的势力。 6b5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美国《底特律新闻》十月六日发表马奎斯·蔡尔兹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参加国际通讯卫星组织;与世界联系的又一通路》,摘要如下:
    前不久发生的一件没有为人们所注意的事情所具有的意义超过了许多被视为新闻的消息所具有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了国际通讯卫星组织,成为这个值得注意的世界系统的第九十八个成员国。国际通讯卫星组织在一个由成员国组成的委员会的管理下,自负盈亏,因此,一个共产党国家签字参加这个组织就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了。
    国际通讯卫星组织,十三年来通过离地面二万二千二百四十英里高空的同步轨道上的五颗卫星同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发生联系。
    每个成员国都有几个接收天空转播的地面站。中国设有三个地面站,它自一九七二年以来一直在使用这个国际通讯卫星系统,只要交付使用费,非正式成员国就可以使用国际通讯卫星。
    国际通讯卫星系统是由坐在华盛顿的通讯卫星公司大楼一间大房间之内的两个人操纵的。这两个人的身边有几部电话交换机,他们面对着一面墙,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地图上面有用灯光标志着的每个国家的地面站、卫星以及在空中的卫星天线。他们在几秒钟之内就能通过电话同地图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取得联系。国际通讯卫星组织是非政治性的。 6b5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日本《北海道新闻》十月十一日刊登该报记者西胁君夫写的一篇报道,题为《日本对中苏外交没有出路,在和约上碰壁,也有人提出重新研究“等距离”》,摘要如下:
    福田政权在对中国、对苏联外交方面未能如预期那样展开。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日苏和约谈判,这两大案件都由于中苏严峻的对立,仍旧未能找到出路,可是,政府和自民党内也有人再次指出了中苏等距离外交的限界,出现要求重新研究对中苏外交的呼声。具体地说,就是把外交路线的重点转换到促进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中国方面去,作为走向缔结日苏和约的一个步骤处理睦邻合作条约。
    以日美关系为基轴,同中苏两个大国都增强友好关系,谋求我国的安定与和平,这是我国政府和自民党所采取的外交基本方针。日美关系通过福田访美,和历代政权同样,肯定了加紧合作的关系。但是,福田首相在巩固这一立足点之后,谋求作为下一步开展的同中苏两国的外交,却在中苏对立更加严峻中间,完全陷于僵局。
    首相所期望的,鸠山外相利用出席在纽约举行的联大的机会,同中国外长黄华、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进行的个别会谈,都以无结果而告终,这就表明了福田外交的现状。总之,现实情况是,“同中苏都友好”这一等距离外交在中苏两国严峻对立关系中是行不通的。
    中国在和平友好条约谈判焦点的霸权问题上,不想让步,苏联则加紧反对并牵制缔结写明“反霸”的日中条约,因此,在现状下,如果谋求打开日中关系的局面,就必须准备日苏关系的恶化。福田首相在日中问题上仍旧不能作出决断,也是因为前途难以预料。但是这样下去将找不出打开局面的道路,因此,鸠山外相暗示即将从中苏等距离外交摆脱出来。
    问题是,下决心搞日中时,苏联的反应达到何种程度,需要从安全保障、经济、归还北方领土问题等各个角度弄清楚。外务省人士表示出慎重的态度说,“在安全问题上,日美中一体化将来能否有效地发挥其机能呢?对美国来说,最为关心的是对苏关系,日中两国接近,日苏两国背离将成为包袱,也许形成要重新考虑日美安全条约本身的状态”。
    但是,另外还有一个复杂的因素,即亲苏派的学者团体、自民党内的一部分人中开始出现的通过日苏睦邻合作条约打开对中苏关系局面的方案。福田首相在这些议论的基础上如何开展外交活动,将被迫作出决断,这是事实。 6b5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日本《工业新闻》八月二十三日刊登一条消息,题目是《在新津油田将实验湿式火攻法
    ——原油二次回收新技术研制成功》,摘要如下:
    石油开发公团所属的石油开发技术中心研制成功被称为“湿式火攻法”的划时代的原油二次回收技术。今年秋天,将在新
    澙县新津油田着手实验。所谓湿式火攻法是将地下的残存原油燃烧,变成轻质油。同时,注入水产生热水,将原油向采油井方向压出。
    以有效利用石油资源为目的的原油二次回收技术的研究已经通过国际石油财团等找到了线索,但还没有确立起成熟的方法。因此,石油开发专家们很关心这次实验成果。
    湿式火攻法采取的办法是将热风送进油层中的原油里,形成燃烧带,然后通过注水制成热水和水蒸气,挤压出油。之所以利用热,是因为要降低残存原油的粘性,使油容易通过油层内的“孔隙”。并且,在燃烧带,温度达到摄氏五百——六百度高温,所以,前面的原油发生热分解,变成轻质油,具有流动性良好的优点。
    分解后剩下的石油焦随着燃烧的前进形成新的热源,而燃烧带在扩展到一定范围的阶段,压入的水由于高热而变成水蒸气,起到了将余热传到燃烧地区前方的作用。
    石油开发技术中心认为,该回收法是“火”与“水”的结合。在向残留原油点火扩大燃烧带燃烧石油焦产生水蒸气这样一个过程中,热源在油层内连续传递热量,所以,从地上输送压缩空气的时间很短。在排油效果和经济方面都具有其他回收法不具备的优点。
    原油二次回收法简单地说有(一)热回收法;(二)水攻法;(三)气体压入法三种。热回收法还可分成“火攻法”和“水蒸气压入法”。而这次搞的“湿式火攻法”是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的二次回收法,据认为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尝试。
    开发石油经过探矿、试采和生产的各个阶段到出油,需要庞大的开支。然而,据说,按目前的技术,原油的回收率平均仅有百分之二十。同时据说也存在重质油只能回收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六的情况。
    由于油层内的排油压力下降,使剩余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油在未回收的情况下而置之不顾。可是,近几年来,由于出现了资源枯竭的倾向,残留原油二次回收呼声很高,而确立其回收技术成为当务之急。 6b5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香港《今日世界》十月号刊登一篇题为《家用小东西竟是环境大煞星》的报道,摘转如下:
    美国政府的三个机构——环境保护总署、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消费品安全调查委员会
    ——最近共同决定:逐步消除非必要的使用“氟利昂”——破坏空气中臭氧的一种罐装喷雾剂。三个机构的首长都承认,这在美国制订规章的历史上,是“极少见”的行动;但鉴于“环境问题的关系重大”,这是必需的。
    去年秋天,许多科学家在国家科学院的一项报告中证实:从氟利昂(氯氟化碳)那样化合物发出的氯气,正在破坏臭氧层,这层大气中的氧分子,可保护地上生物不致遭到太多的太阳辐射线的伤害。他们说,这种辐射线每年可以引起十二万人患皮肤癌。
    一如本年五月十一日宣布的,美国的逐步禁止使用氯氟化碳的物品,将于一九七八年十月开始,而在一九七九年四月完全禁绝。这项最近宣布的禁例,估计会影响到约十亿具正在采用喷射压缩气体容器的物品,包括除臭剂、喷发雾、杀虫剂、家常除垢剂和空气清新剂等各种产品。
    从最近那项禁例中豁免的必要罐装喷雾剂产品,计有治疗支气管性气喘药物的气溶体产品,矿坑安全警告装置,以及诸如冰箱和空气调节机等所使用的非发射剂。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局长说:“政府三个机构要消除使用氯氟化碳的联合行动,是由于这些化合物破坏大气上层的臭氧层。因为长此下去,会使我们患上皮肤癌的危险增加,同时也使环境改变而发生气候变动和谷物歉收的危险大增。”
    这项禁制行动,是在两年多前首先有科学论文提出警告谓氯氟化碳对臭氧具有潜在威胁之后采取的。这项理论现在已获证实:由于此类化合物具有惰性,故此不像在大气下层中的许多污染物,它是不会给雨水涤除的,而且恰巧相反,它会升至大气层的顶部,在那里,没有滤过的太阳辐射线,会将它的元素离解,把氯放出。氯是一种非常活性的元素,会立刻和臭氧混合而将臭氧破坏。
    局长说:氯会在大气上层中停留很多年。大气层是现在才对过去十年放出的氯发生化学反应的。
    他提出警告:“就算所有国家明天便停止生产氯氟化碳物品,我们可能还是要受到过去一、二十年来它的散发物的大量影响。”而现在放出的氯,也仍会影响今后几十年的大气层。不过,大气层最后终会清除掉氯气的。 6b5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