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7年9月4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7-09-04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日《产经新闻》评论:《「万斯访华是平静的」,日本冷静'...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八月二十八日刊登该报记者山冈启哲写的评论,题目是《“万斯访华是平静的”,日本冷静对待》,摘要如下:
    美国国务卿万斯来日本,同福田首相、鸠山外相举行了会谈,二十七日离开日本回国。万斯来日本的目的是向日本政府介绍美中会谈的情况,求得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就国际形势和两国间悬而未决的问题沟通思想。可以说,他这次来日本是“不断对话”的日美关系的象征。那么,令人最关心的美中会谈的内容如何?好象并没有谈到它的核心部分。这次万斯访华对日本的外交政策有什么关联?本文试图探讨一下政府的反应和所存在的问题。
    政府、外务省当局对这次万斯访华的反应是冷静的。其原因之一是,美国国内在台湾问题上意见分歧,美国国务院事前就暗示:“这次访华是探索性的。”原因之二是,卡特总统很重视日美关系,说“日美关系是美国外交的基石”,以他的这种对日姿态为基础,日美关系处于良好状态。鸠山外相等外交当局人士早就得到了这样的印象,即“美中关系不会有大的进展”。美中会谈所取得的结果,可以说证实了外务省首脑的上述“预言”。
    因此,在万斯回国途经日本的时候同福田、鸠山举行会谈时,因以后还要向卡特汇报,所以关于美中会谈的情况没有听到充分的介绍。对于这个结果虽然感到遗憾,但态度是比较冷静的。
    外务省的一般看法认为:“过去(美国)主张加速美中关系正常化,第一是因为要在毛、周时代完成它。第二是考虑到,不那样做,中苏关系也许会和解。但现在从客观上看,这种条件已经消失。因此,美、中双方都不需要加速关系正常化,只要保持继续对话,使上海公报规定的关系不冷却、不后退就可以了。从万斯的介绍中可以体会到正常化需要花费时间,既然如此,对我国的外交政策就没有影响。”
    从日本外交来看,“万斯访华是平静的”,但仔细地分析万斯向日本政府所作的说明,就会发现其中包含着针对将来的重要暗示。
    其一是朝鲜问题。在二十七日鸠山、万斯会谈中,鸠山一开头就问道:“在对北朝鲜等未复交国家的政策方面,万斯国务卿在纽约发表的对亚洲政策的演说的原则没有变吧?”万斯肯定地说:“是的,今后也不变。”
    日本在目前亚洲形势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仍然甘心同北朝鲜处于不正常的关系。对于北朝鲜宣布划定二百海里渔业水域的新事态,也得不到任何情报。在这种情况下,鸠山叮问卡特政权的想法,而万斯予以确认,其意义决不是小的。
    政府人士在这个问题上表现有点焦急,说:“在美中会谈中,看来实际上是谈了朝鲜问题,但没有听到所谈内容的介绍。”外务省期望九月底在联合国大会开会期间鸠山和万斯会谈时,能够听到关于美中会谈情况的更深入的介绍。焦点就是朝鲜问题,根据美方的说明,日本政府也许要面对不能不重新研究对朝鲜政策的现实。 UiJ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八月八日译载日本防卫研修所第一研究室室长前田寿夫的文章,题为《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自力更生发展核武器》,摘要如下: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成立时,可以称得上现代化的兵工厂,简直绝无仅有。解放军从日本军队和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的大量装备,也无从修理。朝鲜战争中,在现代化武器面前,中国政府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从那时起,中国在苏联的援助下,正式开始了国防工业的建设。这是一九五三年以后的事情了。
    在苏联援助下兴建的主要工厂中,同国防工业有直接关系的,据判断有武器制造企业十二所、航空机械制造厂四所、原子能工厂两间、汽车厂拖拉机厂五间和造船厂两间等等。
    一九五七年十月五日,中苏签署了“国防新技术合作协定”,规定苏联为中国提供原子弹蓝本和生产技术。翌年的一九五八年,中国新设了负责核子工业的第二机械工业部。但就在这期间,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继一九五九年六月十二日苏联撕毁双方国防新技术协定后,一九六○年七月,苏联又撤退所有专家,全面切断对中国的援助。
    中苏关系的恶化,从两个方面给与中国国防工业巨大影响。第一方面是从核导弹到飞机、坦克、潜水艇等各种武器装备方面,变成非自力生产不可。从一九六○年至一九六五年间,中国先后建立了第三至第七机械工业部,这反映国务院设立了分别负责一般军事装备、军用电子仪器和通讯设备、火箭导弹、舰艇船舶及飞机的各个部门。
    另一方面是,考虑到来自苏联的攻击,国防工业必须进一步分散。
    据报道,中国兵工厂的总数,在七十年代中期约有四百余间。但是,在中国,武器生产并不限于兵工厂,地方的农机厂、电机厂、制铁厂等,也均可以生产步枪、机关枪、迫击炮、地雷信管、坦克的零件等各种轻型武器、部件。所以,若把这些包含在内,今天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工厂,可以说都同国防工业有关系。中苏关系破裂后,在中国自力更生地发展国防工业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核武器的开发。中国集中了全力,在苏联拒绝提供核爆技术后,仅花了五年时间,就成功地进行了原子弹爆炸。从一九六四年十月的第一次核爆起至一九七六年十一月止的这段期间,中国进行了二十一次(西方的统计)核爆,成功地实现了核弹轻型化、氢弹爆炸,并把核弹头配备在导弹上;最近更进一步开发了战术核武器。
    据情报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所拥有的制造核材料工厂,共有十二间。综合各方面的材料推断,中国现在拥有的核材料,其中铀235约二千五百公斤、钚239约一万五千公斤,原子弹及氢弹约二百至三百枚。 UiJ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哈瓦那九月一日电】美国和古巴朝结束十六年的敌对迈出了另一步,它们今天在彼此的首都开设了外交办事处。这里的新任高级美国官员称这个行动是期待已久的。
    在由瑞士照顾的前美国大使馆中开设了新的美国照管利益办事处,美国外交官利利·莱恩和古巴副外长佩莱格林
    ·托拉斯发表了低调的讲话。
    这个仪式是同驻华盛顿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中相同的仪式同时举行的,在哈瓦那的旧使馆整修好之前,古巴利益照管办事处将在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中办几天公。
    美国副国务卿哈比卜和古巴照管利益办事处主任拉蒙·桑切斯—帕罗迪,在捷克大使馆的简短仪式上讲了话,数十名外交官出席了这个仪式。
    瑞士在表面上将继续代表美国在这里的利益,但是,以莱恩为首的十名美国人将从旧的美国大使馆中处理实际事务。莱恩对参加仪式的三百人(大多是古巴人和外交团成员)说,尽管先前已采取了一些改善关系的步骤,但是华盛顿和哈瓦那之间依然存在重大的问题。
    古巴副外长托拉斯解释了古巴的观点,并抱怨美国继续实行贸易禁运,他称贸易禁运是“不公平的对待”。但是,托拉斯提到最近同华盛顿关系的改善。
    托拉斯说,照管利益办事处意味着“哈瓦那和华盛顿之间存在直接的渠道和常设的联络,这将便于讨论由于两国毗邻而引起的问题和由于历史上的关系造成的问题”。 UiJ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巴西《圣保罗州报》八月十一日刊登该报记者巴尔博扎发自华盛顿的报道,题为《和拉丁美洲关系,对每个国家实行一种方针》,摘要如下:
    卡特总统政府改变了前几届政府确定的惯例,经过研究后决定不对拉丁美洲采取一项总的政策。现在,美国打算同本大陆的其它国家专门发展双边关系,对每个国家采取各自不同的政策,或者正如美国政府的一位高级人士偶尔所说的,随着事态发展而改变重心——即所谓的“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舞”。
    前几届政府不关心制定旨在调整美国同本半球其它国家关系的一揽子措施,最终忽视了南美的邻国。但是,卡特政府没有流露出不关心拉丁美洲的迹象。肯定不是因为卡特政府比前几届政府更看重本半球各国,而是因为卡特总政策的三个基本项目——保卫人权、防止核扩散和控制军备竞赛
    ——跟本半球各国有密切的联系。
    最近,卡特答应从一九七八年起大量削减武器出口。在拉丁美洲,这项措施主要涉及存在边界问题的地区的那些国家,例如安第斯地区和中美洲。在这方面,人权问题也产生了影响:三周前,美国政府禁止运送武器来装备十二个国家的警察。在这十二个国家,基本人权得不到尊重。
    美国政府坚持认为,保卫这些公理不应被看成是干涉别国的内政,并对巴西认为实行这项总政策是对巴西现状的批评表示遗憾。还认为在人权方面取得的成果是令人鼓舞的:牙买加和委内瑞拉已经批准美国的协定,给其它国家做出了榜样。美国政府很乐观地欢迎委内瑞拉总统佩雷斯最近的谈话。佩雷斯说本大陆的军政府正越来越自认为是过渡性的政府,他还认为本大陆各国正明显地倾向于尊重人权和建立文人民主政府。
    卡特政府正进行着紧张的幕后活动,向在尊重人权方面有改善的国家的政府首脑发出赞扬信件。
    白宫也把自认为美国在拉丁美洲的经济家长作风的削弱当成一种进步。尽管美国在这个地区的投资绝对额从一九六○年的八十亿美元增加到一九七七年的一百七十亿美元。 UiJ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八月十二日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古巴同意让八十四名美国人和家属一起离境》《卡斯特罗和丘奇达成协议,这位参议员说,下一步该由美国走了》,摘要如下:
    卡斯特罗今天在同美国改善关系方面又迈出了一步,同意让八十四名美国公民及其家属离开古巴。这些美国人在过去一直可以自由离开古巴,但是古巴官员一直不愿让他们的古巴妻子和孩子同他们一起走。
    丘奇参议员说,这个姿态是本着“亲善”的精神作出的。这位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高级成员结束了三天访问。他在乘飞机回华盛顿之前说,他现在认为,该由美国对这个姿态作出配合了。 UiJ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