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7年9月2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7-09-02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英《约克郡邮报》评论说:外国人可以期望中国现出新的'...

    【本刊讯】英国《约克郡邮报》八月二十七日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同邓同志作交易》,副题是《麦克杜格尔说,由于邓小平复出,外国人可以开始向北京邮寄他们的商品目录册以期出现新的贸易高潮》,摘要如下:
    邓小平的第二次复出强调说明北京恢复了对外贸易的兴趣。这个务实的和关心外贸的人是副总理,去年他被江青和她的朋友搞下台,但现在又回到了最高领导层。
    任何一个人都不怀疑,中国在毛之后的领导集团的领导下已转而采取这样的政策:进口需要的外国设备并出口原料来支付这些设备。四人帮说这种做法是不道德的和危险的。现在他们已经被开除出党,作为叛徒、骗子和特务而遭到蔑视。
    邓早在一九七五年就用他通常重实际的口吻说,我们必须用更多的东西来换取外国最新最好的设备,如果你拆开一件外国东西,你会发现许多部件是在许多国家造的,而不是出产它的一国造的。
    这位说话尖锐的副总理进一步指出,外国技术会加快中国工业的发展,并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国的大部分技术落后于西方十年到二十年或者更多。
    四人帮敌视知识训练和有秩序的管理,这对研究和效率来说是危险的。甚至未来也受到影响。
    现在,中国人暗示了他们在军事方面急需要办的许多事情。虽然他们看来接近于在太平洋试验他们的洲际弹道导弹,但这件事比预定的已晚了好几年。他们现在只有少数能够同苏联飞机较量的战斗机。他们缺少常规武器。
    虽然北京现在对武器的谈论超过对其它工业设备的谈论(苏联的威胁成了一个很好的动员人们的论点),事实上,经济部门都在疾呼发展。从采矿到微型电路每一件事都需要发展,如果领导集团要给人民带来那怕是程度不高的繁荣的话。
    中国要使技术从五十年代的水平来一个跃进,它就必须向国外购买。北京七十年代初期大量采购外国化工成套设备,这将在短期内提供大量先进的现代的化肥以增加作物收成,这种增加是别的办法所不能实现的。
    中国正在寻求在其它工业方面也走相同的捷径。航空工业由于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帮助而得到提高,后者在一九七五年十二月邓下台前夕卖给了中国斯佩式引擎生产线偕同技术。
    最近,北京谨慎地完成了它早些时候购买的石油化工技术和合成纤维成套设备。它去年购买了几套这样的设备,主要是从日本购买,最近又从西德购买了一套。
    中国人暗示,到今年年底的时候,他们指望将开始一项新的购买计划以支持下一步经济大规模的推进。邓和其他领导人强调了他们的石油工业的极端重要性。这项计划可能包括全部先进的沿海勘探和钻井设备,英国、挪威和美国可能是这些设备的来源。 gnU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八月二十八日刊登该报撰稿人弗罗德尔的文章,题为《中国想买石油钻井机》《在购买美国的设备方面的明显步骤》,摘要如下:
    中国看来已经在购买美国的石油钻井设备方面采取了一大步骤。
    十名中国石油设备专家于六月十五日抵美国,并且参观了西部和西南部的四十七个石油钻井设备公司。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专家们第一次认真地研究美国石油工业的技术情况。
    某些石油技术只有在这里可以买到。一些美国制造的零件和支持设备已经在中国使用了,但是,美国公司在过去未能出售大量的钻井设备。
    这个代表团对海上钻井和地震探索设备表现了最强烈的兴趣。专家们于七月二十四日离开这里前往日本、对类似的设备进行两周的参观访问。
    设在华盛顿的全国美中贸易委员会(它是一个由四百多家公司组成的非赢利组织),打算在今年秋季派一个美国设备制造公司代表团去中国,以便继续使中国了解美国的石油技术。
    据商务部的统计数字,自从一九七二年中美贸易恢复以来,美国已经向中国出售了价值一亿美元的石油设备。美国在一九七七年上半年向中国出口的总额为六千二百二十万美元。一九七六年出口的总额是一亿三千五百四十万美元,计划今年将把出口总额增加至一亿五千万美元。 gnU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八月一日刊登该报驻香港特派记者石冢七月三十一日的消息,题目是《中国在金融方面也将接近西方》,摘要如下:
    此间有一种占上风的看法认为,以邓小平副总理正式复职和美国国务卿万斯访问北京等为转机,中国在金融方面可能也将同西方国家、特别是同美国加强交流。中国已经全面地扩大了办理美国银行支票和汇票的银行。
    中国去年年底发表了在中国国内发行银行支票的西方金融机关的一览表,这些金融机关发行的银行支票都是得到中国方面同意的。其数目达二十九家,其中,美国的银行只有美洲银行,日本的银行有富士银行等四家,其余的是欧洲系统的银行。然而,最近,中国银行表示,中国已确定了这样的方针:除美国捷运银行外,美国所有银行的银行支票或汇票都可以办理。最近,香港的国际金融业界对同中国的交易,特别是对以某种形式提供信用贷款的可能性更加关心了。 gnU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香港八月十六日电】据美国银行说,中国的外贸收支去年显著好转,盈余达十一亿美元,而一九七五年和一九七四年分别出现四亿五千五百万美元和八亿一千万美元的逆差。
    该银行在此间发行的最新一期《中国观察》通信中估计,中国一九七六年同西方国家(地区)的贸易获得七亿六千二百万美元盈余,同共产党国家的贸易获得三亿五千万美元盈余。
    它说,中国在去年把来自西方国家的进口削减近百分之二十五,出口则增加百分之二。 gnU品论天涯网


    说一种叫“信号蟹”的美国螃蟹,繁殖力强、生长迅速、体重大,不必喂饲料,蟹瘟对它们没有任何危害,在几乎一切水域都能繁殖生长
    【本刊讯】西德《明镜》周刊六月六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吃同类的动物》,摘要如下:
    (提要:一种从美国进口的淡水蟹的饲养人把环境保护和经商完美地结合起来)
    瓦尔特·谢尔知道美国产的螃蟹有什么价值。早在他还是发展援助部长的时候,他已经关注这种环节动物。
    在联邦总统同他在奥地利欣特塔尔的朋友莱·施皮茨通信的时候,一再谈到这种淡水蟹。施皮茨可说是这种产自美国的环节动物的饲养始祖之一。他多年来一直宣传这种动物
    ——说它保护环境,同时又产生利润。
    施皮茨想把这种螃蟹(俗称信号蟹)迁移过来,而不繁育欧洲的河蟹。由于一种危险的病——蟹瘟,欧洲的河蟹差不多已绝种。但是,螃蟹使湖泊、河流保持卫生;它们的钳子所及,概吃不留,这样,就防止了繁茂的、吸收氧气的植物的生长。
    一九六九年瑞典从美国引入信号蟹五万八千只,大多数是从塔霍湖引进的。现在,这些螃蟹在这个北方国家的二百个湖泊和河流中已繁殖到大约一百万只。蟹瘟对它们没有任何危害。今天,在瑞典的饲蟹湖泊中每年育养幼蟹数十万只,然后用集装箱运交欧洲其他国家的买主。
    鱼类饲养家施泰勒说,“我们寻找了多年的”这种螃蟹,也在德国许多水面中安了家。
    欧洲的饲养人还认为,在亚非两洲气候适宜的地区,可以大量饲养螃蟹——如在水库中,那样,水库就不仅提供能量,而且也提供优质的蛋白。
    鱼类生物学家埃·施文主张,“凡是从前生长德国河蟹的地方,都放养美国的‘信号蟹’,因为没有别的水生动物能够代替‘水中警察螃蟹’。信号蟹在其栖息之处,有如一架水底‘清除机’。”
    这种美国蟹显然在几乎一切水域都生殖兴旺。它所需要的是至少由摄氏十五度的夏季温度和由石头和树根构成的、足以御敌的障碍物。有了这些条件,施皮茨说,这种水下宝贝由于“繁殖力强、生长迅速和体重大”(重达六百克)便可大赚其钱。
    渔民用装上了诱饵的笼篓捕捉,每公顷可捉二千只(上市重量一百公斤)。由于螃蟹不必喂饲料,只花捕捉工钱,所以,每公顷净赚三千至四千马克是完全可以作到的。
    不过,鱼类的特性和口味阻碍着信号蟹大量传播。施皮茨说,幼蟹是“其他一切水中动物的佳肴,也是大螃蟹的佳肴,因为螃蟹纯粹是吃同类的动物”。 gnU品论天涯网


说鲨鱼三亿年来代代相传,能抵抗各种疾病入侵
    【合众国际社迈亚密七月十日电】本身具有一种神秘物质的鲨鱼对各种疾病和传染病,都有免疫能力,这种鲨鱼是最原始的动物之一。
    在迈亚密大学微生物部工作的西格尔和他的同事们,正在研究为什么有些种类的鲨鱼体内有抵抗细菌入侵的能力。
    在医药上来说,鲨鱼是一种迷人的动物,至少有三亿年的历史。它能一代代地生存下来而基本上没有变化。直到现在,据知道鲨鱼不会死于疾病或传染病,只是因暴力饥饿或年老以及失去了高度发达的感官而死亡。
    鲨鱼发挥的抗体能防止或消灭入侵的外来物质。
    十年前,西格尔将一条鲨的脏脾切除。他回忆说:“我们用各种缝线缝起手术伤口,然后将鲨鱼放回海水笼内。翌日,手术伤口又打开了——海水溶解了缝线。
    “鲨鱼在游泳,拖着出了身体的肝脏和其他腹部器官。没有感染的迹象。在人类及其他动物,当腹膜暴露出外之后,很快就会受感染。”
    鲨鱼的血液,揭示了抗体的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西格尔发现了一些基本问题。
    首先是为什么鲨鱼早有这些对抗疾病的抗体?人类只是在暴露于入侵抗原之时才产生抗体的。
    西格尔说:“使鲨鱼能免疫的物体,大部分不存在于海洋。鲨鱼从未暴露于它们。
    “鲨鱼抗体抑制癌肿瘤,各种型式的流感病毒和其他与人类相同的病症。”
    (转载香港《大公报》) gnU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