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0年1月10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0-01-10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驻喀布尔外交官说苏联入侵阿后面临巨大困难 '...

    【美联社喀布尔一月四日电】苏联人出兵阿富汗之后,面临着城市恐怖主义运动为主的反叛活动长期存在下去的前景。苏联要为其行动承担很大政治风险。
    尽管没有多少人相信穆斯林叛乱分子能对付苏联的军事力量,但是观察家们指出,苏联人在对付这个原始的偏僻国家的部族人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这是驻首都喀布尔的西方和亚洲外交官以及其他人士表示的看法。
    这些外交官预料,城市中正统的穆斯林叛乱分子反对苏联人和阿富汗铁腕人物卡尔迈勒的支持者们的恐怖主义运动将会有所加强。
    尽管卡尔迈勒已经保证实行一些改革,包括给予言论自由、释放政治犯和“尊重伊斯兰”,但是西方观察家还是认为,他的政权由于依靠苏联人已经信誉扫地,永远也得不到人民的忠诚了。
    一位外交官说:“我与之谈话的每一个阿富汗人都把卡尔迈勒看成是苏联的走狗。看来阿富汗人一致认为,要是他们不能赶走俄国人,他们的国家就完了。”
    看来卡尔迈勒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他的政权必须有一个合法的外表。他的做法是指责他的已故前任阿明是“中央情报局的特务”、“为帝国主义效劳的间谍”和“嗜血的暴君”。
    卡尔迈勒在迄今为数极少的几次公开讲话中证明了他同已故的阿明的前任塔拉基是一致的。
    卡尔迈勒首次作出的公开姿态之一是释放了塔拉基的遗孀。
    一位西方人士说:“苏联人大概非在这里长期保留一支军队不可,以确保现政府的生存。”
    一名西方外交官说:“这件事情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将远远超出这个国家,并将影响到苏联同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穆斯林国家的关系。”
    在喀布尔,苏联的行动已燃起了人民的反苏情绪。居住在这里的欧洲人和美国人说,在街上,在阿富汗人认出他们不是俄国人之前对他们是敌视的。一名要求不披露姓名的美国教员已经戴上了牛仔帽,以表明他不是俄国人。 rvH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曼谷一月九日电】马来西亚外长里陶丁今天在去越南的途中在这里作了短暂的停留以后,动身前往河内。里陶丁是作为马来西亚政府代表飞往河内的,但是他携带着东盟的一封信。该信说,东盟愿意同河内对话以求得柬埔寨冲突的一种政治解决办法。 rvH品论天涯网


    说印度反对苏联干涉阿富汗;美国过去的行为也是一样的
    【路透社巴黎一月八日电】印度当选总理英·甘地今天说,她的国家反对苏联对阿富汗的军事干涉,但是她也批评美国过去对这个地区执行的政策。
    甘地夫人在同法国电台记者的谈话中说,苏联的行动“对我们是一个危险,因为我们反对国外的任何干涉”。
    在大选中刚刚获得大胜的甘地夫人说:“但是与此同时,人们必须记住:另外一些国家一贯想在这个地区确立它们的势力和推进它们在这个地区的利益。”
    记者问她是否反对苏联的干涉,她说:“是的,我们反对。”
    但是她又说,美国人过去的行为也是一样的。
    记者问她,这个地区是否有出现“不稳定”的危险的可能性,甘地夫人以提问的方式作答:“谁制造了这种不稳定?首先是美国。”
    同她谈话的记者问她是否相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危险。
    甘地夫人说:“我不知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以及它将干什么。如果它推进得太远,那么可能会的。那将发生大战。”
    苏联要对这个地区当前的紧张局势负责吗?
    这位当选总理说:“不,大家都有责任。”
    记者问同莫斯科订有友好条约的印度是否在政治上属于苏联集团,甘地夫人说:“不是,我们只属于印度集团。”
    她说,她的政府将继续执行印度一贯的不结盟政策。 rvH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华盛顿一月七日电】蒙代尔副总统今天宣布,美国政府将按成本收购按照合同出售给苏联的八百万吨谷物以外的全部谷物。
    预料总数将为一千四百万吨左右,价值为二十二亿五千万美元。
    蒙代尔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这些额外的谷物将用于对外粮食援助计划,今天的措施保证美国的农场主不致因减少给苏联的谷物而受到损失。
    今天在华盛顿,农业部长伯格兰还宣布,主要的谷物出口国十一日将在这里开会讨论美国减少运往莫斯科的谷物问题。
    伯格兰说,美国在最近几天已经同主要的谷物出口国谈过,它们表示愿意不增加谷物出口来填补美国减少出口的数目,以支持卡特政府的行动。 rvH品论天涯网


    【时事社东京一月六日电】题:印巴关系可能因阿富汗争端再次动摇,印度新政权的动向引人注目
    新德里六日电:苏联军队大肆入侵阿富汗,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特别是对于互为宿敌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正在产生微妙的影响。
    美国总统卡特四日宣布限制对苏出口谷物等,在通商、外交和文化交流方面对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的强硬措施,并且打算恢复美国对在这一地区受到影响最大的国家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该国是阿富汗的邻国,它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增加了。而且在美国国防部长布朗访华时,美中对军事援助巴基斯坦的合作问题似将成为最大的议题。
    看来,巴基斯坦的宿敌印度对这种行动感到紧张和心神不定。从过去的原委来看,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最终将会被用来对付印度,这种警惕心理在印度方面是根深蒂固的。目前正处于竞选高潮中的印度各政党以及报纸,在这一点上意见是一致的,认为在军事上支持巴基斯坦将会危及印度的安全保障,因而呼吁美国慎重地对待。
    美国为了安抚印度的这种担心,已决定采取必要措施,譬如表示愿意向印度提供浓缩铀,这一问题在两国间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但是,美国向同印度的假想敌国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这种南亚安全保障政策,在同印度的关系上,似乎不会轻易行得通的。大选以后成立的印度新政权,将会对美国来取何种态度,值得注意。
    特别是在英·甘地重新当政的情况下,正因为英·甘地历来是持亲苏态度的,所以,不仅是对美国的关系,而且对印巴关系,进而对阿富汗争端将会进一步增添复杂的因素,这看来是毫无疑问的。 rvH品论天涯网


    【西柏林柏林晨邮报一月六日报道】去年十二月五日在大肆宣传下撤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苏联军队,显然没有被送回苏联,而是在捷克斯洛伐克扎下了新营地——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边境只有约二十公里远。据西方主管部门得到的报告,目前,苏联在特普利策—舍瑙地区驻了比迄今更多的兵力。一些士兵还试图用东德马克在商店里购物。
    据波恩消息灵通人士说,克里姆林宫原来打算把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撤出来的部队驻在波兰。可是在本国领土上已有三个苏联师的华沙政府拒绝了这一要求。 rvH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新德里一月八日电】英·甘地的朋友和敌人都一致认为,她是一个固执的女人。
    从童年时代起,她就不得不咬紧牙关对付逆境。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其父、民族主义者尼赫鲁曾数次遭到印度的英国统领的监禁。
    她形体脆弱,表情腼腆,可是内心却充满活力。十二岁那年,她组织童子军协助印度「自由战士」。由于经常转学,她没有受过正统的教育。但是,她很快便养成一种铁一般的意志。这种意志力是她个性中最主要的特点。可是,在她父亲去世以后,她那腼腆、脆弱的外表掩盖了她的意志力,使国大党内扶植她上台的人上了当。一九六六年,她四十九岁,国大党内扶植她的人以为能够控制她,便推她当了总理。从那时起,她的「独裁主义」一直不断受到离开其政府的政客们的攻击。他们指责她容不得反对派,爱玩弄政治,不爱讨论问题,独断专行。每当她发现自己处于少数地位的时候,她便越过领导层向人民求助。一九七七年的失败,丝毫没有动摇她的意志。 rvH品论天涯网


    俄国军队昨天开辟了一条新的重要战线,猛烈攻击反对他们接管阿富汗的部队。外交界提供的消息说,红军总参谋部的一批高级战略家已到达阿富汗,以加强指挥作战人员的力量。
    据信,目前俄国军队进攻的路线是从阿富汗东北部的巴达赫谷向南,穿过努里斯坦和库纳尔山谷打向帕克蒂亚省,然后再打向坎大哈和楠加尔。据估计,进攻的先头部队是一支拥有一千辆坦克的坦克部队。有力地抵抗但是,外交界提供的消息说,俄国人对他们迄今遇到的穆斯林游击队联合部队和阿富汗正规军中反对俄国接管的部队的抵抗,程度之大,感到吃惊。
    据昨晚报道,俄国军队开向边远地区去压制阿富汗正规军守卫部队,他们想解除阿富汗人的武装。有些消息说,一些阿富汗守卫部队被俄国装甲部队包围了。
    据说,俄国人对阿富汗人的抵抗感到很不安,因此又有一批战略家用飞机送往了喀布尔。
    在本周有一位苏联将军在巴达赫谷被打死,两支苏联车队在努里斯坦遭伏击。
    苏联红军军官已开始在喀布尔修建一个可用于军事目的的卫星广播站。另外,据说有一大批苏联技术人员正在设置一个新的、功率强的微波通讯系统。官员们飞进阿富汗
    与此同时,据说数以千计的俄国文职官员飞进了喀布尔,以便同俄国红军一道接管阿富汗,而迄今为止,接管阿富汗的工作只是红军单独在干。
    这些文职官员将接管对阿富汗行政方面的日常工作。
    过去,在阿富汗约有两千名俄国文职“顾问”,但是外交官们认为,这几天来,人数可能已经增加了两倍。“俄国人掌管”据外交界的消息说,在喀布尔也一样,苏联大使馆的公使级参赞萨弗隆丘克已经在人民大厦
    ——阿富汗主席的官邸和办公室——蹲了下来。据说他将行使政府的日常事务。
    在喀布尔的外交官们认为,由德国人训练的阿富汗警察部队将按照苏联的样子进行改组。
    (摘自一月四日英《每日电讯报》) rvH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