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7年6月6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7-06-0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国通讯社评苏联新宪法草案 '...

    美联社说现在颁布宪法,表明勃列日涅夫经过玩弄几年的政治计谋之后,终于享有绝对的权力
    【美联社莫斯科六月四日电】苏联新宪法使苏联有一副新的外貌。
    长达九千字的宪法草案规定管理稍加集中化,使共产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有机会增添国家主席的头衔,并鼓励年轻公民更多地参与国家机构的工作。
    然而,克里姆林宫由于自恃,并没有改变它的任何基本信条。苏联仍然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力求实现共产主义,坚信每个公民有为国效力的职责,不容忍旨在削弱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动。
    现在颁布宪法表明勃列日涅夫经过玩弄几年的政治计谋之后,终于享有绝对的权力。波德戈尔内主席上月被撵出政治权力机构一事表明,甚至连那些在一九六四年帮助过勃列日涅夫推翻赫鲁晓夫的人也终于免不了要遭受政治上的不幸。
    新宪法增加了第一副主席的新职位,勃列日涅夫可能将这项工作交给一位同事,在他本人接任国家最高职务期间,主席的工作实际上是由这位同事来做。
    宪法的其它部分还表明它们是经过长时期形成的,也许是不怎么想使这个国家发生重大变化。关于要求全体公民为国效劳并按照国家的利益来行使他们的公民权的条款,基本上是一九三六年宪法上的条款的充实。
    新宪法重新强调这几点可能是反映了克里姆林宫近几年来对西方批评苏联人权情况感到越来越不耐烦。宪法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联系在一起,宪法说,“权利和自由范围的扩大”取决于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继续存在。
    因此,宪法说,决不许利用民权来损害国家利益。这同苏联持不同政见者和西方许多法学专家的看法相冲突,他们说,对言论自由作任何限制都是危险的。
    对那些支持苏联制度的人来说,这部宪法似乎规定一些新的权利——或者至少把现在已有的权利正式肯定下来。根据宪法规定,受官员虐待的公民有上诉和要求补偿损失的权利,还有提议改善政府工作的权利。
    但是,这些保证是否会绘官僚主义化的、等级森严的苏联政府机构带来很大变化那还得等着瞧。
    这部宪法中表明有长期计划的另一个迹象是它断言“苏联经济是一个统一的经济综合体”,苏联经济专家长期来主张改善经济的集中计划工作,目前经济分散于利益互相竞争的许多行政机构之中。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六月四日电】(记者:沃利斯)持不同政见者的发言人萨哈罗夫今天说,尽管限制民权的措词比较强硬,苏联新宪法大概不会给苏联人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变化。
    西方外交分析家们从这部宪法草案中看不出有什么新东西。 tbP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美国《曼彻斯特联合导报》五月三十一日刊登斯科特发自华盛顿的一篇文章,题为《苏联在非洲的武器》,摘要如下:
    苏联在被冲突弄得四分五裂的非洲的一个战略地区储存着大量的现代化武器。
    最近几周据估计有两个师的军事供应品,从俄国南部的一些黑海港口和东欧国家运往利比亚。在那里储存这些作战物资,是为了将来在非洲和中东的军事行动使用的。
    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情报官员说,据认为,储存苏联武器是今年迄今为止非洲的最令人恐慌的事态发展。
    正是由于苏联的这种新的日益增长的威胁,北约组织官员在卡特总统最近为参加经济最高级会议访问西欧期间,向他提出了坦率的警告。
    这些北约组织官员强调指出,西方联盟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面临在西欧之外使用共产党华沙条约国的军事力量的可能性,因此应制定这样一种政策来应付这种紧急情况。
    除了在利比亚大量储存军事供应物资外,在安哥拉几乎没有引起人们注意地集结了三千名东德军事人员一事,使得苏联集团这种日益增长的军事威胁更加突出了。
    南非总理沃斯特在与副总统蒙代尔在维也纳举行的秘密会议上,告诫说,东德作为华沙条约组织的一个成员,把作战部队派驻安哥拉一事,对北约组织南翼和西欧的到红海的石油生命线所造成的威胁,与对南非的安全造成的威胁的程度是一样的。
    副总统蒙代尔是否理解了沃斯特的这种说法的全部意义尚不清楚,因为这个明尼苏达州民主党人似乎对于苏联集团的军事人员的人数和类别及他们在整个非洲的目的了解很少。
    这里的一位南非高级外交官认为,“在安哥拉的三千名东德人相当于一支有三万人的古巴军事力量和一支有十万人的黑非洲军队”。
    在利比亚建立一个苏联军事行动基地现在看来似乎是有一些目的的。
    储存在那里的武器,可以用来做为在南部非洲采取行动的前方补给品,或做为为帮助苏联建立对于非洲之角的控制,而对埃及采取的一种较大的钳形运动的一部分,非洲之角现在保卫着通往盛产石油的波斯湾的海上通道。 tbP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苏联《国际生活》杂志今年第六期刊登尤·谢苗诺夫的题为《中国:遵循毛主义方针》的专题反华文章,现将该文有关苏中关系部分摘要如下:
    众所周知,苏联方面曾不止一次地表现出愿意扩大同中国的国家关系,并提出了关于恢复友协之间的联系、建立科学院之间的合作和在卫生保健方面进行接触的建议。然而,所有这些倡议均未得到中国方面的积极响应。
    苏联方面曾不止一次地表示愿意在和平共处原则和更加广泛的基础上发展同中国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曾表示,中苏两国之间的原则问题争论不应妨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保持正常的国家关系。然而,尽管中国方面在口头上表示了这样的愿望,而实际却是站在相反的立场上。不妨回顾一下这样的情况:苏联在北京新领导执政以来曾采取克制的立场,并在许多月期间停止发表批评文章,与此同时,北京从这个意义上说却连一天也没有中断。相反,北京对苏联的粗暴攻击进一步得到加强。要知道,中国报刊发表的以及电台和电视台广播的关于苏联的所有材料,是不能统统称之为论战和“原则问题的争论”的。这种做法当然是无助于造成正常的国家关系的气氛的。
    苏联在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坚定地遵循着平等、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以及不使用武力的原则。然而,对涉及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荣誉和尊严的任何举动(不管是来自何方),苏联也是不能漠然视之的。
    苏联不允许任何人在同我国的关系中破坏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也不允许任何人反对苏联人民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利益。苏联过去和今后都一贯捍卫自己的主权、尊严和利益。 tbP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波恩消息:西德联邦总理施密特五月二十六日在德国电视台的“对比”节目中同记者进行了一次谈话,谈话摘要如下:
    问:联邦总理先生,六月十五日将开始欧安会续会的技术性准备工作。联邦政府将采取什么方针参加这次会谈?
    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参加这次会谈时将采取与欧洲共同体内的其他国家,以及我们在北大西洋联盟中的联盟伙伴、尤其是美国参加贝尔格莱德会议时所采取的同样方针,也就是本着建设性的精神。我们大家所关心的是,这一涉及到许多国家的缓和政策——在赫尔辛基以意图声明的形式制定了这一缓和政策——能够由意图变成现实。自赫尔辛基会议以来的两年里做了一些事情,但是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不认为,贝尔格莱德会议将是唯一的一次后续会议。我们关心的是再创造一些动力,从而使这一事业继续前进。我说的“建设性”一词就是指这一意思。当然我们将这样做、而且还有这次贝尔格莱德小结会议的东方与会者也肯定会这样做,当然我们也将提出一些埋怨和忧虑,因为我们认为,有一些事在此期间本来是应该发展得更快一些的。
    问:联邦总理先生,在今天在联邦议院关于德国问题辩论的背景下来说,在贝尔格莱德会议的方案中柏林以及东柏林与波恩之间关系的现状将起什么作用?
    答:赫尔辛基最后文件谈到整个欧洲。这个文件包括了柏林。这完全符合我们的利益。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同意的,因为对我们来说,柏林以及柏林周围的形势发展无疑是我们能够衡量缓和真正在进展还是没有在进展的决定性标准之一。现在,如果把柏林现在的状况同一九六一年八月的状况或是五十年代末期的状况相比,那怕只是同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状况相比,那么柏林的状况有了许多改善。但是当然还一再存在着挫折。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同我们、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政府之间的关系中也存在着挫折,这些挫折必须一个一个地加以克服。总的来说,我有这样一个非常肯定的印象,这就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领导人、整个华沙条约组织的领导人、波兰人民共和国以及首先是苏联及其领导人坚持缓和进程,并且愿意推进这一进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也将在这方面起这种作用。 tbP品论天涯网


    【塔斯社乌里扬诺夫斯克六月四日电】题:保加利亚代表团回国
    以保共中央第一书记、保加利亚国务委员会主席托多尔·日夫科夫为首的保加利亚党政代表团今天从这里启程回国。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一日电】以保共中央第一书记、保加利亚国务委员会主席托多尔·日夫科夫为首的保加利亚党政代表团今天离开莫斯科到苏各地访问。代表团将访问阿拉木图和乌里扬诺夫斯克。
    【塔斯社阿拉木图六月二日电】题:苏保友好集会
    保共中央第一书记、保加利亚国务委员会主席日夫科夫说,我们感到高兴的是,我们的会见在友好握手中把我们的手连在一起,它将加强保加利亚同哈萨克之间、保加利亚人民与苏联人民之间的友谊。他今天在苏联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的苏保友好集会上讲了话。
    日夫科夫论述被和平攻势吓破了胆的帝国主义反动派的活动时说,有些人企图把撒谎、诽谤、伪善与蛊惑人心的宣传变成国策,而不考虑这会给全人类带来多么危险的无法补救的后果。同帝国主义国家最反动集团的活动步调高度一致的毛分子的反苏运动就是一例。 tbP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