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7年5月19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7-05-19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尼克松在电视谈话中谈中美关系 '...

    【美联社华盛顿五月十二日电】(记者:肯·弗里德)前总统尼克松说,在他为改善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所作的努力中,他从来没有得到毛泽东关于不会进攻据守在台湾的国民党对手的任何保证。
    尼克松对接见的记者戴维·弗罗斯特说,“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没有得到明确的保证”,而且“我们认为我们也没有得到心照不宣的保证”。尼克松在今晚全国电视广播中向记者发表谈话。
    尼克松和弗罗斯特花了大约十五分钟的时间,讨论了这位前总统于一九七一年开始设法取得的历史性的突破。
    尼克松把对华的主动行动完全归功于自己。他说,虽然他不知道基辛格最初可能在什么时候考虑过这样的行动,但是“我确实知道我是在见到他以前就考虑采取这一行动了,因此从执政的头几天起我就大力推动这样做”。
    这位前总统说,他预料,除非华盛顿断绝同台湾政府的联系,否则美中之间不会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尼克松说,“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他还说,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在经济方面,存在着改善关系的可能性。
    尼克松关于中国的谈话有很大一部分是谈到毛。尼克松说,虽然毛已经年迈,而且“他知道他将要去世”,但是“毛当时掌握着自己,他掌握着中国”。
    尼克松说,中国领导人在他访问中国时表示最关切的不是台湾,而是苏联。
    关于这个问题,尼克松说,“我认为,”这两个共产党巨人之间“不会和解”。他说,毛说他曾对俄国领导人说过,“我们的争论将要继续九千年”。
    尼克松说,他同毛谈了和平可能持续多久的问题。毛对尼克松提出的关于和平可能持续许多代的前景表示了他的看法。
    【路透社华盛顿五月十三日电】尼克松昨晚使得美国人漫游了大国冲突的秘密世界。
    这位前总统在同英国电视记者弗罗斯特的五次电视会见的第二次会见节目中,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把自己装扮为一位老一辈政治家。
    ——这位前总统追述了一九七三年苏联发出单方面干涉中东的威胁以及他宣布实行核戒备的做法如何制止了(苏联的)这种“不祥的”行动。
    ——他表示,美国和苏联达成了交换某些情报的谅解。 3bQ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台北五月十三日电】据今天在这里获悉,美国打算在下一个财政年度把它驻北京联络处的规模扩大到同美国驻台北大使馆一样大。
    据在这里了解到的情况,卡特政府已经要求众院拨款委员会批准一笔对下一个财政年度的追加预算,计三十八万美元。
    这笔预算包括人员的开支二十六万八千美元,维持费两万美元,房屋扩建费一万美元。
    加上了这一笔预算,联络处的人员就能从本财政年度的四十六名(外交官十九名,办事员八名,当地雇员十九名)增加到六十八名(外交官二十七名,办事员十二名,当地雇员二十九名)。
    同一消息来源还透露,美国和共产党中国之间的人员来往从今年四月起突然多起来了。
    在美国方面,预定去中国访问的各种组织在二十个以上。美国国务院已经因此而要求众院拨款委员会把预算从本财政年度的五十万零一千美元增加到六十万美元。
    【美新处华盛顿五月十二日电】美国国务院五月十二日消息:
    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人是副发言人弗·布朗:
    当记者们询问关于美联社五月十一日发表的一条有关美国将不更换驻台湾的伦纳德·昂格尔大使,以避免损害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的消息时,这位发言人说,昂格尔大使驻台湾已经有三年左右的时间了,“目前并没有打算更换他”。 3bQ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香港《天天日报》五月十四日发表题为《卡特对北京之心已露》的社论,摘要如下:
    由英伦返回华盛顿的卡特,发表了一项十分明显的谈话:“希望与北京建立更密切的关系,重要的阻碍是台湾。”
    在发表上述谈话时,卡特还补充了一句“如果台湾问题解决得了,将迅速与北京进行关系正常化!”
    卡特这节谈话,是他上任后面对北京政策最明显表示的一次,此语使人相信:在幕后,卡特正力图打通北京华盛顿之间的大门。
    虽然,在上述谈话同时,卡特说了一句“不愿见到台湾人民受到损害和痛苦”,这句话其实充满了外交口吻,因为损害与痛苦是无标准的。
    为何卡特不说不愿对台湾背弃呢?因为背弃的含义很明确,易区别。从卡特不引用这句而引用损害和痛苦,其中,就大有漏洞了,也可隐隐的窥见卡特对北京对台湾的未来与真正动机了。
    卡特的真正动机已毫无保留的显示了:重心已不在于台湾,更不在于盟约,而在于与北京之间的一切,包括美国与北京之间的双方利益。
    更值得重视的是:卡特之形容台湾已采用到阻碍二字,已没有引用协防条约之句。对于卡特的对北京政策,我们最近已指出:企图走两面政策,也企图采用日本式的对华政策。
    现在看来,卡特的政策已在蜕变,变为离台湾更远,距北京更近了。同时已显露了:在某一阶段,不惜除去台湾的阻碍。
    我们已指出过:卡特已一步一步的走近了北京的诱惑圈套。这次卡特之言又进一步的证实了此点,美国一方面恐惧于共党,一方面又明知故犯的走入共党的圈套,这是卡特的无卓见,无基本政治策略,也是美国近二十年来在国际上一天比一天失势及失色的最大毛病! 3bQ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耶路撒冷五月十一日电】《耶路撒冷邮报》今天报道,美国已告诉以色列,它不允许把以色列的安装美国发动机的“幼狮”喷气战斗机出售给台湾和菲律宾。
    所有“幼狮”型飞机的出售都得经美国允准,因为美国提供了这种飞机的发动机。 3bQ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蒋帮《中央日报》五月十三日刊登一则消息,摘要如下:
    中国国民党蒋主席日前在一次座谈会中,重申了执政党和政府对于内政和外交的立场:绝不放弃对大陆的主权,亦绝不与匪伪政权作任何的接触和谈判。继续加强对美国等自由国家的友好关系,坚守民主阵容,亦绝不与以苏俄为首的共产集团,有任何的接触来往。这一立场,绝对不会改变。
    他勖勉国人要先能自立自强,然后才能得人之助。如果只存依赖幸存的观念,等候他人的帮助,这种偏差的观念,实在非常危险。国际局势的变化,虽不是我们所能掌握,但自己的努力奋斗,却是最为重要。 3bQ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香港《快报》三月二十六日刊登一篇评论,题目是《台湾社会风气的恶化》,摘要如下:
    最近,从报章上,从台湾来的人口中,惊悉台湾社会风气有了一个使人担忧的转变。这可忧的情形,虽不致向今日香港社会看齐,但有几宗斗杀事件。若干青年破坏性的行动,据说还有一些“黑社会”的组织,则仿佛和香港方面同一类型。这类事件,似乎已不是偶然,可能很容易形成一个趋势,假如不及早遏止,则今日的香港社会,正是一面镜子。
    如所周知,近年来香港社会风气之坏,到了极点,斗杀、抢掠、强奸等罪行,无日无之。青年道德崩溃,精神错乱,行为恶化,其祸患不知“伊于胡底”。试想,台湾能容许这种社会出现吗?能容许这种情形存在吗?
    然则台湾社会何以有此恶变?是由香港不良影片所传染吗?是由香港逃到台湾去的问题人物直接间接影响所致吗?不管怎样,台湾有它内在的因素。例如台湾也有刀光剑影,拳打脚踢,鼓吹斗杀的影片,制造藐视法律秩序,崇拜武斗和暴力的过激心理,无形中成为青年行为的指导,并且台湾的大都市,有许多地方,极力模仿所谓文明都市——例如香港的某些“时髦”,这一切充满了刺激,充满了诱惑,使根器浅薄者抵受不住而思慕、追求、竞逐,其结果不是走向堕落,便是沦为疯狂,陷于迷惘,好好的社会动力,变成社会的毒害。这种情形的存在,无疑要把好的方面,大大地打了折扣。
    我们提到社会动力,须知一个社会的进步,全赖有此动力,即如青年们变为“太保”“阿飞”,则这种动力,也就变为斗杀与种种破坏的作用,对这个社会诸般有意义的建设,和一切积极性的希望,都将成为白费。 3bQ品论天涯网


    【中央社华盛顿五月十一日电】美国参议员戈德华特,要求注意王云五以中华民国一个公民的身份写给卡特总统的一封公开信。
    戈德华特参议员昨天在参院发表的一篇声明中说:在他最近访问中华民国期间,不少人曾一而再地和他交谈,并问及卡特总统关于人权的立场。
    戈德华特告诉他的参院同仁说:“中华民国众多公民所提出的若干问题,已在王云五致卡特总统的这封经过深思熟虑的信中表达出来。”
    戈德华特说:因之,美国人可以从王云五的这封信中,对于中华民国——美国的悠久忠实盟邦——对美国政府的声明和行动的看法,获得更佳的了解。他说:“本人兹要求一致认可将王云五的这封信列入(国会)纪录。”由于无人反对,这封信已列入一九七七年五月十日的纪录中。
    与此同时,戈德华特参议员也要求参院同仁,注意最近由加州圣他纳资料中心所举办的一次民意测验,测验结果显示支持中华民国的美国民众续有增加。戈德华特参议员说,这项调查,在美国对华政策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他并要求将这项调查结果列入国会纪录。
    【中央社华盛顿五月十二日电】参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今天通过国际安全协助法案。依据这项法案,美国将提供二千五百万美元,资助中华民国于一九七八会计年度内,在美国进行军品采购之用。
    这项法案,即将于近日内提报参院,其中还规定以五十万美元作为对中华民国的军事援助,供作军事训练用途。
    同样的法案,业已经众院国际关系委员会通过,并已提报众院。众院的法案,也同意以二千五百万美元,作为中华民国在美军事采购的信用贷款,和以五十万美元供训练中华民国军事人员之用。 3bQ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