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7年5月16日参考消息第3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7-05-1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沙特阿拉伯大油田发生大火灾 '...

    【美联社沙特阿拉伯达兰十二日电】沙特阿拉伯官员星期四说,沙特阿拉伯最大的一个油田神秘地发生爆炸和大火,迫使一条运油管停止工作,然而意外事件已受控制。
    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职员说,爆炸事件是于星期三下午三时后不久在两个抽油站之间的一条输油管发生的。
    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总裁弗兰克·琼格斯说:“火势已被控制。”当他被问及该火警是否是一种破坏活动时说:“绝对不是,这是一条运油管出事,这肯定不是破坏活动。”
    一名美国大使馆官员说,至少有一人死亡,二十六至三十人受伤,其中有些人患第二级和第三级灼伤。
    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职员说,大火持续了十二小时,并任由它在离此间三十五哩的阿卜凯克油田燃烧净尽。
    琼格斯说,石油出口将暂时减少。
    据报界消息透露,停止生产工作的一条油管每天可输送六百万桶石油。
    一名美国领事馆官员星期四说,由于阿卜凯克油田的一个天然气隔离设备发生爆炸和大火,迫使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关闭该油田的产油工作和停止该油管输送工作。该油管运往波斯湾的石油,将近占沙特阿拉伯石油生产的三分之二。
    沙特阿拉伯石油总产量平均每天为八百五十万桶。石油总产量中,有一百五十万桶输往美国,五百多万桶输往西欧。
    【路透社吉达五月十三日电】阿美石油公司今晚宣布,由于大火而停产两天的沙特阿拉伯阿卜凯克油田将“在数日内”恢复正常生产。
    这次火灾是一条地下油管于十一日破裂以后发生的。
    阿卜凯克是沙特阿拉伯最大的油田之一。这次火灾是阿美石油公司开始生产三十三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阿卜凯克油田是沙特阿拉伯第二号的陆上大油矿,产量占这个王国全部产量十分之一。 qO6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五月十二日刊登该报特约记者迈克尔·考夫曼发自金沙萨的一篇报道,标题是《在战争初期摇摇欲坠的蒙博托在两个月后又出现了新的力量》,摘要如下:
    扎伊尔沙巴省的战争已进入第三个月。虽然扎伊尔和摩洛哥联军的进军仍然缓慢,效果不明显,但是,蒙博托总统在外交战线上无疑地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通过周密的部署安排和政治谋略,他终于使这场当初对他继续执政构成威胁的事件国际化了。起初,在两千名加丹加宪兵的进攻下,蒙博托的军队四处溃逃,处于溃败的边缘。后来,他成功地得到摩洛哥军队的援助和法国及比利时的武器援助。他通过外交活动使大多数非洲政府同意他的观点,认为他在沙巴省面临的挑战也是对整个非洲大陆的挑战,至关重要的是领土完整的原则——它是支撑脆弱的非洲国家间团结的支柱。在金沙萨的西方外交官认为,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蒙博托总统由于把对沙巴省的入侵变成一场小小的国际危机,其地位比两个月以前强大多了。
    当加丹加宪兵纵队于三月八日从安哥拉进入沙巴省最贫穷的地区时,蒙博托总统已经处于严重的困难之中。他的政府所欠的外债超过二十亿美元。一些国际信贷机构要求扎伊尔采取新的节约措施,作为进一步提供援助的一个条件。他的军队装备甚差,也没有发饷。蒙博托本人的声望一落千丈,甚至在金沙萨也是这样。忠于蒙博托的党的党员们一度骄傲地佩带的他的小像章也很少看到了。城市失业与日俱增。
    现在,扎伊尔军队换上了新军装,又配备着全新的武器。中国、比利时、法国以及美国(在较小程度上)都提供了装备和给养。埃及派来了飞行员。在金沙萨,为支持蒙博托总统而组织的集会的气氛越来越热烈,欢呼声也越来越不是敷衍了事的,这更清楚地表明,总统已渡过了难关。据驻金沙萨的许多外交官说,蒙博托获得成功的关键是靠他的私人外交,而不是对一些国际组织发出呼吁。在接近安哥拉边界的迪洛洛城被入侵部队占领几小时之后,这位总统便把他所说的对扎伊尔领土完整的侵犯一事通知非洲统一组织和联合国安理会。
    然而,意味深长的是,他并没有要求这两个组织中的任何一个组织采取任何行动,他只要求它们注意扎伊尔的局势。据接近蒙博托的官员说,他此举是基于他的下述信念,即:这两个组织中的任何一个组织如果对扎伊尔局势进行任何讨论,那么,就会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而入侵部队则会席卷沙巴省了。
    蒙博托由此得出结论说,需要的并不是在口头上的高谈阔论,而是立即采取行动,来加强他那支没有战斗力的国防军。蒙博托对法国报纸说他打算逃到瑞典去的消息表示愤慨,随后,他就派遣一些高级代表团去有选择的非洲国家。在这些代表团要访问的国家的名单上有摩洛哥和苏丹。这两国在边境地区也面临着象加丹加所造成的类似的少数民族问题。他还派遣一些部长去塞内加尔、象牙海岸和加蓬这三个法语国家。这三国大体上属于保守国家,它们的领导人担心苏联集团正在扩大在非洲的影响。
    蒙博托指责说,六十年代一支分离主义军队的残余的加丹加人得到安哥拉的援助。他说,安哥拉反过来又充当“苏—古联盟”的傀儡。
    这种论点尚未完全得到证实或否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入侵沙巴省西部的军队来自安哥拉并包括一些前加丹加宪兵。他们装备的武器的确是苏联集团制造的。
    摩洛哥和法国的援助是蒙博托的绝招。他如何得到这种援助还不完全清楚。起初,他向多年来一直是他的主要支持者的美国求援。但是,华盛顿反应冷淡,使他伤了感情。美国对古巴和苏联卷入扎伊尔的说法持怀疑态度。蒙博托认为这是背信弃义,并加以斥责。
    在法国,他有一位较富于同情心的朋友。德斯坦总统一直受到他的国家在非洲的两个最亲密的伙伴塞内加尔和象牙海岸的压力。这两国要他为蒙博托出点力。此外,法国在扎伊尔的经济利益也已增加到这样的程度,连比利时的政界人士最近也指责说,法国正在谋求从比利时接过有利可图的铜矿经营合同。
    据了解情况的人士说,虽然给法国外交部的报告反映了美国的观点,认为沙巴省的事件更多的是对蒙博托统治的威胁而不是对世界或非洲大陆的和平的威胁,但是,法国却大胆地采取行动。
    不管怎么说,战局已经改变。更重要的是,安哥拉人及其盟友在外交上陷入困境。如果他们增加对沙巴省的叛乱者的援助,那么,他们就会暴露出他们早些时候所说的没有卷入扎伊尔是撒谎。
    十七年来,加丹加人一直没有散伙,他们不大会彻底消失。他们在安哥拉仍有四千人。这些人可以分成小股渗入扎伊尔,骚扰政府军队。
    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得到摩洛哥人和法国人的援助,蒙博托总统目前已渡过他执政十二年来最严重的挑战,他在非洲的威望提高了。 qO6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金沙萨五月十三日电】十三日下午在金沙萨正式宣布,中非帝国决定向扎伊尔提供一个营,蒙博托总统欢迎这一决定。
    蒙博托总统十三日在科尔韦齐接见了中非国防大臣让·罗贝尔。他在接见结束后说,他是“来具体实现皇帝博卡萨—吉的向扎伊尔提供军事援助的决定”。
    关于这个问题,中非大臣透露,已把中非一个营交给蒙博托总统使用,蒙博托总统欢迎这一决定。
    人们不知道这一决定是否将体现为向沙巴省派出中非部队,或者是否象蒙博托总统几周前指出的那样,已被接受的那些非洲国家(乌干达、苏丹、中非共和国)的军事援助(部队)仍将留在各自国家待命。
    中非大臣今晚将回到班吉。
    他特别说,“中非人民强烈谴责俄古同盟所支持的对扎伊尔进行的入侵”。 qO6品论天涯网


万斯在会谈后举行记者招待会,强调美同伊朗保持长远而亲密的关系
    【美联社德黑兰五月十三日电】美国国务卿万斯今天凌晨到达这里同伊朗国王就武器销售、人权和石油等问题举行会谈。万斯还将出席中央条约组织的一个会议。
    【美新处德黑兰五月十三日电】国务卿万斯并不认为人权问题是美国和伊朗关系中存在的一个问题,但是他承认,人权问题是他同伊朗国王所讨论的问题之一。这次讨论是伊朗国王同卡特总统的政府进行的第一次高级接触。
    万斯五月十三日对一位提问者说:“我不愿意说”伊朗的人权问题已使两国间的“情况复杂化”。
    万斯在同伊朗国王举行了两个半小时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强调了这个事实”,那就是美国“同伊朗保持长远而亲密的关系,是一项我认为对我们两国和对这一地区的稳定非常有益的政策”。
    他说,伊朗国王同意他的看法,而且“我们认为我们必须在将来继续加强这种关系”。
    国务卿万斯还透露,他发出了卡特总统请伊朗国王在今年访问美国的邀请,国王已接受这一邀请。他说,访问日期将在以后宣布。
    记者问万斯,伊朗国王是否对卡特政府就如何减少向国外出售武器一事进行的政策研究表示不安,这位国务卿说,他们讨论了出售武器问题,但是国王“没有表示不安”。万斯说,向伊朗出售武器的交易“必须根据每项交易的具体情况来处理”。他指出,美国对武器的新政策“适用于所有国家”。
    万斯记者招待会的要点如下:苏联他说,“下面的情况是可能的”,那就是由于美国和苏联就新的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进行讨论的结果,人们可能发现分歧得到了弥合……”,美苏两国的建议被“融合在一起了”。
    然而他说:“目前我不能预言事实上是否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要看讨论的结果。”
    他和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将从五月十八日起在日内瓦会谈,讨论限制战略武器问题和中东问题。伊朗他和伊朗国王“发现我们对世界形势的看法有许多共同之处”。“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有分歧,但是对总的战略问题没有分歧”。印度洋订于六月份在莫斯科举行美苏两国代表的“预备会议”,讨论印度洋可能实行非军事化问题。美国将使它的盟国们“充分了解情况”,如果盟国中有谁希望参加讨论,它们可以参加。 qO6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