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7年5月5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7-05-05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英《卫报》刊登吉廷斯的文章《华使中国又行动起来》 '...

    【本刊地】英国《卫报》五月二日刊登约翰·吉廷斯的文章,题为《华使中国又行动起来》,摘要如下:
    中国正在着手干了,华国锋主席主管,欢迎每个人——包括达赖喇嘛——参加进去。
    这是北京在毛泽东逝世以后的第一个“五一”节发出的信息,这个信息是通过一些不寻常的直率的官方谈话发出的。
    在华主席对中国最大的大庆油田进行的一次大事宣传的视察期间,华主席号召中国人民“赶上并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技术成就,他用朴实的语言要求石油工人“为国家多生产”。
    华的最亲密的同事之一李先念敦促中国要“在数十年时间内在经济上超过美国”,以便使中国——现在说它是“世界革命基地”——可以防备他们所认为的不断增加的世界大战的可能性。
    新华社对西藏的达赖喇嘛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姿态。自一九五九年以来,达赖喇嘛一直在印度流亡。
    这个表示不大可能被接受,但是它有助于加强一种感觉,即中国对它的少数民族的善意。“五一”节前夕发表的华国锋署名的一篇重要文章也确立了他对毛的继承权。华号召要忠于毛的“正确路线”,保证新领导要“继续革命”。
    华在他的文章中还说毛对苏联的意识形态斗争是他“伟大的功勋之一”,并表示要把反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斗争继续“进行到底”。
    虽然人们猜测毛逝世以后的领导对莫斯科至少有可能作策略性的改变,但是强调重新武装这一点,再联系到决心反苏,从这些看来,在一段时间内是不大可能作任何改变的。中国新领导现在所说的话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反映了毛对使中国成为一个可以在世界上“站立起来”的强国、并为社会主义建立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的关心。 H9J品论天涯网


    【美新处华盛顿五月二日电】国务院五月二日消息
    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是发言人霍丁·卡特,他谈到以下问题:中华人民并和国
    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华盛顿讨论这两国之间关于产权问题。在《纽约时报》报道会谈已经开始的消息后,发言人卡特证实会谈正在进行。
    他说,他不知道自从吉米·卡特于一月二十日就任总统以来双方为解决这种关于产权问题举行了多少次会谈。
    一九七三年在巴黎,当时的国务卿罗杰斯和中国外长姬鹏飞曾在原则上同意设法解决产权问题。
    在目前的讨论中,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代表美国。中国代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华盛顿联络处副主任韩叙。
    【美新处华盛顿五月二日电】国务院消息(摘要):
    问:霍丁,你能不能告诉我们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是否正在就解决产权问题进行谈判?
    答:可以,我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情况。你们记得,万斯国务卿在二月九日说过,他认为如果我们开始同中国人讨论这个问题,那是有益的。从那时起,我们已经就这个问题同中国人进行了一些讨论。
    问:霍丁,谈判目前处于什么状况?是否正在取得进展?是否很快会达成协议,还是别的什么情况?
    答:我不准备谈论我们同中国人就这个问题进行的接触的内容。我们还正在同他们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问:你知道第一次会谈是在什么时候举行的吗?
    答:不知道。
    问:你知道它的频繁程度吗?
    答:不知道。
    问:霍丁,鉴于人们感到关切,或者说十分不安(我想这样说是恰当的),你能不能搞清楚会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在本届政府上任以前并没有把中国发生的事情全都告诉大家。根据开诚布公的精神,在这样一个不会引起争议的问题上把事情说得一清二楚难道不是有助益的吗?(笑声)
    答:我可以对大家说,目前在考虑中的产权要求的数额——也就是说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私人产权要求,即一九四九年之后被没收的美国在中国大陆上的财产约计一亿九千七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国的产权要求,即一九五○年以后根据财政部的命令冻结的中国财产约计八千万美元。
    问:所以我认为这不是个天大的问题,(笑声)我是说你认为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吗?
    答:嗯,我刚刚说过,会谈是由他们的联络处和国务院进行的,还有中国人愿意讨论这个问题。不过除此之外我眼下的确不准备再谈什么。
    问:会谈只涉及产权问题而不涉及其他问题吗?
    答:我不想说,自本届政府上任以来我们只同中国人讨论了大陆上的财产的问题。 H9J品论天涯网


说美由于未能在同苏联的关系中取得很大进展,对中国的关心增加了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五月二日刊登格韦茨曼五月一日发自华盛顿的文章,题为《美国就产权要求问题悄悄地开始同中国人会谈》、《走向正常贸易的一步》、《涉及一九五○年冻结或没收的资产的华盛顿谈判进展缓慢》,摘要如下:
    美国和中国在华盛顿已开始进行悄悄的谈判,以解决两国之间的产权要求问题,这是为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迈出的必要的一步。
    然而,尽管双方宣称愿意讨论有关约八千万美元的冻结的中国资产和美国要求偿付的两亿美元,这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是官员们说,近期内不会取得突破,可能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达成协议。
    在政府就职后头几周处理的任务的先后次序中,对华关系所处的地位是比较靠后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现在正在给以更多的注意。
    最近由于政府未能在同苏联的关系中取得很大进展,对于中国的关心增加了。官员们说,中苏关系也没有任何改进,而且在许多世界问题上,美国和中国采取的态度是相似的。
    虽然官员们不会承认,他们认为发展对华关系是对俄国人施加微妙的压力的一种办法,自从前国务卿基辛格一九七一年首次访华以来一直存在的北京—华盛顿—莫斯科“三角外交”中始终包含着这种意思。 H9J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美国《新闻周刊》最近一期在《潜望镜》栏刊登题为《家庭里的外交官》的报道说:
    总统的第二个儿子奇普·卡特在他最近访问北京同李先念副总理会谈时负有一项特殊的使命。
    他在前往中国以前,白宫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敦促他极力要求中国人派一位他们的高级领导人访问华盛顿
    ——并向他们暗示这很可能是吉米·卡特访问北京的一个条件。当他向中国人提出上述要求时,中国人对他们的来访者说,只有在台湾问题得到解决以后他们才愿意来华盛顿访问。虽然尼克松总统访问过北京,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八次访问中国。 H9J品论天涯网


    对南极虾进行大规模捕捞的潜在可能性正引起科学界和政界人士的关切。得克萨斯农业机械大学生物海洋学教授、多次参加南极探险的老手赛义德这样强调说:
    南极的食物链很短、很脆弱,以致即令是减少一个品种也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而且那里到底有多少南极虾,捕捞多大数量就会严重损害这一品种,对于这些情况都了解得相当少。
    赛义德说:“如果不明智或轻率地捕捞南极虾,可能会导致南极虾的枯竭,并引起整个南极海洋生态系统发生灾难性的变化。”在陆地上。这块大陆的地质史使人们产生了下述猜测:南极的矿物有一天会得到开采,南极的石油和天然气会得到开发。
    科学家们认为,几亿年前,南极大陆曾是一片更大的陆地的一部分,这片陆地在地质学家中称为冈瓦纳大陆。这片陆地上有许多地方,其中包括现在的南极洲在内,布满了热带雨林。
    后来,开始了一个叫做“海底伸展”的过程,冈瓦纳大陆的一些部分开始一块块分裂出去,向北飘移。
    研究人员说,这些大陆块就是今日的面美洲大陆离非洲大陆和澳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和塔斯马尼亚岛以及印度次大陆。
    证实这个大陆飘移历史的证据在南极洲是很充分的,而且对估计这个地区潜在的矿藏也很重要。
    例如,澳大利亚南海岸沿海的大陆架——一个大油气田的所在地——与南极洲罗斯海陆架一带的岩层和沉积层是密切对称的。这种对称的现象正是发生在科学家认为这两块大陆一度联结在一起的地方。
    在罗斯海陆架一带钻的试孔表明,有强烈的迹象显示这个地区有石油。钻探者一钻出天然气
    ——表明下面有石油的一种普通的征兆——就把试钻的孔封起来。
    另一个例证是由各种不同的火山活动幕和熔岩流形成的成层岩。
    在南非和横贯南极的山脉里都发现了这几种岩石。这些成层岩在年代和厚度方面都是密切对称的。
    在南非,这样一些成层岩里有着丰富的铂、镍、铜、铬、铅、锌、铁、钴等矿藏。
    美国科学家几个月来一直在南极山脉的一个叫做杜费克山丘的地方工作,试图查明关于有丰富矿藏的理论推测是否能够通过现场确凿的发现来证实。
    这个季度的另一项计划是勘查潜在的铀矿。
    全国科学基金会南极计划首席科学家杜韦恩
    ·安德森对本刊记者说,如果野外作业小组在南极洲发现任何从商业角度看值得开采的丰富矿藏的话,“这不可避免地将使南极条约难以维持下去。”
    在二十世纪初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是探险家和冒险家,他们来此绘制了这块从未有人类足迹到过的大陆的地图,并宣称大陆的一些部分属于它们的政府所有。
    多年来,这个地区似乎没有什么为这个世界真正想要的东西。南极条约正是根据这样一个设想于一九六一年成功地签订了。
    现在,第二批探险者是科学家,他们二十年来一直在研究企鹅、海豹、地质学和冰川,与此同时监视天气、地球磁场和来自太阳和外层空间的宇宙线簇射。
    他们的发现可能使一项在它的三十年有效期的头十五年里很起作用的条约失效,现在要使这项条约在其后十五年中保持下来,可能需要在外交方面作出奇迹才行。 H9J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