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7年4月24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7-04-24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苏联人对西方帮助扎伊'...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四月二十日刊登一篇报道,标题为《苏联人对西方帮助扎伊尔感到不安》,摘要如下:
    从苏联的观点来看,扎伊尔局势正在恶化。看来莫斯科感到不安的是:如果蒙博托总统反对入侵扎伊尔的部队的斗争取得胜利,它自己的形象以及安哥拉和古巴的形象就可能受到损害。
    苏联一再批评西方和阿拉伯国家帮助蒙博托总统这件事使此间西方分析家们说,苏联的担心正在加剧。
    分析家们说,证明这一点的最新证据是勃列日涅夫四月十八日晚上,在克里姆林宫头一次直接谈到西方对蒙博托将军的援助。
    勃列日涅夫批评“帝国主义势力及其帮凶”。他在招待来访的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的宴会上致祝酒词时简短地说,那些“扩大”这场冲突的人“应当认真地考虑后果”。
    当天早些时候,共产党报纸《真理报》刊登沃尔科夫所写的一篇评论,他在评论中综述了数周来的批评,指责美国、中国、摩洛哥、法国和苏丹帮助扎伊尔。
    在此间西方分析家们看来,莫斯科突然面临着这样的前景:蒙博托总统在摩洛哥、美国、法国和埃及帮助之下将报仇雪恨,把入侵者赶回去,甚至发动“穷追猛赶”的袭击,追到安哥拉境内。人们认为,加丹加入侵者越过安哥拉边界进入扎伊尔这件事,在安哥拉的古巴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古巴人现在在安哥拉的经济和军事领导机构内占据重要的地位。
    由此看来,人们认为,安哥拉人和苏联人必定也知道入侵计划,虽然现在尚不知道苏联人是否获悉入侵的具体时间和规模。起初并不感到不安
    初期,由于加丹加分子在扎伊尔人口稀少的沙巴地区没有遭到什么抵抗,莫斯科在非洲的地位以及莫斯科的主要盟友似乎没有遭到什么威胁。但是最近,由于蒙博托总统宣称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由于摩洛哥军队同他并肩战斗,苏联在其反应中已采取严肃和不安的新调子。举例来说,据说外交部几天前就摩洛哥军队为蒙博托将军作战一事向这里的摩洛哥使馆提出了强烈抗议。
    四月十七日,《真理报》老资格的评论员茹科夫居心险恶地提出了西方正在帮助蒙博托总统的另外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西方正企图在非洲国家之间制造不和,以阻止它们反对真正敌人帝国主义的斗争。
    第二个原因是:西方正企图把阿拉伯国家拉入反对黑非洲国家的斗争。
    苏联武装部队报纸《红星报》四月十七日批评西方帮助蒙博托将军。苏联新闻机构尖锐攻击北京提供的支持,指责中国充当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帮凶。 LfV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华盛顿四月十八日电】美国中央情报局在昨天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苏联在一九八五年以前就不会有足够的石油来满足东欧和西方目前水平的需要,从而将和美国进行竞争以取得中东的石油。
    这份报告还说,到一九八五年,计划中的世界石油需求量将超过石油的生产能力。
    这份报告跟美国政府和国际机构准备的其它报告内容相似,但是中央情报局说,它对它的调查结果的含意抱“更为悲观的态度”。
    它说,这种悲观态度主要基于它作出的苏联将从一个石油出口国变成一个石油进口国的估计,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及其它石油生产国的供应能力。
    人们认为关于苏联缺乏石油的结论是这份提交给美国总统卡特的报告里最惊人和最重要的结论之一。直到这一分析作出之前,大多数专家一直认为,苏联是唯一在将来没有任何严重能源问题的主要大国。
    这份报告说,在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五年期间,由于世界需要量的增加和主要石油消费国的“石油生产停滞”,对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石油的依靠程度将增加u。
    这份报告估计,到一九八三年时,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的过度的生产能力将被耗尽
    。
    苏联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提炼国,它供给它的东欧盟国的石油占它们获得的供应量的大约百分之七十五。
    美国情报分析人员认为,苏联石油供应量的猛烈减少将迫使俄国与美国和西欧进行竞争以获得波斯湾的石油,这些情报分析人员说,这种竞争很可能使美国和苏联在中东的政治对立尖锐起来。 LfV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四月十九日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俄国人将拥有一艘新的大型航空母舰》,摘要如下:
    俄国人正在建造第四艘航空母舰,它将比现在已服役的或即将建成的三艘库里尔级航空母舰要大得多。
    这艘新舰的吨位约为五万吨,比库里尔级航空母舰大约大一万吨。这艘新舰更大,说明它将能够比库里尔级航空母舰携带更多的飞机。
    尽管这艘新舰较大,但还谈不上俄国人企图与美国人相匹敌。
    尽管如此,这艘新舰将完全可以携带一个空军大队到世界任何地方活动,执行各种任务,包括反潜战,为舰队担负防空以及打击海上和岸上的目标。 LfV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莫斯科四月二十二日电】今天当苏联一位高级官员在克里姆林宫集会上指责北京加剧国际紧张局势并同“最反动的势力”勾结在一起的时候,中国一位高级外交官退出了会场。
    中国代办王荩卿的这个抗议行动,表明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关系又恢复到去年九月毛泽东逝世以前的十分紧张的状况。
    在去年十一月克里姆林宫的一次类似的讲话中,当讲话人提到中国的时候,王仍坐在他的座位上。那是自从一九七○年以来中国人第一次没有退场。但是,这一次,讲话的语调比较激烈。主要的讲话人、苏共中央书记齐米亚宁在克里姆林宫大会堂对听众说:“众所周知的中国立场给反帝斗争与和平事业造成直接的损害。”
    在齐米亚宁谈到北京的简短讲话的中途,王从他的座位上站了起来,在齐米亚宁话还没有讲完之前他就退出会场。
    齐米亚宁讲话的场合是一年一度纪念列宁诞辰的集会。这次大会堂的讲话——当时在座的有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主席波德戈尔内、总理柯西金和苏共政治局的其他成员——是一年一度的五一节庆祝活动之前的一些重大活动之一。
    【德新社莫斯科四月二十二日电】此间观察家们认为,齐米亚宁的批评可能预示苏联新的反华宣传运动的开始。
    他们说,莫斯科不久前在提到北京时是克制的,但由于认识到最近的将来两国关系不可能恢复正常,莫斯科显然已决定加紧它口头上的攻击。
    【路透社莫斯科四月二十二日电】中国驻莫斯科代办今天在苏联一位老资格政治家攻击中国后退出了克里姆林宫大会,这标志着中苏关系的新转折。
    齐米亚宁对北京的攻击是自去年九月毛泽东主席逝世以来苏联一位政治家的第一次攻击。 LfV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英国《卫报》四月十三日发表评论,题目是《单人乐队演秦的外交荣誉曲调》,副题是《驻巴黎记者保罗·韦伯斯特研究法国总统在对外关系上的风格》,摘要如下:
    法国向扎伊尔空运军援时严格进行保密的作法以及爱丽舍宫的半真半假的情况日益透露出来,这使人们对德斯坦总统自己对对外政策的态度产生了凝问。
    德斯坦总统本人在目前法国对外政策上花费的精力比第五共和国以来历任总统在这方面花费的精力都大。
    在德斯坦领导下进行的外交事务基本上比在他的前任领导下进行的外交事务都具有更大的建设性,然而也更加守口如瓶和难以预测。
    早先,德斯坦是利用举行豪华的晚宴、早餐或经常非正式地同世界各国领导人通电话的机会解决问题。这样,他的强硬观点随后就广泛传开了。以前蓬皮杜采取生硬态度,戴高乐采取高傲态度,而现在德斯坦则采取新的态度,因而同英国、德国和整个欧洲建立了比较融洽的关系。
    他的态度还使得法国担当了某种起领导作用的世界角色,如关于石油和原料价格的南北对话的召集人,朗布依埃西方货币问题最高级会议的倡议者,这是在过去三年中提出的两项重要的经济倡议。他的态度还意味着,巴黎是黎巴嫩和巴勒斯坦问题的会谈中心,巴黎还将继续发挥它作为美国和越南的联络点的作用。
    法国还表现出一种保持积极中立的姿态,因为它为了苏联而极力要求达成赫尔辛基协议,后来德斯坦总统在莫斯科的时候还要求苏联履行人权问题协议。
    自卡特总统上台以来,美国至少接受了法国要改善关系的建议,而美国也就它在中东发挥作用的问题十分尊重地征求法国总统的意见,在这方面,法国公开主张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虽然从不妥协的戴高乐主义时代以来同苏联的关系冷谈了,但勃列日涅夫将在研究赫尔辛基协议的贝尔格莱德会议之前,前来巴黎了解西方的双点。
    对巴黎采取这种宽容态度的基础是法国总统不断向世界各国领导人保证法国对他们友好,这种保证使他赢得了象对萨达特总统那样的无限钦佩。
    操之过急地承认柬埔寨,许诺往黎巴嫩派遣部队,法国对安哥拉采取了非常复杂的政策,半路途中又改变立场,以及对阿尔及利亚采取忽冷忽热的态度等,这些错误作法可以被认为是法国想当老好人的必然产物。
    上述的每一项倡议都打着德斯坦总统自己的印记,其中大部分倡议直接产生于他在一九七四年五月上台之际发表的最初的对外政策演说。然而,扎伊尔既不适合德斯坦总统企图制造的那种情绪,也不适合据说他过去一贯愿意表现的那种坦率作法。
    慢慢透露出来的事情真象,将促使人们对法国的动机产生怀疑。因为法国所卷入的程度远远不仅限于十日所揭示的程度,十日爱丽舍宫甚至否认法国飞机空运了摩洛哥部队。
    在追溯三年来总统提出的倡议时,给人们的印象是:法国无所不包的态度没有得到多少积极的东西。德斯坦很可能认为现在是作出更加积极表现的时候,这特别是因为下周就要举行法国和讲法语的非洲国家的最高级年会了。 LfV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