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7年4月11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7-04-1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专稿:《美国对共产党的态度使'...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四月八日刊登一篇专稿,题为《同一些共产党的关系更缓和了》、《美国对共产党的态度使吉斯卡尔恼火》,摘要如下:
    尽管国务院试图澄清一些问题,但是卡特政府同西欧在野的共产党进一步缓和关系的政策仍然继续在掀起风波。
    国务院发言人四月六日宣布了一种措词谨慎的态度,此间大多数观察家认为这是美国的确定了的态度,是美国政府高层定下来的。
    德斯坦总统的发言人对此的反应是一个简单干脆的“无可奉告”,从而加重了如下消息的份量:法国总统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同西欧共产党人打交道方面采取的态度正在变软感到恼火。
    据一条报纸消息说,爱丽舍宫对下述一点既不肯证实也不肯否认:德斯坦总统在美国国务卿万斯访问莫斯科以后来到巴黎时亲自向他表示过不满。国务院的声明此间认为国务院的声明是由于德斯坦表示了不满而发表的。发言人霍丁
    ·卡特是在回答一个问题时宣读这项声明的。
    这项声明使欧洲人捉摸不透的是,美国是否准备同左派的联合政府进行合作。选举结果和民意测验都表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将要举行的大选中,社会党和共产党的联盟很可能控制法国议会。但是反对党的领导人是社会党人,共产党在政府中大概只能占有不那么显眼的部。“参加”对“控制”国务院发言人霍丁·卡特在回答一个问题时拒绝说出在美国人眼里共产党“参加”到一个政府中去和“控制”一个政府这两者之间有何区别。
    共产党的外交事务专家让·卡纳帕说,他的党不打算控制左派的任何联合政府,因此他的结论是,美国的声明不适合法国。
    他重申他最近的这番话:将来的左派政府将希望同美国以及北约的一些成员国保持友好关系。
    法国一家报纸说,如果左派在一九七八年法国的选举中确实获胜的话,这使美国有了回旋余地。
    另一家亲政府的报纸《震旦报》说,使法国总统感到恼火的正是这种含糊不清。 HaF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法国《法兰西晚报》四月八日刊登一篇题为《在万斯访问爱丽舍宫四天后,卡特就共产党问题答复德斯坦》的文章,摘要如下:
    美国总统卡特自上台以来,对西欧各国共产党可能掌权的问题,一直谨慎地保持缄默,现在他不再沉默了。
    在德斯坦总统提请卡特的国务卿万斯注意法国对这方面感到担心的问题之后仅仅四天,卡特清楚明确地表态了:不,美国不希望干预西欧的事务;是的,如果西欧各国政府被置于不尊重民主原则的政党的统治之下,美国是不会漠不关心的。
    在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所念的一项长长的正式声明中提到了这些原则。
    这份声明在某种程度上是卡特对吉斯卡尔的答复。这份声明交给了美国驻西欧的各个使馆,以便通知各有关政府,但它特别是首先对法国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发表的,因为在这两个国家内,左翼和极左派的推进是特别意味深长的。这份声明的措辞是经过仔细推敲和斟酌的。
    对美国的声明可能产生的后果现在尚难预料。
    在巴黎,人们认为这份声明只能恢复一种正常的平衡,而几个月来,人们的印象是刮向华盛顿的左边的风稍强了一点。
    人们认为,美国就近采取的立场无论如何构不成是干预法国内政:如果勃列日涅夫满有权利不掩饰他对共产党的偏爱,那么卡特就能表示与之相反的同情…… HaF品论天涯网


    【美新处华盛顿四月七日电】(国际新闻处采访白宫记者亚历山大
    ·沙利文)卡特总统要求建立一个国际“联盟”来防止把核武器能力扩散到更多的国家。
    卡特四月七日在宣布限制美国核力量计划时还说,“显然”,有些国家利用用于和平发电的核能工厂来发展生产核武器的能力。
    总统在回答有关他致国会的无限期地推迟美国对钚作商业再加工的信件的问题时说,“正当地和必要地”利用铀和其他浓缩燃料来开办核发电厂和需要禁止把核燃料用于武器目的是截然不同的。
    总统说,万斯国务卿从莫斯科的苏联领导人那里得到了对他的制止把核武器技术扩散到其他国家去的建议的“良好的”反应,他说,打算于五月七日至八日在伦敦举行的最高级会议上讨论这个问题。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西德、意大利和英国的领导将参加那次会议。
    卡特说,他预计,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和西德在出售核动力工厂方面将继续展开经济竞赛。但是他说,他希望组成某种“形式的联盟”以防止其他国家取得生产核炸药的能力。
    卡特将继续使美国禁止出口将浓缩铀的装备或技术,同时要求授权向其他国家有保证地提供核燃料。
    卡特的计划将推迟向所谓的“钚经济”转化的可能性。
    总统说,国际社会在控制国际核能方面已采取了一个重要步骤,签订了防止核扩散条约。他指出,约有一百个国家已在条约上签字,放弃了制造核武器的机会。
    总统说,他“最近几天内”同英国首相卡拉汉、西德总理施密特和日本首相福田谈到了“采取联合行动”来解决再加工核燃料问题的可能性。 HaF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香港《七十年代》三月号刊登一篇署名文章,题为《一个正在酝酿中的风暴》《苏联知识分子的抗议》,摘载如下:
    (原编者按:苏联知识分子对当局官僚高压的抗议,由来已久,但有关的消息文件大量被揭露出来,还是近年美苏缓和前后的事。最近,苏联与东欧知识分子的反抗运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潮,甚而成为卡特上任后美苏“新冷战”的一个焦点。这篇长文,介绍了苏联知识分子反抗运动中的各种论点流派,对这个运动在苏联整个反抗运动中的地位,作出了中肯的评价。)一、前言
    一个变了色的革命,一个官僚化了的政体,一个腐败了的社会,就是今日苏联百病丛生的原因。
    五十年代中叶,苏联在赫鲁晓夫的统治下,开始变质。在外交上,它欺压其他国家,分裂社会主义阵营;对内则利用国家机构作为官僚的控制工具,剥削老百姓,制造新阶级,导致国内外的反抗日增,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苏联“异己分子”对苏联政权的反抗日增。西方研究苏联的学者,称此为“民主运动”。乍看起来,这个运动,除了一九七○年十一月由三位物理学家萨哈罗夫、查利泽和特维尔多赫列鲍夫组成的“人权委员会”之外,并没有任何正式的组织和有计划的行动。可是,知识分子零星抗议的日渐增多,表示了对克里姆林宫不满的情绪正在迅速地增长。
    苏联知识分子对政府的抗议,在六十年代始有较大规模的出现。一九六五年,一群苏联知识分子集合起来,抗议当局“无理审讯”作家达尼埃利和西尼亚夫斯基;苏联指责这两位作家在西方刊印“反苏刊物”。六八年八月下旬,当苏联的坦克开入捷克首都布拉格时,一群苏联知识分子联手起来,抗议苏联这种侵略行动。这次抗议,是这个运动发展的一个新高峰。苏联人对勃列日涅夫政权的愤恨日增。六九年一月二十三日,一位名叫伊林的陆军中尉,企图在克里姆林宫的鲍罗维茨基门行刺勃列日涅夫不遂。这件事震惊了克里姆林宫,当时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克格勃)头子安德罗波夫亲自主持审讯,当盘问至伊林的行刺动机时,他只答道:“为了要唤醒俄国!”(这件事苏联报章只字不提,可参看当时《华盛顿邮报》驻莫斯科的记者舒布的报道。舒布后来被逐离境。)
    知识分子反苏日增的明显迹象,就是“地下刊物”正如雨后春笋,在苏联境内出现。他们批评苏联的政体,攻击官僚,指责当局欺压少数民族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政策,控诉特务的横行。这种被西德女记者格斯登美尔称之为“静默的声音”,正慢慢地在苏联境内汇成一股巨流,向前奔涌。二、缓和与扩军的争论
    苏联知识分子对莫斯科政权批评最多的一项,是苏联与美国的“缓和”政策。在此项问题上,知识分子也有不少争论,其中以萨哈罗夫、阿马利里克、索尔仁尼琴和罗伊·麦德维杰夫几个人的论点较有代表性。
    萨哈罗夫——这位一九七五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金的苏联物理学家,早年以发展氢弹著名。他和作家索尔仁尼琴一样,自称不是社会主义者。他在六十年代后期,开始了反抗克里姆林宫政策的活动。六八年他在西方发表了“进步、共存和知识分子的自由”一书。他一直批评苏联的统治手法,尤其是对付异己分子所用的恐怖手段,例如把他们关进劳改营,或送进精神病院去,过着惨无天日的日子。
    萨哈罗夫在批评苏联政体时,主要是基于西方自由主义的观点。他在批评勃列日涅夫大力提倡的“缓和”政策时,可说是一针见血的。他一直怀疑美苏“缓和”究竟能产生什么效果。他认为苏联与西方大谈“缓和”,事实上只是放出烟幕,使西方的警戒性渐渐减低,然后大肆扩军,在世界各地称王称霸。他指责苏联在外不断扩军,在内则施行高压手段,压制知识分子。一九七○年十一月,他和查利泽、特维尔多赫列鲍夫组成了“人权委员会”,对苏联当局漠视人权提出抗议。但是,萨哈罗夫觉得知识分子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所以他把眼光投向西方,把西方的压力看作是改变苏联政体的最大希望。
    萨哈罗夫认为西方不应在与苏联谈判“缓和”时稍示让步。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一日,是苏联侵略捷克五周年的日子,他邀请大批驻莫斯科的西方记者到他的寓所,然后宣读一篇声明,指出:“缓和而没有民主化(在苏联国内),和在缓和的过程中,西方只是接纳苏联所玩的把戏的话,都是很危险的事。这不单没有解决世界的问题,反之,只能表示西方在苏联庞大的力量之前低头屈服。”萨哈罗夫认为,西方假使不用国际贸易和外交上的谈判条件,来对苏联施加压力,那么,“缓和”只会流于“假的、欺诈的、投降的”表面形式而已。(一) HaF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