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7年3月28日参考消息第3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7-03-2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俄国人和古巴人在非洲干些什么?》 '...

    【本刊讯】英《观察家报》三月二十日刊登一篇评论,题为《戈尔什科夫的战略,俄国人和古巴人在非洲干些什么?》,摘要如下:
    苏联主席波德戈尔内和古巴总理卡斯特罗目前同时赴非洲各国首都访问,这说明了两件事情:共产党人目前正在比西方大得多的程度上优先考虑非洲大陆的问题。两个危机地区,非洲南部和非洲之角,目前有成为世界强权政治斗争场所的巨大危险。
    俄国首要的兴趣在于获得海军设施。第三世界比较容易接受给苏联以海军设施的建议,因为这样并不违背它们的不结盟原则。在俄国看来,获得这种设施可避免被人粗鲁地说成是外国在非洲的军事势力。
    苏联对第三世界的政策和战略就是戈尔什科夫的战略:在苏联历史上第一次把红色舰队变成一支世界海上力量。
    为了使俄国起到世界性的作用,戈尔什科夫的战略要求获得一个世界范围的海军设施分布网。
    苏联的战略是要达到两个目的,使它自己有能力对来自西方的任何威胁作出反应;并遏制来自中国的任何威胁。
    因此有理由认为,波德戈尔内的非洲之行是为了促进三个明显的目标:同一些国家,特别是同愿意提供海军设施的沿海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破坏非洲人对中国人的友谊;削弱西方的影响和利益。
    俄国人在索马里的伯贝拉和亚丁湾获得了海军设施。但是沙特阿拉伯竭力反对俄国在红海的影响,去年它向索马里建议要同后者达成一项经济交易,条件是索马里要把俄国人逐步赶出去。
    沙特阿拉伯更为成功的地方是,使北也门撤回俄国在荷台达的设施。一度荷台达被认为是“俄国的一个重要基地”。
    鉴于红海在戈尔什科夫的战略中占重要地位,俄国人必定担心沙特阿拉伯可能又一次取得象他们在索马里取得的那种成就。这很可能说明为什么莫斯科在过去十八个月中拼命拉拢埃塞俄比亚的军政府。俄国人一直在这样做,虽然索马里把埃塞俄比亚的军政府视为一个死敌。
    俄国人曾试图要索马里放心,俄国人说,如果埃塞俄比亚政权从华盛顿转向莫斯科,那么就有可能促进索马里发起的一项计划:建立一个由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厄立特里亚和吉布提组成的联邦。这样一个联邦将照管进行竞争的主权国家的所有问题、边界问题和进入海洋的问题。
    如果这个计划成功,非洲之角就可能成为一个稳定地区,由俄国人保持一种在苏联统治下的和平。同时他们还可获得对一些海军设施和军事设施的控制权——不仅在伯贝尔,而且还有在埃塞俄比亚的两个港口阿萨布和马萨瓦,当法国人离开吉布提的时候,他们还可在吉布提获得设施。
    卡斯特罗的任务是扮演基辛格似的角色,往返于摩加迪沙和亚的斯亚贝巴之间,使所有的有关领导人深信,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联盟”是有价值的。
    然而这个地区的反莫斯科势力已聚集起来阻挠这样一个在苏联保护下的红海联邦的实现。他们本周在北也门的塔伊兹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来考虑一个替代计划。被应邀参加会议的有索马里、苏丹、北也门和南也门。塔伊兹会议背后的真正力量是沙特阿拉伯。但它宁愿躲在幕后。有人说,沙特人正在加倍努力说服索马里和南也门拒绝俄国的计划,并同意把“红海联盟”变成一个“阿拉伯海联盟”。
    由于俄国人和沙特人都在下很大赌注,非洲之角今后几周的事态发展很可能是戏剧性的。 raR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卢萨卡三月二十五日电】卡翁达今天对赞比亚和外国的新闻记者说:“我们目前正在战斗。凡是认识到需要向我们提供武器的都是我们的盟友。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选择余地。造成这种局面,只能怪西方不好。”
    他在回答关于波德戈尔内访问赞比亚的重要意义的问题时说,问题在于西方一些国家是从东西方对抗的角度来看待访问的。
    卡翁达说,克里姆林宫领导人将要访问赞比亚并不意味着赞比亚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共产党国家。他说,这一情况对于西方国家领导人来这里访问也是适用的。
    卡翁达解释说:“当我们在某段时间同某一国家发生分歧的时候,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要成为永久的敌人。但是,请允许我指出这样一点,这就是,从世界反殖、反帝斗争这一意义上讲,苏联一向是我们的盟友。”
    【南通社卢萨卡三月二十五日电】在今天卢萨卡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到苏联波德戈尔内主席和古巴卡斯特罗总理分别于明天和不久的将来前来访问的问题。卡翁达总统说,赞比亚坚信不结盟的原则。他说,赞比亚将来也将和以前一样要遵循这些原则,赞比亚在处理与其它国家人民的一切关系中将永远遵循这些原则。
    卡翁达说,赞比亚不属于任何军事联盟,而是不结盟运动的一员。它支持与全世界各国人民合作。他说,我们不仅将欢迎波德戈尔内和卡斯特罗,今后我们也会高兴地欢迎美国总统卡特和英国首相卡拉汉。
    卡翁达强调说,西方国家声称它们不是非洲的反对者,也不是种族主义和种族隔离的同盟者。那很好,说真的,我们也并不期望西方向索尔兹伯里进军,然后把史密斯抓起来,以证明它不是史密斯的同盟者。但是我们有责任指出,罗得西亚的工厂现在并不生产坦克,或是直升飞机,或是自动武器。这些东西都是西方国家向史密斯提供的。它们也同样地向南非种族主义政权供应武器,或是准许它生产武器。这位赞比亚总统说,在这种情况下,非洲就不得不从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购买武器了。
    卡翁达着重指出,美国总统卡特说,他为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而努力。非洲南部正是卡特总统真正表明其奉行这个原则的合适地方。罗得西亚、纳米比亚和南非的黑种人民被剥夺了属于自由人的最基本的权利。 raR品论天涯网


利比亚——新的产油国六十年代,世界石油舞台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角色——利比亚。
    利比亚是北部非洲一个封建的阿拉伯王国,统治这个人口不足二百万,土地面积却几乎接近中国五分之一的农牧国家的是伊德里斯王朝。
    五十年代,利比亚开始发现石油,一九六一年,利比亚生产了原油七十多万吨,到一九六九年,利比亚石油已经供应了欧洲四分之一的需要。
    利比亚石油质量最好,含硫量少。因为西方世界越来越害怕污染的恶果,利比亚石油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利比亚的地理位置在苏伊士运河右侧,比较接近欧洲。一九六七年阿拉伯—以色列“六日战争”之后,苏伊士运河堵塞关闭,利比亚作为欧洲最近距离的石油供应地,重要性就更不待言。一九七○年五月,从沙特阿拉伯伸延出来的泛阿拉伯大油管的叙利亚段再次爆炸破裂,激烈地反美的叙利亚政府不准修理,利比亚石油成为欧洲最快捷和大量地获得的石油来源。
    没有别的地方可以代替利比亚当时的地位。尼日利亚在它以南二千哩的远方,原来被认为是一个“可靠的”来源,但到一九七○年中,尼日利亚发生了比夫拉战争,石油生产停顿了。
    埃克森是利比亚石油最大的掠夺者,到一九七○年,它平均每天从利比亚采油七十五万桶。但埃克森未能对利比亚石油实现垄断,除了“七姊妹”互相激烈争夺外,利比亚引进了大批独立的外国中小石油公司。这些独立的石油公司的产量,加起来占利比亚石油总产量的半数。
    在伊德里斯王朝的统治之下,西方这些石油公司的利益受到保障。伊德里斯老皇帝虽然抱怨石油税太少了,只要外国石油大老板给他一点甜头,他就十分满足。他经常乘坐石油财阀送给他的豪华游艇,由他的妃嫔陪伴着,在地中海上悠游自在,或者到法国去度假,人民的贫苦,他是不在乎的。(四十四) raR品论天涯网


    【合众国际社卢萨卡三月二十六日电】苏联领导人波德戈尔内今天到达赞比亚首都,受到成千上万向他表示良好祝愿的人以及二十一响礼炮的欢迎。
    卡翁达总统在这位苏联主席从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到达卢萨卡机场
    ——他非洲之行的第二站——的时候向他表示欢迎。
    【路透社卢萨卡三月二十六日电】苏联主席波德戈尔内今天抵达这里开始对赞比亚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这是他南部非洲之行的最后一站。这次访问引起西方政府的不安。
    在机场举行的招待会上,卡翁达总统首先向来自罗得西亚和纳米比亚(西南非洲)的两名主要黑人民族主义者介绍了波德戈尔内,而没有先向外交家和政府部长们作介绍。
    观察家们说,这个先后介绍的次序加强了人们这样的猜测:在波德戈尔内访问期间,将会作出努力,要求苏联提供用来加强民族主义游击运动的物质援助。
    今天首先介绍的是恩科莫和西南非洲人民组织主席努乔马。
    这两人都扬言要在罗得西亚和纳米比亚加紧游击战争。努乔马去年访问了古巴和苏联。他在访问以前曾说,他希望它们增加援助。恩科莫刚从苏联回来。
    以莫桑比克为基地的爱国阵线的领导人穆加贝今天不在这里,但观察家们说,恩科莫也可能在寻求增加武器供应和训练人材。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的官员最近说,他们希望从波德戈尔内的访问中得到“实际的帮助。”
    卡翁达总统昨天为访问定了调子。他赞扬了莫斯科对民族主义运动的帮助。但他也明白表示,赞比亚不愿意同东西方任何一方结盟。
    观察家们说,对波德戈尔内的欢迎看来并不比对一般来访的国家元首的欢迎更讲究。
    【法新社卢萨卡三月二十六日电】苏联和赞比亚双方代表团在这里的卡翁达总统的官邸举行了正式会谈。赞比亚总统在会谈开始时“为苏联和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向各解放运动提供武器援助向波德戈尔内表示感谢。”
    【路透社卢萨卡三月二十六日电】苏联主席波德戈尔内今天保证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以推翻非洲的“殖民压迫”,并说,不实现这一点,他的国家决不罢休。
    他的这番话是在同卡翁达总统开始举行会谈时说的。观察家们认为,这显然是苏联答应提供巨大援助以加紧进行罗得西亚和纳米比亚(西南非洲)的游击战争。 raR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