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7年3月12日参考消息第3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7-03-12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法国《新报》文章:《关于苏联人在南部非洲准备进攻的'...

    【本刊讯】法国《新报》三月五日刊载一篇题为《关于苏联人在南部非洲准备进攻的透露》的文章,摘要如下:
    苏联人正在准备针对罗得西亚和南非的一次大规模政治—军事进攻。
    克里姆林宫吸取了安哥拉战争的教训,它在那里把古巴人作为雇佣军加以利用,这些古巴人攻城占地,而苏联人却向叛乱分子提供教官和政治干部。这种有步骤的渗入目前已经达到既定的地步,以致于可以发动目前驻扎在莫桑比克、赞比亚和安哥拉的叛乱部队的一次进攻。在安哥拉有一万四千古巴人在安哥拉的古巴人的进驻是令人吃惊的。在洛比托—万博和比埃地区有三千一百名古巴人;在北部、东部和南部三个地区各自驻扎着卡斯特罗的两千名士兵;有三千名(古巴士兵)占领着卡宾达被包领土;而内图的政府则在一支一千五百名伞兵的古巴精锐部队的保护下。
    目前古巴军人的总数约在一万四千人。索马里和尼日利亚但是还有其他非洲国家的军队,它们已准备好参加对罗得西亚和南非的进攻。在俄国人的压力下,一支五千名索马里人的部队已完成增援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叛乱分子和罗得西亚颠覆(运动)士兵的准备。为取得索马里人的军事合作,俄国人向索马里人许诺支持后者对埃塞俄比亚欧加登和肯尼亚的一部分领土要求。
    尼日利亚士兵也构成针对罗得西亚和南非的(军事)部署的一个部分。尼日利亚士兵约有五千人,驻扎在安哥拉靠近南非边界的木萨米迪希。
    在莫桑比克方面,叛乱分子得到坦桑尼亚军队的加强。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派了一支一千四百人的部队。最现代化装备这些革命部队在位于莫桑比克或是安哥拉南部的营地里由苏联技术人员领导。它们的兵力正逐日增加,据估计有两万人,拥有最现代化的苏联装备。克里姆林宫的谋士们估计,由其他非洲国家的军队支援的叛乱分子可以成功地对这两个白人国家发动一次总进攻,特别是因为俄国人已着手建立一个庞大的航空网。与此同时,苏联人已在莫桑比克控制了四个重要港口。这些港口可以接受从海路运来的重型装备。在罗安达,俄国人正在建立一座造船厂和一些修理车间。波德戈尔内要来在军事准备的同时,苏联人发动了一次政治攻势。现在,在“前线五国”(安哥拉、莫桑比克、赞比亚、刚果和坦桑尼亚),克格勃的官员实际上已经指挥着各重要的部,俄国的高级干部则为这五国的当地政府“当顾问”。但是,为了协调所有这些行动,克里姆林宫把波德戈尔内派到现场。这位主席将于三月十九日到达赞比亚,那将使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能够同“前线五国”的领导人以及各革命组织的领导人进行接触。
    这位苏联领导人肯定为南部非洲领导人带来了好消息,同时又注意着苏联在这一地区的利益,不幸的是,这些利益没有受到西方大国的任何行动的抵制。 niR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亚的斯亚贝巴三月十日电】埃塞俄比亚两个高级的友好代表团今天离开这里,前往东欧七国首都向那里的领导人介绍埃塞俄比亚革命的进展情况。
    一个四人代表团,将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匈牙利进行十六天的访问。
    另一个四人代表团将对罗马尼亚、贝尔格莱德和阿尔巴尼亚进行十天的访问。
    观察家们说,最近埃塞俄比亚和东欧国家之间的这种代表团的往来活动越来越频繁,这反映埃塞俄比亚越来越倒向社会主义。
    仅在今年以来,埃塞俄比亚就已接待了来自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东德和古巴的代表团。
    【法新社亚的斯亚贝巴三月九日电】埃塞俄比亚外交部的一位发言人说,埃塞俄比亚已召回它所有驻外使团的领导人回国述职。有消息说,六名埃塞俄比亚大使已放弃职位。日本通讯社共同社的消息说,驻日本的大使已要求在美国政治避难。别的可靠人士说,驻希腊、西德、南斯拉夫、墨西哥和埃及的大使们继上月在执政的军事委员会内部发生政治改组以后已经离开他们的位置。
    【路透社洛杉矶三月九日电】埃塞俄比亚驻埃及大使迈卡沙由于在他的国家里发生他所说的政治清洗而于今天宣布辞职。他说他将谋求在美国政治避难。
    迈卡沙(在已故的塞拉西皇帝政府中曾任新闻大臣)在对《洛杉矶时报》记者发表谈话时说,他将请求美国要求调查在他的国家里侵犯人权的情况。
    迈卡沙现在同他的妻子和孩子居住在加利福尼亚的波萨德纳。 niR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英国《外事报道》三月九日以《古巴军队开往利比亚吗?》为题报道:
    古巴的菲德尔·卡斯特罗刚在的黎波里耽了十天,同卡扎菲上校举行了会谈。据说他们商定了许多事情,尽管俄国可能是他们商定的事情的主要受益者。
    据说,基本的协议是:古巴坦克手和顾问帮助利比亚掌握新运来的大量苏联装备,以换取利比亚的资金。
    对卡斯特罗和卡扎菲的一个附带吸引力是,他们直接串通也许会消除他们完全依赖苏联集团——特别是(就利比亚来说)军事方面和(就古巴来说)经济方面——的形象。
    根据一些西方情报,卡斯特罗已同意向利比亚派五千至七千古巴军人,主要从安哥拉派去,如果能安全地调走的话。但是如果不能调,就从古巴本土派去。这个消息(如果证实的话)无疑将是卡特总统感兴趣的,他一直得到这样的暗示:也许可能谈判古巴军队撤出安哥拉的事。情况可能是这样,但是接下去的问题是:“下一步哪儿?”
    据说,古巴派往利比亚的部队主要由坦克手、步兵和飞行员组成,将用他们来训练利比亚人掌握苏联先进的武器系统。利比亚将付运输费、保养费和工资。在形式上,古巴军队将受利比亚军队指挥,但是在实际上,它将听从负责重建利比亚军队的俄国军官的命令。
    据说,卡斯特罗和卡扎菲商定,他们在军事上的合作将在利比亚本土外发挥作用,在将来非洲和中东的冒险事业中发挥作用,吉布提可能是眼下的目标。
    语言必定是一个问题,但是由于许多利比亚人和以利比亚为基地的巴勒斯坦人在古巴受过训练并懂西班牙语,语言问题就缓和了。
    还据说,卡扎菲和卡斯特罗已同意在古巴和利比亚加快训练国际恐怖分子方面进行合作。他们重申支持“进步的国际组织”。卡扎菲显然希望,有了卡斯特罗的帮助,他能使拒绝同以色列和解的持强硬路线的巴勒斯坦组织“拒绝阵线”恢复活动。
    的黎波里会谈还达成了一个协议,调查用利比亚的钱在古巴建立现代工业的前景。卡扎菲表示愿意在第一年向卡斯特罗提供二亿五千万美元,以后再多提供,将同意以糖偿还。 niR品论天涯网


泛阿拉伯大油管英国派了一个政府代表团到美国,跟美国就中东石油利益进行了谈判。一九四四年八月八日,双方签订了一个措词含糊的协议,强调英美在中东有共同的利益。美国石油财团反对这个协议,美国参议院也拒绝通过,结果,所谓英美共同的中东政策便告天折。
    一九四五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进尾声,德士古和加州标准决定自己来建筑这条大油管,不再理会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了。这一年七月,它们组织了泛阿拉伯输油管公司,进行筹备。这条千哩长的油管经过一些国家,引起的外交问题更加复杂。它的建筑工程因为第一次以色列—阿拉伯战争而中断。直到一九四九年,叙利亚和黎巴嫩才同意让这条油管经过它们的国境。
    泛阿拉伯大油管圆周直径三十时,像一条钢铁长蛇,蜿蜒在沙漠和山岭间,它的造价达到二亿美元。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从沙特阿拉伯开采的石油,流经这条大油管,到达黎巴嫩西敦港枢纽站,注入油船,运往欧洲。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有了一条最便当的吸血管,把阿拉伯财富源源不绝地汲走。
    泛阿拉伯大油管的建成并投入生产,是美国劫掠中东的重要里程碑。它宣告,美国已经代替了英国和法国,成为战后中东地区最大的霸主。但是,它同时也是美国最裸露的弱点所在。它横过三个国家,长期以来是反对美国—以色列的游击武装力量最理想的破坏目标,它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安全。一九七五年四月,愤怒的阿拉伯人因为美国支持以色列取得侵略战争的胜利,配合石油禁运,一度封闭了这条大油管,它的效果,就如切断了美国身上一条大动脉。
    德士古和加州标准在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沙特阿拉伯横行无忌,以及它们的这条泛阿拉伯大油管的建设和生产运输,受到美国政府的保护,最充分地表现了美国对外政策的阶级特征。犹太复国主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代替英国,成为沙特阿拉伯的支配力量,已经完全成为事实。老沙特王伊恩不再被认为是广阔沙漠中一位只识盘马弯弓的武士,他成为世界大国争夺霸权的游戏中一位被竞相争取的对象。
    这时,犹太复国主义的活动很猖獗,获得了英美的支持。美国需要在阿拉伯世界中制造一个犹太人的白种国家,作为警察,看管美国在中东的利益。沙特国王在这桩事情上跟美国有矛盾,他明白地向罗斯福表达了反对以色列复国的立场。
    罗斯福给沙特国王写了一封信,向他保证,除非先跟阿拉伯人商量,美国决不改变它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态度。就是说,不会支持以色列复国。
    但是,两个月之后,罗斯福死了,继任总统的杜鲁门全力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犹太国,他拒绝尊重罗斯福和阿拉伯人建立的“友谊”,拒绝在阿拉伯人和犹太复国主义者之间信守中立。两面政策从杜鲁门时期开始,美国对中东和阿拉伯世界就采取两面政策。一方面,政策的重点是扶植以色列,使它成为美国插在阿拉伯世界心脏的一把尖刀,利用它来保护美国的利益;另一方面,美国用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拉拢安抚一些阿拉伯国家,首先是阿拉伯产油国家,以保证美国对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的掠夺不受干扰。一直到七十年代中叶,虽然策略时有调整,基本政策路线没有改变。
    加州标准和德士古是杜鲁门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这两家公司在沙特阿拉伯组织的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财源广进,引起了“七姊妹”中其他的公司眼红。(二十八) niR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