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5年1月8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5-01-0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法报报道:《勃列日涅夫患心脏脉管症》 '...

    【本刊讯】法《费加罗报》一月三日刊登驻莫斯科特派记者写的一篇报道,题为《勃列日涅夫患心脏脉管症》,摘要如下:
    心脏脉管症。这就是据消息可靠人士说的在莫斯科流传关于勃列日涅夫患病的消息。
    大约在两年前,这位共产党总书记可能就初步染病了。
    一九七四年初,他的健康情况明显恶化。勃列日涅夫在去年夏天第一次休假了一个多月,但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最高级会议和蒙古之行可能使他大为疲劳。
    勃列日涅夫同德斯坦总统在朗布拉伊举行最高级会谈时,有六位医生在那里陪着他。从巴黎回来时,他周围的人发现他很虚弱,因而劝他离开克里姆林宫到乡下疗养。
    十二月十九日晚上是他的生日,这位共产党总书记再次感到轻度的心脏不舒服。在此之后,医生嘱咐勃列日涅夫停止一切活动,并建议他再到乡下疗养几周。上星期天,他正是在乡下接见了埃及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一月五日刊登格韦茨曼写的专稿,题为《埃及人通知美国勃列日涅夫患肺炎》,摘要如下:
    埃及的官员们已对美国说勃列日涅夫正在患肺炎,但是埃及和苏联政策上的分歧也是苏联的这位领导人决定推迟访问中东的原因之一。
    在目前,基辛格国务卿和他的助手们已决定根据这样一种假设行事:勃列日涅夫病了,而开罗和莫斯科之间存在着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以色列报纸和至少一家美国报纸刊登了勃列日涅夫患白血病的消息。美国政府尚未获得足以证实上述消息的情报。开罗一家报纸今天说,勃列日涅夫患了支气管炎。
    同时,勃列日涅夫的病已引起情报机构内部的议论。分析家们提出勃列日涅夫的病是否会导致苏联领导机构发生改变这样一个问题。 yzv品论天涯网


俄国人南下伊朗第一次大战后,德国在中东的势力全面地后退了,可是,俄国的南下依然是件严重关心的事情。那就是一九○七年的“英俄协定”,俄国和英国的妥协是对十九世纪以来俄国南下所作的一个结论。
    当俄国征服土库曼以后开始南下到库什卡的时候,被帕米尔高原、兴都库什山脉、库贝特达古山脉挡住了它的扩张,然而逆行到阿姆河以后越过兴都库什的溪谷,再翻过全长五十五公里的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的道路,是自古以来所有的民族都利用的通往印度的道路。亚历山大皇帝走过这条路,铁木耳也利用了这条路。彼得大帝说“中亚是通向印度的入口”,大概是他梦想实现这一点。
    英国统治了这个印度。它对俄国人南下神经过敏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另外一点,俄国军队已经越过库贝特达古山脉,沿木尔加布河逆行逼近到赫拉特附近。并且,阿富汗夹在以俄国为后台的伊朗和统治印度的英国之间,不得不要么依靠俄国要么依靠英国,在十九世纪两次,也包括第一次大战期间的争端在内,同英国打了三次“阿富汗战争”。
    伊朗和俄国的关系在于外高加索,由于拿破仑战争前后的一八一三年和一八二八年的对俄战争,把阿塞拜疆、埃利温、纳希契凡割让给了俄国。被俄国夺去了北方领土的伊朗就在以前失去的阿富汗的赫拉特,经常寻找向东方扩张的机会。俄国反倒在背后支援它,使其同阿富汗的后台英国对立。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于一九○七年缔结“英俄协定”,承认北部伊朗和中央伊朗是俄国的势力范围,作为禁止俄国向阿富汗南下的条件,并且答应把东南伊朗置于英国的影响下,把西南伊朗作为中立地带,英国不把阿富汗当作旨在进攻俄国的基地。
    第一次大战期间,伊朗宣布严守中立,可是国内却由于英俄协定而成为战场;战争中,俄国因为发生革命而撒了兵,英国却企图利用这个空白把伊朗变为保护国。但是,在这里,饶有兴味的事实是,俄国在一九一○年修筑一条从首都德黑兰到边境城镇卡尼金的铁路来同德国在土耳其铺设巴格达铁路的行动相呼应,它同德国之间签订了“俄德协议”,企图实现把这条铁路和巴格达铁路接轨的计划。这意味着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止,德国的势力也已扩张到了伊朗,可是这个协议由于俄国的革命和德国的战败而成为一纸空文。并且,美国人谢斯特应财政大臣的邀请去伊朗,获得极高的信任,而这个美伊关系即使在第二次大战期间也继续保持着。
    第一次大战后,英国有过一个把伊朗也包括到阿富汗斯坦的中立地带里去的设想,可是,俄国哥萨克兵团的士官礼萨·汗应爱国主义者的请求占领了首都德黑兰,并且在一九二五年被推举为伊朗国王。
    希特勒德国也设法扩大种种技术援助和贸易,谋求向自威廉二世以来一直梦寐以求的波斯湾沿岸扩张,可是,第二次大战爆发,德苏开战,英苏两国军队就根据英俄协商的保证把伊朗分为南北两部分,占领了它。其理由是,尽管伊朗宣布了中立,却没有叫国内的德国人撤出国外,所以,英国的目的是保护盎格鲁撒克逊石油公司的权益,苏联也就向伊朗政府要求独占北伊朗的石油权利。由于苏联拒绝撤兵,使得第二次大战后的美苏关系陷入紧张,可是,一九五一年伊朗首相摩萨台的石油工业国有化宣言,反映了国民对于从二十世纪初叶开始的英国的对伊朗政策和俄国的南下政策的抵抗。
    一九五五年,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伊朗四国加上英国缔结了“巴格达条约”,其目的有两个,即对苏战略和对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防御。但是,一九五九年,伊拉克发生革命,退出同盟,并且伊朗和土耳其逐渐同苏联也加强接近,巴基斯坦、阿富汗也同样加重了中立的色彩。由于一九七一年以后英军从苏伊士以东撤退而使动荡不定的独立的风潮统治了全中东,同时在非阿拉伯国家酿成了微妙的反美亲苏感情,也使伊朗和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土耳其之间在边界问题及其他方面的对立感情增长了。
    苏联的南下就这样地从十九世纪以来逐渐地越过高加索、库贝特达古、兴都库什山脉,一直在对中东各国加紧进行军事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扩张。一九六七年“巴勒斯坦战争”时,苏联从达达尼尔海峡向东地中海调动五十艘军舰和二万五千人的兵力,从那时以来,它的扩张同它和叙利亚、埃及、塞浦路斯、土耳其、阿尔及利亚之间正在进行的外交谈判以便在地中海沿岸寻求基地,也不是没有关系的。
    还有,同在红海沿岸的南也门、索马里、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印度洋沿岸游弋的潜水艇的行动也不是没有关系的,并且,从莫斯科到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的横断公路计划也是苏联南下的延长线。(完) yzv品论天涯网


说苏领导中的不同看法和争论最近有所加强,一代人的更迭正在开始
    【本刊讯】西德《星期日图片报》一月五日刊登该报同沃·莱昂哈德教授的谈话如下:
    欧洲最有声望的苏联问题专家之一沃·莱昂哈德教授应本报之请分析了莫斯科的神秘的事态。
    问:关于勃列日涅夫生病的谣传是怎么回事,是真的病还是外交病?
    答:很可能两者兼而有之。勃列日涅夫在十二月十九日已过了六十八岁,尤其在过去两年一再发心脏毛病,这使他不得不多次推迟约会。
    另一方面,推迟订于一月中进行的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之行显然有政治原因,因为在苏联领导和它的阿拉伯伙伴尤其是埃及之间产生了分歧。苏联领导对于以某些阿拉伯领导人希望于莫斯科的那种方式卷入该地区显然犹豫不决。
    问:克里姆林宫领导人中间有争论吗?
    答:克里姆林宫领导无疑不象苏联报刊想使其本国公民和外国相信的那样一致。不同的看法和争论可能恰恰在最近有加强。这方面突出的首先是必须在明年初制定出来的新的五年计划以及新的党代表大会。
    除了关于内政和经济问题的争论之外,对于勃列日涅夫的西方政策以及对同西方各大国的普遍的关系可能存在分歧。某些势力,尤其是国家和经济机构中的某些势力,要继续这种政策,甚至是补充和加深它。而另外一些势力,尤其是党的意识形态的机构、国家保安部门以及军界人士显然有疑虑。
    同西方大国的关系也可能在这些争论中占有一定地位。
    问:今天政治局的权力分配情况怎样?
    答:在政治局十六名委员中,除了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这个无疑起领导作用的人物(但决不能看成是独裁的统治者)外,还有六位苏联领导人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方面有国家主席波德戈尔内(七十一岁),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七十岁);党的方面有基里连科(六十八岁),首席意识形态家苏斯洛夫(七十二岁)以及最后还有国家保安机关首脑安德罗波夫(六十岁)和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七十一岁)。
    在国家和对外政策问题上,勃列日涅夫首先依靠波德戈尔内和柯西金,在党的事务上他依靠基里连科和苏斯洛夫,在勃列日涅夫生病或不在的情况下,政治局会议由基里连科主持。
    在上面提到的苏联七位领导人中有四位已超过七十岁,勃列日涅夫明年就七十岁了。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再回避关于继承人问题的讨论了。
    问:谁可能成为勃列日涅夫的继承人呢?
    答:这不是明天就会发生的事情,而是还需要一些时间。人们将认为,不能一下子替换所有七十来岁的苏联领导人,而是逐步地替换,好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同时,人们至少能估计开始会有一个集体领导。
    由七十岁的苏联领导人向六十岁的苏联领导人组成的新的领导班子的过渡是决定性的。六十岁的马祖罗夫最有可能成为国家领导人,首先是基里连科,以后是六十岁的格里申最有可能成为党的领导人。六十岁的国家保安机关首脑安德罗波夫在继承人问题上作为幕后的拥立国王者将起重要的作用,但他只要是国家保安机关首脑,他就不会直接是勃列日涅夫的继承人。
    问:勃列日涅夫的退职会意味着什么?
    答:勃列日涅夫和他七十多岁的最紧密的共事者波德戈尔内、柯西金、苏斯洛夫、格列奇科以及其他人的退职将说明在苏联领导中正在开始的一代人的更迭。
    苏联政策将第一次由不再绝大多数是打着斯大林时代的烙印,而是在赫鲁晓夫领导下非斯大林化时期上升的那些领导人来决定。这将是改革与改组的时期,是讨论与争论的时期,将是苏联进入现代化工业社会阶段的时期。 yzv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