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委内瑞拉《国民报》十一月二十一日刊登一篇评论,题为《古巴:改变方向?》,摘要如下:
    在六十年代初,古巴“卫星化”是由于两个因素:第一,只有莫斯科才能保护古巴免遭美国的威胁;第二,只有莫斯科才能支付古巴经济社会化的巨额账单。如果这两个因素当时没有影响加勒比的政治现实的话,那么最有可能的是,卡斯特罗会实行另一种类型的专政。
    在十五年多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取消了敌视古巴的政策。“美洲之声”电台播送的反卡斯特罗节目,在数周前被完全取消了。从一九六八年以来,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活动仅限于纯粹的卫星和同温层飞机的侦察,对危及美国安全的武器进行例行的搜索。因此,古巴流亡分子集团已经不训练“突击队”入侵或活动。在古巴航空公司飞机上或在某个领事馆不时爆炸一些炸弹,但没有人认为这将改变古巴事件的方向。使卡斯特罗投入苏联怀抱的第一个因素消失了。这个政权没有处在危险中。美国事实上同意必须同一个共产主义古巴长期共处。
    至于第二个因素,经济因素,古巴的资金是更令人赞羡的。食糖的价格每磅达到了难以置信的五十二美分,在一九七五年四月份,可能接近六十五美分。这意味着古巴下个糖季的产值为五十亿美元!如果我们扣除半数(几年来欠苏联的债务),还剩二十五亿美元可以用来资助该国的经济。古巴有余钱在不依赖任何人的情况下加强其经济发展。
    但是目前,除了原先为生存下来而接受的卫星国的耻辱地位而产生的痛苦外,又增添了一个无可争辩的理由:如果革命巩固了,如果敌人甘心失败,如果充裕的古巴经济可以自给自足,为什么要把在世界市场上每磅值六十美分的食糖以十一美分卖给苏联人呢?为什么在第三世界面前接受有损于革命声望的充当魔鬼(苏联)辩护士的困难角色呢?既然古巴可以选择不当卫星国,为什么还要当卫星国呢?埃及得到苏联更多的援助,并且处在更引人注目的情况下,而埃及就不是一个卫星国。
    因此,人们看到(古巴)革命在共产主义范围内存在一种可能的演变,朝着更加尊严和独立的地位、更接近于古巴人民特性的演变。在没有再次出现怀疑背叛民族利益的情况下,将很难向古巴人解释为什么不走上这条道路。
    【本刊讯】曼谷《中华日报》十二月六日刊登一则报道说:
    泰国外交部长乍伦攀昨天(五日)对本报记者指出,副外长差提猜前天(四日)命令外交部情报厅长巴差·丘那甲森邀晤中华民国驻泰大使馆凌楚珣公使,警告有关渗透泰国内政问题,是措理得非常适当的,预料今后中华民国大使馆外交人员不会再采取上述类似行动,因为采取渗透泰国内政之行动,是不美观及有违外交礼貌,并相信此次事件不会影响泰国与中华民国之关系,而中华民国也不会说泰国做得过分。
    乍伦攀外长刚从新加坡出席科伦坡会议归来,于晚间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作上述表示。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否统一台湾问题,外长表示这是中国内政问题,泰国外交部以前曾申明立场,泰国只承认一个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能否统一,泰国绝不干预,此系泰国政府之立场,不干预别国之内政。
    记者询及有关副外长差提猜曾表示,泰国计划再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设立大使馆,请问泰国是否计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设立大使馆。外长表示泰国外交部曾作此项计划,但由于讪耶总理之现政府,任期只剩一个多月时间,相信在现政府任期内是无法实现的。假如大选后新政府有同样的政策,是利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此非怪事,而是依照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而已。
    【本刊讯】曼谷《东南日报》十二月六日转载泰文《泰叻报》同日刊登的一则报道说:
    关于政府当局将废除革命团第五十三号布告,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贸易关系:黄作明主席特就此问题告记者说:中华总商会支持政府取消五十三号布告之举,因为此举将使我们获得价格廉宜的商品供应,而泰国则可向中国供售苧麻及橡胶等商品,泰国商品可以较佳价格输出。
    【德新社北京十二月六日电】(记者:巴格曼)中国首都的外交观察家们今天说,他们认为,中苏关系近几个月来不仅变得更加僵持,而且也丝毫没有迹象表明正在酝酿关系正常化的倡议。
    这些观察家作出这种估计的根据是在一些方面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一。一九六九年的双边边界会谈自今年七月休会以来一直没有进行,也没有确定恢复会谈的新的日期。
    二、苏联首席谈判代表伊利切夫已表明,他只有在中国方面特地要求举行这种会谈时才返回北京。
    三、关于今年三月在新疆边境地区坠毁的苏联直升飞机上的三名飞行员问题的双边谈判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
    外交观察家们说,上述这些摩擦问题决没有结束,而且双方“几乎没有一天”不进行连珠炮式的宣传。
    中国已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这个事实是摩擦的又一个方面。中国对外政策的设计师们在发展他们同美国的关系方面做得更为出色。即使基辛格国务卿刚刚结束的中国之行没有达到人们的全部期望,但事实是,在短短的三年之内,美国第二个总统不久将去中国表示敬意。
    外交观察家们认为这是一个明显的迹象,表明华盛顿急于想把它同莫斯科的双边联系扩大到把北京也包括进去的三角关系。
    观察家们指出,这个事实对中国来说必定象与美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一样重要,在建交之前美国不可避免地必须断绝它同台湾的关系。
基辛格访华时的心情
    七月九日凌晨三点多钟,基辛格的座机已经登上了飞往中国的旅程。此时此刻的基辛格心潮起伏。“这件事实在令人非常兴奋”,他后来回忆当时的感受,“我在飞往一个我既不了解也没见过的国家,而且我是头一个去的。真是……有点历险味道啊!”
    他这种心情显然感染了同行的人。“太好了!”温斯顿·洛德很激动,“真带劲啊,简直令人陶醉!当时那种滋味儿一下说不完啊!”
    对洛德说来,这次中国之行另有一层值得兴奋的涵义。他的妻子蓓蒂是一位上海出生的华人,八岁时离开中国,写这一本题为《八月》的书,记述她的妹妹姗姗在共产党统治下的中国的生活。洛德一直津津乐道的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的美国官员实际上并不是基辛格,而是他,因为当飞机快要飞越中巴边界的时候,基辛格把斯迈泽叫到机舱后部去商谈了一会儿,于是就剩下洛德一人坐在比其他美国乘客更靠前的位置。“我比其他人大约早五码进入中国,”他吹嘘道,““我非常得意。”当晨曦初照白雪皑皑的群峰时,基辛格正在阅读他那本厚厚的关于中国的参考材料,这是他和尼克松费了不少心血搞出来的。这次旅行当中,每晚,当一天的事情处理完毕后,他都要研读这份材料。
    正午时分,这架飞机在北京附近一个近乎没有人的军用机场上降落了。
    美国客人到达宾馆不久,便同他们的中国主人一道吃了一顿丰盛的午宴。洛德、斯迈泽和霍尔德里奇使用筷子,基辛格还用他的刀叉,但这显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障碍,短短两天的光景,当他离开中国的时候,体重增加了五磅。基辛格同周总理会谈
    下午四点钟,周恩来来到了基辛格的宾馆。这是极不寻常的礼遇。一般情况下,一位政府首脑不会登门拜访一位来访的客人,尤其是一位没有政府头衔的客人。因此这位客人受宠若惊,深为感动。基辛格带着他那本材料(这本材料后来被称为他的“圣经”),不时翻开来查阅。实际上,基辛格在会谈开始的时候是宣读了一份正式的发言稿。为草拟这篇发言稿,他和尼克松费了整整六个钟头,可这只用十分钟就宣读完了。这篇发言清楚而心平气和地阐述了总统希望开始中美对话的原因。基辛格在结束发言的时候使用了一个形容词,这个词引起了周恩来的兴趣。基辛格说:“在相互隔绝二十二年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个对我们来说是神秘的国家。”
    “神秘?”周恩来诧异地问道。“为什么神秘呢?”周恩来把基辛格问住了。他过去多半是同俄国共产党人打交道,而中国共产党人则是另一种风格。他原以为中国人一上来就会在越南和台湾问题上狠狠地攻击美国,却没有料到对方竟抓住神秘不神秘的问题作文章。
    基辛格和周恩来两人把话锋一转,就各自国家的形象问题足足扯了十分钟,谈到了为什么中国使人感到神秘,为什么美国总是显得急躁,甚至有点不懂事,等等。开头的那种拘谨气氛,一下子烟消云散,双方谈笑风生,不拘礼节了。
    基辛格和周恩来的第一次会谈,便为一种异乎寻常的新关系定下了调子。“真带劲啊”,一位白宫助手事后读了基辛格写的厚达四十页的详细报告赞叹道,“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他俩更有风趣的外交家了。”
    周恩来含而不露、才华过人,精于旁敲侧击,政治眼光远大,不受枝节问题束缚,凡此都给基辛格以深刻印象。基辛格很欣赏周恩来的风度,特别记得他讲的这句话:“现在天下大乱,我们是有机会来结束这种局面的。”基辛格后来常说,要是周恩来拍着桌子要求美国停止对台湾的军援,断绝同蒋介石的关系,否则,他就不同意同美国谈判,那就不知道情况会怎么样发展了。
    快到午夜时,周恩来建议休会,次日再谈。但临走之前,他表示对尼克松七月六日在堪萨斯城的一篇演说很感兴趣。总统描绘了将来“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以及日本等五个经济超级大国”并立的图景。这个五极构想引起了周恩来的兴趣。基辛格当然很了解这个构想,不过他没有看到总统这次讲话的文本,不愿加以发挥。第二天,七月十日,星期六,一大早,一份总统讲话的全文送到了基辛格的宾馆。讲话稿上有很多周恩来亲笔写的眉批,还附一字条:“仅此一份,阅毕请退回。”基辛格受此关照,十分感动。
    基辛格前往中国是为了打破二十多年来中美的隔绝状态,打开两国之间的直接对话。他去中国是为了战略上制胜苏联的一步棋。他认为他达到了目的。
    (八)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