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4年12月1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4-12-0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报报道:《对武器协议的批评增加》 '...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十一月二十八日刊登格韦茨曼发自华盛顿的一篇报道,标题是《对武器协议的批评增加》、《符拉迪沃斯托克协议可能在国会引起斗争》,摘要如下:
    对福特总统同苏联达成的关于控制武器的初步协议提出的批评已开始在这里出现,有些官员预料这项协议可能在国会引起一场斗争。
    这项协议已引起了似乎松散地联合在一起的批评者的怀疑和断然的反对。其中大多数人是在回答记者的问题时发表自己的意见的。
    这些批评者包括一些长期来主张控制武器的人以及对同俄国人达成的任何武器协议都抱怀疑态度的人,前一部分人认为这项协议没有采取任何削减开支的行动。
    杰克逊参议员的一位助手说,杰克逊将批评这项协议,并将在他的军事委员会的小组委员会举行听证会。
    国务院官员说,他们认为杰克逊很可能把这项协议弄成一个同福特进行党派斗争的争论问题。
    他们说,他们希望一旦政府有机会对这项协议进行解释,所得到的支持就会加强。但是他们承认批评是激烈的。
    一位官员说,据说苏联和美国还没有就它们对这项协议的谅解交换备忘录。这项工作将在星期日进行。
    批评者感到关切的主要问题是,协议中有一部分条款允许双方在自己能拥有的二千四百个导弹中的一千二百多个导弹上装上分导多弹头。
    几位专家说,由于俄国发展的以陆地为基地的导弹比美国大,苏联在大导弹上装上多弹头也许能使美国的导弹发射场受到威胁。
    研究裁军措施的团体军备控制协会的执行干事托马斯·霍尔斯特德说,新协议虽然“限制了”数量上的军备竞赛,却加速了质量上的军备竞赛。
    他说:“由于这项协议没有限制能够装置的多弹头的数量,也没有限制其他改进质量的措施或替换现有的武器的措施,因而这项协议几乎肯定会促进这些方面的计划。” gSm品论天涯网


    【时事社东京十一月二十九日电】题:福特总统明年访华
    华盛顿二十九日电:白宫新闻秘书内森二十九日宣布,美中两国政府就美国总统于一九七五年内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事达成了协议。
    福特总统访华的时期,在明年什么时候,是在明年六月或七月预定举行的美苏华盛顿最高级会谈之前还是在那以后,均未宣布。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九日电】白宫新闻秘书内森今天宣布,福特总统将在明年的某个时候访问大陆中国。
    有关这次访问的初步计划是基辛格国务卿本周在北京同中国官员会谈时商妥的。这次访问将是三年中美国总统的第二次访问。
    福特在一项书面谈话中说:「我盼望在明年的某个时候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使我们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内森说,他无法更加具体地谈福特这次访问的日期。
    有关福特访华的计划是在华盛顿和北京同时发表的关于基辛格访问中国首都的一项短得异乎寻常的公报中宣布的。
    内森召来了记者,宣读了这一简短公报的全文。 gSm品论天涯网


    【合众国际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九日电】基辛格国务卿和中国领导人昨天在人民大会堂的一次告别宴会上为他们四天的会谈干杯。
    因这次「非常友好和非常热情的访问」,基辛格在宴会后起立为中国人干杯。
    国务卿说,会谈(一)使双方承担了把正常化进程继续下去的义务,(二)使他进一步了解了他在制定政策时将加以考虑的中国的观点,(三)重新肯定和加强了美国同北京友好的新时代。
    美国官员在同记者谈话时说,会谈没有就冻结在美国的中国财产和美国对在这里被没收的财产的产权这个小问题达成协议。他说,这主要是美国的一个法律问题。
    【法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八日电】基辛格国务卿今天在这里说,美国已决定「在执行外交政策时认真考虑中国的观点」。
    他在为乔冠华外长举行的宴会上讲话时说,自星期一以来在这里举行的会谈使他「增进了」对中国观点的「了解」。
    【美联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八日电】(记者:巴里·施韦德)基辛格今天结束了同中国官员们的会谈,在改善关系方面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gSm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二十八日电】一位高级助手昨天说,致力于为苏联装有多弹头的导弹规定较低的限额的美国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完全支持美苏核武器新协议,认为是“向前迈进了一步”。
    助理国防部长比彻对一位记者说:“施莱辛格部长认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符拉迪沃斯托克协议向前迈出了有益的和值得称赞的一步”。
    比彻说,施莱辛格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乔治·布朗将军和美国其他高级官员,一致同意在上周福特总统和勃列日涅夫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会晤前进行的讨论中所制定的全面目标。
    比彻说,施莱辛格认为,上述目的“基本上是达到了”。
    但是,根据到现在为止看到的情况,看来符拉迪沃斯托克协议没有包括施莱辛格原来所坚持的一个重要立场。
    没有迹象表明新的协议限制了导弹的“投掷重量”或载重力量。施莱辛格过去曾再三要求实行这种限制。
    国防部一些官员表示,在今后几个月同俄国人举行的有关细节的谈判中还有机会讨论限制投掷重量的问题。 gSm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英《星期日泰晤士报》十一月二十四日刊登弗兰克·贾尔斯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们为什么不准备应付我们的灭亡》,摘要如下:
    超通货膨胀、正在崩溃的股票市场、原料的奇缺和昂贵价格、罢工以级过度的工资要求,所有这些不光是英国的一些现象,而在某种程度上是所有工业国正在经历的情况,而仅仅在几年前,这些工业国的增长能力几乎是无时限的。
    似乎这还不够糟似的,在人们相当委婉地称为自由世界的地方,在采取什么措施来对付这种局面方面,令人沮丧地缺乏共同目的。旧的国际秩序已经或多或少瓦解了。这种秩序建立在固定汇率和美元的基础上,由美国支配世界经济。自从大战结束以来相当令人满意地维持下去的这种旧秩序,进一步建立在下述设想之上:失业是大多数国家的主要经济问题。今天,通货膨胀至少已成为与失业是同等的敌人,结果是,一些国家现在谋求输出它们的通货膨胀,而不是象过去那样,输出它们的失业。面对危及其社会结构的这种威胁,“自由世界”迄今甚至几乎完全未能勾画出对付不断增加的这些危险的一套新的国际规则、制度或者共同的努力的轮廓。
    但是问题还有另一面,这是我最近参加私人发起的一些会议之后观察到的。这一次会议是在秋光宜人的时候在西西里岛的一个美丽的地方举行的。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北美、南美以及欧洲的男女代表。会议所出现的需要强调的总的一点是,富国认为是世界秩序和制度令人遗憾地瓦解的情况,一些欠发达的国家却予以欢迎,认为这是早该进行的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
    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除了是“穷”国外,突然变成了“富”国。对商品生产国(巴西出产铁矿和大豆、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出产石油,牙买加和圭亚那出产铁矾土)来说,情况尤其如此,对有剩余劳力的国家来说,情况可能也如此,这些国家可以利用这些劳力增加制成品的生产。一些收入很低而人口过多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和尼日利亚)却可能从石油涨价中捞到巨大好处。
    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在这个情况下是许多人的——不幸可能是另一个人的好运气。尤如一阵狂风的能源危机并非对每个人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事。当今冬我们关闭暖气、使我们的汽车停在停车房里以设法节约汽油时,这可能不是使人十分安慰的事情。凡是意识到富国的责任的人至少应当停下来想想这个问题:对一些国家来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的东西,对其他国家来说,却是一个新的、更好的时代的开始。
    回想起今年秋天英国的竞选运动,虽然也大大强调我们面临的危机的严重性和强调大家都必须作出牺牲,但是(就我所知)却没有一个政党、没有一个国家领导人告诉期待着的公众:每个男人、妇女和儿童能够和应当做些什么来对国家的恢复作出贡献。
    有这种可能性:经过目前的困难的考验,将出现一种管理世界贸易、经济和货币政策的新秩序。它可能是一种比已经消失——几乎可以肯定是永久消失——的制度较平等和较人道的制度。但是要看出这种重新组合的即使是初步的微光,也需要很为乐观才行。
    同时,并且可能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自由世界”必须提供它自己的处方。如果它们采取使邻国沦为乞丐的方式,这些处方造成的损害将肯定多于带来的好处。 gSm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