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香港《快报》十一月十三日发表一篇题为《看基辛格六次访平》的评论,摘要如下:
    基辛格第六次访问北平,会不会出现新的刺激?我们不是预言家,但从多方面看来,尚无此种迹象。
    原来,基氏此次访平,行期本定八月,据传主要是为了斡旋高棉局面而专一访平的,却为西哈努克表示杯葛而延期至十月,又为中东事件所阻,延至现在。但可以说,此次访平,不过访问中东之余的顺道,与原定专一访平的意义不同。由这一点看来,基氏此次访平的作用不大,也许就各项问题随便谈谈而已(他留平三天,故示此行重要,也许是给苏联猜的)。
    我们要提到几个(对)基辛格的看法:
    一、美国的拉拢中共,唯一动机是利用俄毛矛盾,以毛制俄,以达到一个均势局面。
    二、只要达到上述目的,自不必与不应再进一步,以激怒俄共。
    三、台湾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政治重要码子,不会随便放弃,以影响它在远东地位(上海公报也只说“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备”),并未暗示到如中共所谓滚出台湾。
    四、中共为了防俄向远东海上推进,得利用美国在西太平洋力量,所以不会迫使美国退出台湾海峡,或对美国加紧压迫。
    这看法假如不错,则美国与中共的关系,如果没有新的大变故,在若干时期内,还会维持现状的。
    【本刊讯】法《震旦报》十一月十日以《皮埃尔·达尔库关于十月十七日转折事件的透露》《萨达特怎样在与基辛格的一次戏剧性对话后倒向美国一方》为题发表以下一篇文章:
    以色列和埃及终于同意媾和了。基辛格先生——这位外交飞行魔术师——是否已象埃及报界所预言的那样,又一次成功地“从他的帽子里掏出了一个使大家都感到开心的小兔”呢?难道他真的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够解决一个四次战争和二十多年的公开对抗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吗?其实,危机的结局只不过是导致了在三个星期的紧张外交活动中进行的大量的和反复的接触,对于这些外交活动是精心加以保密而没有透露的。
    最为残酷的以色列一阿拉伯第四次战争,尽管它带来了一切危险和一切不便,尽管人们为它付出了鲜血,但好处在于它揭穿了华盛顿和莫斯科在这场大赌博中的某些底牌。
    这是一场厚颜无耻地进行的无情的和激烈的赌博,但在这场赌博中,莫斯科由于被未曾预料到的(美国下的)巨大的新赌注所吓倒而不愿再赌下去了……而这样也就失去了它的阿拉伯盟国对它的信任。苏联人拒绝一直干到底的行动,被开罗的领导人看成是一次“真正的背叛”,它的后果是彻底改变了埃及对美国的态度。萨达特:“我不是苏联的主席”事实上,人们从直接接近萨达特总统的埃及人士那里获悉,当柯西金先生非正式访问开罗时(十月十六和十七日),他和萨达特总统两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并且这场争执顷刻之间使他们两国间的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一到开罗,柯西金就开门见山地对埃及总统说:“现在,莫斯科认为,反对以色列的这场冲突是选择在对苏联外交来说是特别坏的时刻进行的。”被激怒的萨达特总统作出尖锐反应:“我不是苏联的主席,而是埃及总统,你比谁都更了解我们将会发动这场战斗。你们帮助我们训练和装备了我们的军队,建立了我们的战斗体系。因此,对你们来说,对这场战争的可能性是没有任何怀疑的。我们是在认为对埃及而不是对莫斯科最有利时采取行动的。但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是,你们使我们处于一种防御地位,拒绝向我们提供必要的飞机——在目前情况下就是米格23——以便能同以色列人争夺制空权。你们曾经给我们派了数以千计的军事顾问。在五年中我们为他们付了外汇。他们对我们的要价太高,而且他们再也没有什么可供我们学习的。因此,我把他们送回去了。那些留下来的人控制着你们的设施和你们的战略装备。但是,这种装备和这些设施对我们毫无用处。”柯西金随即提出一份政治—军事最后通牒,他指出他确定了“苏联立场的最有利和最低限度的条件,苏联对此不会作丝毫细节的修改”。
    苏联的照会包括五条:
    一、为了尽快地在中东停止战争,苏美已在外交最高一级进行秘密接触。
    二、美国人已通知苏联,他们已准备“大干”,因为他们拒绝考虑以色列在军事上遇到失败的可能性,这是出于外交和内政方面的考虑,并直接涉及到美国的国际信誉和尼克松总统的个人威望。
    三、因此,苏联绝对不能象开罗恳求的那样把“更先进”的战争装备送到埃及,苏联的供应将局限于已使用的装备一级。因此,苏联的后勤支援将不会超出“有限支援”的范围。这就是说,它将按数量补充埃及军队在战争中所遭受的重大的物质损失。
    四、苏联认为,埃及对以色列发动的进攻已达到了其主要目标:雪了过去的耻辱,恢复了失去的威信,为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拥有更好的地位。这些决定性和足够的理由,都足以停止敌对行动和避免冲突的危险的扩大。
    五、苏联非常认真地看待美国的“警告”,它不想通过加紧在近东的战争而引起美国的直接反应。它不愿意参与可能很快导致无法控制的逐步升级的真正的装备竞赛。继续战斗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危险同在决定中的领土利益是不相称的。
    因此,苏联以最正式的方式和最坚决地要求埃及接受安理会即将作出的关于停火的决定。最后,柯西金直截了当毫不客气地问萨达特总统:“埃及认为它将如何偿付收到的苏联不是作为礼物而是作为买卖提供的武器?”费萨尔:“告诉这个共产党,我们将为他们的武器付款”对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这种突然和毫不客气的阐述感到措手不及的萨达特总统气得发抖地回答说:“我尽管作为埃及军队最高司令,不能够马上回答你。我需要首先将你的命令式……的说法通知军队总参谋部,同总参谋部一起作出决定。我将尽快答复你。”(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十月十六日晚和十七日上午对埃及领导人来说是悲剧性的。军事动荡、政治动荡,争论特别猛烈和激昂,因为在战场上巨型的“银河式”飞机运来的大批美国武器使力量对比转向有利于以色列。萨达特总统和他的参谋部还同沙特阿拉伯费萨尔国王进行了磋商,国王大怒,马上回答说:
    “告诉这个共产党,我们将为提供的武器付清最后一个卢布,但是,我们注意到了苏联在美国人面前的后退。尽管莫斯科正式许诺支持我们,但是它毫不留情地抛弃了我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点!”
    从那以后,事态发展急转直下。萨达特接受了停火……这种停火只持续了几个小时。战争又开始了。是谁重新开始了战斗?是以色列人还是埃及人?谁也说不出来,因为没有证人。以色列彻底利用了他们出色的突破,绕过了埃及人的阵地,使他们的军队一直冲到红海之滨。
    被冲乱了、遭到重创的埃及第三军团落入陷阱,被包围在一个铁和火的包围圈里。
    面对着严重的局势,萨达特总统要求苏美进行干涉。他知道不会有人听他的意见,但是他的呼吁主要是为了向人民指明“那些应对这次刚决定就又威胁着和平的停火负责的人”。克里姆林宫的最后通牒萨达特需要一些替罪羊。他需要替罪羊是为了装出一副新面孔和推卸他的责任。俄国要使达成一项解决的机会不受损害,就必须排除以色列的军事胜利又一次给阿拉伯人造成的遭到一场新灾难的威胁。
    为了抢在以色列的前头,莫斯科必须立刻采取行动。埃及士兵被封锁在沙漠中并濒于投降,俄国人突然扬言要自己出来解除对他们的包围。
    他们是否会这样做呢?谁也不知道。当时苏联的照会是那样威胁性的,以致华盛顿认为最好不要泄露该照会的内容。
    美国宣布它的全部战略部队处于戒备状态。但它却压以色列让步。尽管被剥夺了一场辉煌胜利的将军们提出抗议,但特拉维夫不得不让步。联合国的卡车越过以色列的防线,向缺水断粮的埃及人运来了他们生存所必需的供应。第三军团的不可避免的投降没有出现,保全了萨达特的“面子”。埃及对美国的第一次赞扬十月三十一日,埃及总统公开赞扬了美国在危机中的“建设性态度”。
    但是,尽管莫斯科到最后给了开罗以支持,但是柯西金先生的“苏联对阿拉伯世界的意外行动”的初步影响已开始显示出来。
    利比亚通知莫斯科说,它准备为叙利亚购买的武器付款。费萨尔国王为埃及购买的武器拿出了十亿美元。在最近几天就要拿出的第一笔钱付出之后,其余额将在六至八年内付清。早在十月二十八日,利比亚的《新黎明报》就指责莫斯科背叛了它的诺言。“苏联在阿拉伯人背上插了一刀,来挽救它的同美国接近的政策”。在苏联帮助下打仗,在美国帮助下构和对于柯西金先生开罗之行导致出现的新形势,萨达特总统身边的人士指出:
    一、在美国人开始向以色列提供最新式的进攻性武器时,苏联没有向美国提出任何抗议。那些最新式的进攻性武器是:武装直升飞机、各种电子干扰装备、“TOW”地对空和地对地导弹(它对埃及坦克造成了巨大损失),最后是“灵巧的”炸弹,它在萨姆导弹不能达到的高度中保持它们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苏联的“口是心非”及其对美国的“害怕”——证明是在于冲突的最后几天(苏联害怕了),而勃列日涅夫先生在看到(阿拉伯人)最初几天的成功后曾“催促阿拉伯人干到底”——使不止一个埃及领导人睁开了眼睛。
    亲苏派的影响在明显下降。相反地,埃及政界的重要的一部分,对“美国生活方式”越来越公开表示向往。
    萨达特总统对这种摆动现象,心里非常清楚,便从中吸取对他的新策略有用的东西。他曾依靠苏联来进行战争;现在,他依靠美国人帮忙来媾和。埃及和美国断了六年之久的外交关系已经恢复。
    在开罗,同美国接近已被看作为一种“有利的和预示着变化的征兆”。美国,是强者、富者、有技术、新发明、巨型车辆的国家。俄国则相反。在埃及人的心目中,俄国人是粗暴的、疑神疑鬼的、笨拙的、从来不给人“一个子儿”。石油:可怕的威慑武器对他的多疑、反抗和受到凌辱的军人,萨达特这只“狐狸”大讲埃及只使用了它的正规军,动员民兵并没有动摇经济基础。所有工厂都在开工并继续生产纺织品和汽车。棉花收成是好的。装备和建设计划没有减慢。这场战争在干部和在全国人民群众中建立了新的感觉,即埃及今后在每当需要时就可以战斗和重新拿起武器。
    最后,我们曾出色地使用过的“石油武器”已被证实是一种可怕的威慑力量。阿拉伯人的政治威力到处都得到承认。以色列付出高昂代价的冲突现在该估价美国和以色列为换取基辛格的巨大的外交成功和恢复“阿拉伯友谊”之路而付出的代价。
    近东战争无情地震撼了国际贸易和使价格飞涨,它在美国及其欧洲伙伴之间打开了一个缺口。它不仅动摇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团结,而且特别使以色列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二十天战斗消耗了四十亿美元(国民生产年总值的三分之二)。对一个按居民公债总数和税率都是世界上最重的小国来说,这是无法承担的重负。尽管它在战场上的胜利是明显的,尽管这次胜利特别显示了勇敢、意志和智慧,但谁也不认为(这次胜利使以色列)获得巩固了。
    而同苏联(它同它的东欧盟国没有发生任何问题)“划清了界线”的埃及却保持着它插在西奈的一只脚……并由于两个超级大国的共同努力,而在失败时却得到了它在一次胜利中可能指望的最低限度的成果。
    【合众国际社北京十一月十三日电】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今天(他在中国的最后一个整日)出去参观,他对于会谈是否已为中美关系开辟了新的外交道路一事仍然采取不可捉摸的含含糊糊态度。
    基辛格昨天同毛泽东主席会晤了将近三个小时,但是他今天只愿对记者说,他同毛和周恩来总理的会谈是“友好的”。国务卿说,他同毛的交谈“是一次真正的会谈。我们讨论了大多数问题”。
    中国和美国的官员显然在彼此磋商之后拟好了对会晤的提法。双方都说,会谈“是在友好气氛中进行的”。
    基辛格说,中国人用“友好”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中美关系的一个进展。在过去对于这种会谈的提法通常是“坦率的”这几个字,中国的这个外交词令意思是说双方没有取得什么一致意见。
    【路透社北京十一月十三日电】观察家们认为基辛格同毛泽东主席的会见是对中美缓和的吉兆。这是中国方面的一个姿态,它清楚地表明了他们对基辛格博士个人的尊重,也表明了他们对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视。
    主席很少会见任何级别在总理以下的外国客人,更不用说象美国这样同中国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的代表了。
    观察家们说,这次会见显然很融洽的调子使人感到,在中国受到猛烈攻击的美国在中东危机中所起的突出作用,就长远来说对中美关系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损害。
    【美联社东京十一月十三日电】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星期一同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会见的时间长得异乎寻常,以及对这次会见所用的措辞,看来都预示着美中关系有重要的进展。这种进展到底是什么仍然是一个严格保守的秘密。它可能是人们已预言了很久的外交承认,也可能是撤退九千名驻在国民党所控制的中国沿海的台湾岛上的美国军队,以此作为外交承认的先行步骤。
    基辛格终于见到了年高七十九岁的毛泽东这件事情在这里被认为是很重要的。
    在二月份,基辛格同毛谈了两小时不到一点。星期一的会见有两小时又四十五分钟。
    中国人描述同这位人民共和国缔造者的会见所用的措辞是经过细心斟酌的。它们表明了会见的气氛和会谈的成就。
    在二月份,对会谈的提法是在“无拘束的气氛”中进行了“坦率的广泛的”谈话。
    星期一的官方消息
    ——国务院发言人麦克洛斯基也完全用了同样的字眼——是大大前进了一步,消息说,“在友好气氛中进行了范围广泛的交谈”。
    这也是对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十月十三日和毛的会见所用的措辞。加拿大同中国是有正式外交关系的。
    【合众国际社北京十一月十三日电】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今天会晤了中国总理周恩来,预料这是基辛格这次四天访问中的最后一次办正事的会谈。
    有人猜测,美国为了设法进一步改善两国关系,准备宣布进一步从台湾和南朝鲜撤退美国驻军。
    除了这些猜测而外,还有一件事情:美国代表团到达举行会谈的政府宾馆的时间晚了一个半小时。此外,基辛格的几位主要随员也没有出场,虽然在铺着呢子桌布的长长的会议桌上摆着他们的名卡。
    【美联社北京十一月十三日电】周恩来总理今天对记者们说,在华盛顿同台湾的国民党政权断绝关系以前,他不会访问美国。
    中国的第二号人物说:“在那里还有蒋介石集团的代表时,我怎么能去那里呢?”他是在等待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举行四天以来的第四次会谈时说这番话的。周还拒绝预言,华盛顿何时同蒋总统的政府断绝关系,他说:“你怎能问我呢?为什么不去问基辛格博士?”但是这位总理对记者们说,欢迎尼克松总统第二次访问中国。
    基辛格同毛泽东主席在他在紫禁城的宅邸会见了将近三个小时,周今天说,毛泽东是用英语请国务卿向尼克松转达他的问候的。
    周说,这是两年中毛泽东会见外宾时间最长的一次。
    【美联社北京十一月十三日电】国务卿基辛格今天晚上向共产党中国保证美国对中国的友谊将继续下去,“不论将来发生什么情况,也不论是哪一个政府执政。”
    基辛格在答谢周恩来总理的宴会上发表了令人惊讶的祝酒辞。他许诺“我们的关系将继续不断向正常化前进”。
    基辛格在祝酒辞中似乎有两处提到了尼克松政府面临的政治上的不稳局面。他说:“不论美国将来发生什么情况,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友谊是美国对外政策中一个始终不变的因素。”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