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3年11月11日参考消息第3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3-11-1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日本国际问题评论家林理介的文章:《亚洲与中近东的代'...

    【本刊讯】日本《人与日本》十月号上刊登国际问题评论家林理介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亚洲与中近东的代理战争》,摘要如下:
    不言而喻,英国式的分而治之成了今天以阿拉伯同犹太人对立为核心的中东争端的远因。
    但是,英国的统治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开始就迅速地衰退下来,一九六八年二月,在威尔逊工党内阁下,宣布英国从“苏伊士以东”撤退,现在,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其影响是极其有限的。
    英国撤退以后,正在取而代之施加强大压力的是,苏联由北南进,获得了庞大的石油特权的美国在这里出现。以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出现和对立为轴心,西边发生了以埃及同以色列对立为核心的三次中东战争,东边发生了以印度同巴基斯坦对立为中心的三次印巴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导致了关闭苏伊士运河,第三次印巴战争在印度洋东端诞生了孟加拉国这个新兴国家。显然,印度洋的风波导致了以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为伴奏的周围各国的局部争端,而这种局部争端反过来又引起了印度洋的风波。印度洋的涛声今后也不一定不随时随地的由政变、革命、内战引起“代理战争”性的局部战争。实际上就在七月在山间的小王国阿富汗刚刚发生过推翻君主制的政变。
    苏联南下是自帝俄时代以来的长期的历史性政策。在斯大林统治下,苏联就曾经试图继续占领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驻的伊朗的北部——阿塞拜疆,并建立共产主义政权。斯大林的这种尝试由于美英和巴列维国王的反对而被制止了。但纳赛尔政权诞生以后,赫鲁晓夫就接近埃及和叙利亚,给予大量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对位于波斯湾末端的伊拉克,革命后也给予很多援助,去年春季又缔结了友好合作条约。同埃及也签署了同样的条约。但对苏联南下政策提供强有力的跳板的,则是印度。印苏友好条约的产物
    使孟加拉国获得独立的第三次印巴战争,如果不同一九七一年夏季签署的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联系起来,就是不可想象的。不妨说,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实际上是一个称得上同盟的强有力的条约。支持印度闪电般地击败了巴基斯坦,创造了一个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的软弱只能意味着在印度次大陆,美国和中国的势力倒退了。
    在这种实力关系中,七月十七日在阿富汗发生的推翻君主制的政变,作出了重大暗示。不妨说,如果阿富汗政变是一次亲苏、反巴基斯坦政变,那么,它给今后带来的影响将是重大的,它不亚于孟加拉国的独立,它为企图向印度洋扩张的苏联建立了另一座桥头堡。苏式武装的阿富汗
    阿富汗在实行君主制当时,也是一个受苏联影响严重的国家。
    据说达乌德总统掌握着由苏式现代化武器装备的阿富汗军队,而这支军队又是由一千四百人组成的苏联军事顾问团支撑的。达乌德总统表示同情居住在阿富汗南部和巴基斯坦北方的帕坦族的统一运动,采取着支持其独立或扩大自治权的态度。
    据说在喀布尔有人说:“在半年或一年之内将同巴基斯坦发生战争。”而苏式装备的阿富汗军队同得到美中援助的巴基斯坦军队的较量,大概不会只局限于一次局部战争。在巴基斯坦西部的俾路支省,俾路支族也掀起了强大的分裂运动,如果帕坦族的分裂运动取得成功,那么,巴基斯坦作为国家而被肢解一空这种出乎预料的事,也很可能发生。可以预料,对于巴基斯坦所进行的这种殊死抵制,同样亲近美中的伊朗将给予大力支持。而同巴基斯坦水火不相容的亲苏派印度可能站在阿富汗一边,好不容易才在西姆拉避暑地取得结果的印巴和解誓言宣告破产,爆发第四次印巴战争,这种可能性也并不是不存在的。巴基斯坦的戒心
    巴基斯坦在向美中作出友好姿态的同时,也向苏联作出了友好姿态。不过,从最近的事件看来,不可否认的是它对苏联怀有很大戒心。巴基斯坦对苏联持强硬态度,相反,它正在加深同美国和同中国的关系。周恩来总理向布托总理保证提供大量的无偿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
    对巴基斯坦的这种命运有危机感,并决心要阻止巴基斯坦崩溃的,是同样在迅速加深其同美中两国关系的伊朗。
    伊朗国王巴列维公开宣布再肢解巴基斯坦时,他的国家就要干预,并说他也反对巴基斯坦软弱下去,明确了支持巴基斯坦的态度。如果巴基斯坦崩溃了,不仅会导致印度强大起来,而且苏联南下也将变得不可动摇,美苏在西亚的力量平衡就会完全打破。苏联邀请胡韦达首相访苏,援助在伊朗的伊斯法罕等地建设大型炼油厂,采取了接近措施。然而,伊朗方面却对苏联的意图怀有戒心,宣布共产党系的人民党为非法,进行了彻底镇压。
    支持伊朗的这种行动,企图保持波斯湾沿岸的产油国的是美国。美国国内石油埋藏量是有限的,据说到八十年代初期,石油的百分之五十必须依靠进口,而其中一半以上又必须依赖于石油埋藏量丰富的波斯湾沿岸。面临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机,美国为保住伊朗等产油国和运输线路——印度洋而煞费苦心,也是理所当然的。
    现在,美国派驻伊朗的大使是中央情报局前局长赫尔姆斯。据说,美国大使馆的正式成员有一百名以上,美国又多次派遣以三名高级军官为首的军事顾问团,如果再加上石油方面的人士等,总人数超过了两万人。可以看出,对于越南战争结束后的美国来说,伊朗已成为新的战略据点。八十年代美苏实力将发生逆转
    如果在西亚的形势背后发现苏联南下和美国加以阻止的基本格局,那么,把印度洋周围国家分成亲苏和亲美两个国家集团,也不是困难的。从孟加拉国
    ——印度——阿富汗——苏联这四角中枢起,跨过波斯湾,建立了左翼政权的南也门、伊拉克以及出于对抗以色列而不得不接近苏联的埃及、叙利亚等国家,为亲苏国家集团。亲美国家集团则有:出于对抗印度而依靠美国援助的巴基斯坦,产油国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同南也门相对抗的北也门等,可以说,约旦也是阿拉伯势力的一员,然而它的大部分援助却依靠美国。
    当然,确切地区分亲苏和亲美两个国家集团是困难的,这里包含着不稳定的因素,不过,与东西方缓和紧张局势的表面气氛相反,围绕印度洋的形势大有美苏彼此排挤对方实力的冷战趋势。阿富汗政变后,亲苏国家集团完全是共和制,而亲美国家集团中有不少是君主制或封建的土侯制。亲苏国家集团不用说以社会主义或人民民主主义为目标,打破现状的气氛很强烈,而亲美国家集团则有不少维护现状、害怕变革的气息。不可否认的是,二者之间存在的这种显著的分歧促进了它们的对立。
    美国向这些亲美国家继续以石油为中心进行巨额投资,当然要维持现状,即便是君主制和土侯制,也不希望它发生变革。波斯湾沿岸国家,对欧洲共同体和日本来说,也是重要的石油供应源泉,归根结底,在许多问题上要同美国的立场采取统一步调,如果说欧洲共同体和日本的立场基于经济原因,那么,中国则出于防止苏联南下和形成对华包围圈这种政治原因,而处于不得不接近这些亲美国家集团中的一部分国家的处境。
    苏联对伊拉克等国的石油国有化提供了庞大的援助。不少人认为,与其说苏联的援助出于经济原因,莫如说可能是试图把这些亲苏国家作为据点,谋求在政治上、经济上使美苏“实力发生逆转”。曾经与美国有很大差距的军事力量的差距,随着苏联扩充导弹而正在缩小。共产党有强大力量的法国和意大利分别诞生左翼人民阵线政权的可能性也还没有被否定。佐尔扎等英国评论家们也散布这样的看法:七十年代中期,苏联在推进缓和紧张局势战略的背后,不是正在设法稳步地奠定实力逆转的基础吗?如果说美苏发生“实力逆转”现象,那就将在各国,可能发生领导人更迭的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期。苏联对印度洋所表示的不寻常的热情,大概也不能不说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作的一种布局。代理战争的可能性
    因此,正如中东战争、印巴战争、孟加拉国独立、阿富汗政变等所表现的那样,难道这个地区今后不是仍将不断地发生变动吗?无须回顾古代波斯帝国的兴盛和亚历山大大王的东征,甚至爆发“波斯大战”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即使发展不到这个地步,以局部战争、内战、革命、政变等形式引起“代理战争”的危险仍然是不小的。(未完) nVB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美《华盛顿明星新闻报》十一月四日刊登一篇报道,题为《以色列现在竭力要美国提供高度秘密的武器》,摘要如下:
    以色列第一次竭力要求提供极端秘密的美国先进武器,来对付阿拉伯军队用来对付以色列空军的苏联防空导弹。
    美国人士说,以色列已经确定,它需要新的电子干扰装置来使这些导弹失去作用,并需要新的“抗衡”武器来摧毁它们。这些人士说,在这个(购买)清单中居首位的是海军使用的EA6型“徘徊者式”飞机,这种飞机每架价值一千万美元,是A6型喷气攻击机的另一种形式,在这种飞机的机尾上装有计算机和电子室,可以使地对空导弹上的多频率雷达指挥系统失去作用。
    为了摧毁对方的导弹系统,据说以色列还在谋求得到一种美国最新式的“抗衡”导弹,这种导弹名叫秃鹰式。这种空对地导弹实际上是一种前面装有电视制导系统的炸弹。它的射程有五十到六十英里——大大超过地对空导弹的射程。
    【德新社贝鲁特十一月七日电】设在贝鲁特的阿拉伯通讯社今天声称,以色列最近对叙利亚阵地进行空中袭击的目的,是要试验对付苏联萨姆6式导弹的美国新的电子防御装备。这家通讯社援引阿拉伯军方人士的话说,才从美国运到以色列的新战斗轰炸机装有这种电子装置。 nVB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纽约时报》十一月八日发表一篇社论,题为《重访开罗》,摘要如下:
    美国同埃及经过六年多的人为的、大半是象征性的关系疏远之后,已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这将是在中东岌岌可危地保持的天平上,对令人鼓舞的一端加上的砝码。
    萨达特总统在同国务卿进行了认真会谈之后,就能立即采取行动来弥合同美国历时已久的裂痕,这显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他在一九七一年在同前国务卿罗杰斯会谈之后,却引人注目地没有采取这种行动。而且埃及这一长期未做出而现在做出的姿态,对于阿拉伯其他政权在对美国实行石油制裁中所显示出来的不买账的态度还是一种打击。
    正如以色列领导人经常说明的那样,在探索和平的努力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美国能够同埃及象同以色列一样进行紧密的接触,以保持它的独特的进行斡旋和对双方起缓和影响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华盛顿和开罗恢复外交关系对美国和埃及象对以色列一样并对和平事业说来都是一件好事情。
    【路透社华盛顿十一月七日电】(记者:威廉
    ·斯卡利)这里认为,今天关于美国和埃及已同意恢复外交关系的宣布是对尼克松政府的中东政策的额外的奖赏。
    【本刊讯】英《每日电讯报》十一月八日刊登一条电讯,标题是《阿拉伯人说我们得胜了》,摘要如下:
    阿拉伯人昨晚认为,埃美恢复关系是来自萨达特总统的一种速记信息:我们得胜了。
    阿拉伯人认为萨达特总统必定已经得到了铁的保证,即美国将迫使以色列撤退到十月二十二日停火线,并将保证以色列参加这样一次会议,在会上,将安排撤出一九六七年占领的领土问题。
    但是只有以色列迅速撤退,才能使一些阿拉伯国家相信美国愿意而且能够对以色列施加压力。
    两天前,埃及官方发言人说,“一俟美国在中东采取不偏不倚的政策”将恢复对西方的正常石油供应。
    埃及政府的这种重要的政策改变表明了阿拉伯的一个已经大大缩小了的目标。
    昨晚在整个阿拉伯世界,人们注意到,正如同萨达特总统在没有同盟国磋商的情况下接受停火一样,他现在也是在没有经过任何预先磋商的情况下,接受一个内容不详的美国一揽子交易。
    不可能指望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对最近公开显示出他在联盟中的次要地位的情况表示欢迎。
    但是由于叙利亚伤心,伊拉克设法利用一切机会从“保守的”萨达特那里夺走阿拉伯世界的领导权,因此埃及势必要发动一场象它在西奈进行的那样激烈的外交战争,以保证从和平中得到一些好处。
    关于埃及和美国恢复外交关系的简短公告预示着阿拉伯历史的新篇章。 nVB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