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开罗六月九日电】《今日消息》周刊今天说,苏联主席波德戈尔内不久可能访问埃及,以便在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会谈前就中东危机同萨达特总统举行会谈。
    预料,中东危机将是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会谈议程上的问题之一,据认为,莫斯科愿意在华盛顿会谈前了解埃及对这个危机的最新态度。
    如果波德戈尔内进行这次访问的话,这将是在萨达特决定结束苏联军事人员在埃及的使命以来这样一个领导人的第一次访问。
    《今日消息》周刊在该刊记者发自莫斯科的一则电讯中说,在苏联首都,外交人士猜测,一名苏联领导人——可能是波德戈尔内主席
    ——不久(也许几天内)将访问开罗。
    在开罗,政界观察家说,萨达特在三天内两次接见苏联大使维诺格拉多夫,最近一次是昨天(这一天是假日)接见的。
    《今日消息》周刊说,在莫斯科的外交人士把波德戈尔内预料中的访问同华盛顿会谈联系在一起,他们说,它将是一次就尼克松—勃列日涅夫会谈中“可能提出的有关中东地区的问题”交换意见的访问。
    政界观察家认为,尼克松一勃列日涅夫会谈将对目前安理会辩论的进程产生影响。
    同时,苏联官方人士对《今日消息》周刊说,如果和平是尼克松—勃列日涅夫会谈的主要问题的话,“威胁世界和平的最危险的温床是中东危机”。
    【德新社开罗六月八日电】埃及总统萨达特今晚接见了苏联大使维诺格拉多夫,这是过去四天中的第三次接见。维诺格拉多夫自从上周扎耶特外长访问莫斯科回国以来,几乎每天都在同萨达特总统的高级顾问进行会谈。
    【美联社贝鲁特六月九日电】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今天在叙利亚十二年来第一个选举产生的议会开幕式上讲话说,尽管美国和苏联之间日益和缓,一场新的阿拉伯一以色列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这位四十三岁的领导人说,“超级大国之间的和缓正和关于实现中东解决的空洞诺言一起被用来麻痹阿拉伯民族的战斗意志,但是我们决不屈服。”
    “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和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妨碍其他各国人民争取自由和自决的权利,……大国不应当用牺牲小国来实现和解。”
    说美苏都想先得到中东石油;美要同中东保持圆滑关系,而苏则“要作为中东进步势力的长兄”
    【本刊讯】日本《人与日本》杂志二月号刊登评论家乌居乔撰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继越南之后,中东将燃起战火》,摘要如下:
    只要回顾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所谓“东西方分庭抗礼”的历史,也就会知道,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争夺势力范围的原委中,中东阿拉伯地区所占的比重多么大。围绕着“以色列建国”问题发生的中东纠纷还没有解决的前景,这是为什么呢?中东确实是石油资源的宝库。必须很好地看清楚围绕中东的各个国家的动向,特别是美苏两大国的动向。
    “越南以后是中东”这句话,是一、两年前,不,是更早些时候,尼克松第一次当选总统,保证结束越南战争时开始使用的口头禅,并且,全世界的记者们尽管半信半疑,但还是那样想。
    很多迹象表明,一九七三年,美国在中东的活动将会频繁起来。
    最近几年,美国被越南战争拉了后腿,在国际政治中的行动自由一直受到了约束。在这一期间,地中海和中东发生了什么事件呢?在六七年以色列—埃及的“六日战争”中,苏联以向埃及提供大量军事援助的形式,一举打入了中东。
    迄今为止,苏联在埃及的投资,在帮助修建高水坝和钢铁联合企业(从日本的现代技术水平来看,是已经落后二十年的陈旧设备)等经济方面达二十多亿美元,在军事方面达三十多亿美元。从埃及的贫困状况来说,偿还这些债务需要一个世纪。因此,尽管说开罗和莫斯科之间发生了对立,但不能认为会彻底断绝关系。
    为什么美国这样念念不忘中东呢?不妨说当然是为了取得石油。还有东西方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立的战略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其说现在石油是经济问题,还不如说是军事上和战略上的因素。曾经夸耀自己是石油王国并垄断生产和贩卖石油的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二十五年的今天,却处于这样的状况:必须到海外去寻求能源,不久的将来,就不得不大量依赖中东石油。
    现在,美国原油量需要的百分之二十五是靠进口,据全美石油委员会推测,到一九八五年,石油的百分之五十需要靠进口。姑且不论是不是受苏联的唆使,反正伊拉克政府在去年七月乘西方的大石油资本——所谓“国际石油资本”的不备,毅然决然地实行了石油国有化。当初,伊拉克是要苏联取代其他国家成为购买其国有化石油的顾客,但一经摆到桌面上来,苏联就闪烁其词踌躇不前了。一方面是因为苏联没有非需要中东石油不可的工业,然而较此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苏联在中东各国最需要的现钱——可以交换的外汇方面不富裕,这辜负了伊拉克领导人的期望。伊拉克实行了苏联所希望的“国有化”,作为其代价,要求同它作石油交易,但苏联的回答是用卢布购买石油。
    如果伊拉克的石油国有化是受苏联的影响的话,那就可以认为,这是苏联开始进行逼近西方资本主义大本营作战的信号。如果苏联能成功地让中东各国把西方石油资本赶出中东,那就将达到迄今用军事手段无法达到的目的。
    苏联在西伯利亚拥有足以满足国内今后四十年的需要的石油资源。相反,美国的国内石油资源,如果要维持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似乎不能再维持十年。美国关心中东,对中东的石油资源表示极其关心,原因就在于此。最近苏联和美国都在采取“抑制开发”或者为备将来之用而不着手开发国内资源的方针,当然这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在世界的石油产量中,中东石油占的比例大约为百分之三十,或者比这更多。将来,苏联和美国未必不会以某种原因在军事上进行对抗,就是说要先得到中东的石油。
    现在,石油源源不断地从中东喷出。因为这是不需要再花钱勘探、开采和费工夫的,各国只要动手干,明天石油就能到手。
    现在除中东外,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共有七十五个国家在搞石油勘探,几乎都在寄希望于海底油层。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深海勘探也正在变得容易起来。如果中东石油不能开采的话,那就在其他地区开采海底油田,这似乎是最近的一种趋势。特别是美国为了应付万一中东陷入苏联的统治势力范围的情况,正在从战略观点出发着眼于开采北美各地的油母页岩和柏油砂。但是,最近十年似乎不会因这些地方的情况而大大改变世界的能源地图,因此,能源主要还在中东。
    倘若如此,那么,作为美国来说,无论如何也必须同中东保持圆滑的关系。为此,要么阿拉伯各国依附自己,同苏联共处,要么同苏联坚决对抗,尽一切力量把苏联的影响力排除出去。苏联从过去黑海舰队拨出五十艘军舰组成地中海舰队,使其游弋于地中海,其根据地仍然是使用亚历山大港及其西部的麦特鲁两港。如果苏伊士运河重新开航,那么,这将进一步提高苏联在中东和地中海的军事地位。把印度洋都作为防御范围的苏联海参崴舰队的一部分,如果能通过苏伊士往返于红海到地中海之间的话,那么,在阿拉伯地区的东西两部分,苏联将能填补英国撤退后出现的真空。即使苏伊士运河复航,既然美国第六舰队(地中海舰队)的旗舰“福雷斯特尔”号的七万吨巨大船体不能通过,那么对苏联来说,也并不怎么不利。如果援助控制红海人口的南也门的“革命势力”,支持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共产党,让伊拉克缓和对小小王国科威特的威胁,对伊朗的巴列维国王采取友好态度,那么,苏联作为中东进步势力的长兄的地位,就恐怕不会发生动摇。
    【法新社突尼斯六月五日电】突尼斯和美国圣菲国际公司五日在突尼斯签订了一项勘探石油的协定。
    根据这个协定,美国公司获准在突尼斯南部的比尔阿维内地区的一万五千平方公里的面积上进行有效期为四年的石油勘探。
    【法新社突尼斯六月四日电】突尼斯经济部国务秘书和法国“壳牌”石油公司副经理四日在突尼斯签订了一项关于准许“壳牌”公司在哈马迈特海湾勘探石油的协定。
    这项协定确定了准许“壳牌”公司在位于哈马迈特湾直至突尼斯—意大利的大陆架界限(这条界限是一九七一年八月二十日由突尼斯和意大利签订的协定确定的)地区开采石油的条件。这个地区的面积有一万三千平方公里,百分之九十面积的海水深度超过二百米。
    【法新社贝鲁特五月十三日电】伊拉克国家石油公司和法国埃尔弗石油勘察和生产财团今天在巴格达签订一项开发两个伊拉克油田的协定,初步预计年产八百万吨。
    伊拉克石油部长萨敦·哈马迪说,这项协定签订以后,伊拉克希望加强她与法国在石油方面的关系,同时,这项协定是“埃尔弗财团和伊拉克国家石油公司进行持久合作的一个重要步骤”。
    这家伊拉克新闻机构没有透露这项协定的具体条款。三月底已就开采这些油田的条件在巴格达重新开始了谈判。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