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3年2月21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3-02-2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日《国防》月刊文章:《扩大战线的中苏争霸》 '...

    【本刊讯】日本《国防》月刊一九七三年一月号登载了防卫厅防卫研究所研究员宫内邦子写的一篇文章,主题是《扩大战线的中苏争霸》,副题是《试图遏制中国提高国际地位的苏联和改变目标即向苏联挑战的中国的外交战略》,摘要如下:
    苏联的现政权自从一九六四年十月继承了赫鲁晓夫政权以来,在选择苏联的政策上,对付中国的问题就成为一个主要的考虑因素。这就是笔者的一贯看法。由于一九六四年中国取得了核大国的称号,所以对苏联的分量加重了。但是七十年代以来,新的局势和新的国际环境的出现更加增大了中国对苏联的分量,七十年代的新的国际环境出现后,尼克松的美国认识到战后的世界冷战结构和东西方两阵营对立的结构崩溃了,从两极世界过渡到了多极世界,根据这样的认识开始描绘新的世界图。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军事上的两极(美、苏)、政治上的三极(美、中、苏)、经济上的五极(美、中、苏、日、西欧)的三层世界。在美国所描绘的这一新的世界图中,中国被置于担负政治上的三极之一、经济上的五极之一的地位。
    与此相反,中国把今天的新世界描绘成两个超级大国(美、苏)同除此以外的中小国家(也包括日本、中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互矛盾、对立的世界,就是说提出了也可以叫做南北两阵营对立论的新的世界观。
    文化大革命以后解除了锁国状态的中国就是这样认识世界的国家。它不但已经不是苏联派,而且作为试图建立最敌视苏联的阵营的国家回到了国际社会,不顾以往的阵营界线,积极对世界各国进行工作。在今天这样的情况下,苏联自己在国际社会结构中,或者世界力量对比中到底把中国放在什么位置上呢?进一步追根溯源,将怎样设想这种世界结构呢?这个问题恐怕是今天苏联领导所面临的最紧急的新问题之一。七十年代里苏联的新的世界形象,中国在其中所占的位置,这当然是占卜将来的中苏关系的一个主要指示。
    因此,在谈苏联的世界观和中国观时,必须明确区别中国回到国际社会以至美中接近,还有日中接近以后的苏联的主张和这一系列事件以前的主张之间的不同。这一点是必须指出的。本文考虑到这些,试图尽可能地根据苏方的新的文件,探讨新的国际环境出现以后,苏联所描绘的今天对将来的展望。苏联的新的世界形象
    众所周知,苏联从来就认为世界是由社会主义世界和资本主义世界这样处于敌对矛盾关系中的两种世界体系构成的。苏联还承认有不属于这两个体系任何一方的所谓第三世界,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两种体系之间的斗争存在于体系和体系之间,也存在于双方都想把第三世界拉进各自阵营之内的地方。认为第三世界最终会被吸收到社会主义世界或资本主义世界的某一方,即是所谓的未定地区,不认为这个地区有可能成为形成一极的独立力量。因此,苏联所描绘的世界始终是以各阵营的头目,即美苏为两极的两个阵营对立的世界。并且,苏联的公开文献迄今对这样的世界形象没有加任何修改。因此可以说,今天,在苏联的公开路线下还原封不动地保持着这样的世界形象。然而在美国所承认的第三个政治极中国抬头之后,苏联心中所描绘的世界有没有发生变化呢?军事上的两极?苏联在一九七二年五月结束了在莫斯科的美苏会谈,在评论这一会谈时说“军事上最强的国家苏联和美国通过条约建立了相互关系的基础”。评论作了很高的评价,指出美苏在军事上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两个大国,他们掌握着世界军事力量的大部分,因此,世界的战争与和平问题要由这两国来决定。这种说法不仅限于这一篇评论,在苏方的各种评论中也可以看到。
    例如,苏联有数的美国问题专家阿尔巴托夫教授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一日在东京召开的亚洲调查会会议上的演说中就明确地否定了美国和西方人士描写的世界力量对比,说“不是什么三边、五边”,“苏联所描写的和平共处原则是球形的”。他还说,在“世界拥有最大力量和影响的两国美国和苏联”之间将“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所以,这两国的关系“是最重要的问题”。就美国描述的多极世界,阿尔巴托夫教授虽然承认日、德、法的抬头,但认为力量对比中的多极化“只会增加危险”而加以拒绝。就是说,他强调至少在军事上应该是美苏两极。
    最近苏联对中国的一系列评论对中国的军事野心提出了警告和指责。特别是关于裁军,谴责中国反对裁军,说这是“裁军道路上的重大障碍”,说这是因为中国企图成为军事大国,借此来达到它的霸权野心。七二年八月到十月,苏联的文章中一再出现了这种指责。这意味着苏联坚决反对中国作为军事上的一极而抬头。
    这里不可忘记的是,苏联描述的军事两极始终是美苏对等的两极,决不是苏联劣势的两极。政治上的三极?上述的阿尔巴托夫教授说,不仅从军事上,而且从影响上来看,美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他还说,美苏关系的缓和也对其他国家有利,例如对日苏关系的改善也有很大贡献。这种理解不是别的,正是认为不仅战争与和平问题,而且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系也都要取决于美苏两国。这就是说苏联喜欢在政治上也有两极这种简单化的世界图。最近评论中国的文章激烈地谴责中国有霸权野心。考虑到这些,就可明显地看到,苏联不愿意承认中国是第三种政治力量。
    苏联认为中国想作为第三世界的领导者,成为对抗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种势力,但认为没有这样的可能。认为首先中国当前不可能为第三世界提供该地区各国最必需的那些经济技术援助(主要是重工业方面的),所以不可能成为第三世界的领导者。倒是认为能够为第三世界提供这种援助的还是社会主义共同体以至先进工业国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世界依靠这些援助,或者是走非资本主义的道路,即成为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国家,或者相反,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国家。总之,不认为能形成独立的第三个势力圈。
    苏联认为,中国想在政治上成为第三极,打算依靠军事力量来确保其领导力量。然而又认为,由于中国的国内经济上的制约,几乎没有这种可能,而且苏联也不容许这样。苏联所描绘的应有的世界是军事上和政治上都是美苏两极的世界。经济上的五极?然而,苏联虽然希望存在两个军事上、政治上的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状态,但在另一方面,苏联的确欢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趋向于多极化。苏联一方面想描绘由美苏两大国决定世界重大事项的蓝图,同时在另一方面又想描绘日本和西欧兴起,使美国的领导力量削弱的蓝图。
    然而资本主义世界的这些多中心尽管将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多极化,但也不能认为它们会成为在国际舞台上对抗苏联乃至社会主义世界的一极。它评价这些国家(日本、西德或者欧洲共同体)由于其经济上的、工业上的力量成为对第三世界乃至中国进行工作的能力很高、在这个意义上是影响强大的国家,而且正因为是经济上强有力的工业先进国家,所以扩大同这些国家,特别是日本、西德、法国同苏联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是极为重要的。这样看来,苏联也许同意认为这些国家是经济上能够拥有世界性影响的国家这样的评价。
    同时,东欧国家今天处于更加同苏联紧密团结合作的体系中,苏联处于为了和欧洲共同体对抗,已提出新的东欧经济统一政策的状况。这样,社会主义共同体的多极化就不是今天应该谈论的问题。然而要谈经济力量,即使是苏联也不认为苏联或经互会在目前阶段或不远的将来能够在经济方面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对抗。美苏之间达成的今天的对等关系始终是建立在军事力量的基础上的。这一点,苏联也是承认的。(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因此,苏联也许会接受经济上多极的世界图。在这种情况下,就象前面所说的,苏联认为中国在经济技术方面,今后相当一个时期也不可能达到同先进国家并驾齐驱的水平。因此经济上的多极图也决不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五极。苏联的经济多极图似乎是美、苏(或者经互会)、日本、西欧这样的四极。
    这样看来,苏联所描绘的新的世界形象将如上所述,在军事上是两极(美苏绝对对等),政治上是两极(美苏两极。但美方因资本主义世界多极化而多少削弱其领导力量,另一方面苏方同东欧加强了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基础上的进一步的紧密团结),还有经济上是四极(美国、苏联或经互会、日本、西欧)。
    苏联描绘的现代世界就是这样,基本上仍然是两个阵营结构。其中,苏联企图维持通过贯彻“不同制度之间的和平共处”的政策缓和紧张局势和在两种制度之间没有战争的状态下的竞赛的共处关系,并描绘着最后在这个竞赛中战胜资本主义的未来图。
    苏联并且说,这种和平共处关系是因为苏联方面“成长起来的政治、经济、国防力量抑制着帝国主义的战争发动者”而得以维持的。就是说,苏联对世界的认识是,今天人们常说的冷战结构的崩溃,或者说新的缓和紧张局势的时代的到来,不是因为什么别的,而是因为这样形式下的美苏力量的均衡。微妙的苏联对中国地位的看法
    简洁他说,在军事上和政治上两极(美、苏)和经济上四极(美、苏、日、西欧)的苏联的世界图中,中国到底处于什么地位呢?和美国不同,苏联的评价是中国既不能成为政治上的一极,也不能成为经济上的一极。不过,即使中国在不远的将来不能成为足以形成一极的大国,但由于美国也承认它是政治上的一极,从而认为中国已经不是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了。在这一点上,苏联到底是怎样想的呢?
    苏联认为中国是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呢,还是认为它是脱离了阵营的国家呢?在今天这个阶段,是极为微妙的。我们能够从苏联的一系列说法中引出的结论大体如下:
    作为长期的目标,苏联指望并决心接纳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因此不容许承认中国为第三种势力。即使拉回来成为阵营的一员,也未必一定是参加经互会或华沙条约组织那样紧密的、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基础上的一员。至多也许认为不过是相当于铁托的南斯拉夫的地位。而且在达到这一步之前的阶段,还不得不作出让步,争取确立虽不是亲苏的但也不是反苏的关系,或和平共处的关系。看来无论如何也要避免发表拒绝中国将来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国而回归的可能性的一切说法和许诺。环绕着同西方接近的争论
    自一九六○年苏联从中国撤回专家以来,为外界所察觉到的中苏之间深刻的对立关系的争斗直到六十年代中期还是采取中苏在共产主义世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争霸的形式。
    六十年代中期以后,中苏间的争斗从共产主义世界内部的争霸过渡到第二阶段。可以说从这个时期以后中苏争斗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争霸转变为在外部世界的争霸。
    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加紧发展了原子弹。苏联说,这是中国企图提高它作为第三势力的地位的行动。
    中国指望有了核武器,就能够促使第三世界走“自力更生”的路线,脱离社会主义阵营的路线,还可以成为反对美苏横行霸道的威慑力量。但实际上,美苏的核战略在这个时期有了更大的进步,从大规模报复方式转变为灵活反应方式。在这个新战略下,处于劣势的中国核能力没有取得任何威慑效果。苏联在六十年代中期转变为迅速的灵活反应战略,尽管是以对付美国为主要目的,但也带来了能够极为有效地对付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结果,这是讽刺性的吻合。
    在这个第二阶段,中国无论在社会主义世界或者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中,还是在第三世界,到处都推行包括极端偏激的武斗路线在内的所谓“分裂主义路线”。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中国在进入七十年代以后,带着“两个超级大国论”回到了国际舞台上来,这时,可以说中苏关系终于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新阶段中,中国的目标是作为第三极而站起来,苏联的目标是加以阻止,把中国拉回社会主义阵营。自从进入新阶段,中国的对苏策略改变为建立新的势力范围这个目标以后,逐出教门对中国没有成为惩罚,反而对中国有利。因此,可以认为,苏联的对中国的策略已不是驱逐中国,而是改为把中国拉回阵营的策略。这是极为妥当的转变。
    最近苏联对中国的评论认为,中国虽然叫喊两个超级大国论,其实质是推行反苏政策,指出中国的反苏活动是非常多方面的。第一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活动。中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首先采取不同的政策,煽动民族主义倾向,或者使其变为对苏中立,或者变为反苏。
    中国进行工作的第二个正面是第三世界。苏联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因为中国不能提供第三世界所必需的经济技术援助,也因为“自力更生”的主张将威胁第三世界的独立。
    中国进行工作的第三个正面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作。在上述三个正面中,苏联最忧虑的似乎是这个正面。这并不一定是害怕因同这些国家团结而出现新势力,而是害怕在这些国家的先进工业力量援助下中国迅速成长为高水平的工业国,或者至少拥有高水平的军事潜力。
    苏联说,对于统一的欧洲,中国的第一个期待是把它作为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斗争的同盟者;第二是期望依靠它的经济援助来提高中国的工业力量,增强军事力量。这种担心对日本也是适用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来,日中关系紧密化对苏联也是危险的结合。
    第四个正面是裁军方面。苏联指责说,中国为了获得作为一极的霸权,“试图建立强大的军事潜力”作为保证,从而反对裁军。苏联甚至咒骂说“中国是裁军道路上的重大障碍”、“裁军的敌人”。在这方面的中苏争斗取决于在中国成为军事大国以前苏联用什么方式能够把中国纳入美苏所计划的裁军模式中。
    中国反苏工作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对美国进行的工作。苏联非难说,这是以中国容忍美国军事上的参加的形式进行的。苏联指责说中国希望美国无论在欧洲或亚洲都继续保持军事介入,特别说中国“欢迎美国向欧洲派驻军事力量,反对欧洲缓和紧张局势”,“想把苏联的军事力量固定在欧洲”。
    这样看来,可以预料今后中国想成为第三极的反苏活动将是多方面的,多种多样的。对此,苏联也将在上述各方面粉碎中国的希望,展开把中国拉回社会主义阵营的斗争。在世界的一切方面,苏联将改善同一切国家的关系,这就是努力阻止结成亲华新势力,尽力抑制资本主义国家帮助中国的企图,同美国之间,维持作为军事大国的紧密关系,试图在中国成为军事大国以前,把中国拖进美苏设计的裁军圈。
    考虑到中苏之间新的斗争是这样多方面的,就感到苏联现在以改善两国关系的形式在亚洲推行的亚洲集体安全计划,在对中国接近所有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这种意义上是增加了在中苏争斗中的重要性。还有劝诱日本开发西伯利亚,在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力量这种意义上,对中国进行的工作似乎也起了先发制人的效果。今后在世界各方面,中苏斗争想必会更加激烈。 ESH品论天涯网


    【时事社东京二月十九日电】题:首相、外相同基辛格助理举行会谈,就印支复兴问题交换意见,美中会谈也是议题
    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在访问河内、北京的归途中于十九日下午到达东京,并立即在首相官邸同田中首相、大平外相进行了会谈。据会谈结束后大平外相宣读的事先准备好的公告透露,在这次会谈中,就如下问题“坦率而友好地交换了意见”:一、关于印度支那半岛的和平前景和对战后复兴的援助问题;二、以基辛格访华为转机即将展开的美中关系的新局面和今后的日中关系;三、关于包括货币问题在内的整个日美关系。
    在会谈一开始,基辛格助理说明了这次来日本的意图,强调说,在出发进行这次访问旅行时,接受了尼克松总统的指示,访问日本是总统“重视日本的姿态”的体现。嗣后,会谈便以主要由基辛格助理说明这次历访泰国、老挝、北越和中国的成果的形式进行。但会谈内容,除了大平外相在会谈后宣布的以外,没有透露更多东西。
    据认为,关于印度支那形势,总统助理首先说明了包括老挝、柬埔寨的和平的可能性在内的整个军事、政治形势、河内关于战后的复兴援助的态度以及美方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对此,日本方面表明了要积极对复兴援助进行合作的意愿。
    另一方面,基辛格助理这次访问北京以同毛主席的会谈这种罕见的方式结束,中国方面这种欢迎情况引起了人们的注目,可以理解为这意味着由于总统助理的努力,美中间开创了新局面。关于这一点,会谈后大平外相说,“在今后要改善关系的美方和已经建交的日本之间,立场是不同的”,暗示对于我国来说,不包含特别令人感到震惊的内容。
    此外,在会谈中,还就日美之间的货币、贸易问题进行了协商。但据政府人士说,关于这个问题,田中首相作了极为坦率的讲话,强烈促使美国要理解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的日本政府的诚意。
    【共同社东京二月十九日电】题:首相和基助理举行会谈,确认就复兴援助进行合作
    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十九日下午在首相官邸同田中首相、大平外相举行了为时一小时五十分钟的会谈。会谈是以基辛格助理访问北越和中国的结果为中心进行的,围绕着这个问题,就印度支那复兴援助的办法、日美两国今后的对华关系和美元贬值后的日美经济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协商。
    会谈以首先由总统助理就访问河内、北京作“汇报”为中心进行的,关于印度支那复兴问题,日本方面强烈希望早日巩固和平和开始复兴援助。
    联系到这个问题,日本方面说明了前些时田中首相提倡的“亚洲的和平国际会议”设想等日方对今后的亚洲外交的基本想法。
    在这次会谈后,大平外相说,“在全面考虑今后的亚洲外交上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会谈”,对印度支那复兴援助的办法等表明了强烈的信心。
    关于日美两国的对华关系的前景,宣布说“就其进展交换了意见”,暗示说,且不说日本方面,特别是美国方面的对华关系正常化今后将以相当快的速度进行。
    【合众国际社东京二月十九日电】外相大平正芳说,基辛格和田中的会谈持续了两个小时,会谈是“坦率和有益的”。
    大平对日本记者说,基辛格和田中讨论了“共同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将来同中国的关系。 ESH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