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2年12月21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2-12-2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对圣马力诺人士的欢迎比对尼克松的欢迎还热烈》 '...

    【本刊讯】意大利《时代》杂志十一月十九目的一期刊登弗朗切斯科
    ·佩雷戈采访圣马力诺共和国外交部长姜卡洛·吉龙齐的文章,题为《对圣马力诺人士的欢迎比对尼克松的欢迎还热烈》,摘要如下:
    姜卡洛·吉龙齐最近刚从中国回来,他是受北京外交部长姬鹏飞的正式邀请而访问中国的。吉龙齐是圣马力诺共和国的外交和政治部长。他率领的代表团在中国受到了隆重的欢迎。他多次在兴高采烈的人群中走过。他们还同姬鹏飞和周恩来总理迷行了正式会谈和参加了宴会。代表团在中国停留期间,人民共和国的所有报纸都在第一版详细报道了这次访问的进展情况。
    国际外交并没有赋予这次访问以应有的意义。但是,一些权威的报纸——比如巴黎的《世界报》——则解释说,中国重视这次会见是为了使人们恰当估计另一个西方代表团——即由美国总统率领的代表团——最近访问北京的意义。实际上,对尼克松的接待在各个方面同对吉龙齐的接待都没有什么不同。中国人在这两次访问中从根本上都是十分认真地注意礼节的。
    下面就是同吉龙齐的谈话。
    问:是什么原因促使圣马力诺承认了毛泽东的中国?在福摩萨问题上没有什么障碍吗?
    答:我必须说,我们的对外政策首先是建立在中立的原则基础之上的:我们奉行的这种中立不是不关心别人的事情,而是相反,它是同所有国家建立真正友好关系的基础,不管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如何(但是,很明显,圣马力诺不能同那些比如说歧视少数民族的国家建立关系)。因此,继续无视像中国这样一个重要的国家的现实是荒唐的。至于福摩萨,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圣马力诺从来就没有承认过它是一个主权国家。
    问:部长先生,现在让我们回到在国际上好像是对这个事件很关心的问题上来。这就是说,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圣马力诺共和国身上来了?您对这一点有何想法?
    答:我们完全明白中国同圣马力诺在国际上的重要性和国家的大小是很不同的。事实是,在访问期间,我们确实感觉到北京对我们是真的尊重的。中国领导人确实十分明确地重申,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特别是,像在圣马力诺这样一个小国在它的可能范围内也能在各国人民和平合作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问:访问是十月四日到十三日。您的代表团在中国访问了哪些地方?中国人是如何对待你们的?
    答:我们访问了三个大城市,即北京、上海和东南部的杭州。而且,除了访问伟大的中国文明的纪念物,如故宫、长城和明陵之外,我们还直接了解了城市以外、工厂和农村的情况。对于我们西方人来说,同中国的生产和组织进行接触是一种特殊的经历。这是一个在它的重大问题的范围内表现了自己的富有成效的国家。但是,在那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一种特殊的、不能重复的、同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试验的逻辑都不相同的逻辑进展的。
    我们在各个地方都受到了真诚的和出人意料的热烈欢迎。例如,在农村的公社里,我们同领导人和农民谈了话,他们都以真实的感情欢迎我们,并表现出对我国意想不到的了解和对西方世界的普遍的关心。也有一些感到好奇的场面。在停留的地方,在旅馆的门前,总是聚集着几十个好奇的人,我们所到之处经常是受到长时间的鼓掌欢迎。在政府一级,对我们的友好不仅以恰当的礼节活动——这些活动同对待占有首要地位的大国代表时的礼节完全一样——表现出来,而且也从会谈的坦率和时间之长表现出来。
    总之,这次访问的正式性并没有使我们代表团同北京的负责人之间的会谈枯燥。相反,我认为,会谈的最本质的方面恰恰是中国人对我们的无微不至的照顾。
    问:除了进行的高级会谈外你对中国的现实有什么印象?中国在它的经济和技术发展上是沿着什么道路前进的?
    答:在同各地区、城市、学校、卫生、工业和农业等方面的负责人接触中,我们可以对这些问题形成一种非常详尽的想法。概括地说,我们得到一种意志顽强和明确的印象:我们认为,中国人有一个在恰当的时间内提高他们的经济、生产和技术水平的非常坚决非常详细的发展计划。但是,这是使西方的经济学家迷惑不解的发展路线,因为这些路线的原则恰恰是一个希望建立一种特殊的社会的人民的那些原则。
    问:具体地说,你们的访问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我已经说过,这次访问主要是了解性的访问。主要的成果是,充分地了解了我们的中立。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被一个如此大的国家的人民当作一个国家来对待这一事实是十分重要的。报纸、广播和电视都非常重视我们在人民共和国的访问,它们报道了有关圣马力诺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的大量消息。此外还没有算上,全世界的新闻机构都谈到了我们的共和国,有些还是第一次提到这个共和国。 ryY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伊朗《世界报》十二月十七日刊登一则消息,标题为《阿拉姆:同中国的关系得到加强》,摘要如下:
    伊朗驻北京大使阿巴斯·阿拉姆昨天说,存在着进一步发展伊朗一中国关系的巨大前景。阿拉姆来这里(德黑兰)逗留两周,他对《世界报》说,法拉赫王后最近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已“大大加强”这两个亚洲国家的关系。
    阿拉姆说,双方在一些领域已建立了接触。航空协定已经签订,双方正在考虑建立一条把波斯湾同中国联系起来的航线。
    这位大使将返回北京。他说,伊朗和中国已经草签了第一个贸易协定。这个协定将在二月份当经济大臣胡桑安萨里正式访问北京时签署。
    这位大使说,双方对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发展情况表示满意,并且知道将来有进行更大的交流的可能性。
    大使说,“王后陛下对中国的访问以及给予她的非常热诚的接待,十分有助于伊朗一中国的友好关系。”
    阿拉姆曾任过外交大臣,被认为是伊朗外交界的元老,他原已退休,去年应召到北京去任职。他在这里同高级政府官员进行了磋商。 ryY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苏《新时代》杂志二月十一日报道一些国家正在研制新型铁路运输工具的文章,题目是《在铁轨上行驶,但没有轮子》,摘要如下:
    二十世纪的中叶是汽车和航空运输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两种运输工具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绩。同它们比较起来铁路运输的变化是不多的。甚至铁路的偏爱者也认为,铁路运输的能力是有限的。一般认为,每小时三百五十公里的速度,是铁路的理论极限,而实际上只能谈得到每小时二百至二百五十公里的速度。
    至于汽车,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这种运输工具在许多国家已由人的助手转变成了人的危害者。车祸频仍,空气污染的曲线危险地向上爬升。此外,汽车也远非如所想象的那样舒适和经济。
    飞机公司也面临着复杂的问题。首先,在西欧较小的国家里,飞机不能解决中短距离的交通问题,因为航空站被迫远远迁离城市而使得在空中赢得的时间完全丧失在去机场的路上。此外,计算表明到了八十年代西欧天空“人烟稠密”的程度就将使从机场起飞并不比驶上拥挤到极点的汽车干线来得容易些。
    所有这一切都迫使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考虑:铁路还能中用。然而是怎样的铁路?既然轮子妨碍速度,那么为什么不能把它甩掉?
    工程师们早已想到了稍稍高出地面或水面、在气垫上飞翔的火车、汽车或轮船。这样可以一下子从由于轮子同铁轨和公路,或轮船同水面摩擦产生的所有限制中摆脱出来。
    但是,整个铁路列车能“放在”气垫上吗?当代技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例如,法国工程师贝尔坦已设计出了一种所谓“飞行列车”,它利用强功率的航空发动机来运行。推进器不仅推动整列车辆,同时把空气压到各个车辆与专门导轨之间。
    已经搞清,气垫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特别是考虑到气垫具有噪音大、形成尖旋、对路上的雪和冰敏感等一些不良特性。因此,许多设计人员都得出了下列这样一个结论:得找出另外一种方法来使火车脱离铁轨。
    还从一九三七年起,专利局的档案库里就保存了工程师坎佩尔的一份专利,编号是643316,名称为《无轮火车铁路,火车被磁场稍稍托起顺着铁轨行驶》。发明人本人说,他在三十年代初期开始研究这个原理,到了一九三五年制出了一个二百公斤重的模型。后来战争阻碍了进一步的研究。
    这个原理是给列车车辆装上磁体系统,磁体产生所谓“磁垫”,使列车车辆保持在高出路基十五至二十毫米的必需高度。现在西德梅塞施米特—贝利科夫—勃洛姆公司和克劳斯一马法伊公司的设计师已设计出了这种原理的火车。梅塞施米特—贝利科夫—勃洛姆公司在一九七一年五月“托起了”一个五吨重的模型。克劳斯一马法伊在同年十月“托起了”十一吨重的模型。
    现在该来解决使火车具有必需速度的课题了。从一开初就已经清楚,无论蒸汽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对这种火车都是不适宜的。带有很重的转子和定子的普通电动机也不适宜。而上一世纪末发明的所谓线性电动机则正逢时,它的磁场各部分好象沿着长度展开,即顺着中央导轨的方向展开。这样,就可以利用最简单的电场原理,让电场沿导轨“移动”,车辆就可以象被拽着一样跟随电场前进。前述两家西德公司已经设计出了这种电动机并安在了它们的模型上。
    这个崭新火车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一条线性电动机使用的导轨,两条用来产生磁垫的导轨,超快火车在高架桥上疾驶。
    车站设在城市中心。长雪茄型的火车停在站台上。火车起动没有噪声,几分钟就可以加足速度。
    半小时后有人要下车了。火车莫非要为此而减速吗?不需要。这时信号盘亮了,显示一辆“换乘车”在平行线路上已驶近超快火车。“换乘车”的运行速度可以使下车的乘客顺着专门的梯子很容易地过到“换乘车”上。几分钟后两部火车便分开了。超快火车继续向前飞驰,“换乘车”开始减速,向站台接近。
    这种火车不仅只是对乘客方便,同时它也可以装运汽车。此外,沉重的汽车列车也可以直接驶入运货的车箱,到终点站时汽车列车就可以将货物迅速地送到指定地点。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已计划修建一条超快铁路线。它将从汉堡起,经鲁尔,再经法兰克福、斯图加特至慕尼黑,全长一千多公里。这种铁路的通过能力将是极大的。例如,克劳斯一马法伊公司研制的“超速”系统规定,每三分钟可以有一列火车以四百八十公里的时速通过。梅塞施米特一贝利科夫一勃洛姆公司的CT—2000系统可保证三百至五百公里的时速。
    如果说西德的工程师们还只是在计划修建超快铁路线的话,那么法国则已经通过在巴黎近郊修建一条二十五公里长的“飞行列车”定期路线的决议了。火车将在一九七六年开始以起码一百公里的时速开行。
    这样的火车还要过不少的时间才能正式行车,据称是在一九八五年或一九九○年。然而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技术问题。
    当前的情况是这样的:西方各国都在研究设计超快铁路,而每一个国家又有若干个公司同时进行。许多人都说研究工作须要有合理的集中。
    这种磁路还免不了要遇到其他障碍。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都有强大的“石油寡头”,他们同使用汽油的汽车运输业的加快发展利益攸关,同时存在的“汽车寡头”则认为铁路对汽车公司的红利是一个威胁。这一切都预示着情况相当的复杂。 ryY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苏丹《天天报》十二月十四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际关系中的好榜样》的社论,摘要如下:
    苏丹自从独立以来在友好合作的国际关系中取得的最有意义的成就是苏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已经发展壮大并结出了丰硕成果。有着光荣的社会主义原则和真正的解放计划的五月革命已经加强了两国在经济贸易文化以及其它领域里的密切关系和良好的联系。
    也许我们大家都记得总统在庆祝五月二十五日革命三周年时作的关于人民中国按照两国签订的军事协议提供了巨大的慷慨援助的讲话。人民中国对我们国家的友谊是纯洁和真挚的。两国签订的协议决不仅仅是一张纸,它们也不是从不履行的空洞口号,这里,我们指的是日益扩大的两国之间的经济协定和贸易交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苏丹棉花的最大买主,我们的市场上也有从那个国家进口的商品。
    我们赞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为进一步密切两国友好关系而作出的真诚努力。无疑,人民中国在两国签署的协议的范围内的所作所为是争取进步、富足与和平的国际合作的最好榜样。 ryY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