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2年11月16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2-11-1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报驻英记者报道:《伦敦看到压力日益增大》 '...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一月十日刊登该报驻伦敦记者彼得·斯图尔特写的一篇报道,标题是《伦敦看到压力日益增大》,副题是《尼克松不久将去欧洲作修补篱笆的旅行吗?》,全文如下:从北京到莫斯科又到欧洲吗?
    这里预料欧洲将会成为刚刚再次当选的尼克松总统在对外政策方面特别注意的下一个地区。
    从白宫和欧洲外交界来的消息认为,尼克松先生就职后的第一次旅行可能是在二月或三月到西欧各国首都进行一次访问。
    据推测,讨论的结果将是大大革新美国的政策,使它适应以下几个情况:鉴于预料印度支那战争将得到解决,而且同中国和苏联关系解冻了,美国已渐渐不再一心想到亚洲。
    希望修补由于美国最近在亚洲和国内采取的主动行动而遭到损伤的同欧洲的关系。许多欧洲人感到恼火
    据信欧洲的领导人们对于美国未经磋商就采取的紧急经济措施私下里仍然感到恼火——其中有许多措施严重打击了欧洲。
    同样的,据说这里的许多领导人对美国、中国和苏联最近越过他们进行的超级大国谈判怀有疑虑。
    美国的最忠实的盟国英国倒向了欧洲大陆,而离开了北美。预料一月一日英国进入日益扩大的欧洲共同体将使美国对于欧洲共同体日益扩大其特惠贸易协定网而长期压抑的愤怒情绪达到沸点。保护主义的压力强大
    虽然国会的保护主义者们寻求报复,但是尼克松先生已经表示愿意通过谈判实现世界性贸易自由化进行谈判——如果共同市场也同意这样作的话。要求削减美国驻欧军队的压力越来越大。这里几乎没有人认为这种国内的压力会随着参议员麦戈文的失败而消失。麦戈文曾经建议把美国驻欧军队从三十万人削减到十二万人。
    尼克松先生的国务卿罗杰斯在今年早些时候曾保证:“我们将继续寻求减少由于支付美国在国外驻军的费用而引起的国际收支逆差的办法。”预见到不断改变的趋势英国工党的国防发言人罗伊·哈特斯利有鉴于此,在美国大选之前不久曾预料:“由于国际收支逆差造成无情压力,征兵制不可避免地要结束,而且孤立主义的情绪日益增长,不管谁在白宫,在下一届总统任内将会把军队撤回美国。”
    美国在政策方面采取的这种主动行动(这些情况可能鼓励采取这种行动)为伦敦和波恩所欢迎,但不一定为巴黎所欢迎。众所周知,法国总统蓬皮杜主张在对外政策方面培养欧洲的集体自治,依靠美国的影响的程序要比过去少。 S8x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十一月八日晚刊登一则消息,标题是《“欧洲”是重点,“日美”关系后退,尼克松再度当选后的政策
    ——专心致力于对苏谈判,日美安全条约重新成为问题》,摘要如下:
    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就尼克松再度当选后美国外交的进程问题说,“一九七三年将成为‘欧洲年’”。即使越南战争结束,亚洲还留有美中复交这样一个重大的课题。然而,尼克松总统的确暂时满足于由于美中关系的非敌对性,创造出了“有利于缩小军事介入的状况”(《华盛顿邮报》)这样一点,没有迹象表明他将加紧同北京建立邦交。恐怕将通过已经决定日程的欧洲安全会议、第二次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和扩大东西方贸易等,以及和莫斯科所希望的“实现欧洲正面的稳定”联系起来,专心致力于对苏谈判。
    可以预料,在美国的这种外交视野中,日美关系的比重将相对地后退。但是,在向着大选后“得到加强的田中政权”重新突出起来的问题中,至少有两个确实的问题。
    首先是纠正日美贸易的不平衡。当然,难以设想美国将向“历史上最大的贸易伙伴”(商务部长彼得森语)日本特别施加“歧视性的压力”。然而,通过和欧洲共同体的谈判,造成有关货币调整的所谓“先行模特儿”,迫使日本也实行货币调整的可能性是充分存在的,对日元再次升值的期待也会越来越强烈。
    另一个是牵涉日美安全条约的摩擦。随着美中接近和日中复交而来的亚洲紧张局势的缓和,正在腐蚀日美安全条约作为军事条约的意义。关于调整随着这种形势变化而来的美国和各同盟国家的关系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形式。形势的这种变化由于越南和平理应得到进一步的促进;关于冲绳以及日本国内美军基地存在的理由,肯定会重新引起疑问和反感。
    另一方面,在美国的舆论中,现正孕育着围绕日本对外姿态的批判和疑虑。对日美双方来说,只有形成适应亚洲结构变化的正确的方向感,这才是“今后四年”的外交课题。 S8x品论天涯网


    【塔斯社莫斯科十一月十二日电】题:保加利亚代表团抵莫斯科
    由托多尔·日夫科夫率领的保加利亚党政代表团应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和部长会议的邀请,今天抵莫斯科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到伏努科沃机场迎接代表团的,有勃列日涅夫、波德戈尔内、柯西金和其他官员。
    【塔斯社莫斯科十一月十三日电】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波德戈尔内和柯西金同由保共中央第一书记、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托多尔·日夫科夫率领的保加利亚党政代表团在克里姆林宫开始会谈。
    会谈是在兄弟般友好、亲切的气氛中以及对所讨论的所有问题观点和立场完全一致的情况下进行的。
    【安莎社莫斯科十一月十三日电】据此间权威的观察家说,日夫科夫的访问标志着莫斯科和其他东欧国家首都开始一系列磋商,首先是在协调计划中的泛欧安全会议的政策方面。同时,无疑将就东欧国家的经济状况进行高级接触,它们在经互会中的一体化远没有达到苏联所希望的水平。
    看来,勃列日涅夫在几乎肯定于十一月底之前访问布达佩斯时,将继续进行这一磋商。
    可靠人士现在证实,勃列日涅夫在十月份做了一次疝气手术,这是一次小手术,现在看来他这次手术做得不错,而打算进行一系列频繁的磋商。
    有些人士说,他在同保加利亚领导人会谈时,可能要日夫科夫放弃在保共中的领导职务或者放弃他作为国家元首的职位。
    【德新社莫斯科十一月十三日电】保加利亚共产党首脑兼国务委员会主席托·日夫科夫今天在这里开始同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波德戈尔内主席和柯西金总理举行会谈。
    这里的政界人士认为,东方集团同西德的关系将是讨论的问题之一。 S8x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苏《真理报》十一月十一日就“迎接全欧会议”发表政治评论员茹科夫题为《关键问题》的长篇评论。评论最后一部分的小标题是《关于那些失掉现实感的人》,摘要如下:
    西方报刊注意到十月底和十一月初就召开全欧会议问题所交换的意见,其中乍一看来有些出人意料的地方:据伦敦《泰晤士报》十月三十一日报道,在英国外交大臣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先生在北京同中国领导人的会谈过程中曾“不止一次地谈到了俄国人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问题”,而且“中国人对欧洲安全会议可能产生的后果表示不安”!
    大家都知道《每日电讯报》不赞成全欧会议,该报于十一月一日得意洋洋地说,比起其他西欧国家来,“英国看来更为谨慎地对待俄国缓和欧洲紧张局势的措施,给中国人留下了印象”。
    亚历克先生以极其独特的方式就此向自己的北京对话者表示感谢;他显然是为了讨好中国对话者,于十一月二日在北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英国认为应当同东欧国家和苏联进行对话,但是应当从实力地位出发进行这种对话。”
    对此能发表些什么意见呢?看来,亚历克先生一想起他青年时代的早期外交生涯,就心神不安,当时他曾以张伯伦助手的身份参与了不无名气的慕尼黑交易,其组织者和鼓动者企图靠损害“东欧国家和苏联”来解决欧洲问题,“从实力地位出发”来进行“对话”。大家都知道结果是什么。因此,想在今天重新奉行这种政策,这意味着丧失任何现实感。
    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不仅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资本主义国家也希望进一步改善欧洲局势和在大家可以接受的基础上加强欧洲安全的基础。社会主义国家始终不渝地主张召开全欧会议,其出发点是,这一会议对东方和西方两方面都是同样需要的。 S8x品论天涯网


    【德新社汉堡十一月十三日电】风速每小时高达二百公里的飓风今天吹过了中欧和西欧,留下了死亡和破坏的痕迹。
    在五个国家中至少已有二十二人死亡,还有更多的人被飞散的瓦砾打伤了,暴风雨还引起了其他一些意外事件。
    西德警方说,全国已有十人死亡。西德北部从不来梅列汉诺威之间的铁路交通因刮倒的树堵住了铁轨而暂停。
    在袭击荷兰的暴风雨中至少有七人死亡,暴风雨把树连根拔起,把汽车像玩具一样地吹上了天,把房顶也刮掉了。
    在英国,据报道,迄今为止已死了三个人。在威尔士地区的塔尔伯特港洪水冲进了几千家人家。
    爱尔兰的都柏林已宣布处于全面紧急状态,以对付那里十年来最大的洪水。
    东德通讯社德通社说,巨大的洪潮沿着波罗的海海岸袭来,淹没了罗斯托克、格赖夫斯瓦尔德和维斯马的部分地区,深入内陆几公里。风使哈尔茨山脉“崎岖不平的”山峰上覆盖了二十五厘米厚的雪。
    气象专家今晚说,看来暴风雨将减弱。这是今秋的第一场暴风雨。
    【美联社伦敦十一月十二日电】今天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狂风暴雨造成了大范围的水灾。
    威尔士的两条河决了堤,淹没了塔尔伯特港的数百间房子,大风吹倒了许多树。 S8x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莫斯科十一月十三日电】苏共党领袖勃列日涅夫十三日晚上赞扬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加强了世界和平的前景。
    官方的塔斯社报道了勃列日涅夫在克里姆林宫为来访的保加利亚代表团举行的宴会上发表的讲话。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话:
    “跟四分之一世纪的冷战不一样,这次美国竞选运动在国际问题上的主要号召力是一项爱好和平的、现实的对外政策。在我们看来,选举结果表明人们支持的恰恰是这样一种政策。”
    勃列日涅夫的讲话是苏联方面表示赞同尼克松的优势选举胜利的最强有力和最有权威性的讲话。俄国人认为尼克松所以取得优势胜利主要是因为他推行同俄国缓和的政策。
    报纸在评价尼克松的人望时避免提及尼克松早些时候的北京之行。看来克里姆林宫想尽可能广泛地向全世界广播勃列日涅夫关于苏美关系的言论。
    关于尼克松选举胜利的评论概要在向驻莫斯科记者或苏联报界发表之前早就由塔斯社的英语对外广播予以报道了。
    【路透社莫斯科十一月十三日电】苏共党魁勃列日涅夫今晚说,美国大选结果表明了人们对“爱好和平的、现实的对外政策”的支持。
    勃列日涅夫还强有力地呼吁越南问题和平解决,他说:“全世界人民要求排除美国方面可以说是在签署协定的前夕制造的障碍,尽早结束对爱好自由的越南人民的战争。”
    勃列日涅夫接着说:“我们致力于促使战争结束,我们将欢迎印度支那的和平得到恢复。”此间观察家认为,这似乎是表明苏联希望看到这场战争结束的一番异常有力的话。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十一月十三日电】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今天要求进一步改善苏美关系,然后批评美国在签订越南(停火)协定的道路上设置“障碍”。
    勃列日涅夫的讲话是上月宣布越南问题突破以来苏联高级方面作出的最富批评性的反应。
    柯西金总理十月二十七日提到该协定时要求继续会谈。当时未提“障碍”。 S8x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