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2年4月11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2-04-1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每日新闻》社论:《十四个月之后》 '...

    【本刊讯】美国《每日新闻》四月五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十四个月之后》的社论,摘要如下:
    象这么多年来在印度支那一直缠绕着我们的军政领导人的许多其他代价很高的、引起流血的神话一样,“越南化”的神话在目前北越发动猛攻的情况下正在垮台。现在应该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南越士兵不是北越士兵的对手,不管我们给他们多少装备,也不管我们给他们多少顾问。
    那末现在美国怎么办呢?向一个已经遭到破坏的继续不断投炸弹——没完没了地投炸弹,以使这种神话保持下去吗?年复一年地继续不断从空中屠杀人民,妄图最后能挽救阮文绍政府吗?
    我们认为有一种比较好、比较明智、比较有力、比较文明的办法。事实上,长期来我们一直是这样看。一九七一年二月八日,本报发表的一篇社论最后写道:
    事情没有按照五角大楼的计划发生的原因是,只要越南人的不怕牺牲的精神超过美国人的杀人的愿望,就无法取得我们所谋求的胜利。越南人为了把外国军队赶出他们的国家,已经打了二十五年的仗,他们现在不大可能放下武器,甚至也不大可能按照我们的条件进行谈判。时间一向是对他们有利的。
    法国花了八年的时间才认识到,靠优势的火力是无法征服一个坚决的和爱国的民族的。因此他们放弃了这种尝试。但是从第一个美国战斗人员在越南死去到现在已经有十年了。而我国政府仍然在进行尝试,花了一千零五十亿美元,我们人民正在为此付出代价。
    能在越南取胜吗?还能够,如果我们正视真正的敌人是我们自己的顽固的傲慢态度这样一个事实的话。我们不需要承认失败,如果这样做超过了我们整个国家的自尊心能忍受的程度的话。但是我们能够而且应该承认犯了错误。我们能够而且应该不再欺骗自己。
    这不会很困难。甚至从党派斗争方面看也是这样。盖洛普民意测验最近报道,我国人民中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现在希望到今年年底结束美国军队卷入越南的局面。
    总统可以在他的下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简单地宣布:我们早就履行了我们向西贡将军们承担的任何义务;这场战争现在是、而且一向是他们的战争,不是我们的战争;我们的目的是加强他们的军队,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
    那时他作为总司令可以宣布美国立即完全从印度支那撤退。不是逐步撤退,而是撤出。不是仅仅撤出地面部队,而是撤出海军舰只、飞机、武装直升飞机、巡逻艇、军事顾问、凝固汽油弹、杀虫剂和一切致命的东西。我们还将使现在在北越的俘虏营里呻吟的数百名美国战俘回到国内。
    这将是一个值得庆祝的胜利。这是美国的良知良能的一种胜利。这将是理性、人性和理智的一种胜利。这也是全世界将会鼓掌欢迎的一种胜利。
    在过去十四个月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没有改变我们的看法。已经发生变化的唯一的东西是数字:伤亡人数增加了,浪费的数以十亿美元计的钱增加了,而且讨厌我们卷入越南的美国人的比例增加了。我们希望十四个月以后我们不必重新刊登这篇社论。 sto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香港四月九日电】(记者:狄龙)马耳他总理明托夫今天说他最近的中国之行是成功的。
    明托夫在香港对外国记者们谈话时说,他到中国去是为了完成两件事:一件是为了第一手地获知中国对世界局势的见解,特别是他们对地中海局势所持的立场,第二件是为了给马耳他的产品探索广大的中国市场。
    这位总理说:“我们发现,中国政府是(在地中海)不别有企图的极少数强大的政府之一。他们支持地中海人民的政策。他们丝毫没有建立军事基地或任何具有侵略性的基地的意图。”
    他接着说:“他们不仅没有企图,而且还反对企图这样做的大国。”
    明托夫说,马耳他决心尽速实现工业化,以便在最近缔结的关于把基地设施租借给英国的七年协议满期时,马耳他的经济将强大到足以自立。
    马耳他总理说:“我们已经决定,马耳他不应象过去那样,依靠得自给予外国人的军事基地的利益过活……因此,在今后七年中,我们必须努力改革经济,以便在目前同英国缔结的协定满期时,我们不致感到我们失去了什么东西。”
    因此他前往北京,去寻求中国协助工业化并购买马耳他的产品。
    明托夫说,关于他的中国之行将下发表公报,因为他认为公报并没有什么用处。
    明托夫说,马耳他不希望成为地中海的瑞士,“我们希望不结盟,但不是中立”。
    【合众国际社香港四月九日电】马耳他总理明托夫说:“我的中国之行是非常成功的,因为我已弄明了中国政府对地中海的微妙局势的看法。”
    他说:“我发现,中国是在地中海是不别有企图的极少几个国家之一。中国的立场是,地中海是地中海人民的。”
    这位总理说,中国人对他说,他们不希望马耳他成为任何一国的军事基地。
    明托夫说:“我们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我们很快将互派大使。”
    他说:“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们订立了一项经济协定,关于这项协定的细节将予拟定。我们将继续进行经常的接触,但是不仅仅是就这项协定进行接触。”
    这位总理说,关于他的访华之行,不会发表联合公报,“我们彼此理解,我们彼此相信,我们不需要把它写下来”。 sto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四月八日刊登了该报记者约瑟夫
    ·哈希写的一篇报道,标题是《越南战争不会动摇莫斯科之行》,副题是《尼克松和克里姆林宫都在估量轻重缓急次序》,摘要如下:
    越南战争本身在军事上大概已经达到了决定性的高潮。
    北越人现在正在对南越展开全面攻势。
    随着战斗向高潮发展,尼克松先生小心地避免作出任何将使他在五月份的莫斯科之行被取消的反应。
    俄国人也仍然在准备接待尼克松先生。
    正当美国的飞机在轰炸越南战场上俄国供应的坦克的时候,美国总统还能继续为他的莫斯科之行进行安排,这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矛盾的。另一方面,正当俄国供应的防空武器在同一场战争中击落美国飞机的时候,俄国的领导人仍然在为在莫斯科接待尼克松先生作出安排,这在共产党人看来必然是同样稀奇的。
    但是这种矛盾的现象很可能是今后我们大家面临的那种世界的标志。其实这并不是新奇的,也不是前所未有的。它的含意非常简单,那就是大国对它们的保护国的援助将达到有把大国卷进去的危险的程度,但是不超过这个程度。
    事实是,无论是在华盛顿也好,还是在莫斯科也好,最优先考虑的事情不是各自在越南的保护国取胜,而是避免核战争和两国进行的激烈的军备竞赛的负担。每一方都仍然希望看到自己的保护国获胜,每一方都正在不损害它们自己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尽力支持自己的保护国。 sto品论天涯网


    【纽约时报新闻社华盛顿四月七日电】(记者:伯纳德·格韦茨曼)政府官员们今天说,到目前为止,尼克松总统对在越南加紧的战斗一直保持沉默,以避免制造一种危机气氛和保留所有外交上的选择,其中包括他下月访问莫斯科的计划。
    他们说,尼克松曾告诉他的主要助手说,他不想让河内对南越发动的大规模攻势破坏他所认为的同共产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莫斯科的其它官员举行一次可能是建设性的会谈的前景。
    尼克松在表示要进行莫斯科之行的这个愿望的同时,决心让世界知道俄国人大量向北越人提供现代化的大炮、坦克和防空导弹的性质。
    一位官员说,由于对苏联的这种援助进行任何讨论不可避免地都会在苏美关系上投上一层阴影,因此尼克松让国务院和国防部代表政府发表大部分的讲话。
    助手们还私下说,由于希望避免激化国内的政治气氛,因此尼克松决定不公开就这件事发表讲话。
    一位官员说,另外,尼克松在讲话之前想让越南的局势变得明朗一些——特别是要看一看南越军队在今后几天里在对付敌人方面的表现如何。 sto品论天涯网


    【合众国际社贝鲁特四月九日电】(记者:杰勒德·洛克伦)伊拉克通讯社说,苏联今天同伊拉克缔结了一项友好合作条约,这是莫斯科第一次打入除埃及以外的阿拉伯世界的重大行动。
    这家通讯社在一则巴格达电讯中说,来访的柯西金总理代表苏联在条约上签字,艾哈迈德·哈桑
    ·贝克尔总统代表伊拉克在条约上签字。
    这家通讯社说,共十四条条款的这项条约有效期为十五年,如果任何一方都不想终止此条约的话,就自动延续五年,并依此法顺延之。
    在签字仪式后,柯西金说,这项条约将促进在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合作,并将成为“加强确保和平的努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他说,“政治协商将成为实现同条约有关的步骤的有效手段”。
    埃及于去年五月同苏联签署了十五年友好合作条约。
    阿拉伯政界人士说,苏联人渴望在整个阿拉伯世界有各种不同的利益,同伊拉克签署条约将有助于它在具有战略意义的、盛产石油的波斯湾确保影响,在这里巴格达是一个主要国家。
    这家伊拉克通讯社说,柯西金在结束对伊拉克的五天访问后将于十日动身回莫斯科。
    柯西金今晚说:“预计这项条约将成为加强争取实现和平的努力的一个有效手段。政治磋商将是执行与条约有关步骤的有效手段。
    “我们通过签订这项条约,表达了我们两国人民希望互相合作的愿望。”
    柯西金又说:“这项条约不是针对任何其他国家的,不侵犯任何人的合法利益。相反,它与广泛的国际合作的利益是一致的,特别与伊拉克的利益是一致的。它将促进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进步力量融合为一体。” sto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