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2年3月20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2-03-20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俄国特物特假扮海员潜入香港'...

    【本刊讯】香港英文《南华早报》三月十六日刊登该报专栏作者埃文·辛克莱的一篇报道,题为《俄国特务假扮海员潜入香港》,摘要如下:
    苏联特务和宣传者假扮成俄国商船上的海员渗入香港。
    苏联的渗入正导致一种棘手的外交和政治局面。香港政府官员正越来越担心本港被拖进中国与苏联之间的激烈的政治争论之中。
    俄国人涌入香港至少已经有十八个月。
    虽则(香港)官员将不会确切知道有关俄国人的活动,但据悉,他们正密切提防那些假扮海员在香港上岸的可疑的苏联特务。他们之中有许多人在俄国船在(香港)主要的船坞内进行修理时,便在香港逗留数月。
    这些俄国人集中于两个主要方面:工人,通过工人而同学生得到接触。
    极可靠消息来源说,现在前来香港的俄国船的数目多得可疑。
    而《南华早报》展开了数星期的调查透露,每年差不多有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搭乘在太平洋的俄国商船来港。
    去年,有八十艘俄国船入港,共带来约四千人。其中一些有嫌疑的海员对海洋显然是门外汉。
    《南华早报》的调查指出,例如,当商船“苏联”号去年来港时,船上有一班人以前是从来没有出过海的。这八个人被确实验明是海参崴的远东大学东方语文部的苏联中国观察家。当“苏联”号于一九七一年一月来港进行三个月的修理时,他们是被列为该船船员的。这八个人很多时间同香港大学的学生混在一起。
    据极可靠消息来源说,其他来港的俄国人已被验明是隶属于苏联各个情报局的。
    据知,苏联特务想方设法坚决要进入香港。
    假扮海员是最通常和极安全的方法。可以确定那些闲置在港的船只是载有扮作船员的同庞大的苏联间谍网有直接关系的人,而中国当局完全知道他们的活动的。 1Ra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苏修《新时代》第十二期在“新闻摘要”栏里,刊登一篇未署名的报道,标题是《蒋介石的决定》。全文如下:
    三月初举行的国民党——台湾的执政党——中央全会推举八十五岁的蒋介石大元帅为第五届任期六年的“中华民国总统”候选人。蒋介石还是国民党总裁。
    据法新社报道,全会的最后一天,九十九名全体中央委员投票支持大元帅,并站起来高呼“总裁万岁!”的口号。此后立即选派了全会的三名代表去见蒋介石,向他汇报党的决定,蒋介石对他们说,他“满意地”接受这个决定。据观察家们指出,二月二十日,即尼克松总统到达北京的前一天,蒋介石在台北举行的国民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时说,他想把位子让给“一个新的称职的和正直的人”。
    国民大会将于三月底选举总统和副总统。
    【本刊讯】香港亲蒋的《新闻天地》三月十八日刊登署名商岳衡的文章,摘要如下:
    新加坡乃是中华民国最好的榜样,我们只要维持内部的团结、经济的繁荣,侨胞的向心,又有谁能出卖我们?
    展开新的外交攻势,应是严副总统最重要的工作。“寇能往,我亦能往!”有朝一日,严副总统到莫斯科访问,我也不会感到惊奇。我的这种意见绝不是病急乱投医,而是真正的国家“生存政治”。美国和中共可以勾搭,我们为什么不能和苏联以及东欧各国来往?这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我们对苏联这只北极熊保持警觉,同时相机与它展开接触,乃是弹性外交的高度运用。即使严副总统一时间不能把步子跨得这样大,派几个民间报人前往莫斯科访问,还怕美国记者不大做文章?
    此外,该刊物一篇署名郝索发自台湾的报道称:“新闻界方面的消息:苏联新闻界已正式邀请欢迎持有中华民国护照的记者往莫斯科采访。据悉,已有记者接受邀请……这位前往莫斯科采访的记者,将不会是自香港启程。” 1Ra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海牙三月十四日消息:荷兰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在这里说,中国同荷兰的外交关系应当在何时升格为大使级要由中国决定。
    他是在回答就来自北京的一则消息提出的问题时说这番话的。这则消息说,在英国决定同中国互换大使以后,预料荷兰会仿效英国。
    这位发言人追述道,早在一九五○年三月二十八日,荷兰就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同台湾断交。
    他说,中国清楚地知道荷兰切望互换大使。他说:“现在球落到中国场地上了。”
    这位发言人接着说,中国老是就同荷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问题提出某种反对意见。因此两国的关系仍然处于代办级。
    中国提出的一些反对意见是:朝鲜战争的发生、各种双边的事件和荷兰在联大就中国代表权问题投票的方式。
    但是自从尼克松总统访问了北京、荷兰上次在联合国就中国代表权问题投票以来,海牙的政界人士预料主要的障碍现在已经消除,荷兰和中国的关系现在已经比较正常化。
    这位发言人追述了外交大臣施梅尔泽尔先生三月十日就这个问题对反革命党议员斯霍尔腾先生和议员波尔斯先生作出的回答。
    两位议员对施梅尔泽尔先生提出的问题是:
    1、政府是否也抱有这样的看法:既然北京已占有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荷兰也同台湾保持最好的关系是相宜的?
    2、如果政府对第一个问题的答复是肯定的,政府是否能说政府在这方面看到了什么机会,可能正在考虑提出什么倡议?
    施梅尔泽尔先生对这些问题所作的回答如下:
    1、政府在一九五○年三月二十八日的照会中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提出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当时已同台湾断绝关系,政府后来一直不可能同台湾保持关系。
    因此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
    2、鉴于上述情况,不再需要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 1Ra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美《农业研究》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一期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能够生存下去的种籽》,摘要如下:
    美国的农业的确是从全世界引入种籽和植物而建立起来的。
    从早期殖民时期起,移民们就把人们熟知的有用植物的种籽从他们的祖国带了来。今天美国农业研究人员正在全世界寻找新的作物或具有现代农业所需特质的一般作物的古老形式。
    除极少的例外,现在美国种植的作物都从别处引进的。马铃薯和西红柿是从南美引进的;小麦和燕麦是从近东引进的;大豆是从中国引进的;稻是从东南亚引进的;黄瓜是从印度引进的;棉花是从墨西哥和中美引进的——这里只不过是举几个例子而已。
    自一八九八年起,美国农业部开始对引进的植物进行编号,到一九七○年为止。美国已引进了三十五万种植物。但是这些珍贵的、往往是无法代替的种质中,有许多已经失传。例如在过去六七十年中引进美国的首蓿中,现在能得到的仅占百分之二。引进的燕麦失传百分之六十五,大豆失传百分之九十。
    为了防止将来再发生这种失传现象,农业研究处于一九五八年在科罗拉多州的柯林斯堡设立了国家种子储存试验所。这个试验所现在储存着大约八万种各种不同的种籽,其中有许多农作物种籽。
    为了便于找出,每种种籽依其特性用一张穿孔卡片来编目。种籽装在一品脱的罐头盒中,保存在十一个冷藏室中,冷藏室保持华氏四十度和百分之三十二的相对湿度。
    科学家每五年试验一次发芽能力。如发生恶化现象,则与种籽生产部门签订合同,重新补足储存的种籽。
    任何人都可以提供有保存价值的已知特性的种籽。但一经保存,就成了联邦政府的财产,可以向美国的所有科研人员提供,而经特别准许后可向外国科学家提供。
    粮食生产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领域。农业实践的改变或一种新的疾病的出现,要作物有新的特性。一种新的小麦黑锈病出现了,就得找出一种抗锈源,并把它引入我们的高产小麦中。用机械收获西红柿,就使得有必要找出并繁殖一种能经受机械擦碰的品种。
    现今日益强调使作物具有抗病和抗虫能力,只有保存大量种质,才能在需要时找到一种所需的特性。
    如果找不到适当的植物,便派人出国去搜集必要的植物和种籽。例如农研处曾派出一个小组搜集在墨西哥的一些孤零零的农户房子周围种的棉花(叫作庭院棉)。人所共知,这种比较古老、比较原始的棉花具有抗昆虫、抗线虫和棉蚜虫性能。
    在象我国这样的现代国家里,能认识到我们许多作物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着这些储存种籽的罐头盒,这是使人惊奇的。 1Ra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美《科学展望》一九七二年一月一期,刊登一则消息,介绍塑料薄膜充气建筑物,摘要如下:
    塑料建筑物重量轻、可以携带而且比较便宜。这些蘑菇形的建筑物,就象蘑菇一样能够在一夜之间在许多国家建立起来。它们可以作为从事各种各样的作业和游戏的场所,甚至可以用来把整个城市覆盖起来,使之不受气候的影响。
    滑稽的是,建筑学上的这一新颖的想法不是由建筑学家,而是由一位宇航工程师首次应用的。当一九四五年美国开始在北美边境修建雷达站时,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怎样使天线不落上雪和不结冰的问题。
    科内尔大学的伯德提出搞一个不干扰雷达波的纤维建筑物。在这种塑料薄膜结构内部稍微加点空气压力使之保持一定形状,并稍微予以加热使雪融化。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在纽约的许多摩天大楼当中,在纽约公园中有一座塑料薄膜充气建筑物,最初是为了容纳四个全天候的网球场,但以后被改装成为一座剧院。它也是由伯德和他的一些同事合办的伯德艾尔公司建造的。
    世界闻名的设计师富勒称这种建筑物是“小苍穹”。
    这是人们能加以控制的空间。可以使它温暖而潮湿,如俄亥俄州的一所温室那样,用来种马铃薯。也可以使它干燥而寒冷,象康涅狄格州福尔曼高等学校的冰球体育场那样。
    再加上人造阳光之后,在这种结构内,昼夜和四季就成了过去的事情了。一英亩多的土地被覆盖起来而没有一根支柱,大型农业机械可以开进去进行耕种、喷撒和收获,一年到头都可以获得利益和利润。许多大学正在继续进行充气建筑物的研究和实验。然而一九七○年在日本举行的国际博览会(那里的美国馆是一座充气建筑物)为充气建筑物的发展给予了巨大的推动。 1Ra品论天涯网


    【塔斯社莫斯科一九七二年一月三十一日电】题:冬小麦育种
    卢基扬年科院士今天说,苏联培育出了一种半矮杆小麦杂种,每公顷(合十五亩)产麦八十二公担(一公担合二百斤)。卢基扬年科在全苏遗传学家和育种学家学会代表大会上发言说,还有更宝贵的半矮杆系在进行试验。
    这位培育了包括著名的“无芒号”在内的四十个小麦品种的科学家,谈了矮杆禾本科植物的育种给提高产量创造的条件。卢基扬年科说,“在这次育种工作中,我们使用了诸如墨西哥、美国、印度和其他国家的矮杆小麦。”他说,克拉斯诺达尔科研所已经育出了杆高只有五十厘米的“矮杆—1号”和“矮杆—2号”冬小麦品种。所产小麦,粒大,具有良好的烤制面包的品质。
    卢基扬年科指出,在富有成效的品种中产量和粮食质量上最突出的是“无芒—1号”和“米罗诺夫斯卡娅—808”,苏联百分之七十的冬小麦种植面积都种的是这两个品种。它们在许多国家中得到了推广。
    根据一九六九和一九七○年国际试种冬小麦的结果,单位面积产量占第一位的是苏联“无芒—1号”品种。除了巨大的经济意义外,“无芒号”及其变种对进一步育种也有重要作用。用它们已育出了强壮的新冬小麦品种
    ——“高加索号”和“阿芙乐尔号”。
    卢基扬年科指出,在苏联每公顷产麦一百公担将成为现实。去年几个苏联新小麦品种在试验田里已达到了这个产量。例如,吉尔吉斯一块水浇地上“纪念米罗诺夫斯卡娅号”收获了一百零三公担。这里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收成。 1Ra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