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圣克利门蒂十一月七日电】尼克松总统昨晚在选举前夕发表的电视讲话中说,他“完全相信”不久将实现越南问题的和平解决办法。
    他对美国选民说:“你们可以用你们的选票帮助实现这个目标,你们可以向正在同我们谈判的人和全世界的领导人表示,当美国总统坚持认为我们应当谋求体面的和平,而决不谋求投降的和平时,你们是支持他的。”
    尼克松的事先录音的讲话作为一篇结束竞选的讲话是非常短的。
    越南问题是尼克松谈得比较多的唯一的竞选中的争论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他说:“正如你们知道的,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个突破,这将导致在越南实现和平。我们已经商定将实行停火;我们已经商定将放回我们的所有战俘,并将对在战争中失踪的人员作出交代;我们已经商定南越人民将决定他们自己的前途,而不拥有一个违反他们的意志强加于他们的共产党政府或联合政府。
    “有一些细节我们坚持仍然要加以解决。我们坚持这样做,因为我们希望确保这将不仅仅是一种暂时的和平,而是一种将长久存在下去的和平,但是我今晚向你们说话时完全相信,我们不久将达成一项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
    他说,他不想多谈其他问题,“只想说当我们实现我们的和平目标时,我们将为在其他许多方面取得巨大的进展打开大门”。
    他说:“这意味着我们实现充分就业——在没有通货膨胀或战争的情况下实现充分就业——这是自从艾森豪威尔总统在十五年以前就任总统以来我们一直没有实现的一个目标。”
    尼克松还扼要谈到为全体美国人民改进教育,改进保健、改进住房、改进交通、改进环境的问题。
    【法新社加利福尼亚州安大略十一月五日电】尼克松总统昨晚向二十六年前送他奔向白宫前程的人们发表了一次竞选讲话。
    总统在顾问基辛格和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里根陪同下,站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安大略的四万名忠实的共和党人面前,对于星期二(七日)投票的结果深信不疑。
    总统在安大略机场重申他深信协定终归是会签字的,但是在达成“体面的和平”之前,某些“细节”必须解决,体面的和平仍然是他最终的目的和肯定的目的。
    【法新社北京十一月三日电】(记者:让·勒克莱尔·迪萨布隆)消息灵通的外交界人士今天在这里说,莫斯科已决定对北京不那么“宽容”了,并决定以实际行动回敬中国政策中伤害它的感情和利益的那些方面。
    一位苏联高级外交官最近在这里同别国外交官的一次交谈中谈到中国的政策时说:“我们将不放过任何事情。”
    这番话是谈中苏边界的(不过边界上看来是平静的),但是它影响的范围可能更广泛。
    从托尔斯季科夫先生星期三在姬鹏飞外长对“超级大国”在地中海派驻军事力量进行例行的攻击以后退出阿尔及利亚大使的招待会这一引人注目的抗议行动中,很容易看出对中国的这种日益强硬的路线。
    莫斯科的盟国的外交官全都跟着托尔斯季科夫退出了招待会。
    观察家们认为,这次退出是要向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外交代表表明,一向拉拢阿拉伯国家的莫斯科的忍耐不是没有限度的。
    然而,正如外交界人士今天所说的,如果社会主义集团的代表们(除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北越外)现在认为,每次招待会上中国人批评超级大国(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他们就必须离开,他们的处境将会很困难,他们就会常常吃不到中国人的餐后的点心水果了。
    在过去这一年里苏联人变得越来越敏感了,因为过去要是有人问到苏联外交官他为什么在有人提到“超级大国”的时候不退出招待会的话,他会回答说他并不认为这种批评是针对他的。
    苏联的脾气这么坏,以致共产党国家的一些记者最近都无法向他们的编辑发出有关这种“外交战”的报道了,因为他们和莫斯科的电传联系突然“中断”了。
    欧洲共产党国家的外交官们现在不但拒绝吃餐后的点心水果,而且还拒绝去旅行。昨天,他们为了声援托尔斯季科夫而全部留在北京。后者拒绝参加外交部为外国外交使团团长安排的乘船游览长江的旅行。
    这次中苏紧张关系的复活是在中国在一些社论和官方讲话中明确表示“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甚至比老牌的帝国主义更危险”的时候出现的。根据西方外交界人士的看法,这种紧张关系还会加剧。
    一些观察家认为,中国的政策在国外、特别是在第三世界和中等国家中间似乎越来越得人心这一情况,是克里姆林宫感到恼怒的另一个原因。
    这一政策是以对“趄级大国的霸权”的谴责作为基础的,北京正在越来越精心地运用这一政策。
    此外,中美接触、最近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和此事看来势必会带来的融洽关系以及中国在外交上的其他主动行动,加上英国外交大臣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爵士刚刚结束的访问(周恩来总理很留心地倾听了霍姆认为应“从强有力的地位同莫斯科和解”的主张),看来都不大可能平息苏联的忧虑。
    但是,北京在对莫斯科保持强硬的态度的同时,却不时对莫斯科的盟国发出微笑。由此,中国的报纸在几天之前,刊登了匈牙利政府和东德政府支持北越的声明,但是对苏联的支持却保持沉默。
    【德新社北京十一月二日电】(记者:巴格曼)苏联驻北京大使托尔斯季科夫和所有其他东方集团使团团长都抵制了中国外交部约整个外交团参加乘船游览长江(重庆到武汉之间)数日的邀请。
    在长江激流中乘船游览,是中国能够做出的最吸引人的安排之一,这样的乘船游览是多年来没有对外国人开放的。
    看来苏联抵制这次邀请,是由于他们认为预定在十一月七日——正值苏联十月革命五十五周年
    ——结束的游览不会及时结束,致使客人们不能参加当天晚间苏联大使馆举行的招待会。
    据一些人士说,苏联大使作出了抵制的决定,因为看来他对中国外交部的保证不满意。中国外交部保证这次乘船游览将在当天很早结束,外交官们及时参加招待会没有困难。由于苏联人有这种看法,招待会己延期一天,同时广泛暗示说这次招待外交官乘船游览是故意安排在苏联大使馆举行招待会的时候。所有的中立的观察家们都认为这样的一个指责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本刊讯】美国普雷格公司一九七二年出版的《苏联在加勒比海的海上力量:政治和战略意义》一书,收录了法国《世界报》外事编辑米歇尔·塔蒂(曾任该报驻苏联和东欧外交记者)的一篇文章,题为《苏联外交和军事之活跃以及对加勒比海的海军渗透》。摘要如下:
    勃列日涅夫—柯西金集团的外交政策是一九六八——六九年开始活跃起来的。
    苏联的主要目的始终是谋求政治利益和扩大势力范围。苏联的战略重点在欧洲
    苏联的主要对手是美国,这是显而易见的。
    苏联的主要目标实际上是欧洲。西欧经济上富裕,战略上缺乏防务,必然是苏联的首要扩张地区。苏联对地中海和中东扩张,实际上是企图迂回到欧洲南翼来反对西方。目前苏联对西欧不使用军事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美国的保护),而采用政治和外交办法同资产阶级政府拉关系,试图通过和解使西方政府中立化,目的是要使西欧国家减少或消除对苏联的敌对态度,削弱这些国家与美国的联系。在苏联的外交政策中,中国肯定占居重要地位,但就苏主要目标是欧洲而言,这种重要性还是第二位的。有一种看法认为,苏联是由于中国的威胁才同西方和解。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
    第一,在当前情况下,如果欧洲出现和解,这对莫斯科来说还不是目的,而是进行渗透的一种更好的手段。
    第二,中国对苏联不构成战略威胁。苏联的军事力量,不论是核力量还是常规力量,都远远超过北京。在目前条件下,克里姆林宫在外交上影响北京的可能性很小,它所能采取的唯一办法是通过增加军事压力来抑制中国,但苏联增加的军事压力同它全面加强军事力量的行动相比,还是很有限度的。
    第三,莫斯科与北京的边界谈判始于一九六九年底,这正是苏联与西方关系开始和解的时候。如果苏联希望通过与西方谈判来保护其背部安全,以集中力量对付中国,它本应在谈判中作出重大让步,以求尽快达成协议,但事实是柏林谈判拖了很久。
    第四,苏联战略目标重点在西方而不在东方,这个问题还必须从它海军扩张的情况来判断。克里姆林宫并不把对印度洋的渗透当作特殊的重点。苏联对印度洋的渗透是为了沟通其地中海和太平洋舰队。地中海肯定更为重要。苏联的弱点
    苏联有下列弱点:
    第一个弱点是内部的。苏联最大的反对者来自国内。现政权只保持着动摇不定的平衡。
    西方如果认定苏联会顷刻发生危机并据此来制订对苏政策,肯定是不切实际的。但是以为现政权能永世长存,其势力范围永远不变,它的庞大军事力量也能长久维持,同样也是错误的。
    第二个弱点是苏联只单纯强调军事和外交实力,它失去了过去的革命所赋予它的意识形态上的魅力。苏联没有一个真正的盟国,只有受它保护并在各方面都完全依赖它的卫星国,一旦出事,莫斯科就得亲自出马。在受苏联影响很深的地区,苏联也不能提供足够的技术力量和优于西方的文化使受援国发展成现代国家。它唯一能出口的东西是军事物资和军事技术,唯一优于别人的是武装部队。这些东西固然重要,但还不足以长期确保霸权。
    第三个弱点是苏联仍然是个年轻国家,缺少作世界大国的经验,喜欢用已经过时的方法扮演大国的角色。例如建立军事基地、派兵进驻别国领土和热衷于签订条约等,这些都是美国用过多年而现在已抛弃了的办法。美国曾经遭受挫折,苏联人也不能例外。苏联不仅缺乏西方殖民者所拥有的经验、灵活性和技术上的优越性,而且也不如欧洲殖民者善于与第三世界保持通情达理的接触。
    第四个弱点是苏联的战略总是离不开两极世界的概念,特别喜欢划分苏联和美国的势力范围。随着中国,西欧和日本等新力量中心的出现,这种概念已经过时了。这就造成苏联战略上的缺陷。
    鉴于上述情况,西方大国有一切理由开展多边接触,尤其要与那些企图摆脱苏联影响的国家如的国、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进行谈判。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